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资源保护第2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学案.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资源保护第2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学案.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资源保护第2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学案.doc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资源保护第2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学案.docx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资源保护第2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学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1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采取的应对措施。2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课标解读1以石油资源为例,了解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应采取的应对措施。2以煤炭资源为例,了解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3结合我国煤炭资源利用情况,了解煤炭资源在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由2012年11月份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第二期已尽饱和进行设问,导入新课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学流程设计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以石油为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能说出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2根据相关资料,能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3结合我国煤炭资源的利用状况,说出煤炭资源在利用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1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重点)2石油、煤炭资源利用和保护有关应对措施中涉及的技术性、生产性问题。(难点)石油资源耗竭与应对措施1.石油资源潜在危机分析(1)能源矿产: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和核燃料等。(2)石油危机 (3)石油枯竭的影响世界石油供应出现紧缺态势。石油价格上扬。我国与石油相关的工业群受到冲击,甚至阻碍经济增长。2石油危机应对措施(1)方针:“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2)措施:适度开发,扩大加工深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石油替代能源。(3)我国应对石油危机的措施节约石油,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石油的替代能源,降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加强资源勘探,增加探明可采储量。到国外投资开发石油,替代石油进口。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1为什么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石油战略储备体系?【提示】石油是非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有限,而世界经济对石油资源有很大的依赖性。因此许多国家为了预防石油供应中断,保障石油安全、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采矿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开采方法环境问题解决措施方法缺点地下开采地下采空区以上岩层变形、移动乃至被破坏,继而引起断裂、塌陷,甚至地表整体下沉回填工程量浩大,填充矿井往往需要付出高昂代价用碎石、沙、矸石等回填采空区露天开采因大规模地挖掘,地表覆被层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剥离后的土体或岩石堆放场占用了大量土地,并造成土地退化复垦复垦的土地短期内植物生长困难,破坏的土地整理和恢复成本高,且难以恢复如初开掘时尽量保护好地表土层,或者用城市淤泥回填矿区,进行复垦和再种植等煤炭资源利用的环境保护措施1.煤炭资源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煤炭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以及热污染等。2改进煤炭资源利用方式,保护大气环境的措施(1)优化用煤结构,减少原煤直接燃烧的数量,增加煤炭用于发电、制气等二次能源生产的数量等。(2)加快洁净煤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3)加快废弃矿石的利用,变废为宝。2面对数量巨大的煤矸石,如何将煤矸石变废为宝?【提示】可以从两大方面进行思考:用于发电、烧砖、铺路、填充塌陷区;从中提炼有用物质。石油资源耗竭与应对措施【问题导思】材料一部分国家石油生产与消费分布示意图(2006年)。材料二2007年中国石油进口来源分布图。1根据材料一,分别说出世界石油生产与消费居前三位的国家。【提示】石油生产: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美国。石油消费:美国、中国、日本。