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宾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宾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自治区党委八届六次全会和南宁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精神,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制订的。本纲要具有宏观性、指导性和政策性,是今后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县人民的行动纲领。一、“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起点我县已圆满完成了第十个五年计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十五”计划的顺利实施,使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的新阶段,我们已经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五”以来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为制订和实施“十一五”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 “十五”时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回顾“十五”期间,全县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克服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719”特大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积极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使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了黄金发展期。 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县于2004年提前一年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目标,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GDP)达到51.53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1.1,比“九五”时期的年均增速提高了4.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年均增长6.4%,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6.1%,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2.11%。财政收入达到35066万元,比上年增长16.84%,年均增长12.4。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为社会事业和其他各个方面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条件。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新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九五”期末的39.1:25.6:35.3转变为26.8:37.9:35.3,工业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取得积极成效,工业化水平由“九五”期末的21.8提高到34.5。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特色农业和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加快,水产畜牧业比重逐年提高,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进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初见成效。非公有制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对财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民营经济强县的雏型初露端倪。服务业领域不断拓宽,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商业新型业态逐步推广,交通运输网络已具规模,邮电通信保持较快发展。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十五”期间,全县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1亿元,年均增长24.6,比“九五”时期的年均增速提高22.8个百分点。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性项目投资和技术改造投资不断增加,重点项目数量较多。2002年以来,投资开工建设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38个,累计完成投资13.2亿元,每年都有投资额超亿元的项目上马,如2002年投资2亿元的广西华润红水河水泥股份有限公司2000吨/日水泥熟料生产线;2003年投资1.62亿元的永凯糖业责任有限公司技改工程和投资2.1亿元的西南成品油管道(宾阳段)工程;2004年投资2.35亿元的广西华润红水河水泥股份有限公司3200吨/日水泥熟料生产线、投资1.5亿元的永凯糖业责任有限公司10000吨/日技改工程和投资1.2亿元的宾阳工业品综合批发市场;2005年全线动工建设的宾横二级公路,总投资为1.52亿元,广场路小区建设项目投资总额也超过1.5亿元,正在开展前期施工的南宁永凯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9.5万吨/年漂白蔗渣纸浆技改工程投资总额为4.61亿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大会战”工程建成了一大批农田水利、乡镇油路、村屯道路、生态文明村等项目,防灾减灾能力得到加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十五”期间,我县以优化城镇布局、完善城镇功能、改变城镇面貌为目标,不断加大城镇建设力度,先后滚动投入3亿多元进行城镇建设,城镇化水平达到24%。广场新区、广场路和县城四大转盘改造等一批标志性工程相继开工和竣工,完成了“城中村”-马村的拆迁改造。全县的建制镇都完成了总体规划,其中芦圩、黎塘、大桥、甘棠、古辣和新桥镇进行了总体规划修编,另外共编制了15个小区规划。2004年芦圩镇和黎塘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黎塘镇还被列为全区小康示范镇),新桥镇和大桥镇被列为自治区重点镇。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加快推进国有企业、行政审批、投资体制等各项改革,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经济技术联合与协作进一步加强,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取得新成绩。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广西民营经济(宾阳)研讨会暨小商品展销会和一届“宾阳制造”走东盟产品展销会,与浙江温州鹿城区结成“友好县区”。2005年外贸出口总额达到189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00万美元,年均分别增长27.82%和150.69%。