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全册教案.doc_第1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全册教案.doc_第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全册教案.doc_第3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全册教案.doc_第4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全册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全册教案本册教材简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教学要求: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择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初步了解读书要做记号和如何做记号,初步掌握做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掌握选择课外读物和读书做记号的方法。难点:让学生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说出有哪些途径可以找到图书。说出在图书馆中如何找到自己需要的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启发学生互相交流有关书籍的名人名言。总结:知识如同大海,人一生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更何况书有好坏之分,这就决定读书要有选择。板书课题。二、指导学生选择图书了解选择图书的渠道。观察的一页最上面的图。讨论:图中的同学是根据什么选择图书?确定好自己所需要的书是哪一类后,又应该怎样在书架上查找呢?教师讲解帮助学生了解。为了方便读者选择图书,图书馆或书店的图书都是分类摆放的,我们要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书,首先要确定是属于那一类的,然后在书架上按类查找。拿一本书讲解:封面、书脊、根据书脊确定自己是否需要。指导观察书上第一页上面的特写图:找到自己需要的书以后,应该怎样拿书?又应该怎样放回去?为什么?观察下面的图,讨论这名学生在做什么?三、作业课后到书店或图书馆去选择自己要的书。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能说出读书时应有怎样的姿势?能分析出应该在什么地方做记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该如何选择图书,读书不但要有选择,而且要认真,怎样认真读书呢?要做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边读边思考,还要边读边做记号,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板书课题。二、训练观察第三页上面的图,说说这位女同学在干什么,这位同学是怎样坐的,怎样拿笔的,书摆放在什么位置,文具盒放在什么地方。指名说。小结:读书做记号的坐姿、执笔、放书的位置与写字姿势完全相同,读书做记号要有正确的姿势。观察特写图说说这位同学怎样握笔的,左手在干什么?学生摆好姿势,教师巡视,及时纠正。三、指导学生读书做记号讲述:作记号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字内容,突出理解重点,增加记忆效果,以便今后查找、运用有关知识。应该在哪些地方做记号,怎样作记号呢?观察文字图。说说在什么地方做记号?作怎样的记号?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做记号?小结学法:刚才观察了第2页,围绕“在什么地方做记号?作怎样的记号?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做记号?”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还把做记号的地方朗读了一遍,下面4人一小组,按刚才的学法自学剩下的图文。分组讨论,指名说,指名朗读做记号的地方。小结:做记号的重要性。第三课时学习目标:能运用观察静态事物的方法观察插图。能运用观察动态事物的方法观察插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学会查“无字字典”这篇课文吗?聪聪的爸爸对聪聪说:“不仅要学会查有字的词典,而且要留心观察事物。(板书课题)二、学习观察静物的方法观察第5页下面的图,讨论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校园这一角有些什么景物?指名说。小结:画面上是老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一角的景物,老师正在指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看得很仔细,校园一角有绿树、红花、假山和瀑布,还有一座雕塑。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是一种很好地学习方法,它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能力,促使我们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不仅对学习语文十分有益,而且对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十分重要。总结观察静态事物的方法。校园一角是静态的,该如何观察呢?同桌讨论。指名说。教师小结。观察事物要注意以下四点:第一、要按一定顺序;第二、要有重点;第三、观察以后要展开想象;第四、要观察以后再动笔。下面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一起来留心观察图画中的校园一角。同桌讨论。指名说。评议。过渡:刚才我们观察这幅图是老师带领、指导同学们观察事物,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要运用课堂学到的观察方法自己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看的4页下面和的5页上面的图,想一想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观察的。