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中级职称流行病学试题.doc_第1页
公卫中级职称流行病学试题.doc_第2页
公卫中级职称流行病学试题.doc_第3页
公卫中级职称流行病学试题.doc_第4页
公卫中级职称流行病学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卫中级职称流行病学试题(二)卷四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A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B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C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D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E流行病学已深入临床医学的研究中2队列研究属于哪一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BA描述流行病学 B分析流行病学 C实验流行病学 D理论流行病学 E以上均不对3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 C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 B无症状的健康人 C在一定范围内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 D传染病患者 E病源携带者 4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使用最多的是 AA观察法 B实验法 C理论法 D方法学研究 E以上都不是 5下列哪一种指标常用来说明疾病的严重程度 E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罹患率 E病死率6某县历年流脑发病率均在12/10万20/10万之间,去年该县流脑发病率为16/10万,试判断其流行强度:A A散发 B暴发 C流行 D大流行 E以上均不对7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E A年龄、性别、季节分布 B年龄、季节、职业分布 C年龄、季节、地区分布 D地区、季节、职业分布 E时间、地区、人群分布8一种疾病的病死率为EA每100000人的粗死亡率 B该病的死亡专率 C某疾病的死亡结果 D该病死亡在各种死亡中的比例 E该病患者的死亡百分比 9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子应为 DA 麻疹易感儿数 B 麻疹患儿数 C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D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 E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阴性人数10某社区年均人口为9万,年内共死亡150人,其中60岁以上死亡100人,在全部死亡者中,因肿瘤死亡人数为50人,该社区肿瘤死亡率为 AA 0.560/00 B 1.660/00 C 0.330/00 D 1.110/00 E 33.33%11下列哪项是病因的最确切含义 EA病原微生物 B物理因子 C化学因子 D心理因素 E凡能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子 12病因对疾病的作用在时间上必须在疾病发病:C A之后 B同时 C之前 D以上都可能 E 以上均不对13疾病轮状模型的外环是 A A环境因素 B遗传因素 C宿主 D特异病原体 E病原微生物14确定某因素与某病联系强度最好用 C A总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 B患病率 C相对危险度D暴露于某因素的频率 E总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之比15现况调查的结果常用下列哪种指标 C A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病死率 E罹患率16在一次某病的现况研究中,发现男性符合该病症状标准的为8010万,而同年龄组女性为9010万。该年龄组女性发生该病的危险性大的推论是 CA正确的 B不正确,因为未区分发病率和患病率 C不正确,因为未在性别之间作率的比较 D不正确,因为未设立对照 E不正确,因为随机分组 17普查妇女乳腺癌时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 DA、发病率 B.发病专率 C. 罹患率 D.患病率 E.