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三大会战”建设工程累计完成投资6900万元,扶贫开发共投入2688.44万元,先后完成了3088个扶贫项目建设;同时,开展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强了一批农田水利、村屯道路、生态文明村、改水改厕等项目建设,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饮水难、行路难、用电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69元,比2004年增长22.75%;农民人均纯收入2595元,年均增长9.43;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年均增长9.1。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总体上正在由温饱型向发展型、舒适型、小康型转变。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初见成效,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有新的提高,2003年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县”称号。基础教育得到加强,“普实”工作已通过达标验收;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3%,适龄少年初中入学率97.03%,初中辍学率2.86%,小学毕业升初中率99,初中毕业生升学率67.2%;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96.2%,幼儿入园率82.1%;全县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基本完成,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发展,高考成绩连续多年位居全区各县(市)前茅,宾阳中学已成为全区示范性高中。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战胜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扎实有效地开展了“禽流感”、“狂犬病”的防控工作,建立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三大网络,每千人拥有医院病床数1.7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9人;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通过了自治区级的达标验收,低生育率继续得到巩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下。建立和实施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工作取得新进展,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建设和“双拥”工作继续加强,统计、审计、劳动、人事、编制、质监、安监、物价、房改、水文、气象、档案、修志、民族、宗教、侨务、对台、外事、消防、机关后勤、食品药品监管、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事业等各项工作全面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精神文明建设呈现蓬勃生机。“十五”期间,我县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仍然存在不少发展中的问题与矛盾,主要表现在: “三农”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农业基础比较脆弱,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农民增收较为缓慢;工业经济规模不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匮乏,知名品牌数量太少;城镇化水平不高,“脏、乱、差”现象没有得到彻底整治,聚集和辐射带动能力有限;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广;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税源基础不够雄厚,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尚处于搭建的初始阶段;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干部作风的转变,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等。这些问题与矛盾,有待于“十一五”期间逐步加以解决。(二)“十一五”时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越“两廊一圈”建设、广西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南宁市行政区划调整后战略地位的提升,给我县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一是广西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之后,我县有望成为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优选地之一;二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将为“宾阳制造”产品打入东盟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三是自治区提出建设以南宁市为核心的沿海城市群的发展战略,凸现了我县作为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重要通道的作用,势必为我县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商机;四是“玉贵经济走廊”和湘桂铁路沿线经济走廊的出现和形成,直接牵动了我县经济发展的脉搏;五是国家把我县列入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和桂中治旱工程的范围,将为改善我县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只要我们把握好这些机遇,就一定能够实现预期发展目标。但应清醒地认识到,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县经济总量不大,质量和效益不高,尤其是工业经济实力不强和农民增收缓慢,严重制约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过渡期结束,我县的蔗糖、水泥生产和大宗农产品的销售将有可能面临一定的压力;国家新出台的有关规范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发展的政策,将会对我县一些支柱产业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周边县市的加速发展态势,也会使我县面临新的挑战。此外,由于我县是一个人口大县,资源、环境、人口、就业等问题显得十分突出,因而加快发展将意味着瓶颈约束加剧。要应对诸如此类的挑战,就必须紧紧抓住机遇,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破解前进中遇到的问题与矛盾。 