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乡愁》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乡愁》教学设计.doc_第3页
《乡愁》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愁教学设计焦作市许衡中学 陈丽霞【教学目标】1、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人的情感。2、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3、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学习重点难点】1、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2、体会诗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即通过反复的诵读来体会诗意。 【教学过程】一. 导入: 从古到今,乡愁是每一个远离故乡的游子永恒的话题。才华横溢的诗人们往往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浓重乡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便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到诗人那绵绵的思乡之情。(出示课件,请学生填一填,感受诗人笔下的乡愁。让学生填空,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是对同类诗歌的回顾,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乡愁,看看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又是如何来倾吐心中的乡愁的!二、作者介绍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江苏南京,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后从事诗歌创作。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细腻而柔绵的乡愁诗。 其中便有人们争诵一时的“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土。”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余光中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出示多媒体课件,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材料内容,说说从中获得哪些信息,既让学生了解了作者的相关情况,同时,也训练了学生概括信息的能力。)三、朗读: 1.听读。播放乡愁的配乐朗读。教师提示:听读时,要注意听朗读的语调、语速和轻重缓急。2. 老师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结合诗歌内容,讨论并确立语速和情感基调,这首乡愁要表现的是思乡的愁绪,浓重而且悠长,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尽量通过拉长音和舒缓的声调来表现这种愁绪的浓重。多媒体课件出示:本诗歌朗诵的基本要求:本诗感情是忧郁深沉的,所以语速要稍慢且舒缓。重音和节奏的处理如下: 第一节稍平淡,回忆的口气;第二节增加了遗憾的语气;第三节,要体现出深深的失落和痛苦;第四节,表现出而今的惆怅。 节与节之间要有足够的停顿。 结合刚才听到的朗读,进行试读,把自己所形成的情思发之于声,见诸于音。读的时候要配合相应想象,全情投入。 乡愁 (余光中)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重读“小小”) 我/在这头 (重读“这”,以下类推) 母亲/在那头 (重读“那”,以下类推)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重读窄窄)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注意“啊”与前一字连读轻声,表现出悠长感)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重读矮矮) 我/在外头 (语调稍微提高) 母亲/在里头 (语气要转沉重,运用拉长音) 而/现在 (语气转平和)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重读“浅浅”,表现无奈感)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那头”拖长音,表现深深的惆怅和期盼) 3.挑学生朗读,读后评价,并让同学们明白怎样读就会更好。(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揣测应该以怎样的语气来朗读,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三、朗读诗歌,思考。 1、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里,乡愁一直萦绕在诗人心头,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来呢?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2、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东西,但很多诗人却把它寄托在具体可感的事物中,如:李白就通过“明月”寄托乡愁,那么这首诗是通过什么来表达乡愁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3、结合上文,说说你由“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产生的联想,它们是如何表现乡愁的?诗人借具体事物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由个人上升到国家,表达了深沉的爱国愁思。可以说,乡愁是一首游子思乡的深情恋歌,是一首如泣如诉、动人心魄的真挚的情诗。它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完美的形式,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时代感,在给我们强烈的情感震撼的同时,也给我们极强的审美感受。让我们再次诵读这首诗,读出我们的理解,读出我们的感悟,读出我们的爱国心声! 四、品读,欣赏诗歌,美点寻踪。朱光潜曾这样说过:“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 手,能欣赏诗歌,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1、简析课文,教师示例。 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经典诗歌,值得品味的地方很多,在课前的预习提示中,就这样提醒我们,“借助时空的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又问“作者用了哪此形象来比喻乡愁”,还问其“结构美”和“音乐美”表现在哪里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诗歌的美。并把寻出的美用这样的句式表达出来:“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 ,例如 。”(提示:可从结构、构思立意、词句运用、思想感情等角度进行美点寻踪。) 教师先示范一例:余光中的乡愁诗,美在整齐划一的结构上。例如:全诗的四节诗的每一节都分四行,相对应的每一行,句式相同,字数相同。 2、学生发言,教师评点。 (从赏析的角度,语言的表达等方面) 3、教师小结,归纳整理。 (学生听记,形成一个“板块式积累”。) 幻灯片出示:(1)从整体结构上,整齐划一,节奏明快。(2)从构思立意上,借时空的转换,运用形象比喻,托物寄情。(3)从词句运用上,大量数量词、叠词的使用;长短句的层次感。(4)从思想感情上,由个人上升到国家,升华主旨。五、布置作业:学习乡愁的写法,以母亲为题创作一首小诗。六、扩展阅读:欣赏舒兰的乡色酒与彭邦祯的月之故乡。并说说你的感受。乡色酒 舒兰(台湾) 三十年前 三十年后 我从柳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圆 你满 人也圆 乡愁也满 月之故乡 彭邦桢(台湾) 天上一个月亮 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头看水里 抬头看天上 看月亮 思故乡 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