2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是否存在石油安全问题,并说明原因。【提示】存在石油安全问题。因为进口石油主要来自西亚地区,并依靠海运,一旦该地区或海上运输发生问题,中国的石油供给受到严重威胁。3从能源开发利用的角度,简述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具体措施。【提示】优化能源结构(扩大煤炭、水能、核能的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资源勘探,努力开发本国的油气资源;实现石油进口的多元化;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1石油资源的潜在危机一是石油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并逐渐因消费而耗竭;二是世界经济对石油资源的高度依赖,石油消费日益增加。两者结合,将使石油供应出现短缺,价格上扬,冲击石化工业,甚至阻碍经济增长,这些均构成石油资源的潜在危机。2石油危机应对措施(1)“开源”方面适度开发、均衡生产。石油资源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对其开发要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适度开发,均衡生产。加强资源勘探,发掘潜力,到国外投资开发石油,替代石油进口,是发展国内石油工业的重要补充。因此,要充分利用国内、外石油资源和石油市场,保证国内石油的正常供应。加速研究开发石油替代产品。(2)“节流”方面节约使用,提高利用效率。我国石油利用效率远低于发达国家,节油潜力很大。要推广应用节油新技术、新工艺,充分运用经济杠杆促进节油,以达到节约使用石油,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3)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中国未来石油供需平衡(单位:亿吨)材料2013年1月21日中国海关总署周一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前十大原油来源国分别是沙特、安哥拉、俄罗斯、伊朗、阿曼、伊拉克、委内瑞拉、哈萨克斯坦、科威特和阿联酋等。(1)从图中可以看出,巨大的供需缺口将使中国石油的对外依赖程度不断扩大,对外依赖程度将于_年之前超过50%;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石油主要来源于_地区。(2)分析我国石油安全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3)走出能源“困局”,一靠开源,二靠节流,简述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思路点拨】从柱状图中柱的高低数字变化和材料中排名,再结合我国石油现状来确定答案。【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2015年以前我国对外依赖程度超过50%;从材料中可知我国石油进口地主要在中东地区(46%)。第(2)题,从材料中可知,我国石油产量增长缓慢,而需求量增长快;石油来源地过于集中,需要远距离海运,安全隐患大。第(3)题,关键要紧扣“开源”“节流”两方面回答。【答案】(1)2015中东(2)石油产量增加缓慢;石油需求日益增长;石油来源地较单一,对国际石油市场依赖性大;需经过长距离的海上运输,存在安全隐患。(3)节约使用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开发多种形式的替代能源;寻找和形成多元的石油供应市场;建立国家战略性石油储备。煤炭资源开采、利用的环境保护措施【问题导思】材料山西省某地区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前后比较示意图。矿产资源开发前矿产资源开发后1列举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该地区会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提示】大气污染、水土流失;过度挖煤,地面塌陷;破坏地下的含水层结构,污染地下水。2简述解决该地区上述问题的主要措施。【提示】存放表土,随时分片回填;土地复垦,植树种草;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治理。过程环境问题成因环境保护措施煤炭开采沉陷问题地下开采导致采空区以上岩层变形、移动乃至被破坏用碎石、沙、矸石等回填采空区土地破坏露天开采将矿体的上覆地层和表土剥离,剥离后的土体或岩石堆放保护好地表土层,用城市淤泥回填矿区,进行复垦和再种植污染空气、水、土壤、占用土地煤炭堆放、废渣自燃、矿山排水等加强管理,采取应对措施煤炭利用大气污染、热污染释放CO2和SO2,产生废热优化用煤结构,减少原煤直接燃烧的数量;加快洁净煤技术的研究推广,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我国优化用煤结构的主要措施(1)煤改电。我国电力用煤占全国煤炭总消费量的70%左右,减少原煤直接燃烧的数量,重点发展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改燃煤为用电。我国已经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山西、内蒙古等地建设大型坑口电站,实现向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跨区送电。(2)煤变油。在技术上称为煤炭的液化,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将煤炭所含的碳氢化合物转化为其他碳氢化合物,如汽油、柴油等。这项技术既能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寻找到以煤代油的能源替代品,弥补我国石油资源的不足。(3)煤炭地下气化。这是将处于地下的煤炭直接进行有控制的燃烧,通过对煤的热作用及化学作用而产生可燃气体的过程。煤炭地下气化变传统的物理采煤为化学采煤,变用煤为用气,减少了煤的直接利用。这项技术由于集煤炭开采、运输、洗选、气化等工艺于一体,具有安全性好、投资少、效益高、污染少等优点,深受各国的重视。内蒙古东部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为了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和输出焦炭。