指名说。评议。三、学习观察动态事物的方法一起刊第4页最上面的这幅图,谁来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谁是观察者?谁是被观察者?指名说。过渡:应该怎样观察动态的事物呢?同桌讨论。指名说。小结。假如你现在也在这个操场,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仔细观察,谁愿意告诉老师你的观察结果?同桌讨论。指名说。评议。请同学们看第4页中间的这幅图,谁来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指名说。评议。四、总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应该怎样留心观察事物,同学门学的非常认真,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运用学到的方法,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一、天安门广场教学要求:学会本课1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中生字,不仅要注意读准字音,辨析字形,还必须书写正确、工整。读懂每一自然段,概括自然段意思。认真阅读课文,赏析重点片段,并结合有关词语理解句子,了解天安门就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爱国的思想感情。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段。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说出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我国的首都北京有哪些风景名胜吗?那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那个广场吗?板书课题,简介“天安门”。二、初读课文根据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检查自学情况:出示部分容易读错的生字词,强调“矗、曙、政”等字的读音。重点字词的记忆训练。“碑”的关键笔画“”,“袖”的偏旁是“衣字旁”,“沸”字右半边的正确笔顺。轮读有关生字词,要求读正确;教师范写部分生字,学生描红。指名读课文,引导读顺长句,教给停顿方法。三、多种形式,再读课文,熟悉内容四、默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层次,质疑问难五、讲读第一段指名读,其余思考:这段讲了什么?讨论:这一段讲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朗读。六、作业朗读课文。抄写生字,注意间架结构。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能有感情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46段。教学过程:一、听写词语领袖 宣告 纪念碑 雕梁画栋 政府 沸腾 博物馆 尽收眼底进一步强调“袖、博、沸、碑”的正确书写二、讲读课文2、3自然段指名读2、3段天安门广场是什么样的?(讨论后回答,理清方位)完成课后第四题。出示挂图,重点理解文中的方位词“北端、前、两旁、中央、南端”,同时注意观察点的不同。小声读课文的2自然段,你觉得天安门怎么样?是从哪儿看出它雄伟壮丽的?重点理解“雕梁画栋、潘龙花纹、挺拔”等词,同时抓住描写颜色的词语体会天安门的壮丽。在此基础上朗读。自由朗读第3段,想象文中所描写的宏伟的天安门广场。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他的壮观?讨论自学。理清有哪些建筑物,分别如何描写,抓住“眺望、矗立、高大、金光闪闪、巍峨壮丽”等词,读中评析。三、讲读课文第四段指读,为什么说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向往”是什么意思?看图激情,毛泽东主席是怎样宣告?训练朗读。想象广场上的群众,再次体会“无比向往”的含义。齐读第4自然段。四、讲读5、6自然段小声读,分别描写了天安门广场什么时候的情景?理清两段的主要内容分别是清晨升旗仪式;节日之时。再读第5自然段,升旗仪式怎样进行的?画出最振奋人心的句子,“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体会句子中的深刻含义。训练朗读。小声读第6自然段。通过朗读评析指导,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生情,同时积累丰富的词汇。交流:谁能把我们带到节日的天安门广场?你们看见了那热闹的场面了吗?哪些词语和句子让你眼前出现了一幅幅画面?在读中重点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华灯初放、彩灯辉映”等词的意思及所描绘的意境。背诵第六自然段。五、总结全文,课堂练习练习背诵。课后小练笔:描写一处景物,要求按方位顺序。 二、虎门销烟教学要求: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注意积累词汇。欣赏词句,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能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能找出文章的重点段落。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介绍人物及时代背景扣图引题出示林则徐画像,简介人物,提出问题:他曾经作过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板书课题介绍虎门的位置,圈点“销烟”什么意思?再点“烟”指什么?介绍鸦片的危害,及十八世纪时中国深受此毒害的境况。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学生带着问题小声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读后讨论:理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大致经过。