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ppt_第1页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ppt_第2页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ppt_第3页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ppt_第4页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我觉得世界上最正能量的地方就是生物遗传练习题了 这是一个能让你重拾对爱情信心的地方 在这里 多少对身残志坚的男女明明知道对方患有白化病 红绿色盲 抗维D佝偻病 黑尿病 棕齿 血友病 先天性聋哑 苯丙酮尿症等一系列不治之症 仍然不顾后代死活头也不回的结合到了一起 还要机智的让你算算子代患病概率 如果这都不算爱 还有哪里比生物书里更正能量的 孟德尔G J Mendel1822 1884 奥地利人 21岁当修道士 29岁大学进修自然科学和数学 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 43岁宣读了 植物杂交实验 62岁怀着对遗传学的无限眷恋离开人世 去世16年 论文发表35年后重新获得认可 我一生充满辛酸 但也有过美好的时光 因而我得感恩 毕竟我可以尽情地完成自然科学的研究 也许没多久 世人就会承认这项研究成果吧 32个品种 28000株豌豆 生物的遗传规律从何入手 遗传学奠基人 主要贡献有 1 提出了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 现代遗传学上确定为基因 2 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 基因的分离定律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人们曾经认为 双亲的遗传物质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 子代性状介于双亲之间 这种观点叫融合遗传 红牡丹 粉红牡丹花 白牡丹 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 问题探讨 你同意上述观点吗 说说你的理由 与豌豆有关的知识 1 两性花 同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 如豌豆为两性花 2 单性花 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者雌蕊的花 如玉米 黄瓜的花 3 雌雄同株 雌花和雄花在同一植株上 如玉米4 雌雄异株 雌花和雄花不在同一植株上 如桑 两性花 单性花 单性花 一 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易成功 自然状态下是纯种 2 具有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性状能稳定遗传 4 豌豆花大 易于做人工异花传粉 3 豌豆子粒多 用数学方法统计分析结果更可靠 豌豆花 精子 卵细胞 异花传粉 自花传粉 自交 闭花受粉 特点2豌豆许多易于区分的性状 性状 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 相对性状 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此概念的三个要点 同种生物 豌豆同一性状 茎的高度不同表现类型 高茎1 5 2 0米 矮茎0 3米左右 图1耳垂的位置1 有耳垂2 无耳垂 图2卷舌1 有卷舌2 无卷舌 图3前额中央发际有一三角形突出称美人尖1 有美人尖2 无美人尖 图4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1 挺直2 拇指向指背面弯曲 图5上眼脸有无褶皱1 双眼皮2 单眼皮 图6食指长短1 食指比无名指长2 食指比无名指短 图7脸颊有无酒窝1 有酒窝2 无酒窝 图8双手手指嵌合1 右手拇指在上2 左手拇指在上 下列各对性状中 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 狗的长毛和卷毛B 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C 玉米叶梢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D 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E 兔子毛的长毛和灰毛F 大麦的高杆与小麦的矮杆G 人的有耳垂与无耳垂H 人的身高与体重 这么多的性状 该如何研究呢 你是如何思考的 简单 复杂 一对相对性状 多对相对性状 高茎豌豆 矮茎豌豆 高度1 5 2 0m 高度0 3m左右 二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母本 父本 想一想 如何使豌豆进行杂交呢 人工异花授粉示意图 1 去雄 2 套袋 3 扫粉 4 授粉 5 套袋 高茎为母本 问 实验结果会不会与高茎做母本有关 高茎 矮茎 P 杂交 高茎 F1 子一代 亲本 二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高茎 矮茎 P 杂交 高茎 F1 子一代 亲本 矮茎 高茎 P 杂交 高茎 F1 亲本 子一代 正交 反交 787高茎277矮茎 亲本 子一代 子二代 为什么子一代中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 高茎 而不表现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或不高不矮 高茎 在F1代中 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是永远消失了还是暂时隐藏起来了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这种在杂种后代中 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F2中的3 1是不是巧合呢 高茎 矮茎 高茎 矮茎 P 杂交 高茎 F1 子一代 亲本 为什么子一代中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 高茎 而不表现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或不高不矮 在F1代中 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是永远消失了还是暂时隐藏起来了呢 二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高茎 F1 自交 高茎 矮茎 F2 子二代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把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把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二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高茎 F1 自交 高茎 矮茎 F2 子二代 3 1 这种在杂种后代中 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性状分离 F2中的3 1是不是巧合呢 二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面对这些数据 你信服了吗 那又如何解释实验现象呢 七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数据 实验结果 1 F1都表现出显性性状 2 F2出现了性状分离 3 F2中出现3 1的性状分离比 三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 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 基因 决定的 显性性状 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 用大写D表示 隐性性状 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 用小写d表示 注意字母是人为定的 2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纯种高茎豌豆 纯种矮茎豌豆 纯合子 杂合子 F1高茎豌豆 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 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 DD dd Dd 遗传因子不融合 不消失 3 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 配子时 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的一个 4 受精时 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1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显性遗传因子 D 隐性遗传因子 d 纯种高茎豌豆 纯种矮茎豌豆 DD dd F1高茎豌豆 Dd 三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分析图解 P