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琵琶行(并序)_第1页
6琵琶行(并序)_第2页
6琵琶行(并序)_第3页
6琵琶行(并序)_第4页
6琵琶行(并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小故事 白居易从小刻苦学习 白天黑夜地读书作文 顾不上休息 以致于口舌生疮 手肘磨出老茧 苦学使他的文学才华成熟较早 据传在长安时 曾携带所作诗文去谒见前辈诗人顾况 顾况望着诗卷上 居易 这个陌生的名字 开玩笑说 长安百物方贵 居大不易 说着打开看 头一篇 赋得古原草送别 读到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的句子 大为赞叹道 有句如此 居天亦不难 在顾况的推奖下 年轻的诗人开始闻名 不久就名动京城 花非花 花非花 雾非雾 夜半来 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琵琶行 并序 琵琶行 白居易 孺子解吟长恨曲胡人能诵琵琶篇唐宣宗挽联 学习目标 1 通过自学 扫除文字障碍 了解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及写作背景 2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 掌握诗歌中描写音乐的艺术手法 体会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 通过鉴赏诗歌 培养诗歌语感 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第一课时 白居易 772年 846年 字乐天 晚年又号香山居士 河南新郑 今郑州新郑 人 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作者简介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 形式多样 语言平易通俗 被称为 老妪能解 白居易每做一首诗都念给不识字的老婆婆 不断地修改 直到她能听懂才把诗定稿有 诗魔 和 诗王 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 左赞善大夫陪太子读书的闲职 有 白氏长庆集 传世 代表诗作有 长恨歌 卖炭翁 琵琶行 等 白居易生平与诗作 白居易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 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写文章要贴近现实 贴近事实 要把握时代脉搏 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 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 对后世颇有影响 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一生留诗歌3000多首 长恨歌 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 后宫佳丽三千人 三千宠爱在一身 玉容寂寞泪阑干 梨花一枝春带雨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写作背景 元和十年 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杀了宰相武元衡 向中央政权示威 白居易认为这是重大 国耻 激于义愤 他率先上疏 急请捕贼 以雪国耻 但都被权贵们加上 越职奏事 的罪名 又造谣诬蔑说 白居易的母亲因看花坠井而死 而白居易却作赏花诗 有伤明教 于是贬为江州刺史 继而又贬为江州司马 九品小官 白居易获罪的真正原因主要是他写的针砭时弊的讽谕诗 正如他自己所说 始得名于文章 终得罪于文章 对于这次遭贬 诗人既感伤又愤慨 到江州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社会世态炎凉 他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 这首诗是诗人贬职到江州的第二年 元和十一年 秋天写的 当时诗人45岁 歌 行都称歌行体 属于古体诗 它的特点是 篇无定句 句无定字 音节 格律比较自由 句法长短不一 富于变化 唐以后 歌行一般用五 七言古诗体裁 可叙事 可抒情 议论 例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兵车行 都是歌行体 文体知识 课前预习 反复诵读 用红笔标出不会读的字 结合注释梳理文章 商贾g 铮zh ng浔阳x n捻ni n霓裳n ch ng间关ji n衣裳ch ng悯然m n红绡xi o钿头银篦di nb 谪居zh 还独倾hu n呕哑 uy 嘲哳zh ozh 荻花d 憔悴 u 虾蟆 幽咽y 正音 大声朗读 读准字音 思考 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 对全诗有何作用 小序元和十年 予左迁 降职为 九江郡司马 明年 第二年 秋 送客湓浦口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听其音 铮铮然 铿锵悦耳地 有京都声 京城乐曲的声调 问其人 本长安倡女 歌女 尝学琵琶于曹穆二善才 乐师 年长 年龄增长 色衰 容颜衰老 委身 嫁给 为贾人 商人 妇 遂 就 命酒 叫手下人摆酒 使快 畅快 数曲 曲罢 弹完 悯然 忧郁的样子 自叙少小 年轻 时欢乐事 今漂沦 漂泊沦落 憔悴 转徙 辗转迁徙 于江湖间 各地 予出官 京官外调 二年 恬然 淡泊宁静 自安 感斯人言 被这人的话感动了 是夕始 才 觉有迁谪意 被贬谪的失意之情 因 于是 为 写 长句 七言诗 歌 作歌 以赠之 凡 共 六百一十六言 字 命 命名 曰 叫 琵琶行 当堂测评 元和十年 予左迁 九江郡司马 明年 秋 送客湓浦口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听其音 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 本长安倡女 尝学琵琶于曹穆二善才 年长色衰 委身 为贾人 妇 遂命 酒 使快 数曲 曲罢 悯然 自叙少小时欢乐事 今漂沦憔悴 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 二年 恬然自安 感斯 人言 是 夕始 觉有迁谪 意 因 为 长句 歌以赠之 凡 六百一十六言 命 曰 琵琶行 1 扼要地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 2 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 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 3 奠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思考 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 对全诗有何作用 琵琶行 通过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和她的凄凉身世 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遭受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 整体把握 主旨句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全文共五段 概括每段段意 朗读 辨思路 1 江头送客闻琵琶 2 江上聆听琵琶曲 3 歌女倾诉身世苦 4 同病相怜伤迁谪 5 重闻琵琶青衫湿 琵琶行 当堂测评 二 一 字词填空及释义1 琵琶声停欲语 2 千呼万唤 出来 3 抱琵琶半遮面 4 低眉 手续续弹 5 凝绝不通声 歇 6 别有 愁暗恨生 7 银瓶 破水浆迸 8 铁骑 刀枪鸣 9 曲终收拨 画 琵琶行 当堂测评 二 一 字词1 琵琶声停欲语 迟 迟疑2 千呼万唤 始 出来 才3 犹 抱琵琶半遮面 还4 低眉 信 手续续弹 随5 凝绝不通声 暂 歇 短暂6 别有 幽 愁暗恨生 深7 银瓶 乍 破水浆迸 突然8 铁骑 突出 刀枪鸣 突然冲出9 曲终收拨 当心 画 对着中心 琵琶行 当堂测评 三 二 修辞1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一句用 