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五首 文言知识 1 字音字形 怆然 涕 岱宗 决眦 鸡豚 叩 chu ngt d iz t nk u 文言知识 2 通假字荡胸生曾云 曾 同 层 3 古今异义岱宗夫如何 古义 无实义 这里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今义 丈夫 自缘身在最高层 古义 因为 今义 缘故 缘分 4 词类活用自缘身在最高层 名词活用为动词 置身 拄杖无时夜叩门 名词作状语 在夜里 作者作品 陈子昂 661 702 唐代文学家 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字伯玉 梓州射洪 今属四川 人 因曾任右拾遗 后世称为陈拾遗 其诗风骨峥嵘 寓意深远 苍劲有力 代表作品有 感遇 38首 登幽州台歌 等 作者作品 杜甫 712 770 字子美 汉族 本襄阳人 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 世称杜少陵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与李白合称 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 小李杜 区别 杜甫与李白又合称 大李杜 杜甫也常被称为 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 被后人称为 诗圣 他的诗被称为 诗史 代表作品有 春望 北征 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新安吏 三别 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 等 作者作品 王安石 1021 1086 字介甫 晚号半山 谥号 文 晚年封荆国公 世人又称王荆公 江西临川 今江西抚州 人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 文学家 思想家 改革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代表作有 元日 梅花 等 有 王临川集 临川集拾遗 等存世 作者作品 陆游 1125 1210 字务观 号放翁 越州山阴 今浙江绍兴 人 南宋著名诗人 文学家 史学家 陆游一生主要精力用于诗歌创作 其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关山月 书愤 示儿 等篇均为世所传诵 词作风格多样 代表作有 卜算子 咏梅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 等 有 渭南文集 剑南诗稿 传世 作者作品 龚自珍 号定庵 清代著名的思想家 文学家和诗人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他精通历史 地理 文字 经学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 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 力主废科举 重真才 以求挽救危局 组织宣南诗社 讲求经世致用之学 宣传改良主义思想 他是首开近代文学风气的诗人和散文家 他写的散文有三百多篇 诗词近八百首 有作品集 龚自珍全集 激越和温柔 郁闷和深情 人生沧桑 仕途坎坷 集满了他的一生 终于写出了名垂久远的315首 己亥杂诗 成为中国古诗史上最后的一座高峰 理解文题 登幽州台歌 题目点明了诗歌的写作内容 即登上幽州台所见景色及由此引发的情感 望岳 望 即远远地看 岳 指高大的山 本诗指泰山 题目简明 点出写作对象 登飞来峰 登 是攀登之意 飞来峰 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 唐宋时山上有应天塔 传说这座山是从琅琊郡东武飞来的 因此得名 题目点明了写作对象和内容 游山西村 诗歌题目点明了诗歌的写作内容 游山西村的所见 所闻 所感 己亥杂诗 其五 题目交代了诗歌的写作时间 己亥年 交代了诗歌的内容 生活中的所见所感 创作背景 登幽州台歌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 镇守东北的总督李尽忠背叛朝廷 企图割据 契丹人便乘机举兵南侵 连陷幽 冀 营三州 通天元年 武则天选派了一个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草包军事统帅武攸宜领兵北伐 陈子昂也随军北上 任参知军事 但武攸宜为人轻率 少谋略 才一接敌 便大败亏输 先锋王孝杰全军覆灭 陈子昂屡献破敌计策 武攸宜概不理睬 敌人来势汹汹 不容坐视 陈子昂便请分军万人为前锋 以阻敌势 武攸宜这次不但不采纳他的意见 还将他降职为军曹 在这样的背景下 陈子昂偶尔登上了幽州台 放眼河山 极目苍莽 便有了纵临千载 旷视四海的无穷感慨 创作背景 望岳 这首诗是杜甫早期的作品 开元二十四年 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 到兖州去省亲 其父杜闲当时任兖 y n 州司马 此后大约三四年内 他一直在山东 河北一带漫游 结交了不少朋友 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 登飞来峰 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 皇祐二年夏 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 途经杭州 写下此诗 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 此时年少气盛 抱负不凡 正好借登飞来峰直抒胸臆 寄托壮怀 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 创作背景 游山西村 爱国诗人陆游在政治斗争中 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 但他坚持抗金主张 始终不渝 宋孝宗乾道二年 陆游由于支持张浚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 这道诗作于次年春 诗中生动地描写了农村淳朴的习俗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表现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真挚的情感 己亥杂诗 其五 己亥杂诗 是诗人被迫辞官后的诗集 作于道光十九年 1839 按干支纪年这年为己亥年 故称 这年诗人辞官南归 后又北上接家眷 期间往返途中 看到祖国大好河山 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 触景生情 思绪万千 共写了绝句315首 叙述了诗人的家世出身 仕宦经历 师友交往 生平著述以及思想感情 革新建议等 文章主旨 登幽州台歌 诗歌以慷慨悲凉的调子 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望岳 全诗围绕 望 字 由远而近 由大到小 由望岳到想象勇攀顶峰的情景 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 敢于攀登 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以及蓬勃向上 积极进取的精神 登飞来峰 诗歌描写了登飞来峰的所见所感 揭示了登高望远的生活哲理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 