F1 配子 高茎 DD dd D d Dd 高茎 矮茎 1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F1 F2 配子 高高高矮 Dd Dd 高茎 高茎 3 1 3 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 配子时 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4 受精时 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 d D d DD Dd Dd dd DD dd D d Dd 高茎 矮茎 配子 P F1 高茎 矮茎 F2 DD Dd Dd dd 表现型 高茎 矮茎 3 1基因型 DD Dd dd 1 2 1 表现型 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 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名词小结 亲代与子代杂交与自交正交与反交性状与相对性状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遗传因子与隐性遗传因子 纯合子与杂合子配子性状分离去雄 遗传图解中的符号 P F1 F2 亲本 母本 父本 杂交 自交 子一代 子二代 下列有关纯合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由相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受精发育而来B 连续自交性状能稳定遗传C 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D 只能产生一种雌配子或雄配子 C 反馈练习 在观察实验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 1 两个小桶代表什么 两个小桶中的D小球和d小球代表什么 通过模拟实验 来体验孟德尔的假说 两个小桶分别代表精巢和卵巢 D小球和d小球分别代表含有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的配子 2 分别从两个小桶内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的含义是什么 模拟雌 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3 为什么选择形状 大小 质量等同的彩球 4 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 摇匀 按步骤 3 重复做50 100次的含义是什么 模拟雌 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确保观察样本数目足够多 由这一模拟试验我们知道了随机事件的概率是在数据越大的情况下越接近 同时 通过这一试验 也证明了孟德尔的假设推论是科学的 如果孟德尔在研究遗传实验时 只统计10株豌豆杂交结果 他还能正确的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吗 F1 Dd 形成的配子D d 1 1 配子结合是随机的 孟德尔假说的关键 如何设计实验验证 F1与什么个体杂交 让F1与隐性亲本杂交 来检测F1类型的实验方法 测交 四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测交实验 Dd dd D d 配子 高茎 矮茎 测交 测交后代 1 1 请预测实验结果 得到的64株后代中 30株是高茎 34株是矮茎 比例接近1 1 验证了假说 实验结果 1 F1是杂合子 2 F1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 且比例为1 1 3 F1在形成配子时 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并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假说 演绎法 科学实验发现事实 大胆猜测推出假设 演绎推理实验检测 反复实验揭示规律 DD dd D d Dd 高茎 矮茎 配子 P F1 高茎 矮茎 F2 DD Dd Dd dd 表现型 高茎 矮茎 3 1基因型 DD Dd dd 1 2 1 Dd dd 测交 D d 配子 高茎 矮茎 1 1 五 分离定律的内容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 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 不相 在形成配子时 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 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随 遗传给后代 成对存在 融合 分离 分离 配子 分离定律 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杂交实验现象 解释现象 测交验证 分离定律内容 自花传粉 闭花受粉 具有多个易于区分的性状 F2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 F2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 高茎 矮茎 3 1 DD Dd dd 1 2 1 子代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 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 高茎 矮茎 1 1 Dd dd 1 1 对分离现象提出4点假说 复习 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 1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性状遗传 2 只适用于真核细胞中细胞核中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 而不适用于原核生物 细胞质的遗传因子的遗传 3 揭示了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遗传因子行为 而两对或两对以上的遗传因子控制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行为不属于分离定律 例 两杂种高茎种子豌豆杂交产生种子120粒 其中纯种高茎种子的数目约为A 0粒B 30粒C 60粒D 90粒 B 知识归纳 显性性状 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 F1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 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 隐性性状 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 F1未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 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 相对性状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性状分离 在杂种后代中 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性状类 一 基本概念 AA Aa 遗传因子不同的生物体相互交配 Aa Aa 遗传因子相同的生物体相互交配 植物的自花传粉 Aa aa 杂种F1与隐性纯合子交配 用来测定F1的遗传因子组成 杂交 自交 测交 交配类 三 分离定律遗传图解P DD高茎 dd矮茎F1Dd高茎 Dd高茎配子 Dd配子 DdDdF1 Dd高茎F2 DDDdDddd高茎矮茎3 1 四 分离定律的解题应用 1 熟记6种交配的结果 AA AA AA 全为显性性状 aa aa aa 全为隐性性状 AA aa Aa 全为显性性状 Aa Aa AA Aa aa 1 2 1性状分离比显性 隐性 3 1 AA Aa AA Aa 1 1全为显性性状Aa aa Aa aa 1 1性状分离比显性 隐性 1 1 2 判断显隐性 红花 白花 白花 黑毛 黑毛 黑毛 黄毛 3 判断纯合子 杂合子 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则亲本为杂合子 白花为显性性状 后代性状分离 新出现的性状 黄毛 为隐性性状 表现型为隐性性状的一定是纯合子 自交是指植物中的自花授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 广义的自交也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相互交配 若种群中个体的基因型为BB Bb bb 则其包含的交配组合为BB BB Bb Bb bb bb三类 自由交配又叫随机交配 是指在一个有性繁殖的生物种群中 任何一个雌性或雄性个体与任何一个异性个体交配的机会均等 若种群中个体的基因型为BB Bb bb 则其包含的交配组合为BB BB Bb Bb bb bb BB Bb Bb bb BB bb六类 五 自交与自由交配的不同 1 已知玉米种子红粒对白粒显性 一个红粒亲本与一个白粒亲本杂交 出现下列哪一种现象即可判断亲本是纯合子 A F1全部红粒B F1全部白粒C F1红粒和白粒为1 1D F1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