手法写主送客别 2 举酒欲饮无管弦 一句用的修辞手法是 3 主人忘归客不发 一句用 的手法表现琵琶声的美妙 4 大珠小珠落玉盘 一句用 手法写粗弦细弦交错发出的声音三 默写1 描写琵琶女含羞出场的句子是 2 默写琵琶女弹奏指法灵活多变的一句是 3 在第二次弹奏中 用侧面描写来表现琵琶声感人的句子是 琵琶行 当堂测评 二 二 修辞1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一句用 互文 手法写主送客别 2 举酒欲饮无管弦 一句用的修辞手法是 借代 3 主人忘归客不发 一句用 侧面烘托 的手法表现琵琶声的美妙 4 大珠小珠落玉盘 一句用 比喻 手法写粗弦细弦交错发出的声音三 默写1 描写琵琶女含羞出场的句子是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2 默写琵琶女弹奏指法灵活多变的一句是 轻拢慢捻抹复挑3 在第二次弹奏中 用侧面描写来表现琵琶声感人的句子是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第二课时 江头送客闻琵琶 江心聆听琵琶曲 江上感言再促弦 暗写 明写详写 明写略写 合作探究 思考 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 全诗写了琵琶女的三次演奏 有哪些异同 1 明暗 详略有异同 主人忘归客不发 东船西舫悄无言 惟见江心秋月白 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 合作探究 思考 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 全诗写了琵琶女的三次演奏 有哪些异同 2 均有侧面描写 通过写听众的反应来衬托乐曲感人的艺术魅力 突出琵琶女琴技的高超 山之精神写不出 以烟霞写之 春之精神写不出 以草木写之 清 刘熙载 艺概 日出东南隅 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 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 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 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 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 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 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 但坐观罗敷 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 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 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 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 环境描写 渲染悲凉气氛 奠定全诗基调 互文 江头送客闻琵琶 第一次演奏 侧面烘托 音乐的美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四弦一声如裂帛 粗重深沉 细腻柔美 婉转流利 低沉抑郁 激越高亢 气势雄壮 戛然而止 将抽象的音乐变为可感的形象 第二次 江上聆听琵琶曲 圆润清脆错落有致 比喻 第三次重闻琵琶青衫湿 诗句 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 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情感 凄凉 悲伤 琵琶行 当堂测评 四 一 字词填空及释义1 年少争缠头2 暮去朝来 故3 江口守空船4 如听仙乐耳 明5 坐促弦弦转急6 凄凄不似 声7 满座重闻皆掩 8 座中 下谁最多二 默写1 在第三次弹奏中 用侧面描写来表现琵琶声感人的句子是 和 2 全文的主旨句是 三 手法 终岁不闻丝竹声 的 丝竹 用了 手法 琵琶行 当堂测评 四 一 字词1 五陵 五个皇帝的坟墓 年少争缠头2 暮去朝来 颜色 容颜 故3 去来 去了之后 江口守空船4 如听仙乐耳 暂 突然 明5 却 退回 坐促弦弦转急6 凄凄不似 向前 以前 声7 满座重闻皆掩 泣 哭泣 8 座中 泣 眼泪 下谁最多 二 默写1 在第三次弹奏中 用侧面描写来表现琵琶声感人的句子是 满座重闻皆掩泣和江州司马青衫湿 2 全文的主旨句是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第三课时 同是天涯沦落人 共鸣原因 作者与琵琶女的相似之处有哪些 1 一个 本是京城女 一个 去年辞帝京 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偏僻的江州 2 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 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 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 3 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 一个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 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 都同样怀着满腹的 幽愁暗恨 过着冷落凄凉的寂寞生活 琵琶女自诉身世苦 白居易自叹谪居苦 年轻美貌 年长色衰门庭若市 孤守空船夕日欢笑 今日辛酸夜梦往事 孤寂伤感 年轻时 年老时 起对比反衬作用 被贬江洲病卧浔阳 本是京城女 去年辞帝京 名满京都的艺人 才华横溢的诗人 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 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 忧愁暗恨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音乐 经典描写方法 高山流水 伯牙鼓琴 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 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 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 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 钟子期必得之 后钟子期死 伯牙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琴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 对乐曲或声音进行比喻时 也可运用通感比喻 喻体不诉诸听觉 而诉诸其他感觉或生活体验 如 苏联歌曲 喀秋莎 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2 对声音的美妙或演奏 演唱 者的动作进行夸张 如 列子 汤问 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 3 写倾听者的反映或内心感受 从侧面进行烘托 如 赤壁赋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4 描写周围环境 从侧面进行烘托 如 琵琶行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2 欣赏 李凭箜篌引 李贺 的音乐描写手法 吴丝蜀桐张高秋 空山凝云颓不流 侧描 夸张 用吴丝蜀桐制成箜篌 乐声飘荡在晴朗的深秋 天空的白云为之凝聚不再飘游 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凭中国弹箜篌 侧描 夸张 点题 湘娥泪洒斑竹 天上素女也牵动愁肠 那是李凭在国都弹奏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比喻 如昆仑美玉碰碎之清脆 像凤凰鸣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