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辅导课外文言文.doc_第1页
一对一辅导课外文言文.doc_第2页
一对一辅导课外文言文.doc_第3页
一对一辅导课外文言文.doc_第4页
一对一辅导课外文言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晏子谏杀烛邹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注:齐景公,春秋时代齐国国君。弋,将绳子系在箭上射。烛邹,齐景公的臣仆。(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分)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 是罪一也。( )(2)翻译: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2分) 我的翻译: (3)读完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写出一点即可)(2分) 我的感悟: (二)越人溺鼠鼠好夜窃粟,有人置粟于盎,恣鼠啮不顾。鼠呼群类入焉,必饱食而反。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而鼠不知也。逮夜,复呼群次第入,咸溺死。注释:盎(ng):腹大口小的盆子。一、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含义。1、恣鼠啮不顾 2、鼠呼群类入焉,必饱食而反。二、翻译下面文言句子。1、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2、逮夜,复呼群次第入,咸溺死。三、1、你从越人的做法中获得了什么道理?2、你从老鼠的遭遇中获得了什么道理?翻译老鼠喜欢夜间偷吃粮食。有个人把粮食装入腹大口小的容器里,老鼠便放肆的吃,并且呼唤其他同类一起来。等到月底,粮食已经不多了,主人十分担忧这件事。有一个人告诉他一个办法,于是他就把容器里的粮食倒干净,换上水,然后用一层糠皮浮盖在水面上。这个晚上,老鼠又来了,它们高兴地进到容器里,没有意料到容器里有水,都淹死了。寓意这则故事虽然很简单,但却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对付一些类似于老鼠之类的动物,不要担心老鼠的为非作歹,关键要注意处理好细节上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诱鼠,让其自以为是,令其自取灭亡。道理老鼠角度思考告诉我们无限贪欲最终没有好下场的道理;越人角度思考告诉我们聪明人总能够善于利用对方的弱点制服对手。老鼠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鼠的贪婪与愚蠢。注释鼠好夜窃栗,好:喜欢且呼群类入焉,焉:于之,在这里是夜,是:这栗且尽,且:将且呼群类入焉,且:而且乃以糠易栗,易:换不意咸溺死,咸:都不意咸溺死,意:意料鼠恣啮,恣:放肆啮:吃是夜:这个夜晚顾:管反(必饫而后反):同“返”盎:腹大口小的坛子饫:吃饱次第:按次序逮:等到 (三)醉人击虎 世言虎不食醉人,必坐守之,以俟其醒。非俟其醒,俟其惧也。有人夜自外归,见有物蹲其门,以为猪狗类也,以杖击之,即逸去。至山下月明处,则虎也。是人非能胜虎,而气以盖之矣。译文 世上说老虎不吃喝醉的人,一定要坐那儿看着他,等他醒来。不是等他醒酒,而是在等他害怕。有个人晚上从外面回来,见到一个家伙蹲在他门口,以为是猪狗一类的动物,用拐杖打它,它就跑了。直到它跑到月光明亮处,才知道是只老虎。这人不是有打赢老虎的本事,是他的气势盖过了老虎。部分字词注释食:吃必:一定俟:等待以为:认为是,以为是击:打即:就逸:逃之:到则:原来气:气势启示再强大可怕的困难,只要我们无所畏惧,就一定能战胜它。 一、解释下列划线词的含义。1、必坐守之以俟其醒 2、之山下月明处 3、杖击之二.给下列语段注上标点。(4分) 有人夜自外归见有物蹲其门以为猪狗类也杖击之即逸去之山下月明处则虎也是人非能胜虎而气以盖之矣三、 翻译句子:是人非能胜虎而气以盖之矣四、如果将老虎看作邪恶势力的化身,以你对本文的理解,有什么启示: 苟变吃人两个鸡蛋 于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导读:用才犹用木,要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则善用人者,对有缺点之才,也当不弃,切不可因小失大. 注释:苟变:战国时卫国人.子思:孔丘的孙子,名伋,字子思.卫侯:指卫慎公.卫,战国时的一个小国,其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境.五百乘(sh ng):古代四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五百乘则有三万七千五百人.圣人:指英明的君主.杞梓(q z ):都是树木名称.干城:干,盾牌;城,城墙.用来比喻卫国的将领. 38.刘邦论得天下之道 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 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群臣说服. 