再自读课文,要求学生根据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出示生字词,重点强调“寨、渣”读准翘舌音;“分、担、缴、侮”读准声调。提示“讯、泄、侮”的笔顺写正确,“抛”字结构要匀称。三、指名朗读课文,读通,读顺指读,逐段读顺句子。易错之处,集体纠正。四、学生再读课文,互听互评五、默读课文,理清层次在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理清那几自然段具体写了“销烟”经过(45),给课文分段。分段方法:11,22,35,66或11,25,66(学生说清理由,两种方法都可以)六、作业抄写生字,熟读课文。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能理清课文层次。能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审题引入重点段齐读课题,虎门销烟告诉我们本文主要写什么?那一天,虎门寨是怎样一个情景?带着问题小声读第一段。二、讲读课文讲读第一段。读中思考: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在那里?体会人多:“水泄不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侧另一侧”体会场面庄重:“彩旗林立,文物官员,外国商人都来了。”有感情朗读课文,展现这壮观场面。讲读35自然段默读,分别讲了什么内容,那一段最具体?使学生明白全文紧扣题目,重点写了“销烟”的经过。指读第三自然段,练习分层。第一层:下令硝烟。第二层“销烟”经过。 学习第一层(13句)自读体会哪些词句最能体现出中国人的气势。(健步、礼炮轰鸣、群情沸腾、一声令下、震惊中外)朗读,读出气势。 学习第二层(45句)怎样硝烟的?边读边归纳,“撒盐抛烟、到石灰”描写细致但不凌乱,为什么?引导学生理清层次,体会“先再然后”这一具有顺序的描写,指导朗读第二层,读中感受。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展现当时场面,突出这一壮举大快人心。朗读第五自然段,突出数量词,体会销烟时间长,数量多,战果辉煌。烟渣被卷入咆哮的大海,想象是什么样?暗示什么?齐读,体会。讲读首尾两段。为什么说“值得纪念”。朗读。三、作业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学习目标:能按先后顺序将事情说出来。教学过程:一、 复习检查,默写词语,创设情境为下面说话作准备。二、 复述课文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怎样一步步说清楚的?讨论思考,小组练习。根据板书自己练说。三、 练习说话,写话。出示文中片段“先再然后”。教师总结。回忆刚才默词的情景,小组讨论,老师怎么做,自己怎么做,练习说话,互相交流。引导回忆生活中那些事须分几步完成,帮助选材,开拓思路。讨论。写片断,当堂评析。三、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要求:学会17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个只识不写,生字组成的词语要理解。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学习他为祖国勤学苦练的可贵精神。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能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能找出文章的重点段落。教学过程:一、 揭示课题由图导入,出示徐悲鸿奔马图通过提问,简介徐悲鸿。板书课题,理解。齐读,“励志”是什么意思?指名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读题目质疑。二、 初读课文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表中的字,读准每个生字的音。在课文中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读顺句子。试读课文指名逐段试读,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最后再自由读。正音:提醒学生读准“励”边音;“怒”鼻音;“租”平舌音。词语释义:互相交流,已通过什么方法了解了那些词义,还有那些词语不理解?学写生字出示生字词,齐读再次正因。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写字。学生描红。三、在读课文,理清段落自由读、思考:徐悲鸿的志向是什么?怎么做的?结果怎样?讨论归纳分为三部分。练习分段指名安分好段落朗读课文。四、作业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能说出徐悲鸿如何励志学画?能说出文中深刻语句的含义。教学过程:一、 复习检查指读生字词。辨析多音字。二、 细读课文读题引入,齐读课题。徐悲鸿立下了什么志向?小声读1-3自然段。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体会徐悲鸿说这句话时的想法及心情,讨论为什么这么激动?指读外国学生的话。外国学生的话有几层意思?那一句话最使我们气愤?讨论:抓住“很不礼貌、冲着、别以为、天堂、也成不了才”等,读除外国学生的傲慢,欺人的语气,体会此时徐悲鸿的心情。齐读第3自然段,了解此时徐悲鸿的想法,再指读已出示的“必须用”这段话,体会此时徐悲鸿内心世界。自由读第4自然段,学习这一过渡段的写法。讨论:比较句子,出示“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与文中冤句比较体会,体会原句的生动。指导朗读,强调“不知疲倦,日夜奔驰,勇往直前”。这几个词语。出示文中的句子“功夫不负有心人”解释。讨论:徐悲鸿花了多少工夫?默读5、6自然段,自由勾画讨论。抓住“每逢”“画呀、画呀”“常常”“一整天”“只用、省下”等词句,通过读、评、议悟出“功夫不负有心人”的真正含义。三年过去了,结果怎样了呢?讨论归纳出:a成绩优异,引起轰动。B外国学生震惊,佩服。重点分析第8自然段。指读外国学生说的话,与第一次语言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从说话的内容、神态、语气等分析,读中感悟引起变化的原因。徐悲鸿此时内心的想法呢?再次齐读“必须用事实让他们中国人”这句话。总结全文 练习一练习内容:本次练习安排了7道题目,内容包括上两点的省略,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把句子补充完整,熟记成语,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写毛笔字。