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1页
2013-2014学年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2页
2013-2014学年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3页
2013-2014学年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4页
2013-2014学年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 年级 班 姓名 考号 _ uuuuuuuuuuuu装uuuuuuuuuuuuuuu订uuuuuuuuuuuuuuuuuuu线uuuuuuuuuuu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卷)八年级语文(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x k b 1 . c o m一、书写(共5分。其中卷面分3分。)1请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2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二、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5分)2、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要塞(si) 掠夺(le) 造诣(y) 锐不可挡(dng)B.提防(t) 肃穆(m) 疏懒(sh) 转弯抹角(m)C.瓦砾(l) 腋窝(y) 荒谬(mi) 颤巍巍(chn)D.箱箧(qie) 阻遏(y) 纤维(qin) 骇人听闻(hi)3、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眼花嘹乱 晨曦 血腥 闪烁B臭名昭著 荒谬 憧憬 珐琅C响彻云宵 杀戮 箱箧 揣摩D精疲力竭 纳粹 鞠恭 铁锈4、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B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C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D雨果,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等。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抢救落水的儿童,这位解放军战士不怕马革裹尸,跳进激流中救起落水的儿童。B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C我以为爸爸以前很小气,现在豁然开朗了,居然掏出一千元给我买了一台学习机,D看赵本山的小品,大家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血的教训,使我真正懂得了安全的重要性。B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C这次江西九江地震,据初步统计,至少200多间房屋倒塌,造成结构性损坏。D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将残酷的历史呈现在我们面前。三、综合性学习(13分)7、理解下面例句的结构形式和内容,照样子也说一个句子,然后写在横线上。(4分)(1)例句:父爱如虹,闪耀美丽的光辉;父爱如歌,唱出心中的真情;父爱如雨,滋润干涸的心灵。母爱 (2)仿照例子,请你在数学、历史、音乐等其他课程中任选一种,用比喻句写出你对这门课的理解。Xk b1. Com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是 让人 。8、按示例写出你所阅读的名著的书名、人物及相关故事名称。(示例中所列各项不可再用)(3分)示例: 书名:三国演义 书名:人物:诸葛亮 人物:故事:草船借箭 故事:9、许多有创意的广告巧妙利用汉字的特点,让人过目不忘,起到了超乎寻常的宣传效果。有一则宣传“臭豆腐”的广告是:臭名远扬,香飘千里。请解释“臭名远扬”中“臭”字的含义。(1分) 请谈谈这则广告妙在哪里?(2分) 10、浏览新闻,回答问题。(3分)ww w.X kb1. coM中新网西昌10月1日电 北京时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18时59分57秒,橘红色的火焰从火箭底部喷涌而出,伴随着震天巨响,“长征三号丙”火箭在惊天动地的呼啸声中拔地而起,以雷霆万钧之力直刺苍穹。一瞬间,群山抖动,大地震颤,人们翘首仰望,火箭拖着长长的火柱,向东南方向飞去,在天空中划出一条长长的白色轨迹,犹如仙女抛出的长绢,当空飞舞。一会儿的功夫,火箭便钻入更加稠密的云雾层里,什么也看不见了。唯有那震天动地的呼啸声,还在持续。这时,群山中爆发出阵阵欢呼声和掌声,似大海波涛,似空中惊雷,久久回荡在发射场幽深的峡谷中。据了解,此次发射是继“嫦娥一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基础上,为我国探月二期工程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积累工程经验,是二期工程的技术先导星。为后续的嫦娥三号、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成功落月积累经验,进一步深化嫦娥一号月球科学探测。(1)请给本则新闻拟写一条恰当的标题 (2)所选新闻第三段属于新闻结构的哪个部分?试说说其作用。(2分) 四、 古诗默写(5分)11、少壮不努力, 。12、 ,猎马带禽归。13、木落雁南度, 。14、气蒸云梦泽, 。15、 ,芳草萋萋鹦鹉洲。五、课内外阅读(32分)w w w .x k b 1.c o m(一)(12分)(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通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6、从新闻主体中找出两个表现我军雄伟气势的词语。(2分)wwW .x kB 1.c Om 17、文中“至发电时止”从新闻特点的角度考虑,它的作用是什么?(2分) 18、本段共17句,可分为三个层次,其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一 B一一 C一一 D一一-19、本文第、两句话蕴涵的感情色彩是( )(2分)A 嘲讽 B 批评 C 斥责 D 抨击 20、“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2分)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21、本段中两句是议论句,谈谈这段议论在文中的作用。(2分 ) (二)(16分)可怜天下父母心。每对父母都为子女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会感恩。下文是名人朱自清的名篇背影,它流露了作者深深的感恩之情,让我们一起来体会吧。背影(节选)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x k b 1 .c o m(第一次流泪,是悲哀。作者怀着沉重的心情,从北京赶到徐州跟父亲一起奔丧,见到那“满院狼藉的东西”,触目伤怀,才不禁潸然泪下。)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定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班级: 年级 班 姓名 考号 _ uuuuuuuuuuuu装uuuuuuuuuuuuuuu订uuuuuuuuuuuuuuuuuuu线uuuuuuuuuuu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第二次流泪,是_。)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新| 课 |标| 第|一 |网(第三次落泪,是伤心。以在晶莹的泪光中再现的父亲的“背影”结篇,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对年迈的父亲无限思念,凄切动人。)22、文中的“我”当年已二十岁了,且“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但父亲还是亲自送“我”,你对父亲的这种行为是否赞成?为什么?(3分)_新$课$标$第$一$网23、“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父亲心里轻松与写父亲艰难地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看法。(3分)_24、“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和“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请你说说两次流泪的原因是什么?(3分)_25、文中对父亲的外貌描写是“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而“我”带的是父亲为“我”所订做的“皮大衣”,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_26、文中写到了“我”的三次流泪,其实这三次流泪的含义有所不同,老师为处加了批注,请仿照处的写法,在处也加上恰当的批注。(2分)第二次流泪,是_x k b 1 . c o m27、生活中,你有过为父亲而流泪的经历吗?认真阅读下面文段,在空白处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2分)“为你的父亲流一滴泪吧!这泪中有理解,有关怀,更有无限的感激;为你的父亲流一滴泪吧!让这泪化作一把雨伞,为父亲遮住外面的风雨。让这泪化作_。(三)文言文阅读(4分)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恺之每食甘蔗,恒自梢至根。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尤信小术,以为求之必得。人尝以一柳叶绐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恺之喜,引叶自蔽,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注丹青:指绘画。小术:小技巧,小法术。绐:欺骗。选自晋书列传第六十二文苑顾恺之新 课 标 第 一 网28、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山川之状”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B.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D.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9、根据文章内容,用文中词语填空。(2分)谢安对顾恺之非常器重,是因为顾恺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