导读:刘邦在楚汉之争中最终大获全胜,他之所以能据有天下,善于用人是取胜的重要法宝. 注释:列侯;汉代制度,王子封为侯的,叫诸侯;不姓刘的大臣因功封侯的,叫列侯.朕:皇帝的自称.因:就.以与之:即以之与之,把它(城镇,土地)赐给他们.夫(f ):句首语气助词,表示引起下文议论.子房:张良,子房,刘邦的谋士.本是战国韩国人,他家曾五世相韩,秦灭韩后,张良用全部家财访求刺客,要给韩国报仇.后来请个力士,袭击秦始皇于博浪沙(在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没击中秦始皇本人.张良改名换姓逃避于下邳(在今江苏省邳县东南),跟黄石公学了兵法,辅佐刘邦灭了项羽,封留侯.范增:项羽的谋士.年七十,辅佐项羽起兵成霸业.项羽尊他为亚父.灭秦后,项羽约刘邦在鸿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的项王营)会见,范增劝项羽借机会杀刘邦,项羽不听.后来刘邦进行离间,项羽果然怀疑范增,夺其权.他愤怒辞去,到彭城,背上生疮而死. 原文 39.前事不远 吾属之师 戊子,上谓侍臣曰:朕现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徵对曰: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 导读:人常说:前事不远,后事之师.以古鉴今,善于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从而更好地走今后的路,是明智之举. 注释:奥博:含义深广.是:称赞,认为好.非:批评,认为不好.圣哲:道德高尚,天资聪明.俊才:出众的才智.曾:虚词,用来加强语气,可译为连都,竟然. 原文 40.请君入瓮 周兴与丘神绩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之.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 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导读:本文写的是来俊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及周兴作法自毙的故事. 注释:瓮(w ng):大坛子.鞫(j ):审讯犯人.推事:研究事情.炙(zh ):烧烤.内状:宫内递出的状辞.推:追究,检举. 原文 41.虹 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熙宁中,予使契丹,至其极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帐.是时新雨霁,见虹下帐前涧中.予与同职扣涧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绡縠.自西望东则见,盖夕虹也.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次日行一程,又复见之.孙彦先云: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 导读:本篇先写与同事观察虹出现时的情景,后借孙彦先之语,点出虹形成的真正原理: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深入浅出,生动传神. 注释:熙宁:宋神宗赵顼(x )年号,公元10681077年.契丹:宋时北部少数民族政权.黑水:今辽宁昭乌达盟林西县和克什克腾旗境内.卓帐:竖立帐篷.卓,直立.绡縠(xi oh );绡,薄纱.縠,绉纱.都是丝织品孙彦先:与沈括同时的科学家. 原文 42.陨石 治平元年,常州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一声,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是时火息,视地中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州守郑伸得之,送润州金山寺.至今匣藏,游人到则发视.王无咎为之传甚详. 导读:沈括是北宋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被认为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一本梦溪笔谈流传至今,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本篇对人所不常见的陨石的种种特征作了描绘. 注释:治平:宋英宗的年号.震:指雷响.著(zhu ):附着,着落.宜兴县:在江苏省.王无咎:人名. 原文 43.正午牡丹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 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若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导读:画家善于观察,才能画出常人所不见之处.而要想识画之妙,也非善于观察不可.人做任何事皆如此,岂止一画而已. 注释:其:它,指古画.房敛:花房紧收.善求:善于探求. 