其中,读读背背和口语交际是训练重点。练习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能按照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各题。教学过程:一、 完成第一题1. 自读,读准字音。2. 指读,正音。3. 带点字的韵母中都有什么韵母?4. 为什么有的韵母加两点,有的不加?二、 完成第二题1. 自己做题。2. 汇报练习情况,集体订正。3. 小结音序查字法。三、 完成第三题1. 读题。2. 第一句缺少什么?你能针对第一题提出什么问题?3. 指名补充完成句子。4. 用这种方法完成以下各题。四、 完成第四题1. 读词语。2. 同桌交流,理解词语。3. 讲你所理解的词语告诉同学们。不理解的词语教师解释。五、 完成第五题1. 自读。2. 谈谈对语句的理解。3. 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能结合不同的环境用不同的音量说话。教学过程:一、 读题,明确题意1. 读题,看看题目中说了什么?2. 生活中我们说话的音量是否保持不变?3. 题目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二、 结合场景练习1. 看第一幅图,这是在什么地方?2. 在这个环境中,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音量说话?3. 学生用“我们的教室”这个题目说说。4. 观察2、3幅图,说说该用什么样的音量说话,并练习。5. 指名上台练习,看看说的音量最合环境要求。 第三课时学习目标:能按照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各题。教学过程:一、 观察字形1. 仔细看书,明确练习内容。2. 观察木字旁和提手旁有什么特点?3. 看看指示线显示这两个偏旁该怎么写?二、 指导书写教师板书,并讲授书写要领。三、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五、老师,您好教学要求:学会13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2个只识不写,生字组成的词语要理解。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理解教师事业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能说出文中重点语句的寓意。能有感情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 揭题引入同学们平时在校园里见到老师都会微笑着喊一声“老师,您好!”那么当你们长大了,那时你们见到老师会说什么呢?齐读课题老师,您好二、 初读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正音:崇高、浸透、塑造、笑盈盈。指名读,指导长句的读法。学生自读课文。三、 讲读第一段指名读,这一节共有几句话?哪个词语点出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那看出教师的工作推动了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那不”是个什么句子?练习朗读,重点指导反问句。齐读。四、 讲读第二段自读。出示“笔尖飞舞茁壮的新苗”抓住“笔尖飞舞、春蚕、笑语盈盈、甘露”等词语理解,反复朗读和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白课文采用了比喻的手法,语句生动形象。同时指导学生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指导朗读。指名读。总结:引导学生有感情读课文,同时从“涌起、情不自禁”体会到祝愿的真诚。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能记住生字的书写。能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出示生字词大声念读。“铺、浸、禁”选择正确的读音。“霞、耀、崇”口头扩词。二、 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铺”用熟字“哺”记忆。“浸”用熟字“侵”记忆。“霞”用熟字“假”记忆。指导书写。练习描红。三、 练习背诵自由练背。同桌互背。指名背诵,其余小声跟背。齐背。四、 课堂练习抄写词语。背诵课文。 六、但愿人长久教学要求:学会17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7个只识不写,生字组成的词语要理解。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并领略皓月当空的美景。感受祖国古典诗词所创设的意境,进行美的熏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五六自然段。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能说出课题的出处。能文中那句话揭示了题目。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我们刚刚度过一个传统节日是什么节?在中秋节的夜晚你看到什么?那天还有那些传统习俗?中秋节是象征着团圆的节日,人们合家团圆,在一起吃着月饼赏月。对那些不能团聚的人,我们也常常会听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祝愿。那么这句话的出处是哪里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齐读课题。二、 初读课文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试读生词,纠正读音:奔、蝉、辙、延。小声再读课文,同座位互相检查。指读,把句子读通顺。三、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讨论给课文分段。简单归纳主要内容。四、 审题指导课题“但愿人长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文中那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此话的含义?简单理解,不求深入。