二、 总体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自治区党委八届六次全会和南宁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环节,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为战略任务,实施“科教兴县、质量兴县、人才强县”战略;加强社会事业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富裕宾阳、文化宾阳、生态宾阳、平安宾阳,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二)发展战略围绕“打造民营经济强县、构建现代化商贸名城、建设南宁市卫星城”的发展定位,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加速推进工业优化升级和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实现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巩固并形成建材、制糖、造纸、竹编、瓷器、制革、茧丝、小五金、矿产业、烟花炮竹、农产品加工、农机具制造及其配件加工等传统产业集群,积极扶持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催生一批环保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大芦圩、黎塘两个工业集中区的建设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机制,激活民间资本并促使其优化组合,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积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城镇建设领域,全面提升城镇品位,优先发展芦圩、黎塘两个全国重点镇和新桥、大桥两个自治区重点镇,着重培育其他小城镇的产业聚集能力和服务功能,加速城镇化建设步伐;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和完善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协调相处与良性互动,以建设富裕、文化、生态、平安宾阳为载体,构建和谐宾阳。在今后五年乃至未来十五年之内,我县发展分“三步走”:第一步是争创广西十强县;第二步是争创西部百强县前十名;第三步是争创全国百强县。(三)发展目标经济增长。到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95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亿元,年均增长7%左右,第二产业增加值45亿元,年均增长19%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31亿元,年均增长11%左右;人均生产总值9300元;财政收入7.4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人均财政收入725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以上。经济结构。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优化为20.4:47.5:32.1,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业化率达到44%左右,初步形成工业主导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养殖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8%以上。城镇化水平。到2010年,全县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7.5平方公里,城镇总人口总数达到36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5%左右,城镇聚集能力、承载能力和幅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城镇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城镇自来水供水能力提高到15万吨/日,全县自来水普及率超过70%(含农村),城镇燃气普及率达85%以上,人均铺装道路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开放型经济。“十一五”期间,外商投资增速超过30%,外贸出口总额增速超过25%,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提高。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到201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4%左右,其中城镇绿化覆盖率超过35%;重点污染源废气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城镇生活污水排放达标率超过30%,垃圾无害处理率达60%以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超过95%,受保护地区占全县土地面积大于10%;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率由“十五”期末的3.7%下降到3.08%。人民生活。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提高到28平方米以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五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20万人以上;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城镇社会综合参保率达90%以上,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实现新突破;到2010年,全县人均期望寿命达74.2岁。社会公共事业。加快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播影视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到2010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8%以上;幼儿入园率达32%以上,适龄儿童入学率不低于99.8%,初中毕业升学率超过62.6%,县城、中心镇普及高中教育,并逐步扩大高中教育普及率,同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5%以上。卫生资源进一步优化,城乡公共卫生设施不断改善,每千人拥有医院病床2.04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28人,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380/10万人以内,全县健康教育知识普及率达80%;初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4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下;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科技创新能力。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以上,高新技术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比重有所提高。