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分析内蒙古当地人在开采煤炭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2)简述电力输出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3)在开发利用煤炭过程中当地应采取什么环保措施?【思路点拨】结合图中各煤矿的分布和内蒙古“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来分析造成的环境问题及采取的环保措施。【解析】第(1)题,开采煤炭,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地面塌陷、大量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等。第(2)题,电力输出对内蒙古来说,减轻了交通压力,延长了煤炭生产链,经济效益增加,但会导致当地大气污染加剧。第(3)题,煤炭的开发利用,既涉及土地复垦、加强地表保护,又涉及煤炭利用过程中对大气的环境保护。【答案】(1)破坏地表土及植被,导致土地荒漠化;地下采空区易塌陷;堆放矿石,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环境。(2)造成当地大气污染。(3)实行矿区土地复垦;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图表展示教材第28页图2820012006年我国石油进出口量变化解图精要1由图中我国石油进口量折线的变化趋势,可知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且进口数量增幅较大。2由图中我国石油出口量折线变化可知我国石油出口量逐渐降低。图表应用下图是近年来我国石油生产和消费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1)字母M表示()A净出口量B净进口量C净储备量D净增产量(2)解决我国石油紧缺问题,目前可以采取的措施有()A限制石油化工业的发展B以新能源全面取代石油C降低油价以刺激石油消费D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M为消费量与生产量之差,因而为净进口量。第(2)题,要解决我国石油紧缺问题,要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其中D项为节流措施,其他三项均不合理。【答案】(1)B(2)D教材第2829页活动【答案】1.略。2石油资源的短缺,将会影响到石油加工工业、石油化工业的发展,进一步影响到以石油为能源的汽车工业,以石油为原料的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行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到人们的交通出行、衣服的购置、生活必需品的添置等。教材第29页活动(下)【答案】1.我国石油资源的浪费主要表现在:石油资源的开采过程中、运输过程中的漏油现象;技术、工艺落后,石油在燃烧过程中燃烧不充分、利用效率不高。2交通工具需要石油,人类所穿化纤衣服来自石油,使用的塑料制品来自石油。其中有的有节省石油的潜力(如交通)。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2题。美国地理杂志2017年报道,全世界每天消耗石油9 655万桶(每7桶合一吨),目前一半左右的世界石油供应依赖于110多座大油田,而这些大油田均经历了五六十年的开采过程,基本走过了其“生命周期”的“壮年”阶段,步入了稳产和衰减阶段。1材料显示出产生石油危机的原因是()世界经济对石油的依赖性强石油资源的储量消耗高石油的储量是有限的石油的供需严重失衡ABCD2为应对石油危机,我们应()适度开发,均衡生产推广节油新技术和新工艺寻找石油的替代品禁止高耗能产业的生产ABCD【解析】第1题,“全世界每天消耗石油8 000万桶”说明世界经济对石油的依赖性强;“一半左右的世界石油供应依赖于110多座大油田”说明石油的供需失衡;“步入了稳产和衰减阶段”说明石油的储量是有限的;石油的储量消耗是指石油的已开采数量,材料中没有相关数据。第2题,在当前技术水平下,为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禁止高耗能产业的生产是不现实的。【答案】1.C2.A3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是中国最大的露天煤矿,它在土地复垦、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建设等矿山环境整治方面有独到之处,是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典型。读“露天煤矿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1)黄土高原很多地区能够建设露天煤矿的原因是什么?(2)露天煤矿易对自然环境产生什么危害?(3)露天矿区往往会建设隔离护坝,为什么?(4)土地复垦区对环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解析】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煤层厚、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露天开采过程中要剥离表层土,使植被遭破坏,造成生态及环境问题。对于采空区进行回填复垦既可以治理生态问题,也可以治理环境问题。【答案】(1)当地的煤炭资源丰富,埋藏浅、煤层厚且稳定。(2)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地表裸露,产生沙尘,污染大气;露天采矿,雨水冲刷下渗,污染水源等。(3)保护河道和矿区,防止废弃物进入河道,防止洪水冲毁矿区。(4)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地,减少大气污染。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内蒙古自治区的风电发展以风电消纳为导向,实现风电装机容量达3 300万千瓦,超过了三峡的装机容量。材料二下图为呼伦贝尔煤炭资源分布示意图及某地景观图。材料三经济参考报的一则报道中写道,在飞机就要降落呼伦贝尔机场时,记者看到绿油油的草原上不规则地露出黄色沙面,犹如一块块疮疤,令人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