出示水调歌头自读。五、 指导写字耍、躺、隐、缺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能说出课题的出处。能文中那句话揭示了题目。教学过程: 一、 回顾复习出示文中词文,学生齐读,你们知道这是谁写的吗?苏轼在什么情况下写出此词呢?请同学们自读第2、3自然段。二、 细读课文细读第2、3自然段。苏轼在中秋夜,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理解“心绪不宁”。苏轼为什么思念他的弟弟?理解“手足情深”,“一起-一起-”“ 形影不离” “七个年头”这些词语,让学生理解苏轼思念弟弟的急切心情,读出感情.4.自由读第4自然段,之明说说苏轼为什么要埋怨月亮?师生共同评议点出省略号,引导想象。5.试着背诵这段话。6.看图,注意此时苏轼的表情并不生气,为什么?指读第5自然段。抓住“就像”以词让学生体会到人世间很难十全十美,抓住“但愿”一词,体会并读出苏轼祝愿人们生活愉快的愿望。在紧扣“转念又想” 训练朗读,第4、5自然段对比度,在读中理解,加深体会苏轼的丰富情感。7.在看图,你看到了什么?他会想到什么呢?8.出示诗词,指读,分别在文中找出表示意思的句子,读中体会祖国古典诗词的优美之处。三、 作业背诵4、5、6自然段。练习背诵诗词。 七、三顾茅庐教学要求:1 学会本课22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1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条理的复述课文。3 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事物(喻体和本体)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4 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能正确书写文中生字。2 能理清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教学过程:一、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 从电视剧三国演义谈起,理清人物: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2. 板书课题并解题。二、 初读课文学生根据注音读准生字,读通句子。三、 学习生字词1. 出示生字词,重点强调:尊、疏、潺、晌、塞凳子。2. 指导书写。提示“茅、尊、恭、卧”四字的关键笔画,“诸”子的撇要长,老师范写,学生描红。四、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1. 逐节请学生朗读,正音。2. 对容易读错地方,集体朗读。五、 学生再读课文,互听互评六、 默读课文,理清层次1. 明确课文重点写了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2. 练习分段。七、 作业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能说出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2. 能说出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教学过程:一、 复习检查2 默写生词。3 口头生字词扩词。二、 细读课文1. 讲读第一自然段,归纳段意,明白刘备拜访诸葛亮的原因。2. 细读第24段:3. 默读3个自然段,让学生了解第三次拜访的过程。4. 讨论:关羽和张飞为什么不同意刘备第三次去隆中?结果呢?5. 朗读对话,感悟出人物个性特点。6. 学习第三自然段。这一段有几句话,那几句写刘备他们来到隆中看到的景象?那几句是写刘备的动作?分别勾画。学生自己动笔自由讨论,老师引导想象,抓住“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的走、恭恭敬敬的站、快步走”等语句,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边体会,使刘备的人物特点更加清晰的展现在学生面前。7. 学习第四自然段。讨论: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重点理解“刘备听了茅塞顿开,想拨开云雾见到了晴天。”联系上下文分清本体和喻体的关系。8. 学习第五自然段。自由读书,讨论,大家觉得刘备和诸葛亮关系怎样?说出理由。重点抓住“我得到诸葛亮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讲清前后两部分关系。三、 作业 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 能说出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2. 能说出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教学过程:一、 总结课文1. 齐读课文,从中悟出刘备是个怎样的人?2. 揭示写作特点。3. 再次赏读课文中写刘备求才心诚的句子,讨论出作者是从语言、动作、神态三方面描写人物特点的。二、指导复述1. 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板书:刘备两次去拜见诸葛亮,但却没见着。上路前刘备第三次拜见的经过 见面前见面后刘备和诸葛亮的亲密友情。2.学生看板书复述。三、指导说话(引导完成课后练习作业第5题)1. 首先分析文中的片断描写了哪些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2. 再悟出写了这些景物的作用3. 指导说话。例:我们来到了飞机场,只见 4. 学生自由练说,再交流,评议。四、作业 练习二练习内容:本次练习安排了7道题目,内容包括画出三拼音节,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改写句子、熟记成语,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写毛笔字。其中,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看图编故事是训练重点。练习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能按照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各题。教学过程:一、 完成第一题1. 