在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基础上,到2020年,我县将初步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城乡协调、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商贸名城和南宁市卫星城;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宽裕,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劳动者素质、科技创新能力、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层次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经营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国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在全区民营经济发展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尊重农民意愿,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政策扶持,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完善农村社会组织结构搞好乡村规划,通过基础设施以及土地等政策引导,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居住相对集中的农民新村,完善相关服务功能;健全村民自治,积极引导和大力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村工业,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通过科学规划、典型示范和发展特色产业,逐步构建农村新型社区,努力塑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改善农村发展条件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加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对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完善计划生育服务体系,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扩大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面,全面推进乡村道路、人畜饮水、沼气、农村电网、农田水利、邮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对农村学生免收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补助。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方式,切实抓好扶贫开发工作。(三)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按照自愿、有偿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稳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和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等。夯实乡村基础,培育乡村财力,完善乡村财务制度。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原则,跳出农业抓农业,走出农村繁荣农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以工业化富裕农村,以产业化发展农业,以城镇化繁荣农村,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道路,夯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基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逐步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走农业主体组织化、农业经营产业化、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业模式生态化、农业耕作机械化的现代农业道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实现农产品转化升值,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立足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粮油、糖蔗、桑蚕、畜牧、水产、果蔬、速丰林和竹、中药材、乳业及其加工等农业优势产业,形成产业链,使工业产业链延伸到农村、农户。培育发展竹编、炮竹等工业产业链延向农村的龙头企业,研究开发利用蔗叶等农作物副产品作为编织工业原料等技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五)大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突出抓好“种子工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和推广“无毒农药”。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包装等技术,搞好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稳定农村科技队伍,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十一五”期末,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要有大幅度的提高。(六)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重点完善科技、市场、信息、农机、农资、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建设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形成布局合理、设施较完备的农产品市场网络。建立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大力发展农业协会、社会中介组织和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四、 产业发展重点和布局(一)产业发展重点1、以工业化为主导,加快县域工业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县工业要在创响“宾阳制造”品牌的基础上,着重发展建材工业、制糖工业、造纸工业、编织工艺制品业、烟花爆竹工业、农产品加工业、金属制品及农机制造业和矿产业等。逐步形成以协作配套和分工合作为基础、服务体系为支撑,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形成一批竞争力强和市场影响力大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形成传统产业基础更坚实,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的产业发展格局。到2010年,全县工业主导产业突出,技术创新体系完备,骨干企业优势明显,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产业区域布局合理,产业结构高级化,整体素质显著提高;形成速度快、总量大、效益好、后劲足、结构优、素质高的工业发展特点,使我县具备较强的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1)改造提升现有工业产业建材工业。“十一五”期间,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延长水泥产业链,把黎塘建设成为新型建材工业基地。重点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新型墙体材料、复合材料和装饰材料。