感染率18欲了解某病在某地区的危害情况,进行现况调查时宜选用 BA普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病例调查 D住院病例调查 E个案调查 19下列哪一条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C A可同时研究一种可疑因素与多种疾病的联系B适用于常见病的病因研究C样本小,省人力、物力,获得结果快D偏倚少,结果可靠 E可计算发病率20下列哪一种偏倚病例对照研究中不会出现:E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回忆偏倚 D混杂偏倚 E失访偏倚21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过头会造成 D A降低研究效率 B提高研究效率 C高估暴露因素的作用 D降低暴露因素的作用 E以上都不对22病例来源于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一般只能计算哪种指标 B A RR B OR C AR D PAR E 以上均不对23当某种因素与疾病无关联时 E A RR=0 B RR0 C RR1 E RR=124某人研究新生儿黄疸的病因,选择100例确诊的新生儿黄疸病例,和同期同医院确诊的没有黄疸的新生儿100例,然后调查产母的分娩卡片,了解产前及产时各种暴露情况。这种研究方法是 A A回顾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B前瞻性研究(群组研究)C临床随访研究 D实验研究(干预性研究)E现况调查研究(横断面研究)25下列哪一条是队列研究的缺点 A A不适用于少见病的病因研究 B样本代表性差,易产生选择性偏倚C不能计算发病率 D费人力、物力、财力E暴露测量不可靠,易产生信息偏倚26队列研究中,如果随访时间较长,观察人数变动较大时,多采用下列哪种指标表示发病水平 B A年发病率 B发病密度 C累积发病率 D罹患率 E以上均不对27在某地进行男性吸烟与膀胱癌关系的大量研究,资料如下:吸烟组膀胱癌发病率为48.0/10万,不吸烟组膀胱癌的发病率为25.4/10万。根据该资料,比较男性吸烟和不吸烟与膀胱癌关系的相对危险度为 C A48.0 B48.025.422.6 C48.0/25.41.89D(48.025.4)/48.0 E本资料不能计算28以人年为分母所计算的率为 B发病率 发病密度 病死率 现患率 死亡率 29临床试验中采用双盲法是为了控制 B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回忆偏倚 D混杂偏倚 E入院偏倚30研究某种药物对某病的治疗效果时,试验对象应该是 CA严重型病人 B男女人数必须相等 C患病人群中有代表性的样本 D非典型症状的病人 E典型症状的病人 31哪种流行病学研究中,研究人员控制着研究因素 A A实验性研究 B个案调查 C现况调查 D暴发调查 E病例对照调查32临床试验中,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是为了 D A使试验更有代表性 B使试验结论更可靠 C使试验组和对照组人数相等 D平衡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的作用 E平衡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作用33为了避免各种偏倚影响临床试验结果,设立哪一种对照效果最佳? C A历史性对照 B非随机对照 C随机同期对照 D不同地区的对照 E不同医院的对照34在下列关于临床试验的各项中,与随机分配患者的含义不符的是 E A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患者 B采用掷钱币法分配患者 C采用患者病历号末位数字的单双顺序分配患者 D采用患者就诊日期的单双顺序分配患者 E根据医护人员的意愿随意分配患者35一种筛检乳腺癌的实验,应用于已经病理检查证实的乳腺癌患者400人和未患乳腺癌400人。结果患癌组有100例阳性,未患癌组有50例阳性。则该试验的特异度为 B A 100/400 B 350/400 C 100/150 D 100/300 E 50/40036用某种诊断方法判断为阳性的人中,实际有病的所占的比例称 A A 灵敏度 B 特异度 C 阳性预测值 D 阴性预测值 E总符合率37对400名有乳腺癌史的妇女和400名正常妇女进行X线诊断,结果前者中有100例阳性,后者有50例阳性。根据上述资料,请判断该试验的灵敏度为 C A 87.5 B 67 C25 D 33 E 1238根据上述资料,该试验的特异度为 A A 87.5% B 67 C 25 D 33 E1239为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对几个独立实验可联 B A串联使用 B并联使用 C先串联后并联使用 D要求每个实验假阳性率低 E要求每个实验特异度低 40为提高诊断试验的特异度,对几个独立实验可A A串联使用 B并联使用 C 先串联后并联使用 D要求每个实验假阳性率低 E要求每个实验特异度低 41下列哪种因素可使人群易感性降低:D A新生儿增加 B获得性免疫力自然减退 C易感人口迁入 