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初探.doc_第1页
嵩山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初探.doc_第2页
嵩山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初探.doc_第3页
嵩山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初探.doc_第4页
嵩山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初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嵩山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初探?学术探讨?礴艘自薄麟ll稽黜嵩山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初探白娜(郑州旅游职业学院,郑州450009)摘要: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生态旅游,其实践性受到了严重挑战.现状显示,在景区开展环境教育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而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者的环境意识现状也令人堪忧.在这种情况下,有效的发挥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环境教育;生态旅游;嵩山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078(2009)05008卜03本文以河南嵩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案例进行研究,根据抽样调查问卷,从游客的生态旅游意识和需求等方面,分析该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发展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改进的建议.一,研究背景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总面积450平方公里,东依省会郑州,西临古都洛阳,北临黄河,南靠颍水,是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嵩山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最高峰(峻极峰)海拔1491.7米,东西绵延约6O余千米.古名为外方,嵩高,崇高.五代后称中岳嵩山,与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共称五岳.嵩山先后经历了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少林运动等几次大的地壳运动,逐渐形成了山脉.在嵩山范围内,地质史上的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层和岩石均有出露,被地质学界称为五世同堂.1自开展生态旅游以来,景区的开发者和管理者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上做了很多工作,而对旅游者的环保意识现状和需求的调查和研究,会更有利于今后顺利地开展工作.二,研究方法(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选择到嵩山景区的旅游者,通过调查了解嵩山现有游客对生态旅游的了解程度和自身环保意识的现状.(二)调查方法收稿日期:20090620作者简介:白娜(1979一),女,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2009年五一期间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97份,回收率97%,其中有效问卷87份,有效率达到89.7%.在调查中,为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有效.对于大规模的团体游客只选择其中23人,以避免同一性和重复l生,同时对不认真答题和因个人情况没有全部完成的问卷予以作废处理.(三)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问卷的设计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包括游客人口统计学特征,游客的环境意识现状,对环境教育的需求(其中包括环境教育内容和方式)以及环境教育现状.三,调查结果分析(一)游客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第一部分针对旅游者的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居住地五方面进行了人口统计学的调查,综合分析嵩山风景名胜区游客特征.1.性别结构:调查数据显示:男性游客的数量占样本总量的53%,女性游客的数量占样本的46.1%,性别比例约为1.2:1,男女基本持平.2.年龄结构:年龄方面,以l824岁,2532,3344岁年龄段的青年游客人数较多,分别占样本总量的30.5%,29.7%,37.2%,而65岁以上的游客人数很少,只占被调查者总数的0.8%,这与地质景区的地貌更适于年轻人的情况相符.3.职业分布:职业方面,以公司职员所占比例最高,达到27.5%;其次是学生,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职员,分别占16.9%,11.9%和11.2%;而离退休嗽墨.鼢黼簿攥畦噫一晋城职业技术学院二.九年第二卷第期一总第七期一?学术探讨?人员,农民以及军人人数最少.这表明,收入相对较高的公司职员和收入比较稳定的群体是构成旅游者的主体.4.学历结构:学历方面,以本科及大专程度的游客数量最多,分别占总数的44.9%和22%,这与青年游客居多有关;其次是高中及中专程度的游客和硕士及以上的游客,分别占11.2%和10.7%;而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的游客最少,占5.3%.这说明,比较多的旅游者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5.地域结构:居住地方面,郑州当地的游客最多,占55.8%.周边地区的游客中,以洛阳游客最多,占到了21.3%.而且多是随团队到达.总之,嵩山景区的旅游者的特征是以青年游客居多,大多是收人水平,受教育程度相对比较高的游客,而且以自驾游和团队游客为主,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周边比较近的地区,如郑州,洛阳地区.(二)游客环保意识现状调查环保意识可分为表象意识和潜在意识,表象的环保意识可以反映出旅游者对环境保护的认知程度,潜在的环保意识则可以反映出旅游者是否具备了生态保护理念.1.表象环保意识的调查分析.通过调查旅游者是否有乱扔垃圾,采摘花草,破坏景区卫生等不良行为,来反映出现有的旅游者对环境保护的认知程度.超过85%的旅游者都选择了把垃圾丢进垃圾箱等收纳区,另外有不到5%的旅游者选择自己把垃圾打包带出景区.