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言文复习.doc_第1页
课内文言文复习.doc_第2页
课内文言文复习.doc_第3页
课内文言文复习.doc_第4页
课内文言文复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古文阅读】【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选自唐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 “右溪 ”。刻铭石上,彰示来者。(选自唐元结右溪记)【注释】合:汇入。攲嵌(qqin):石块错斜嵌插溪岸的样子。洄悬激注:洄,漩涡;悬,形容触石溅起的浪花;激,形容被石遏制而造石成的急流;注,形容水急如灌注一般。逸民退士:指不仕的隐者和归隐的官宦。置州:指唐朝设置州郡。 疏凿芜秽:疏通水道,开挖乱石,去除荒草杂树。俾(b)为亭宇:以便修筑亭子房屋。以裨形胜:裨,补益,增添好处。形胜,优美的风景。8.下列每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可百许头不置可否 B. 以其境过清以理服人 C. 不可名状莫名其妙 D.为溪在州右以人为本9.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标一处)(2分)其岸势犬牙差互 则 可 为 都 邑 之 胜 境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11.两位作者都有怀才不遇的人生经历,他们寄情山水,借景抒情。【甲】文结尾,写小石潭的清幽之境,表达出 ;【乙】文中间,写右溪无人赏爱,流露出 (2分)12.两篇游记,都有对“水”的描写,请你在下面句子中,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2分)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注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敧:倾斜。嵌:张开。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置州:设置州郡。11、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_;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_。1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潭中鱼可百许头。可:_。 以其境过清。清:_。南流数十步。南:_。 不可名状。名:_。1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_佳木异竹,垂阴相映。_1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2分)_三、【古文阅读】(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馀。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予因叹西湖胜境,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是日分韵各赋一诗而别。 (袁宗道极乐寺纪游)注:道此:道,用作动词,意为经过。此,指高梁桥。张盖:张开的车盖。古时为车上遮阳御雨之具。剔牙松:一种针叶松,其叶如牙签,故名。进贤冠:表示弃官退隐。情障:情感郁结在心头而不能消。这里犹言“心愿”。解释加点词语。8、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A.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可七八围许 B.佁然不动 思立亦以为然C. 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 投诸渤海之尾D.是日分韵各赋一诗而别 各行其是9、下列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2分)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 皆以美于徐公 C.以其境过清 D.间以水田10、翻译下列句子。(4分)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_ _ 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_ _ 11、甲段侧面写水的句子有“ ”,写出了水的 的特点。(2分)乙段直接描写水的句子是“ ”,写出了水的 的特点。(2分)四、 甲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文范文正公守邠(bn)州,暇日率僚属(下属的官吏)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絰(cudi丧服)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j急迫地)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fng)敛棺 (下葬的物品)皆所未具。公怃然(失意的样子),即彻(通“撤”)宴席,厚赒(zhu救济)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1解释甲文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气象万千( )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用现代汉语写出甲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3在下面句中用横线画出直接抒发“二者之为”的词语。 (1)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4从乙文中摘出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的有关词句。 5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谪守“江湖之远”的滕子京之邀而写的,既为劝戒对方也有自勉之意。根据乙文所叙的故事,你对“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句话的意思,有什么新的理解? 五、 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乙文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廉而工省也。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氅(chng)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有删节)1解释下列加点词。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庙堂 不可具状。具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被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后天下之乐而乐 烟云竹树而已B以其廉而工省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处江湖之远 竹工破之D然则何时而乐耶 子声丁丁然3翻译下列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 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4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六、 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乙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馕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注释】再适:改嫁。馕(zhn)粥:稠粥。不充:不足,此指虽不上。昃(z):太阳偏西。1解释下列加点词。或异二者之为。为: 去之南都入学舍。去: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在甲文、乙文中都起_的作用;但两文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甲文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乙文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4从乙文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伟大抱负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七、【古文阅读】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廉肚耳,肤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注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不暇:顾不上。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升平:太平。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自是数年之后( )8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不求甚解 B.然则何时而乐耶 怏怏不乐C.或请重法以禁之 鸿鹄之志 D.故不暇廉耻耳 温故知新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安用重法邪?_10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3分)甲文表达了作者“_,_”的忧乐观。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_,_,_”。(1分)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_”。