自读,读准字音。2. 再读拼音,找出其中的三拼音节。3. 说说双拼音节和三拼音节有什么不同?4. 独立练读,检查。二、 完成第二题1. 自读词语。2. 这些词语在那篇课文出现过?是什么意思?3. 快速在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解释。4. 将解释代入词语中,看看是否正确?5. 总结。三、 完成第三题1. 读句子,看看量具有什么共同点。2. 读句子,找找两句有什么不同点。3. 分析“把”字句和“被”字句怎样进行变换。4. 做题,订正。四、 完成第四题1. 自读,思考词语含义。2. 学生讨论。3. 教师结合诸葛亮的一生,解释词语含义。4. 熟读词语,直至背诵。五、 完成第五题1. 自读。2. 简要介绍歇后语的知识。3. 熟读,背诵。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能看图编出完整的故事。教学过程:一、 观察图画1 仔细看图,看看每幅图说了什么?2 指名说。二、 理清故事梗概1. 将四幅图连起来,看看说了什么故事?2. 学生回答。三、 练习说话1. 结合图画,发挥想象,编一个完整的故事。2. 学生练说。3. 同桌互说。4. 指名说,教师指导。5. 再练习说话。 第三课时学习目标:能按照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各题。教学过程:一、观察字形1 仔细看书,明确练习内容。2 观察木字旁和提手旁有什么特点?3 看看指示线显示这两个偏旁该怎么写?二、指导书写教师板书,并讲授书写要领。三、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9 九寨沟 教学要求: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3、4、5自然段。、学会本课20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9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所起的作用。 、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能读准生字字音。2. 能说出2、5自然段和3、4自然段的关系。教学过程:一、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1. 指出生字“寨”的写法,并于“赛、塞”作区别。2. 请学生质疑,激发兴趣。“九寨沟”在什么地方?那儿什么样?二、 初读课文1.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词,圈出生词,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同时读顺句子。2. 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字词,正音。指读长句,提醒学生注意句子停顿。3. 听范读全文,边听边思考前面质疑的问题。读后讨论,逐步归纳出三、四自然段的段以及课文的主要内容。为分段作准备。三、 再读课文1. 练习分段。2. 通过分段初步了解第2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与3、4两段的关系。四、 细读课文第一段了解九寨沟位置,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抓住“神奇、童话世界”从而对九寨沟有个整体印象。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能说出课文介绍了九寨沟的那些景物?2. 能说出课文中描写了哪几种珍稀动物?教学过程:一、 继续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 自由练读,整体感知:介绍了九寨沟的那些景物?讨论后再随机板书。再逐句细读,理解问句。2. 认真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景观。3. 你看到什么?展开评读讨论,要抓住文中具体的词句,观察图画帮助理解,进行想象,在指导朗读。雪峰:(高)看图理解“直插云霄”。告诉学生,“峰顶银光闪闪”是因为终年积雪不化。湖泊:(多、清)抓住“大大小小、颗颗”体会湖泊多。看图理解“清澈见底、色彩斑斓”。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湖泊分布在沟谷中的景象。森林:(多)相继理解“遍布”。彩池:(多、美)引导学生弄清“彩池”是怎样形成的(a.池底有彩色石块;b.白云、雪峰、森林倒映在湖水中)瀑布:(错落有致)通过朗读,使学生知道瀑布形成的原因及壮观的景象。随即理解:高低错落,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4.指导朗读,把最美的画面展现给大家。二、 学习第四自然段1.讨论第三自然段学习过程和方法。归纳出示:a. 自由练读,整体感知。b. 逐句朗读,理解词句。c. 想象画面,加深体会。d. 感情朗读,练习背诵。2.要求学生自己试着提问,帮助大家整体感知第四自然段,课文中描写了哪几种珍稀动物?特点是什么?3. 运用上述方法自学本段。4. 交流自学情况。5. 重点掌握句式:“也许也许也许也许”。三、小结本段主要写了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和生活在那里的珍禽异兽。 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 能记住文中生字字形。2. 能仿照第四段写出片段。教学过程:一、 复习检查,教写生字1. 出示生字,齐读,注意字形。2. 自己设法记忆字形。3. 指导书写易错字,强调关键笔画。4. 学生描红。二、 学习第四段的结构方式,练习说话,进行彷写1. 指读排比句,明白了用了四个“也许”表示推测,都是在介绍珍稀动物的特点。2. 学习本段方法仿写片断。三、 了解的一段和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1. 首尾呼应。2. 起总结、总起作用。从中悟出写作必须谋篇布局,巧妙构思。四、 作业 10云雀的心愿一、 教学要求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 学会本课9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在语气上的不同。4. 有条理的叙说森林的环保作用,初步树立环保意识。二、 教学时间两课时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能读准字音,读通顺课文。