D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增加 E以上均不对42人群作为一个群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称为: C人群免疫性 人群传染性 人群易感性 人群感染性 E 以上都不是43在传染过程中隐性感染者增加时其流行病学的重要意义在于 D 轻型病人增加 带菌者增加 发病率升高 免疫人群扩大 E潜在性感染增加 44母亲通过胎盘把疾病传给胎儿,此种主要传播形式应为 B水平传播 垂直传播 连续性传播 接触传播 E无传播45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C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 传染来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传染来源、传播途径、免疫人群 E 传染来源、传播途径、易感者 46传染源向其周围传播病原体所能涉及范围称 D疫区 疫点 传染地 疫源地 E污染区47不属于预防性消毒的方法是:C A饮水加氯消毒 B食具煮沸消毒 C痢疾患者每次所排粪便消毒 D生活用水消毒 E常规空气消毒48我国儿童计划免疫使用的疫苗不包括 D A卡介苗 B脊髓灰质炎活疫苗 C百白破混合制剂D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 E乙型肝炎疫苗49属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制品是:E A卡介苗 B脊髓灰质炎疫苗 C麻疹疫苗 D白喉类毒素 E白喉抗毒素50医生用降糖药物治疗控制病情进展,属于:C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一二级预防 E以上均不是51从感染后至症状出现前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属于B 非典型病人 潜伏期病原携带者 恢复期病原携带者 健康病原携带者 E所有带菌者52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繁殖,而且能排出病原体的 D病人,不包括带菌者 受污染物品 带菌者,不包括病人 人或动物 E患病物,不包括携带病原体的动物53某疾病经过较长时间后其临床表现、死亡率、发病率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属于 B疾病的季节性 疾病的长期变异 疾病的周期性 疾病爆发后的余波 E疾病在不同年龄间的分布54人群作为一个群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称为: C人群免疫性 人群传染性 人群易感性 人群感染性 E 以上都不是55在传染过程中隐性感染者增加时其流行病学的重要意义在于 D 轻型病人增加 带菌者增加 发病率升高 免疫人群扩大 E潜在性感染增加 56消毒是指消除或杀灭停留在外界环境中的:CA细菌 B细菌芽孢 C病原体 D病毒 E微生物 57人工自动免疫制品是 A白喉类毒素 白喉抗毒素 丙种球蛋白破伤风抗毒素 E胎盘球蛋白58疫源地消毒可分为随时消毒和: B即刻消毒 终末消毒 彻底消毒 最后消毒 E再次消毒59甲肝传染性最强的时期A 潜伏期末到前驱期 潜伏期末到痊愈 C仅在潜伏期末出现症状后 E恢复期 60下列哪个无需终末消毒 A流感 甲肝 菌痢 霍乱、副霍乱 E已肝 卷五1、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C)A、病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B、先进的仪器诊断技术C、调查分析 D、精确的检测手段。2、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B)A、临床病人 B、群体 C、健康人 D、病原携带者3、在研究疾病流行时,首先应用流行病学的方法是(D)A、制定控制措施 B、确定是否存在流行C、分析疾病的病因 D、描述疾病的三间分布特点4、流行病学研究范围是(A)A、一切疾病和健康 B、流行病C、传染病和慢性病 D、各种疾病以及生物、心理、社会的致病因素5、影响传染病年龄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A、免疫水平的高低 B、潜伏期的长短C、身体素质的强弱 D、接触传染病的密切程度6、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B)A、年龄、季节、地区分布 B、时间、地区、人群分布C、病因、宿主、环境分布 D、年龄、季节、职业分布7、有非常严格的季节性传染病主要是(A)A、虫媒传染病 B、呼吸道传染病C、肠道传染病 D、性病8、某病患病率是指(B)A、发病总人数/同期平均人口数B、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C、某病患病人数/年平均人口数D、某病发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9、流行病学最常用的指标是(C)A、发病率、感染率、死亡率 