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油田废钻井液处理2.docx_第1页
中原油田废钻井液处理2.docx_第2页
中原油田废钻井液处理2.docx_第3页
中原油田废钻井液处理2.docx_第4页
中原油田废钻井液处理2.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萃取分离-絮凝磁分离实验步骤: 取200mL钻井液于分液漏斗中,先加入一定量的萃取剂,进行振摇5分钟,静置5分钟使其分层,将泥层分出放入烧杯中;泥层调节适当的pH后进行磁絮凝分离实验,观察泥水分离效果;油层再进行萃取剂和石油的分离,萃取剂循环利用。8 实验结果8.1 絮凝分离实验结果: 实验表明: 钻井液采用直接絮凝试验时,加入了大量的絮凝剂和助凝剂,也无法使固液分离。因此,该钻井液直接絮凝无法将其分离处理。8.2 磁絮凝分离实验结果: 实验表明:钻井液采用磁絮凝分离处理也无法实现固液分离,并且,在磁粉上沾有大量的石油类,在实际工程中也无法实现磁粉回收再循环利用的操作。8.3 萃取分离-磁絮凝分离实验结果: 实验表明: 1)钻井液先进行萃取,第一步可以实现油液的分离,分离效果良好(见照片2),分离后的液体中剩余油极少,几乎看不到油,给后面的处理操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分离油后的钻井液加入絮凝剂和PAM 进行絮凝分离,固体层较大,絮体沉降不彻底,清液中有漂浮物,效果仍不够理想; 3)分离后的钻井液采用“磁絮凝分离”,分离效果很好,上清液清澈透明(见照片3);得到的固体粘度小,泥水易分离,分离后的固体泥含固率28%(照片4). 4)萃取剂的回收循环使用,回收后再去萃取钻井液,重复进行了5次实验,萃取剂几乎无损失、无变质(见照片5). 照片2 左为分离油后的钻井液 右为原液 照片3 左为固液分离后的上清液 右侧为钻井液原液照片4 .左侧为分离出来的固体 右侧为分离出来的水 照片5. 左侧为再生后的萃取剂、右侧为回收的石油9 结论1) 中原油田的废钻井液含油量高、粘度大,常规方法难以将固液分离;2) 采用“萃取-磁絮凝分离”技术,可将钻井液中的石油、固体和水三相有效的分离;3) 分离油后的含泥液体几乎不含油,采用磁絮凝技术可以很好的将固液分离,分离出来的水清澈,可以混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集中处理,分离出来的污泥脱水性质良好;4) 萃取剂可以反复使用,几乎没有损失;5) 该工艺还可以充分回收废钻井液中的石油,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10 建议处理方案(1)工艺流程图(2) 油-泥分离工艺技术简介 含油废钻井液首先收集到钻井液储槽,然后与萃取剂一起经旋转雾化静态混合器充分混合后进入搅拌槽,在此充分搅拌一定时间使其充分混合,进入清晰器进行油泥分离,油层进入蒸馏塔,使萃取剂与原油分离,塔顶萃取剂进入油水分离罐,萃取剂返回到储罐,其余泥浆进入磁分离净水系统,进行泥水分离。该技术特点:1) 油泥分离效果好,有效的回收钻井液中的原油,增加经济效益;2) 石油分离出后,减轻了废钻井液再处理难度,完美解决了油,水,泥的高效分离;3)萃取剂可回收循环利用,消耗小,成本低。(3) 磁絮凝分离(MLS)工艺简介 MLS固液分离工艺是去除悬浮物、总磷和其他水中污染物质的新型技术。本工程采用“磁絮凝分离技术”,有效的提高分离效果、缩短停留时间、减小装置占地和建设投资。分离出石油后的钻井液进入磁絮凝分离系统,该系统包括加入凝聚剂反应、加入磁粉加载、加入助凝剂、沉降分离等过程,分离出的水可混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集中处理;分离出来的泥进入磁回收器,回收磁粉循环利用;污泥排入污泥池经污泥脱水机脱水处理。(5)设备一览表 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容积(m3)规格型号材质投资(万元)备注 一塔器类1废钻井液收集槽2 300碳钢2旋转雾化混合器1260/2900rpm合金钢3混合反应槽搅拌器11 152500X3000普通桨叶碳钢流量17m3/h4油泥分离器1 30直筒段3000X4000锥底碳钢5萃取剂回收塔14层筛板塔碳钢6m3/h6再沸器1碳钢7萃取剂回收塔冷凝器1热负荷:40万千卡/h碳钢8萃取剂回收罐110碳钢5m3/h9萃取剂回收塔进料换热器1热负荷:50万千卡/h碳钢10回收石油储罐1 50碳钢11萃取剂储罐1 100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