鼓励和支持华润红水河有限公司在现有日产2500吨和日产3200吨2条熟料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基础上,再上一条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形成日产超过1万吨生产能力。发展适应城镇化建设需要的混凝土输水管道、管桩等产品,延伸水泥制品产业链。大力发展轻质高强、保温隔热等多功能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路面铺装材料加工,扩大“美洁”牌卫生陶瓷的知名度;开发国家建设部重点鼓励发展的绿色建筑材料,鼓励建设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窑纯低温废气余热发电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到2010年,建材工业产值达1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水泥产量400万吨,实现产值8亿元。制糖工业。在稳定甘蔗种植面积30万亩和进厂原料蔗150万吨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宾阳永凯糖业有限公司的技术改造,通过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扩建新型精制糖生产基地等,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并在蔗渣、糖蜜等综合利用上有所突破,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形成甘蔗制糖热电蔗渣浆燃料乙醇酒精废液和滤泥制复合肥甘蔗生态产业链。到2010年,机制糖产量20万吨以上,实现产值8亿元。造纸工业。支持变废为宝的再生纸产业集群,淘汰污染严重的造纸厂,在加快对低档纸产品升级换代和适当限制发展的同时,发展中高档产品,以适应市场多样化和多层次的要求。发挥恒安纸业、金玉纸业、腾龙纸业、鑫利纸业、安利纸业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促进造纸业和纸制品业的资源整合、产业升级,形成设备和零部件及原材料供应市场蔗渣制浆造纸纸制品加工(生产、生活用品)的再生纸产业集群。重点支持南宁永凯实业有限公司年产9.5万吨蔗渣纸浆生产线建设和恒安(宾阳)卫生用品有限公司搬迁、扩建工程,做大卫生纸制品规模。到2010年,造纸工业实现产值12亿元。编织工艺制品业。维护好竹编企业分布6个乡镇、辐射带动7个乡镇15万人口就业的发展现状,巩固其出口创汇的支柱地位。积极鼓励和引导编织工艺品企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利用其资金、技术和品牌优势,生产有较大品牌和效应的产品。加强行业自律,组建编织工艺品行业协会,整合产业资源,联合开发新产品、新品种。到2010年,编织工艺制品业实现产值5亿元。烟花爆竹工业。坚持低药量、低毒性、低污染、低噪音、产品性能好、操作系统安全系数高的烟花爆竹生产发展方向,建立符合行业标准的规范化企业。整合现有的烟花爆竹资源,实施“淘汰落后,扶优扶强,创造名牌”战略,重点扶持龙宾爆竹厂、务本爆竹厂、国泰爆竹厂、福林爆竹厂等;发展企业集团,或以其中一家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为核心,联合其他企业或个人组成有限责任公司,统一生产、统一技术、统一品牌,形成规模,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市场抗风险能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烟花产品。到2010年,烟花爆竹产业实现产值1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粮食加工:以黎糖面粉厂等大企业为龙头,加快对传统粮油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重点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粮油加工、食品加工和果蔬加工,形成国家粮食储备库小麦加工面粉、面条面制品加工产业链;粮食生产基地粮食批发市场大米加工米糠健康食品产业链;饲料加工家禽养殖肉类加工有机肥生产农作物种植的生态良性循环产业链;水果、蔬菜生产基地果蔬加工罐头、饮料加工产业链。蚕茧加工:重点扶持宾阳茧丝工贸有限公司扩建8组生产线的建设,强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扩大茧丝制品出口;发展茧丝综合加工,提高缫丝产业综合效益,形成桑蚕基地缫丝加工丝织品加工缫丝下脚料加工等综合利用产业链。皮革加工:发展水产畜牧养殖产业化,形成畜牧养殖(牛、猪、羊)皮张专业市场皮革制品产业链。重点扶持以恒利皮革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皮革制品业,促使其上规模、上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形成年加工150万张猪、牛皮和年产40万打皮制劳保手套的生产能力,增强出口创汇能力。到2010年,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15亿元。金属制品及农机制造业。充分发挥我县传统农机配件产品在广西市场占有率高的优势,主动依托大企业,接纳农用汽车零部件配套加工产业转移,加快机械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的联合重组和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使我县成为广西农机配件主要生产基地;以宇强轧钢厂为龙头,发展具有地方特色、适宜农村产业化发展需要的农业机械制造产品和小五金产品;通过“广西小五金之乡”授名效应作用,培育龙头企业,培植拳头产品,做大做强农业机械制造产业,形成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钢材批发市场农机及零部件制造小五金产业链。到2010年,农机制造及其他配件加工业实现产值27亿元。矿产业。加快推进矿产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变,抓紧对王灵三水铝矿、思陇银锌矿、露圩高山铅矿、铜矿和黎塘尖峰、三灶、龙骨锑矿等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和利用。(2)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四大特色工业品牌抓好传统工业的整合提升,重点抓好瓷器行业、水泥行业、外贸出口工艺制品行业和烟花爆竹行业等四大特色产业的资源整合。发挥“美洁”牌商标在区内外及东南亚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以黎塘工业瓷厂为龙头,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形式,整合区域内同类资源,组建“美洁”品牌企业集团,实施集团化的品牌经营战略。发挥“红水河”的品牌优势,依托华润红水河水泥有限公司,对现有6 家小水泥厂进行资产重组,并进行技术改造,逐步形成水泥产业集群。做大竹编工艺制造品牌。成立外贸出口工艺制品行业协会,推进资源整合,加强行业自律,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发展壮大。做大做强烟花爆竹产业。烟花爆竹行业主要是落实长效管理措施,整顿秩序,加大打击私炮生产力度,规范生产经营,打造1-2个区内外有影响力的品牌。积极推进小五金、造纸、农机具及配件、制革等行业的整合,使产业资源向优势企业聚集。(3)整合提升乡村传统工业对各类专业村要逐个做好行业发展规划,下大力气改变企业“散、乱、小”的局面。积极引导小企业向龙头企业靠拢,通过龙头企业和品牌的带动,使整个行业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引导企业引进适用先进技术对高污染的行业进行改造。引导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及时推进产品更新换代,培育名牌产品。在芦圩、新桥等乡镇手工业较发达又相对较集中的专业村引导发展小商品生产,建立小商品生产基地。