B、发病率、续发率、出生率C、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 D、发病率、病死率、死亡率10、研究一种病在一个单位内的传播能力时用(D)A、死亡率 B、患病率 C、发病率 D、三者均不适用11、下列哪一条不是设计调查表的要求(D)A、项目要明确具体,最好有填表说明 B、填入内容必须简单明了C、应考虑到资料整理的需要 D、项目越多越好12、现况调查的主要分析指标是(B)A、发病率 B、患病率 C、罹患率 D、死亡率13、以下哪些情况不属偏倚(A)A、样本不足 B、计算方法缺陷C、诱导性调查 D、设计有误14、从住院病人中选择对照的缺陷是(A)A、所研究疾病的有关特征与目标人群有差异 B、获得相关信息困难C、无系统的病史记录 D、诊断难以统一15、为确立麻疹病人出现柯氏斑至出现皮疹的时间间隔,若作回顾调查应选何种人为调查对象(A)A、患过麻疹且出现过柯氏斑的人 B、所有患过麻疹的人C、所有发过烧的人 D、患过麻疹并出现柯氏斑以及身体任何部位出现过麻疹的人16、如果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你的计划分析的指标是什么(B)A、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发病情况 B、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暴露比例C、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暴露情况 D、相对危险度或比值比17、疾病监测的主要目的是(D)A、收集和分析健康资料 B、确定致病因素和消灭传染源C、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某病的流行状况 D、预防和控制疾病18、目前监测的传染病哪些是我国增加的病种(A)A、病毒性肝炎和狂犬病 B、流感 C、疟疾 D、回归热19、欲研究某病的病因,在前瞻性调查中,选择暴露组的观察人应是(A)A、暴露于欲研究的因素,但未患该病的人群B、未患该病的人群 C、正在患该病的人群D、未暴露于欲研究的因素,但正在患该病的人群20、如果利用体检资料分析不同职业人群高血压病的患病情况,这属于(A)A、描述流行病学 B、分析流行病学C、实验流行病学 D、理论流行病学21、如果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能够确定病因的病例应是(B)A、典型病例 B、新病例 C、老病例 D、重病例22、孕妇患风疹,可引起胎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或畸形,这种传播方式是(D)A、水平传播 B、接触传播 C、医源性传播 D、垂直传播23、哪项不是传染病的潜伏期主要用途(A)A、可作为判定致病因素的依据或作为确定传染病的隔离期限B、用于某些传染病流行时的应急接种C、作为暴露时间判断的依据 D、决定检疫期限24、下列除哪项外都是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A)A、灭鼠 B、消毒 C、环境卫生与饮食卫生 D、杀虫25、疫源地存在传染源时如何进行消毒(A)A、随时消毒 B、病家消毒 C、疫源地消毒 D、预防消毒26、终未消毒是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进行(A)A、在传染源离开后对疫源地进行彻底消毒B、对各种公共场所消毒C、对水源、厕所、畜圈、厨房的消毒D、以上均不对27、下列哪种情况不是预防性消毒(D)A、饮水加氯 B、食物煮沸C、公共场所空气消毒 D、对痢疾患者每次所排粪便的消毒28、下列疾病哪项不需作终末消毒(C)A、霍乱、副霍乱 B、痢疾、伤寒、副伤寒C、流脑 D、甲肝29、人工自动免疫制品是(A)A、白喉类毒素 B、破伤风抗毒素C、白喉抗毒素 D、胎盘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30、下列疾病在流行期间,不能进行该病的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是(B)A、流脑疫苗 B、乙脑疫苗 C、麻疹疫苗D、脊灰疫苗 E、伤寒、副伤寒菌苗31、以下哪种传染病不可能是恢复期携带者(D)A、伤寒 B、菌痢 C、乙肝 D、甲肝32、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节肢动物传播疾病的流行特征(A)A、人与人可以传播 B、地区性分布C、季节性高发 D、有明显的职业或年龄分布33、下列哪种传染病不可能经胎盘传播(D)A、风疹 B、乙肝 C、艾滋病 D、麻疹34、不是描述性流行病学特征(D)A、属观察性研究 B、不需设立对照组C、不能分析因果联系 D、必须设立对照组35、下列哪种情况不适用于病例对照研究(C)A、探索病和检验病因假设 B、研究药物副作用C、简述“三间分布” D、研究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36、下列哪项不是队列研究的特点(D)A、属观察法 