(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1分)八、醉翁亭记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获,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问者,太守醉也。1这个片段写了四种情况。从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每种情况的短句,依次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下面各组句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往来而不绝者 临溪而渔A B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莅临指导 宴酣之乐 泉香而酒洌C D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杂然而前陈者3将“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翻译成现代汉语。译文: 4联系全文看,对作者在这个片段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水之乐B与民同乐C被贬后的抑郁心情D“醉”与“乐”的和谐统一5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境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一样具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所展露的“ , ”旷达胸襟。九、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013题。【甲】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节选自袁宏道满井游记)【乙】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置,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拍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 (节选自袁宏道虎丘记)【注释】虎丘:山名,位于苏州市西北,有虎丘塔、千人石等名胜古迹。下迨(di)蔀(pu)屋:下至小户人家。交衢间:指路边。雷辊(n)电霍:雷鸣电闪。布席:安设筵席。分曹部置:分批安排。曹,成对。妍媸(ch):美和丑。瓦釜:比喻粗俗的歌子。属(zh)而和(h)者,才三四辈:随着唱和的就只有三四群人。竹肉相发:箫管声伴着歌唱声。竹肉,管乐器和歌喉。1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髻鬟之始掠也(梳掠) B风力虽尚劲(猛,强有力) C得数十人而已(得到) D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大约)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于时冰皮始解 告之于帝 B罍而歌者 一人缓拍而歌C竟以歌喉相斗 属予作文以记之 D郊田之外 齐国之美丽者也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_13文段理解。(5分)(1)甲文写_景,以_ 景观为主,重点描绘了水光山色、柳条麦田等优美景色;乙文绘秋景,以人文景观为主,重点描述了_的热闹场面。(3分)(2)甲、乙两文都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取景方式,由面到点,极富层次感。请以乙文为例具体说明(可借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_十、阅读选文山水画卷,完成912题。山水画卷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丙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9.加点词的用法、意义相近的一组是()A如镜之新开暮寝而思之 B不可知其源其如土石何C似与游者相乐得道者多助 D山峦为睛雪所洗子墨子解带为城10.解释加点的词的词义。负势竞上()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于时冰皮始解()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急洏甚箭,猛浪若奔。_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12.选出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A泠泠作响:写泉水发出哗哗的很大的声响。B波色乍明:写水波一闪一闪的动态之美。C往来翕忽:写游鱼往来轻快敏捷的样子。D娟然如拭:写雪水洗过的山峦就像美丽的少女。一、8C。9. (2分) 其岸势犬牙差互 则可为都邑之胜境(每小题1分)10. (4分) (看到)小溪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秀美的树木奇异的竹林,垂下的阴影相互掩映。(每小题2分,加点处为得分点)11.(2分)孤寂凄寒的心境 怅然若失的心情。(每小题2分)12.(2分)示例: 明写游鱼,暗写潭水(正面写鱼,侧面描水),一个“空”字,写鱼游的无所依傍,其实表现潭水的清澈无比。 正面描右溪里的漩涡、浪花、激流等水的形态,“触”“注”等动词生动表现出溪水激荡的气势。(意对即可,加点处为得分点。)【附】右溪记译文在道州城西边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条小溪。它向南流几十步远,并入营溪。溪水两岸,全都是怪石,它们倾斜凹陷,回旋盘曲,姿态奇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清澈的溪流冲击到岩石,便激起腾空的浪花和股股洄流。岸边还有美丽珍奇的树木和青竹,垂下荫影相互遮蔽。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野,就应当是隐士游玩居住的地方;如果在人烟稠密的地方,也可成为繁华都市的名胜风景区,和喜爱清静的人植树建亭的地方。可是自从道州城成为州的治所以来,却至今没有人们来欣赏它和喜爱它;我在溪水旁徘徊,为此感到失意惋惜!于是进行疏导开通,清除掉杂乱的草木,建造了亭阁,又种植了松树、桂树,还铺植保护坡岸的香茅,来增益它优美的景致。因为溪在州城之右(即西面),便命名它为“右溪”。现在把这些文字刻在石上,以让后来的人知道。二、11、(潭)水和(游)鱼。清流触石,洄悬激注。12、大约,大概。凄清,冷清。向南。说出。13、那石岸的形状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秀美的树木奇异的竹林,垂下的阴影相互掩映。14、这里景色优美却无人赏爱,触发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三、8、(2分)A9、(2分)AC10、(4分)(2分)(鱼儿)来来往往,轻快敏捷,(1分)好像和游人逗乐。(1分)(2分) 极乐寺离桥大约三里路,(1分)道路的风景也很好。(1分)11、(4分)“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1分)突出水的清澈;(1分)“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 (1分) 表现了水洁白、轻柔的特点。(1分)附译文:高梁桥下的河水从西山深峡谷中流淌过来,经过此地流入河里。一千匹白色的带子一般,微风吹过水面就像罗纹纸(一种纸张)。河堤筑在水中,被两条河夹着。堤上有四行绿色的杨数,树木古老枝叶繁盛,一棵大树的树阴,可以铺好几张席子,从叶子缝隙中垂下的光线有一丈多长。 极乐寺离桥大约三里路,道路的风景也很好,马在绿荫下前行,就像给马车做的车棚。佛殿前有几株“剔牙松”,松树躯干碧绿嫩黄,斑驳疏落就像大鱼的鱼鳞,松树大约有七八围(一人环抱的长度叫做围)粗。 空闲时节,我曾经和黄思立等先生一起来这里游玩。我的弟弟袁中郎说:“这个地方就像钱塘、苏堤”。黄思立也认为是。我于是感慨西湖美景,我梦到很多次了,什么时候能挂起进贤冠(挂进贤冠,意思是辞去官职,挂起官帽,让给贤能的人),充当西湖六桥底下的游客,了却我一段山水情缘? 当天每人分别押一个韵,各自做了一首诗,然后道别。四、1(1)景色、景物。(2)雄伟的景象。(3)探求。(4)处在。2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3(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感极而悲者矣。(2)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其喜洋洋者矣。4亟令询之、怃然、彻宴席、厚赒给之。5不仅忧君而且忧民。五、1探求。宗庙和殿堂,指朝廷。写,描绘。通“披”,披着。2B(A .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助词,与“已”组合成“而已”,语气助词,罢了。B .连词,因为。C.助词,取消主谓句子独立性。代词,代竹子。D. 代词,这样。助词,的样子。)3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焚香静坐,消除一切世俗的杂念。4范仲淹忧国忧民。王禹偁随遇而安、自得其乐。六、1心理活动,心情。离开。2有时夜里昏沉困倦,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3揭示主题。议论。记叙。4提示:从家世贫苦、了解人民的疾苦、从小立志苦读、大通六经之旨、奠定了儒家仁爱思想等方面回答。七、7他的。这。8B。9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八、1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2B。3背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4B。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九、10C(2分)11B(2分)12柳条将要舒展却还没有舒展,柔软的梢头在风中飘荡,麦苗破土而出,短小如兽颈上的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