引导专业村组建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和行业维权等方面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实现行业内资源共享。(4)加快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南宁、桂林、柳州、北海等国家级和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依托,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进行联手合作,引进技术项目和人才,发展民营科技型企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环保、中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2、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以产业化为纽带,围绕品牌、基地建设,以科技为依托,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特色化、基地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抓好一批农业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引导大宗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粮食生产基地。抓好3000亩优质稻制种基地和10万亩优质谷生产基地的建设。到2010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35.28万吨,优质谷达90%以上。蔬菜生产基地。重点抓好规划建设3万亩莲藕生产基地、5万亩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和花菇生产基地。到2010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达到33万亩以上。桑蚕生产基地。巩固壮大现有桑蚕养殖基地,大力引进推广新桑种和蚕种及新的养蚕技术,扩大桑园面积,提高鲜茧产量。到2010年桑园发展到13万亩,产鲜茧2.17万吨以上。糖蔗生产基地。依托永凯糖业集团巩固糖蔗支柱产业发展,建设糖蔗种植机械化、良种化、智能化、规模化、水利化、契约化等“六化”生产基地。到2010年甘蔗种植面积达30万亩,进厂原料蔗150万吨。水果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有区域和资源优势的加工型水果优良品种,重点支持宾阳县满地红农业有限公司加工型春橙水果的扩大规模发展和5000亩春橙示范基地的建设。竹编和速生桉工业原料基地。依托编织工艺品企业,建设一批规模种植竹编用竹的生产基地。依托金光集团,建设30万亩的速生桉工业原料林基地。到2010年,实现林业总产值3亿元。水产畜牧产业基地。推广小区养殖、圈养等养殖方式和技术。重点建设生猪、肉牛、山羊、家禽、罗非鱼、淡水鱼苗等6个养殖区域。到2010年实现草食畜禽肉类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达到10%,优质水产品占水产品总产量比重达到18%。3、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现代化商贸名城“以建设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构筑桂中南新商埠”为主攻方向,以芦圩和黎塘为发展轴心,带动、辐射其他乡镇,重点发展档次较高、特色鲜明、形式新颖的商业贸易区,积极引进一批知名企业,培育一批综合性、高档次的大型商贸企业。进一步发展各种特色名店,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的经营方式,培育具有现代气息的商贸体系。(1)商贸业。以建设、培育市场为载体,完善商业网点布局。“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专业市场、批发市场、综合市场,调整市场布局,完善市场设施,规范市场管理,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市场档次,形成比较合理的市场发展格局,增强市场辐射和吸纳功能。建设芦圩市场群体。开发建设瓷器专业市场、家俱专业市场、五金机电专业市场、农机具批发市场、建材专业市场、编织工业品专业市场、纸品专业市场、文化用品专业市场、干鲜果品批发专业市场等,形成县城市场群体,组合建成综合性的大型专业市场。加快建设、改造一批市场和超市。重点抓好装饰材料市场、新宾农贸批发市场、黎塘朝阳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改造。加快工业品综合批发市场、新宾粮食批发市场、商贸城大型超市、商贸城购物中心、专业鞋类批发市场的规划建设。调整市场结构,完善市场功能。对商贸城服装专业市场、家俱专业市场、新宾明镜市场、黎塘龙腾市场、芦圩副食品市场等的市场布局、摊位结构、管理方式、服务功能等进行改造和提升,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逐步成为现代化商品交易市场。发挥乡镇优势,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各乡镇要充分发挥手工业发达、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外贸出口、交通便捷等各自优势和特点,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新桥镇以发展手工业批发市场为主,结合清平旅游景点,配合发展餐饮服务业;大桥、王灵、武陵、中华、古辣镇利用农产品丰富的优势,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为主,培育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甘棠、露圩镇以农副产品、农机具加工为主,培育和发展外贸出口市场;和吉、洋桥、邹圩、新圩镇以发展果蔬、畜牧业为主,培育农资、果蔬、畜牧等专业市场;思陇、陈平发挥山区优势,发展外贸竹、藤编加工基地,扩大外贸出口。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推进大中小商场、超市、连锁经营店、便民店进乡驻镇,使专业村的产品有一个对外销售、展示的窗口,形成前店后厂、前摊后厂及一村一品的生产流通生产的良好格局。到2010年,全县市场达到73个,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全县市场总成交额达到40亿元,商业从业人员达到4.2万人以上。(2)物流业。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以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为目标,整合物流资源,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将芦圩建设为以建材、小五金、农机具、皮革制品、竹编工艺品、被服日用品以及农副产品的装卸、配送、速递、加工贸易等为主要内容的物流配送中心;将黎塘建设发展为集运输、仓储、配送、包装、加工于一体的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现代物流园区。(3)旅游业。整合全县旅游资源,融入大南宁旅游圈。结合昆仑关、程思远故居、蒙大赉恩荣坊、思恩府考试院、古辣蔡氏古宅、相思潭风景区、陈平漂流旅游等项目,推进精品旅游线路,以宾阳舞炮龙民俗旅游为主打品牌,办好一年一度的正月十一炮龙节、邹圩端午节赛龙舟、露圩四月初八“圩逢”、甘棠五月十三歌节等一系列民俗文化旅游活动。继续完善陈平江漂流、陈平跑马场、清平湖、情人谷风景区、狮子岩山水旅游区等旅游景点的基础配套设施。加强以壮锦、绣球、牛角梳、皮袋皮包、竹藤编工艺品为代表的特色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开发,创响宾阳酸粉、特色龙凤汤、白切狗肉、甘棠扣肉和粉利等地方特色风味美食品牌,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4)房地产业。