2. 能正确辨析形近字。3. 能理清文章脉络,给课文分段。教学过程:一、 揭题质疑1. 板书,解决题眼“心愿”的意思。2. 根据题目质疑: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 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2. 生字词。纠正读音:滥、瘠、堤、苔。分析字形:厌庆、乱甜、伐代通过比较,提醒生字写法。教师示范书写:“贫、冠、擦”强调关键笔画。学生描红。3. 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错误。三、 讨论分段1. 轻声读课文,讨论云雀妈妈和小云雀到过哪些地方?2. 分段练习。四、 作业1. 熟读课文。2. 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能说出小云雀在几个地方看到的景象。2. 能说出森林有什么功能。教学过程:一、 复习检查进一步强调生字的正确书写。二、 细读课文1. 整体感知课文,小云雀和云雀妈妈都飞到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理清层次。2. 讲读第一至四段飞到沙漠上空看到什么情况?指读。抓住词语“漫天飞舞、贫瘠、乱砍滥伐”等的理解,指导朗读,体会土地变为沙漠的原因。3. 讲读五至十段小云雀和妈妈来道大河上空,看到什么?出示“洪水泛滥”图,展开想象,理解第五自然段语句的内容,体会这些生动的语言文字。小声朗读710段对话,了解到什么?讨论。比较句子:a.森林就是一座大水库。b.森林部就是一座大水库吗?理解两句话都是告诉了我们相同的内容,体会那一句话语气更肯定?再朗读。分角色读对话,指导朗读。4. 讲读1113自然段。默读课文,为什么说森林就是空调器?5. 讲读1415自然段。齐读课文,想象小云雀说了几句话?从中你了解到什么?三、总结课文1.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森林太重要了”为什么这么说?2. 你还能用那些方式赞美森林?四、作业1. 讨论,练习复述课文。2. 同桌练读对话。 11古诗两首教学要求: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学会本课3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只识不写,还有一个多音字“磨”要掌握。3. 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能说出峨眉山月歌的大致含义。2. 能背诵全诗。教学过程:一、 揭示课题1. 谈话导入,在同学们读过的古诗中,哪些诗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背给大家听吗?2. 解题简介作者及“峨眉山”。3.汇报课前收集的资料。二、初读课文1.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2. 指读正音。3. 汇报在预习中理解了那些词语。三、精读课文1. 对课文内容质疑。2. 解决疑难之处。3. 引导理解诗句含义。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着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到,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襄渝州驶去了。(a. 学生根据词语解释自己理解。)(b. 指名说说,相机引导理解。)(c. 自由练习。)4. 引导想象诗的意境。出示图画,看懂图意。展开想象,诗人坐在船中看到什么?想到什么?表情会是什么样?5. 指导朗读,语调要低缓,读初诗人思念友人的感情。四、练习背诵1. 文章中出现了哪些地方?这些地方各在什么方位?2. 指导背诵。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能说出望洞庭一诗的诗句含义。2. 能背诵全诗。教学设计:一、 复习检查背诵古诗峨眉山月歌。二、 学习望洞庭1.揭示课题。2.理解“望”字含义。3. 汇报课前收集到的资料。4. 课前质疑:对这首古诗,你有那些地方不明白?三、初读课文1. 自读,读准字音。2. 指名朗读,相机正音。3. 齐读全诗。四、精读指导1.引导理解诗句。A.湖广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相:相互。和:和谐、协调。镜:铜镜。磨:摩擦。句意:秋天的夜晚,洞庭湖水清澈透明,天空的月亮银光闪闪,湖水和月亮交相辉映,显得那么宁静、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就像没有被磨轼的铜镜一样。B.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遥望:远望。句意:远远望去那在月光映照下的洞庭湖就像一个白银做成的盘子而在那湖中青翠的君山则像放在银盘里的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1. 引导体会诗境a. 诗句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b. “湖光秋月”为什么会“两相和”?c. 课文中的“镜”、“白银盘”、“青螺”分别指什么?为什么会这么比?五、作业背诵全诗。 练习三练习内容:1. 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2. 照样子对对子。3. 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4. 熟记成语。5. 读读背背。6. 口语交际。7. 写毛笔字。训练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能按要求独立完成各题。教学过程:一、查字典1. 复习部首查字法的步骤。2. 学生独立完成题目。3. 集体订正。4. 发散练习:想一想,其它义项可以组成什么词语?二、照样子对对子1. 分析例子白银对黄金有什么规则?2. 学生独立完成余下对子。3. 集体订正。4. 齐读。三、填写关联词语。1. 分析“如果就”、和“虽然但是”是什么关系的关联词语?2. 分析例句中前后文是什么关系?3. 学生做题。4. 集体订正。四、熟记成语。1. 自读,想一想每个词语是什么意思?2. 学生汇报理解的词语。3. 熟读成语。4. 发散练习:将这些成语连起来说一段话。五、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