B、必须设立对照C、由“因”及“果” D、不能确证因果联系37、下列哪项不能用于队列研究(D)A、检验病因假设 B、评价预防效果C、研究疾病自然史 D、进行初步调查38、以下哪种不属于自动免疫制品(A)A、免疫血清和免疫球蛋白 B、菌苗 C、死菌苗 D、疫苗39、以下哪种不属于描述性研究(C)A、横断面研究 B、生态学研究C、列队研究 D、比例对照比研究40、下列哪种不是试验性研究( C )A、临床试验 B、现场试验C、病例对照 D、社区干预试验和整群随机试验42、预防接种的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指标是(C)A、患病率 B、死亡率 C、保护率 D、特异危险度43、预防接种的免疫学效果评价指标是(D)A、相对危险度 B、病死率 C、患病率 D、血清转化率44、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C)A、统计学方法 B、实验室方法C、现场观察与实验 D、临床诊治45、某病的病死率指的是(B)A、在所有死因中某病的病的比例B、患某病的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者的比值C、每十万人口的粗死亡率D、特殊原因引起的某病死亡率46、影响传染病年龄分布的主要因素是(D)A、接触程度的高低 B、身体体质的强弱C、潜伏期长短 D、免疫水平的高低47、甲、乙乡某病的粗死亡率相等,经过年龄标化后,甲乡标化死亡率乙乡,其原因可能有(B)A、甲乡老人比重乙乡 B、甲乡老人比重乙乡C、与年龄构成无关 D、甲乡女性人口数乙乡48、以下哪一条不是设计调查表的要求(D)A、项目要明确具体 B、要有填表说明C、填入内容必须简单明了 D、调查项目越多越好49、个案调查的主要缺点是(C)A、调查样本太少 B、调查对象不是随机抽样所得C、不能直接确定病因 D、单个疾病难以进行统计分析50、现况调查主要分析指标是(D)A、发病率 B、病死率 C、死亡率 D、患病率51、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和对照来源于医院最大的不足是(D)A、临床大夫对疾病的诊断不符合流行病学要求B、所得资料难以进行统计学分析C、信息收集偏倚大D、代表性差,易发生选择性偏倚52、为了研究某病的病因,在群组研究中,选择暴露组的观察人群应是(C)A、未患该病的人群 B、正患该病的人群C、暴露于要研究的因素未患该病的人群D、不暴露于要研究的因素正患该病的人群53、有人利用疫情资料分析了不同地区的疾病分布情况,此属(A)A、描过流行病学 B、分析流行病学C、理论流行病学 D、实验流行病学54、群组研究中所有队列成员,必须具备(D)A、暴露于同样的因素 B、具有相同的病史C、只有相同的职定 D、具有类似的特征55、为研究胃溃疡病与饮酒的关系,某大夫调查了100名胃溃疡病人的饮酒史和100名胃炎病人的饮酒史,这是属于(B)A、群组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C、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D、现况研究56、以上资料,该研究的主要缺陷是(D)A、样本含量太少 B、调查方法不明确C、饮酒调查误差大 D、对照不合适57、1998年某乡流脑发病率为1.5 /万,历年该乡该病年发病率为1.21.7/万,判断此流行形式为(D)A、流行 B、大流行 C、爆发 D、散发58、OR的流行病学含义为(A)A、暴露组为非暴露组发病概率的倍数B、暴露于某因素的发病率C、因素与疾病之间的相关程度D、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发病比值59、达尔文发现,不同类的动物在相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性状;相同类的动物在不同的环境下,具有不同的性状,这类寻求因果关系的方法是(C)A、求同法 B、求异法 C、求同求异共用法 D、共变法60、疾病监测的目的是(A)A、预防和控制疾病 B、收集和分析资料C、确定致病因素 D、消灭传染源61、哪些不是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的传染病特点(D)A、可形成家庭聚集现象 B、多见于肠道传染病C、无明显季节高峰 D、夏季多发62、被肠道病原体污染的水是(A)A、传染源 B、传播因素 C、传播途径 D、传播方式63、下列哪种情况不是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流行特点(C)A、病例常可连续发生,或形成爆发B、无有效措施时,发病周期性和季节性升高C、发病率无地区差别,发病者无年龄、性别、职业区别D、受感染者以传染源周围人为主66、某校在1998年8月底突然发生大批服泻病人,不少人需住院治疗,临床诊断为细菌性痢疾。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了3894人,共查出病例703人。