以增值创税作文章,把房地产业培育成为我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支柱产业,与推进城镇化进程相结合,鼓励农民进城购房、创业,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多种经济成分参与房地产开发,促进房地产业发展。加快建立住宅供应新体制,形成多层次的住宅供应体系,发展多层次、多风格、多功能、环境优美、管理先进的居住小区,提高住宅品位,建设一些具有综合功能的标志性房地产精品。重点加快发展配套完善、价格适中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推广和规范物业管理。规范房地产一级市场,进一步活跃房地产二、三级市场,健全房地产运作机制,把房地产业培育成为我县发展后劲较强的支柱产业。(5)金融、保险业。培育、发展金融市场,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拓展金融服务领域,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鼓励各类商业银行增加业务品种,拓展服务领域和范围,开展项目融资、消费信贷、融资租赁等业务,发展教育、住房、汽车等消费信贷。扶持典当、拍卖、租赁等行业的发展,培育一批有实力的中介机构,大力推进民间资本融资渠道,增强金融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建立信用安全体系;进一步健全政府、金融与企业的良性互动关系,优化金融发展环境。深化国有保险公司改革,完善运作机制,拓展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和商业保险领域,全面提高保险业的保障功能、融资功能和社会管理功能。积极推进农业保险、工程保险、理赔代理、再保险等新业务,积极发展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平安保险及其他各类保险,开拓保险新领域,扩大保险覆盖面。(6)信息业。通过实施电子政务工程,推进政府信息化,基本实现政务网络办公,广大农村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享受农业信息服务;企事业单位基本实现信息化管理,初步开展在线商务服务;通过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县所属中小学校实现“校校通”、课件资源共享和多媒体教学。“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五项信息化重大应用工程:即高速信息网络平台工程、“电子政务”工程、现代教育工程、企业信息化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二)产业布局1、优化工业布局,促进工业集聚构建“两区两带”的工业布局,引导工业向集中区和交通干线周边主要城镇适度集中,拓宽发展空间,形成以城镇工业为依托,以工业集中区为支撑,以乡镇特色工业为基础的工业发展新格局,使之成为产业招商和发展的平台以及优化产业发展布局的主要载体。(1)黎塘工业集中区。产业布局以利用资源优势和现有工业为基础,做强做大以水泥制品为龙头的建材产业集群;以粮油、果蔬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环境污染小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具有地方特色的“专、精、特、新”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加快国有企业改制,盘活土地存量资产,整合企业资源,发展一批企业,使之成为我县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2)芦圩工业集中区。规划建设面积7平方公里。依据国家产业政策,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布局环境污染少、规模较大的工业企业。瞄准国内外大型企业定向定位招商,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和产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3)芦圩-黎塘工业经济带。新桥芦圩工业带,重点发展小五金、纸品、皮革制品、烟花炮竹、服装日用品等生产;芦圩黎塘工业带,重点发展茧丝、蔗糖、建材、农产品加工等生产。(4)思陇-甘棠工业经济带。积极培育思陇-芦圩通道工业带,重点发展小五金、皮革、纸品、竹藤编、陶瓷、塑料、钢材等生产;大力发展芦圩-甘棠通道工业带,重点发展农机具、木片木材加工、粮油加工、莲藕加工和桑蚕加工业,促使这些传统工业上规模、上档次,形成民营企业集群。2、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特色农林产品生产基地布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山地面积较多的陈平、思陇、新桥、芦圩、武陵、中华、露圩、甘棠等乡镇,重点发展竹编生产基地和速生桉基地,而平原面积较多的大桥、中华、古辣、王灵、黎塘、和吉、洋桥、邹圩等乡镇,重点发展粮食基地、莲藕基地、花菇基地、蔬菜基地和甘蔗基地。养殖区域布局。中南部产粮为主的乡镇(芦圩、大桥、武陵、中华等)重点发展生猪养殖业,发挥新宾和黎塘牛圩交易市场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乡镇发展肉牛养殖业,和吉、邹圩、黎塘、露圩等石山地区或半石山地区发展养羊业,大桥、芦圩北街等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发展水产良种业。3、优化商贸流通业布局 按照“两中心、两翼、多结点”的整体发展格局来布局商贸名城。“两中心”:即芦圩商业中心和黎塘商业中心。按照“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的思路,在芦圩商业中心、黎塘商业中心建设一批大型市场和一批中高档的超市,同时配套建设星级酒店、宾馆。规划在芦圩建设农副产品、工业品、农机农具、粮油、水果、家禽家畜、生猪仔猪、五金电器、家具木材、综合百货等10个专业批发市场,发展2-3个综合超市,配套发展专卖店、便利店等,在广场新区建设1个大型购物中心,发展2-3家星级宾馆。黎塘商业中心重点建设一个果菜、农副产品配送物流园区,大力发展仓储业。“两翼”即大桥商贸发展翼和新桥商贸发展翼,在“两翼”建设一批商业网点。“多结点” 即其他乡镇,加强各乡镇的联系,形成乡镇之间多结点的横向商贸服务网络。五、 推进城镇化进程,建设南宁市卫星城(一)城镇化建设目标实施“中心聚集、轴线拓展”的城镇体系发展战略,重点发展中心城镇,择优发展重点城镇,逐步向周围村镇延伸,形成“两轴、两中心、一带”的小城镇带群结构。“两轴”就是沿南梧二级公路发展的城镇发展主轴及沿322国道和宾横二级公路发展的城镇发展次轴。“两中心”就是中心城镇芦圩和次中心城镇黎塘。芦圩镇位于“两轴”相汇处,是全县政治、文化、商贸交流中心,与西面乡镇企业示范镇新桥及东面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大桥结合发展,形成一个结合性的中心;黎塘镇具有铁路、公路交通优势,历来是我县的工业中心。“一带”就是打通次级乡镇间的道路,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乡镇间的横向经济发展带。“十一五”期末,芦圩镇将初步成为南宁市的卫星城。到2010年,全县建成区面积扩大到 37.5平方公里,新建成区15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达到36万人左右,新增常住人口13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34%,比“十五”提高10个百分点。芦圩和黎塘要达到全国重点镇的建设标准,新桥、大桥和甘棠要达到全区重点镇和示范镇的建设标准。(二)城镇体系总体布局重点培育两个全国重点镇(芦圩、黎塘)、三个广西重点镇(新桥、大桥、甘棠)、四个中心城镇(武陵、古辣、邹圩、思陇),依托交通路网,发挥中心城镇的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从整体上提高全县城镇化水平。全国重点镇。