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游山西村 描写了山西村优美的自然环境及村民的质朴热情 充分表露了诗人对山西村和当地农民无限喜爱的真挚情感 己亥杂诗 其五 诗歌抒发了诗人离开京城时的迷惘 孤单 忧愁的心情 表达了矢志报效国家和人民的爱国情怀 文章脉络 文章脉络 重难点探究 1 你是否同意说 登幽州台歌 的风格是 沉郁悲壮 为什么 同意 因为这首诗是通过作者登台所见所感 以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为背景来抒发天地之大 知音难觅的孤苦悲痛的情感 来抒发岁月无情 时不我待的深重感喟的 所以全诗染上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重难点探究 2 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 见到了泰山 写下了 望岳 这首诗 在诗中你能看出任何科举失败后消极颓废的情绪吗 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不能 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 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尤其是最后两句 直抒胸臆 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 敢于攀登顶峰 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 以及卓然独立 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重难点探究 3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这两句诗传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托物言志 这两句诗字面意思是说诗人要登凌绝顶 俯视众山 实则传达了 一个人要有不怕困难 勇于吃苦的精神 要有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壮志 要有藐视一切的英雄气概 的人生哲理 重难点探究 4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与苏轼的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有何异同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与苏轼的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脉相承 表现技法极为相似 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 比喻 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 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而苏诗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 比喻 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 是因为没有全面 客观 正确地观察事物 认识事物 两者都极具哲理性 常被用作座右铭 重难点探究 5 游山西村 中哪两句流传最广 你是如何理解这两句诗的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诗句写的是山环水绕 柳暗花明 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 还蕴含着生活的哲理 比喻困境中往往蕴含着希望 柳暗花明 后用来比喻环境的突然转变 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重难点探究 6 己亥杂诗 其五 中诗人是怎样把自己的一腔离愁别绪表达出来的 浩荡 本指水势浩大 在这里喻 愁 李煜曾有词写到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诗人以李煜亡国被囚之愁自诩 可见忧愁之深 诗人为了衬托离愁 特别把离京时间选在了傍晚 马致远散曲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李商隐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可见诗人是用晚景衬托离愁 诗人通过比喻 衬托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 基础知识1 给加点字注音 决眦 怆然 涕 岱宗 鸡豚 叩门 2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独怆然而涕下涕 古时指眼泪 B 造化钟神秀钟 钟情 C 拄杖无时夜叩门无时 随时 D 吟鞭东指即天涯吟鞭 诗人的马鞭 z chu ngt d it nk u 解析 钟 在句中是 聚集 之意 B 3 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怆然而涕下 神态描写 形象逼真地描写了诗人热泪飞洒的情态和悲愤 B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 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C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说明了陆游与当地农民相处得非常融洽 D 吟鞭东指即天涯 引用典故 表现离别之愁 伤怀之意 含而不露 4 下列各句停顿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前不 见古人 后 不见来者B 造化 钟神秀 阴阳 割昏晓C 不畏 浮云 遮望眼 自缘 身在 最高层D 箫鼓追随 春社近 衣冠简朴 古风存 解析 D项中一句并没有引用典故 解析 正确的停顿应为 前 不见 古人 后 不见 来者 D A 5 对 望岳 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岱宗夫如何 句 作者用拟人手法把泰山比拟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岱宗夫 B 造化钟神秀 句 意思是说泰山是天地间一切神奇 秀丽的结晶 钟 是 聚集 的意思 一个 钟 字将大自然写得十分有情 C 齐鲁青未了 句 是说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泰山的青色 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别出心裁地写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D 阴阳割昏晓 中 割 字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子昂 661 702 唐代文学家 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B 王安石 字介甫 晚号半山 谥号 文 唐朝杰出的政治家 文学家 思想家 改革家 C 陆游 字务观 号放翁 南宋著名诗人 A 解析 王安石是宋朝人 B 7 填空 1 