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学生专业认知、专业情感及就业意向的调查分.doc_第1页
旅游管理学生专业认知、专业情感及就业意向的调查分.doc_第2页
旅游管理学生专业认知、专业情感及就业意向的调查分.doc_第3页
旅游管理学生专业认知、专业情感及就业意向的调查分.doc_第4页
旅游管理学生专业认知、专业情感及就业意向的调查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管理学生专业认知、专业情感及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 以南阳师范学院为例陈水映收稿日期:2012-12-2基金项目:河南省南阳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2010wyjy036)作者简介:陈水映(1983),女,河南周口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旅游管理研究(南阳师范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河南 南阳 473061)摘要:本文通过对南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从专业认知、专业情感和就业意向三个方面来了解他们对本专业的认同表现。结果表明随着年级的上升,专业认知度逐渐提升,但专业情感和本专业就业意向下降明显。调查结果显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教师水准及就业指导等方面存在不足,对学生专业积极态度的形成影响较大。据此作者提出了优化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拙见。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认知;专业情感;就业意向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 引言据统计,2002年至2006年,我国旅游院校(系、专业)从1100所增加到1703所,在校学生从41.7万人增加到73.49万人1。其中,不乏部分高校在没有考虑旅游市场对人力资源需求的状况、自身办学条件,盲目开设旅游管理专业。这不仅造成了高校专业的重复设置和结构性人才浪费,而且也使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有消极发展的倾向。毕业生低专业就业率,高专业离职率也是不争事实,这一现象也间接表明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专业缺乏积极的肯定态度。该现状制约着旅游教育及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培养旅游管理学生对本专业的积极肯定的认同感已成为旅游高校教育的首要课题。认知是指人们对事物存在的价值或必要性的认识;情感是指对事物的好恶评价;意向是指人们的欲望、愿望、希望、意图等行为的反应倾向。激发这三个方面的任何一个表现要素,都会引发另外两个要素的相应反应,这也就是认知、情感和意向这三个要素的协调一致性。一般来说,这三个成分之间是协调一致的,但在他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主体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学生对本专业的体验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一个人自我的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以及按照岗位要求进行专业知识学习,进而达成工作目标的意向行为。本文通过对南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学生对本专业的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以及就业意向的调查问卷分析,试图发现旅游管理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表现状况,进而找出影响旅游管理学生专业认知、专业情感和就业意向的主要因素,据此改善,尽快提高他们的专业认知度,增强专业情感度,转变就业观念,提升本行业就业积极性。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是南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分别是环境与旅游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参与调查的有231人,有效问卷为231份,有效率为100%。问卷设计以了解学生的专业认知、专业情感和专业意向为调查核心主线。本次调查时间为2012年10月-11月期间,在学生课余时间展开调查。然后运用spss17.0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其次运用访谈法,在课间时间与部分学生沟通,更深一步了解学生所在班级的情况以及学生对本专业的看法、意见与建议。2 专业认知调查统计结果分析表1 旅游管理学生专业认知度统计表指标研究对象专业认知:很了解; 比较了解; 一般;比较不了解;很不了解所在年级一年级 4% 52% 40% 0 4%二年级 6% 62% 32% 0 0三年级 14.9% 66.7% 18.4% 0 0四年级 18% 75% 7% 0 0表1显示,随着年级的上升,对旅游管理专业认知程度逐渐增强,“也就是对本专业内容和知识“很了解”的比率升高。为了更清晰地表现学生专业认知度的变化轨迹,进一步绘制了折线图1来呈现。从图1可以看出,专业认知随着年级的上升而增强。但是绝对值仍然不高,比如大四的学生对专业认知度达到“很了解”的比率仅仅占18%。大三也只有14.9%,由此可见,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以及专业教学还存在不足之处,制约着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深层认知。认知是对事物评价的前提,认知程度也直接影响着认同感中的的另外两个维度,既影响着情感因素和意向因素。通过访谈发现,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影响学生专业认知的主要原因。所以,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专业认知的课程设置的问题所在,作者设置了“为什么课程体系影响着您的专业认知?”调查结果如下图2所示:图1 专业认知度统计折线图 图2 专业认知度影响因素统计分析图由图2可以明显看出,认为“课程种类过多”的受众数量居于第一位,居于第二位的选择“实践课程不足”。