县城芦圩镇以老城区为基础,以路网改造、新区开发、商贸园区为依托,集中向东、北和西南方向发展,努力建成南宁市卫星城和以商贸为主的商贸名城。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10.2平方公里增加到2010年的16.7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由2005年的11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16万人以上;黎塘镇以现有城区为基础,以老工业区为依托,以振兴黎塘工业基地为突破口,以发展工业区、建设物流中心和大型农贸市场为主,向西北方向拓展,与县城芦圩相呼应。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8.2平方公里增加到2010年的11.1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由2005年的8.6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11万人左右。到2010年,两镇要达到全国重点镇的标准。 广西重点镇。新桥镇作为我县西部乡镇企业示范镇,建成区面积要由2005年的0.92平方公里增加到2010年的1.56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要由2005年的1.2万人发展到2010年1.7万人。大桥镇作为我县东部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建成区面积要由2005年的0.43平方公里增加到2010年的0.80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要由2005年的0.55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0.8万人。甘棠镇作为小五金、农机具生产基地,建成区面积要由2005年的0.85平方公里增加到2010年的1.25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要由2005年的0.8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1.1万人。中心城镇。综合考虑经济、地缘、生态、资源、历史、文化等因素,重点建设武陵、邹圩、古辣、思陇等四个中心城镇,科学规划各镇的空间结构、功能和规模等。到2010年,武陵镇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0.52平方公里增加到0.87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由2005年的0.57万人增加到0.74万人;邹圩镇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0.55平方公里增加到0.83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由2005年的0.48万人增加到0.64万人;古辣镇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0.75平方公里增加到1.07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由2005年的0.4万人增加到0.55万人;思陇镇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0.38平方公里增加到0.53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由2005年的0.33万人增加到0.46万人。(三)城镇规划建设1、做好总体规划修编“十一五”期间,全县城镇总体规划修编主要是宾横二级公路沿线的乡镇所在地(即武陵镇、中华镇、古辣镇、露圩镇和甘棠镇)。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承载能力重点规划建设一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县城5万吨/日供水工程;(2)在县城和黎塘镇分别建设一座日处理生活污水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3)在县城和黎塘分别建设一个垃圾填埋场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厂;(4)大街小巷改造工程。县城和黎塘镇街道硬化率达到95%以上,其他圩镇街道硬化率达到80%以上。宽度15米以上的街道全部铺设人行道阶砖。重点对县城的中和街、永武街、治兴街、同仁街、三联街以及黎塘的解放街进行建设改造。各圩镇的主要街道要全部硬化水泥路面;(5)公厕、垃圾中转站建设工程。(6)公共绿地、小广场建设工程;(7)亮化工程。3、加强路网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县城主要解决新老城区和南北方向交通路网问题。一是开通财政路和内东环路;二是开通永武街向北向东延伸接通临浦街;三是拓宽中和街接通环城路;四是建设凤凰岭综合行政小区路网,由综合行政小区新建一条主干道接通芦圩工业集中区;五是建设芦圩工业集中区一期工程交通路网。其他乡镇所在地根据总体规划要求,结合新区开发建设,将主要交通路网建设好。4、推进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遵循政府行为与社会参与、动员拆迁与补偿安置、规范出让与灵活招商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规划控制、市场引导,稳步推进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镇品位。充分发挥县土地储备中心、交易中心的融资能力和交易平台作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公开招商,实现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的高强度投入。重点推进芦圩镇中和街、治兴街、靖安街、兴仁街、同仁街、三联街和黎塘镇解放街等旧城改造,其他乡镇要根据本圩镇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进行旧房改造。推进“城中村”改造,重点做好财政路小区“城中村”的改造。5、加快推进新区开发建设“十一五”期间,全县需扩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江苏省选拔赛技术技术文件和样题
- 2024年PE工程师培训教材:开启职业新篇章
- 2024《创意中国龙》课件:弘扬中华文化的力量
- 幼儿园小班教案(15篇)
- 幼儿园的年检自查报告7篇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Unit6Nurturingnature泛读知识细解码学案外研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5企业与劳动者含解析新人教版
- 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3.3气温含解析
- 新高考山东地区专用2025届高考物理下学期5月终极猜题卷
- 2021-2022学年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8章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专题练习练习题(含详解)
- 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
- 《平衡計分卡》课件
- 机场运行职业生涯规划书
- 超声科发展规划方案
- 文化与艺术行业2024年人力资源管理与制度优化
- 2024年日历表(空白)(一月一张-可编辑做工作日历)
- 2024年半导体技术行业培训资料
- 掌握动物园营销技巧
-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电动车充电安全
- 管理学原理课件英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