念天地之悠悠 2 造化钟神秀 3 自缘身在最高层 4 在 游山西村 一诗中 表明陆游与村民的关系十分融洽 5 己亥杂诗 其五 中 表达了矢志报效国家和人民的爱国情怀 独怆然而涕下阴阳割昏晓不畏浮云遮望眼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 阅读与鉴赏 一 游山西村陆游 2016 湖北十堰中考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1 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 足 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 颈联中的 春社 和鲁迅笔下的 社戏 一样 都是一种庆祝活动 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 拄杖 说明诗人已年迈 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 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 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 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2 请赏析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所蕴含的哲理 解析 此题考查句意理解 赏析 解答时要明确全诗每一句话的意思 理解诗歌的意境及表达的情感 哲理 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 只要敢于探索 就会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解析 此题考查句意理解 赏析 解答时需要理解诗句的意思 明确其中蕴含的哲理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意思是 一重重山 又一道道水 疑惑无路可行间 忽见柳色浓绿 花色明丽 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这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 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 蕴含着生活的哲理 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 只要敢于探索 就会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D 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节选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高者挂罥 唇焦口燥 沾湿 沉塘坳 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这一题目的正确读法是 A 茅屋为秋风 所破歌B 茅屋 为秋风所破歌C 茅屋 为秋风 所破歌D 茅屋为秋风 所破歌3 全诗先叙事 后 既写诗人贫穷的窘状 也表达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ju nz ozh n o B 抒情忧国忧民 4 你是如何理解诗中 长夜沾湿何由彻 这一句的 5 本诗作者 被后世人尊称为 他的代表作中比较著名的 写于 安史之乱 期间 语意双关 长夜 既指使诗人难以入睡 凄风苦雨的漫漫寒夜 也指由 安史之乱 造成的黑暗混乱的政治局面 杜甫诗圣三吏三别 6 翻译下列句子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屋 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人 使他们 都欢乐安心地生活 1 2016 广州中考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 然后回答问题 饮酒 其五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飞鸟相与还 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 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解析 这是古诗鉴赏常见题型 赏析句子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思路为 用准确通顺的语言翻译诗句 作者思想感情 在备考过程中不能只着眼背诵 要认真对古诗进行理解分析 从每一个词语到每一句诗句 再到从整体把握作者的情感 都不能放过 对于思想感情的把握可以在理解诗句 了解作者生平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傍晚时分 飞鸟结伴返回山林 描写了一幅美好宁静的黄昏美景 表达了诗人摆脱官场束缚 归隐山林的悠然自得 恬淡舒适的心情 2 2016 湖南娄底中考 阅读古诗 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解析 这类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 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 理解内容的基础上 发挥联想和想象 扣住画面 抓住形象 用生动 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 注意不要偏离诗歌的意境 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本题中抓住 大漠 孤烟 长河 落日 之景物 通过 直 圆 的分析可以得出答案 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暗挖隧道法试题及答案
- 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应对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试题及答案
- 药剂科学前沿与新概念试题及答案
- 脑科学比赛试题大全及答案
- 药品管理试题及答案
- 卫生管理危机沟通能力考题及答案
- 治疗方案西医临床试题及答案
- 增强理解2024年专利代理人考试试题答案
- 药物剂型与功能关系试题及答案
- 激光技术工程师考试准备法
- GB/T 19964-2024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 国家开放大学人文英语4形考作业单元自测2答案
- 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分析报告
- 危险品安全教育培训总结报告
- 基于STM32点阵电子显示屏
- 幼儿园社会课件:小镜头大世界
- TZAFT 4001.2-2023 金融科技人才职业能力建设与评估指引(技术研发类人才)
- 世界近代武器革新图鉴(1722-1900)英国篇
- 系统安全运维培训内容
- 新时代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XX社区为例
- 《西方经济学》说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