该调查结果表明,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制约着学生的专业认知。首先,课程种类过多、课程缺乏连贯性、课程内容重复设置,这些问题导致学生专业学习认知不深入、不系统。专业认知仅停留在蜻蜓点水的层面上。其次,实践课程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专业认知。因为旅游行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导游、酒店等都需要学生有很强的现场操作能力。所以,学生要通过实践来了解和深化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了解行业市场状况,而且通过实践,学生能更准确地了解自己,作出合理的学习计划和初步的职业规划。建议课程体系当中,应以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为核心,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增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厚度和广度,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创新提供动力。3 专业情感调查统计结果分析 情感是人在活动中对人和客观事物好恶倾向的内在心理反映。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是认同感中的核心要素,直接影响着对事物的的意向行为,即行业就业取向。为了解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情感度,作者设置了“经过旅游管理专业的学习,你对专业的喜爱程度”。调查结果如表2:表2专业情感度调查统计分析表指标研究对象专业情感:非常喜爱; 比较喜爱;一般;落差很大;失望所在年级一年级 4% 56% 32% 4% 4%二年级 19% 41% 32% 5% 3%三年级 11% 26% 43% 13% 7%四年级2% 20% 20% 40% 18% 图3“比较喜爱”年级变化折线图 图4 “落差很大”年级变化折线图 图3表示专业情感度随年级变化折线图,从中可以看出随着年级的升高,对专业喜爱程度却呈现出降低的趋势。而到了大四,对本专业“非常喜爱”的比率仅仅为2%。与之相对应的是随着年级的提升,有着“落差很大”的学生却急速增加,从大一的4%竟然达到大四的18%。大三到大四更是急速增长,当然其中不乏有就业因素的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影响学生专业情感的因素,作者设置了“什么最能影响你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喜爱?”。统计结果如图5所示:从图5可以看出,就业前景以及教师水准和教学设施是影响学生专业情感的三大因素,就业前景处于第一位。进一步的访谈发现就业前景之所以是影响学生兴趣的主要因素,一致认为刚进入职场都是从事低级别岗位,比如旅行社一般做导游,酒店要从服务员做起。这与其“天之骄子”,“非龙即凤”的就业梦想落差较大,导致学生对就业现实的担忧和失望。再就是行业工资水平普遍不高,对多数学生来说几年的努力和专业梦想却换得低薪和低技术含量的工作,情感上感觉学无所用。总的来说,受访者认为现今旅游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入行门槛是越来越低,工资也是越来越低。所以,建议给学生更多的就业指导,一方面帮助学生在就业方面占据优势方位,另一方面也帮助他们对就业环境,职业规划,行业收入结构有更为清楚的认识和了解,缓和部分学生就业的高薪崇拜情结。教师水准是影响学生的第二个要素。教师的授课水平和专业知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专业积极情感的形成。专业教师首先应不断提升专业知识水平,体现自己专业和学术魅力,激发学生专业学习欲望。当一个学生喜欢教师时,就会表现出一种向师力,这或许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师的魅力吧。一位有魅力的教师会引起学生的关注,从而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专业教师在平时应该专业素养的培育,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去感染学生,以幽默风趣的专业语言去触动学生,以高尚的专业素养去折服学生。这样,学生才能佩服你,喜欢教师,喜欢专业。这样的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才能折服学生,使学生对专业产生兴趣。 其次,校方应为教师进修,专业培训提供更多条件和足够的预算,促进教师队伍教学水平提升。 图5 专业情感度影响因素统计分析图4 专业就业意向调查统计分析意向是个体对对象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意向可分为肯定的和否定或正向和负向两种。肯定或正向的意向就是对某种客观事物的接近;否定或负向的意向就是对某种客观事物的避开。为了解学生的专业意向,作者设置了“你愿意在旅游行业就业吗?”,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用图6和图7可以进一步的了解学生的专业意向发展轨迹。图6显示,随着年级的上升,愿意在旅游行业就业的学生呈下降趋势,也就是说将来有意向从事旅游行业的学生的专业意向度都低于将来从事非旅游专业的学生。该调查结果与专业情感度调查结果相一致,说明随着学生专业情感的降低,反向的就业意向越强烈。但是图6却显示,随着年级的上升,“不愿意,可迁就”的比率升高,说明年级的上升,面临的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强,所以选择愿意在旅游行业迁就的比率升高。总体说来本校旅游管理学生专业意向相对消极。专业意向和专业情感相对于专业认知略低。即对专业课程设置、专业教学方式、专业就业前景等等一系列相关专业的喜好程度偏低一些。要有好的专业情感和专业意向,都必须在这几个方面下功夫,进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情感和专业意向。 当然,学什么专业,并不一定最终在哪个专业行业就业,也不一定就适合所学专业,兴许跨专业就业更能体现个人竞争优势,尤其是综合交叉类学科越来越多的今天,非本专业就业已成为普遍现象,但作为旅游专业从业工作认识,多一点忧患意识也不为过。