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敦煌中学 张晓军教学目标:1.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2.深入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情感有着密切关系”的主张。3.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使学生具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分析观点和材料的对应关系,理解文意。2.理解炼字的过程就是锤炼思想感情的过程。重难点突破:1.抓住中心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领会作者的思想。2.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曾国藩和李元度改字的故事。据说曾国藩率湘军在征剿太平天国的战斗中多次失利,曾两次自杀被下属救起,他觉得有负朝廷,在上奏朝廷的奏折里写了“屡战屡败”,幕僚李元度看了之后觉得不妥,就把“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调整之后,内涵完全不同,说明了斟酌字词的重要性,今天我们来学习朱光潜先生论斟酌字词的文章咬文嚼字。二、关于作者朱光潜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现代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笔名孟实、孟石。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其中西方美学史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三、课文分析1.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切入课文第7段,分析“套板反应”的表现、含义、弊端和产生的原因,探究解决“套板反应”的方法,引出“咬文嚼字”的含义。(1)在我们日常的写作训练中,特别是高考作文的辅导与训练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所谓的“万能题目”“万能开头”“万能结尾”等,请同学们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看看中心词“爱心”可以换成哪些词语?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替换成“友谊”“亲情”“爱情”等)明确这就是“套语”(2)你能从第七段找出作者列举的套语吗?柳腰桃面 王嫱西施 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 春花秋月 柳岸灞桥 端木遗风 付梓杀青 (套语滥调)明确引出“套板反应”(3)阅读文段,概括“套板反应”的含义、它所产生的弊端、出现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含义:一切事物发生时立即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还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弊端:作者:没有创造读者: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原因:联想起于习惯,人有惰性,习惯比创新较省力解决办法:惟陈言之务去,让语言跟着思想走明确引出解决的办法阅读和写作时要“咬文嚼字”。2.分析课文15段。(1)何为“咬文嚼字”?作者在文中说的“咬文嚼字”是什么意思?明确内涵: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论点)(2)作者在前5段里用了那些事例(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些事例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分组探究)第一:郭沫若改字郭老把“你是”句式改为“你这”句式。作者对郭沫若改字有什么看法?(炼字的好例;有些不妥)明确句式不同,情感不同。第二:王若虚改字李广射虎,删繁就简。作者对王若虚改字的看法。(缺失了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意蕴全无)明确繁简不同,情感不同。第三:贾岛吟诗韩愈建议用“敲”(推敲的故事)作者认为韩愈改的怎么样?(作者怀疑修改的不像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因为意境不同,字眼不同,情感不同)明确字眼不同,情感不同。(3)以上三个事例都证明了文字与情感的关系,那么“文字”为什么具有这么大的作用呢?明确引出字的意义和联想的正反作用。3.分析67段(1)阅读第6段,概括字的意义及其特点。直指意义:明显而确实,固定的,偏于类型联想意义:变幻莫测,游离的,偏于个性(2)苏轼写诗:联想得当,意蕴丰富,点铁成金。(正面)(3)套板反应:平滑俗滥,毫无新奇之感。(反面)4.分析第8段“咬文嚼字”需具备的品质:谨严的精神,刻苦自励,推陈出新。追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达到艺术的完美。四、拓展延伸(1)古人咬文嚼字“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等。(2)课堂练习“祥林嫂,你放着罢!”“你放着罢,祥林嫂!”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有位老学者住的巷子里常有人随地小便,于是他写了张“不可随处小便”的标语张贴出去;后来,这张标语被一个很仰慕老学者的人贴在了自家的大厅里,只不过把原标语中几个字的顺序换了一下,就成为一条警示语。请问,那条警示语是什么?请用“酒、好、喝”三个字看看最多能组成几句话,各句的情感或意味有何不同?五、小结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 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我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在阅读和写作中,要有谨严的精神,刻苦自励,推陈出新。追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达到艺术的完美。六、作业布置请同学们自找几则“咬文嚼字”的事例,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赏析。七、板书设计咬文嚼字郭沫若改字 苏轼写诗(句式不同,情感不同) (联想得当,意蕴丰富,点铁成金)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