最好用下更哪种指标(C)A、发病患为18.1% B、现患率为18.1%C、罹患率为18.1% D、续发率为18.1%67、疾病的分布可分为人间分布,地区分布及时间分布,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人间分布(C)A、性别 B、家庭 C、季节 D、职业68、下列抽样方法中误差较大的一种为(D)A、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70、下列哪一项指标不是前瞻性研究中所用的指标(C)A、RR B、AR C、OR D、PAR71、在前瞻性研究中也存在有偏倚,常见的偏倚在(D)1、失访偏倚 2、选择偏倚 3、测量偏倚 4、混杂偏倚卷六A、1、2、3 B、2、3 C、1、3、4 D、1、2、3、472、一种病原体能引起疾病的能力大小用(B)表示A、传染力 B、致病力 C、毒力 D、侵袭力1、某医师调查了1000人的HBS,100人阳性,该调查合适的描述指数为:D、发病率 患病率 、罹息率 感染率 生存率 2、能够描述疾病流行情况的指标是:A发病率死亡率 病死率、标准死亡率 E.标准死亡比 3、队列研究资料主要分析的频率指标是:BA 暴露率 B 发病率 C 罹患率 D 患病率 E 病死率 4、具有严格季节性的疾病是:CA、呼吸道传染病 B、肠道传染病 C、虫媒传染病 D、一些慢性病 E、以上均否5、轮状模式所反映的是疾病的:C A.特异病因学说 B.单病因学说 C.多病因学说 D.生物病因学说 E.机体遗传易感性病因学说 6、下列那项不属于疫源地消灭的条件之一:E A 病人已经离开疫源地 B 对病家进行了终末消毒 C 对疫源地进行了终末消毒 D 对疫源地连续观察了一个最长潜伏期未发现新病人 E 对疫源地连续观察了一个最长传染期未发现新病人 7、下列关系式中那项是正确的:DA.灵敏度+特异度=1 B.灵敏度+阳性预测值=1 C.灵敏度+阴性预测值 D.灵敏度+假阴性率=1 E.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1 8、描述性研究的用途,以下哪个是错误的:CA.描述疾病和某种特征的分布B.提出进一步病因研究的线索 C.检验和验证病因假说 D.提出和初步检验病因假说 E.进行社区诊断 9、某急性菌痢病人已住院隔离,疾病控制中心于12小时内派人前往病家,对患者的接触物品、餐具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此属:EA.及时消毒 B.临床性消毒 C.疫源地消毒 D.随时消毒 E.终末消毒 10、下列那项不符合病例对照的定义和内涵:CA.选择患有某病和未患有某病的人群为研究对象 B.调查病例组与对照组既往暴露于某个或某些危险因素的情况 C.分析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和暴露人群等指标 D.探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对某些因素暴露的差别 E.概括和检验病因假说 11、熟悉各种传染病潜伏期的重要意义在于:D有助于传染病诊断 估计传染病严重性 预测疫情 确定医学观察期限 推测疾病预后12、食盐加碘预防碘缺乏病属于:CA.治疗试验 B.临床试验 C.社区试验D.随访试验 E.人群试验 13、关于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那一项是错误的:AA.确定易感人群 B.估计流行特征 C.决定预防措施 D.追踪传染来源 E.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14、传染病的免疫预防最主要的方法是:BA.人工被动免疫 B.人工自动免疫C.被动自动免疫 D.接触传染源后获得隐性感染或病后免疫 E.接种丙种球蛋白 15、队列研究中:CA.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 B. 不能计算特异危险度 C. 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能计算特异危险度 D.只能计算比值比 E. 既可计算相对危险度又能计算比值比 16、对照组发病率比实验组发病率称为:E A.相对危险度 B.比值比 C.率比 D.保护指数 E.效果指数 17、欲对全县中小学生的钩虫病进行治疗,首先进行何种流行病学调查方法:D A 抽样调查 B 病例对照调查 C 病群研究 D 普查 E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18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 CA.疾病 B.病人 C.人群 D.无病的人 E.尚未发病的处于某病潜伏期的人群19.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是 A A.描述性研究 B.分析性研究 C实验性研究 D.理论性研究 E.流行病学方法研究 20、消毒措施是针对:E消除传染源 消除易感者 消除传染源和易感者 消除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21、疾病的三间分布是: C.