表3 专业意向调查统计表指标研究对象专业意向:愿意; 不愿意,找不到工作可迁就;不愿意,不迁就所在年级一年级 76% 16% 8%二年级 65% 35% 0三年级 44% 37% 19%四年级40% 50% 10%图6 “愿意”本行工作变化折线图 图7“不愿意,可迁就”变化折线图5 优化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建议5.1 完善课程设置体系,增加实践课程旅游管理学生对本专业积极态度的形成对提高学生就业率,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十分重要。就学校管理层面而言,因为旅游管理实践性较强,更多的要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切身体验,从而在生动的实践和体验中发现专业从业兴趣与价值,使之毕业之后能轻松的投入工作。所以首先要调整课程设置,完善教学模式,适当增加实践课程,把相对枯燥的理论讲解与生动的实践实习课结合起来。现今,部分学生对理论课不满意主要在于理论课程种类较多,科目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缺乏系统性,导致学生学习的前后脱节、学习不深入、概念模糊等问题。所以,应有针对性的开设理论课程。建议课程不要横向增设,更不能因人设课。应精简课程,走深度发展之路,所开设课程应该和旅游业紧密相连,而不能一味追求广和泛。另外,由于行业特点,旅游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类型主要是应用型和技术性的人才,这与当前传统的旅游教育模式发生了严重矛盾。传统的旅游教育模式导致毕业生虽有一定理论水平,但实践操作能力低、创造性弱、适应职业技术变迁的能力差,无法满足现代旅游企业的需求。所以应增加实践课程,提升学生行业技能。实践课程的实施,可以以学校周边的酒店和景区为实训基地或教学场所,让学生进行实地锻炼并和理论讲解有效结合起来。5.2 强化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提升教师授课能力提高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是增强学生专业认同的又一个重要因素。通过访谈发现,学生对授课老师不满意主要在于专业知识过于浅显,上课不生动,讲解不深入,不进行或不会深度挖掘。其次,教学方法有待改进,旅游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方法应实现从以讲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到以导为主的现代教学方法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上属于灌输型教学,其教学中心放在教师的“讲”上,忽视了学生主动的“学”, 教师的教学工作主要是备课、讲授和考试,学生的精力则放在了被动的学习和应考上,其结果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产生高分低能的现象,这种现象显然是不适应现今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建议专业课应由专业老师授课,讲课注重实用性、趣味性和生动性。5.3 寻求社会支持,转变行业观念另外,随课实训和实习岗位的安排需要实习基地及其相关企事业单位的配合,因此,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比如,学生去景区实训,牵涉到门票的问题,到酒店实习,牵涉到工资的问题。建议高校所在地政府能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并能保障学生的切身利益。其次更需要社会传统观念、企业管理制度与用人观念的转变。受访学生一致认为旅游业要从服务员做起,上升难,社会地位比较低,而导游又不能作为长期的职业,造成学生对本专业偏见甚重。最后所有旅游管理专业和教学人员都应有意识、有责任、有能力、有方法引导学生提升专业认同感。所以应增加些职业性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最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生深刻了解本专业,清楚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积极树立自身的专业发展目标和愿景。术业有专攻,岗位有差异,职业无贵贱,不以薪资论高低,对职业就业多元化化的评价,这不仅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需要,同样是所有专业学生的需要。参 考 文 献1 刘太萍,侯永康.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认同感分析与建议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1年08期2 朱运海.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满意度和就业期望调查研究J.襄樊学院学报,2008年06期3 刘玉梅,刘洋.关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02期4 王晓婓.论高校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J.潍坊学院学报,2009年03期5 曾国军,彭青.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设置的系统分析基于重点大学高年级本科学生的问卷调查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6 吴必虎.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学科体系J.旅游学刊,2007年01期7 王健.关于旅游学科发展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8年03期8 张龙,郑耀星.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Questionnaire analysis of Tourism Management Students Professional attitude - Taking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CHEN Shui-ying(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Nanyang 473061,China)Abstract: The attitude to something which Contains the cognition, emotion and intention of three elements.This article insights their underst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