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综合检测试题.doc_第1页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综合检测试题.doc_第2页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综合检测试题.doc_第3页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综合检测试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8学年度第一学期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题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请把正确答案写在下边对应的题号下面)1234567891011121314151、下列关于曹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 B. 打败袁绍,统一北方C. 与刘备、孙权在赤壁展开大战 D. 废掉汉献帝,建立魏国2、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A. B. C. D. 3、我国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于()A. 公元3世纪初期 B. 公元3世纪20年代C. 公元2世纪初期 D. 公元2世纪20年代4、林俊杰演唱的歌曲曹操很受中学生的喜爱,其中有句歌词:“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其中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重要战役是()A. 长平之战 B. 巨鹿之战 C. 官渡之战 D. 赤壁之战 5、“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本意是指司马昭希望得到曹魏的政权,司马昭没有实现的野心,由他儿子司马炎实现了,那么司马炎建立的政权是( )A.西晋 B.东晋 C.北魏 D.前秦6、内乱犹如洪水猛兽,往往会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毁灭。“八王之乱”就是一场内乱,它加速了()A. 西周的灭亡 B. 东周的灭亡 C. 西晋的灭亡 D. 东晋的灭亡7、西晋时,内迁少数民族因不满官僚地主的压迫而起义反抗,你认为灭亡西晋的是哪个少数民族()A. 鲜卑族 B. 匈奴族 C. 羌族 D. 氏族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获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的()A. 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B.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C.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 南方生产技术先进9、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下列人物中,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改革,从而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是()A. 北魏孝文帝 B. 汉光武帝 C. 汉武帝 D. 秦孝公10、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而成语是语言文化的精华。下列成语与淝水之战有直接关系的有()纸上谈兵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退避三舍 投鞭断流。A. B. C. D. 11、“农圣”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这反映了()A. 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发展 B. 畜牧业居于生产主导地位C. 鲜卑族与汉族习俗相同 D. 潍坊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12、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既是原因又是结果的是()A. 迁都洛阳 B. 军队战斗力提高 C. 社会矛盾激化 D. 北方民族大融合13、魏晋南北朝时期,实现我国北方统一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 东晋-鲜卑族 B. 前秦-氐族 C. 北魏-匈奴族 D. 西汉-汉族14、史料解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资治通鉴记载:“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一从正音(汉语)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该史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项措施()A. 迁都洛阳 B. 改用汉姓 C. 该穿汉服 D. 学说汉语15、祖冲之在数学领域最突出的成就是()A、造出了千里船 B、利用并发展了前人创造的“割圆术”C、写了一部数学著作缀术 D、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二、非选择题(55分)16、阅读表格,回答问题。(17分)中国古代著名战役对照表战役名称时间交战双方及兵力对比结果官渡之战200年曹操(3-4)万-袁绍(10万)曹操胜赤壁之战208年曹操20万-孙刘联军5万孙刘胜淝水之战383年东晋8万-前秦80万东晋胜(1) 分析交战双方兵力投入与战役结果,概括出三次战役有什么相同点?(3分)(2)说一说官渡之战曹操胜利的原因有哪些?(6分)(3)这些战役一定程度改变了历史的发展,其中赤壁之战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是什么?(4分)(4)通过分析以上战役,结合你对战争的了解,说说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至少写出两个) (4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汉书食货志上材料二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简明中国史读本(1)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6分)(2)结合所学知识,“从平城到洛阳”后,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政策对民族关系发展有何历史作用?(3分)(3)据材料二,隋朝统一的基础是什么? (3分)18、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如图: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材料三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请回答:(1)材料一的“皇帝”指的是谁?他“耗去大量的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4分)(2)材料二中的“胡”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五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名称。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的影响是什么?(6分)(3)结合三则材料,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4分) 1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我国科技文化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历史长河中非但未见消退,反而日渐显示其辉煌。让我们一起走进其中,领略其风采。(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