年龄、性别、职业 .年龄.性别.季节 .时间.地区.人群 .季节.地区.人群 .地区.季节.职业 22、从感染后至症状出现前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属于: B 、非典型病人 、潜伏期病原携带着 、恢复期病原携带者 、健康病原携带者 E.所有带菌者23计算患病率的分子是 BA观察期间某病的新发病例数 B观察期间某病的现患病例数 C观察期间之前某病的患病人数 D观察期间某病的暴露人口 E以上均不是 24表示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是 AA散发 爆发 流行 大流行 B周期性 季节性 长期变动 C发病率 患病率 死亡率 D传染性 易感性 免疫性 E以上均不是 25.某地区在一周内进行了高血压普查,可计算当地高血压的: C A罹患率 B发病率 C患病率 D病死率 E续发率26、下列什么与时间分布无关:E短期波动 季节性 周期性 长期变异 年龄分布27一种新治疗方法可以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该病 则会出现 DA该病患病率将降低 B该病发病率将升高 C该病发病率将降低 D该病患病率将升高 E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均会降低 28、下列那项是病因的最确切含义:EA病原微生物 B物理因子 C化学因子 D心理因素 E、凡能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子 29、 在病因研究的轮状模型中,强调宿主与下列那种因素的关系: BA生物因素 B环境因素 C物理因素 D精神因素E、化学因素 30、疾病轮状模型的外环是: A A、环境因素 B、遗传因素C、宿主D、特异病原体E、病原微生物31、判断因果联系时的必需条件是 DA联系的合理性 B联系的强度 C联系的一致性 D时间顺序先因后果 E、剂量反应关系 32.下列哪种研究方法不属于描述性研究 CA.病例报告 B.横断面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生态学研究 E.纵向研究33、抽样调查中,抽样误差从小到达的顺序是 CA 整群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 B 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 C 分层抽样、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 D 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 E 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34、社区卫生设计研究,首先应明确:A研究目的 抽样方法 目标人群性质 样本含量 分析指标35、抽样方法不包括:E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E、随意抽样 36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选择下列哪组病例最佳 B A现患病例 B.新发病例 C.死亡病例 D.现患病例和死亡病例 E.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37、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中,最易发生的偏倚是 D A、社会期望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 D.选择性偏倚 E.诊断性偏倚38对绝大多数病例对照研究而言,它们不具有 AA可计算发病率B耗资较少C可估计相对危险度D估计暴露史时可能出现偏倚 E选择没有疾病的人口做对照39在某项关于吸烟和肺癌的研究中,某医师认为其中的年龄是混杂因子,这里的混杂因子是指 DA与研究的疾病有联系的因子 B与研究的疾病没有联系的因子 C与研究的疾病和暴露都没有联系的因子 D与研究的疾病和暴露有联系的因子 E.上述都不对40、比值比(比数比)主要应用于 C A描述研究 B、生态学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E、流行病学实验41某地的一项关于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大规模研究得出,吸烟者膀胱癌的发病率为5010万,非吸烟者的膀胱癌的发病率为2510万,根据以上资料,因吸烟所致的超额危险度(即特异危险度)为 C A6 B8 C25 D32 E0.542、RR表示 BA. 比值比 B.相对危险度 C.特异危险度 D.人群特异危险度 E.特异危险度百分比43.当研究人群数量大且流动性很强,描述发病强度的指标是 AA.发病密度B.累积患病率 C.累积发病率D.累积死亡率 E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