这项调查表明在维护景区的基本卫生条件这一问题上,绝大多数游客还是能够做到自我约束的.值得一提的是,没有一个游客选择把垃圾随意丢弃,但是通过在景区内的观察,我们却发现在一些游客集中区域,仍然存在乱扔垃圾的现象.环境卫生仍然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2.潜在环保意识的调查分析.潜在环保意识能反映出生态旅游者是否真正具备生态理念与生态道德.游客的潜在环保意识主要通过希望采取的交通方式以及期望增加的旅游设施体现出来的.游客在景区内主要采用步行的方式,接近30%的游客选择在上,下山过程中,单程选择索道,另外有20%的游客选择双向索道.还有少数旅游者提议增加索道的长度,增加电瓶车等交通设施以方便游览.对于游览设施,77%的游客认为景区内缺乏必要的娱乐设施项目,旅馆档次较低.不过也有3%的游客认为不应该增加过多旅游设施,而应该保持自然原貌.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嵩山景区的的旅游者总体上还是比较缺乏生态保护的意识,他们往往更重视自身的方便和舒适程度,而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些都是与发展生态旅游的基本原则相违背的.(三)环境教育现状分析针对环境教育现状,主要调查的是嵩山现有的解说服务,环境教育措施.解说服务方面,38.8%的游客获得的解说服务来自标牌和指示牌,有20.6%的旅游者选择通过导游获得解说服务.除此之外,当地居民的解说不足3.7%.值得一提的是有8.3%的游客提出他们根本没有获得任何解说服务,这一方面反映了景区在解说方面有所欠缺,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游客对解说服务的认识不足,他们不知道标牌和指示牌也属于解说服务的内容.四,环境教育的问题与对策(一)提高对环境教育的重视嵩山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复杂的地质地貌资源和多样的生物资源,具有环境教育的天然优势,如果经营管理者能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发展环境教育,在景区规划中强调环境教育规划,在生态旅游的开展中突出环境教育功能,将有助于提高嵩山生态旅游的层次,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E3(二)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实施需要有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因此对于景区从业人员必须进行有效的岗前培训,包括生态旅游,旅游政策与法规,景区服务与管理,外语,公共关系,旅游心理学以及其它相关技术管理培训,其中生态导游员的培训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直接面向游客进行环境教育,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环境教育的好坏.在生态景区内,建立旅游服务中心,充实陈列实物标本,音像设备,并把中心的电影录像,宣传资料,标本展示和导游讲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对旅游者的环境,资源保护教育以及区内生态旅游指导,咨询服务,向旅游者讲解自然现象以及变化规律,介绍生态旅游的主要区域范围以及应知事项等,从而提高旅游者的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和加强对人类生存环境的自觉热爱,保护意识.(三)开展环境教育专题旅游嵩山在全国的知名度还是比较高的,但是由白娜嵩山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初探_晋城职业技术学院二.九年第二卷第五期第七期一于交通条件的制约,以及少林寺分流的客源,导致游客数量有限.所以可以以特色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开展环境教育专题旅游.如针对郑州市,洛阳市,登封市等中,小学生推出科普教育旅游,针对大学生推出自然探索之旅等.(四)加强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教育加强对生态旅游经营管理者,导游,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生态道德及环保知识教育,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是改进当地环境教育的必要措施.对经营管理者可以通过研讨会,专题讲座,考察学习等形式强化其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对于地陪导游,可以通过组织培训班,或要求在导游讲解中,增加对生物多样性和地貌特征的介绍,强调当地环境资源的宝贵,并要求导游自己做到维护生态环境,如主动捡起游客废弃的垃圾,烟头等,以达到宣传教育的效果.对当地居民要在参与的形式上不断探索,当地社区居民一定要真正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和经?学术探讨?营,如住宿接待,特色交通,旅游购物以及参与反映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项目等,让当地居民通过短期学习培训和真正的参与生态旅游管理,来提高其环保意识.对旅游者则主要是通过多种媒体进行宣传引导,通过导游的讲解和以身作则,帮助他们确立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引导旅游者文明旅游,做环境保护的参与者,倡导者和实践者,自觉实现旅游行为的生态化.参考文献:1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第二版.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2李燕琴.生态旅游游客行为与游客管理研究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3张光生,王燕.风景名胜区生态教育及其实施对策J.生态经济,2002(12):3335.4苗雅杰,苗静.实施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意义及对策J.长春大学,2004,14(6):8991.ThePreliminaryResearchonEcologicalTourismEducationinSongshanScenicAreaBAINa(ZhengzhouTourismCollege,Zhengzhou450009,China)Abstract:Thepracticeofdevelopingecotourismassustainabletourismhasreceivedchallenge.ThecurrentsituationshowsthatitdoesntattractpeopleSenoughattentionyettolaunchtheenvironmentaleducationinthescenicspot.Furthermore,theecologicaltouristshavenoteno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