原文 44.江淮之蜂蟹 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螫堪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尝血指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而来,悉可俯拾.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导读:人们利用能杀人的淮北之蜂与能敌虎的江南之蟹趋炎的弱点,捕杀它们毫不费力.本文以此来比喻那些趋炎附势的人是得不到好下场的. 注释:踪迹:跟踪寻找,动词.连房刳取:把蜂巢整个割下来.刳(k ),剖开刮取.悉可俯拾:全可以捡起来.悉,全. 原文 45.猫 犬 东坡云:养猫以捕鼠,不可以无鼠而养不捕之猫;蓄犬以防奸,不可以无奸而蓄不吠之犬.余谓不捕犹可也,不捕鼠而捕鸡则甚矣;不吠犹可也,不吠盗而吠主则甚矣.疾视正人,必欲尽击去之,非捕鸡乎;委心权要,使天子孤立,非吠主乎 导读:苏东坡的意思是:在什么位子上就做什么事,人应该恪尽职守.而我更深入地认为占着位子不做事尚可,如果排斥忠良,觊觎要位,则万万不可留用. 注释:主:主人.非捕鸡乎:这岂不是和猫捕鸡一样吗 原文 46.与长子受之 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不待远离膝下,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你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 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导读:朱熹教子珍惜学习机会,对儿子的良苦用心清楚可见;语重心长,发人深醒. 注释: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膝下:借指父母.汩(g ):搅乱,扰乱.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乡党:乡里,家乡的人.无忝(ti n):不要辱没.忝,辱. 原文 47.说 虎 虎之力于人不啻(ch )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别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 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者,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导读: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一则有发达的大脑,因而有高于万物的智慧;一则有发达的双手,因而能制造并使用工具.有这两点,因而能无敌于天下.但有的人,有大脑而不会用智,有双手而不会使物,以至于只能自用而不用人,那么其结果必将是为人获而寝处其皮,实在太可悲了. 注释:又倍其力:它的力量又加倍了.力之用一:力量的功用只有一点. 原文 48.楚人养狙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 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 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 言未既,众狙皆寤.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ku )者,其如狙公乎 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导读:此篇是一个寓言故事,说明当大众受蒙蔽时,有权势者尚可得逞于一时,一旦大众觉醒,那么蒙蔽大众的人必将被抛弃. 注释:养狙以为生:靠养狙来维持生活.狙(j ),猴类.旦日:(每天)早晨.部分:安排.赋什一以自奉:分给它们十分之一用来自己吃.相与:一起.破栅毁柙:打破栏杆,捣毁笼子.柙(xi ),关兽的木笼.惟其昏而奉觉也:正因为他们还糊涂而没有觉醒. 原文 49.象 虎 楚人有患狐者,多方以捕之,弗获.或教之曰:虎,山兽之雄也,天下之兽见之,咸詟而亡其神,伏而俟命.乃使作象虎,取虎皮蒙之,出于牖下,狐入遇焉,啼而踣.他日,豕曝(p )于其田.乃使伏象虎,而使其子以戈椅诸衢.田者呼,豕逸于莽,遇象虎而反奔衢,获焉.楚人大喜,以象虎为可以皆服天下之兽矣.于是野有如马,被象虎以趋之.人或止之曰:是驳也,真虎且不能当,往且败.弗听.马雷口句而前,攫而噬之,颅磔而死. 导读:象虎不是真虎,道理十分明白.如果自己以为像虎就是真虎,那么距离败亡也就不远了. 注释:患狐者:受狐狸扰害的人.或:有的人.无定指代词.牖(y u)下:窗户之下.焉:它.代象虎.啼而踣(b ):惊叫吓倒在地.踣,跌倒.驳(b ):马名. 精练: 原文 50.李氏之鸠 (陈子龙) 李氏有一鸠,能为人言,过于鹦鹉,甚慧,养之数年矣.日则飞翔于廊楹帘幕间,不远去,夕宿于笼,以避狸鼠.见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 晋人贾于吴者,见之,愿以十金易焉.鸠觉其意,告主人曰:我居此久,不忍去.公必欲市我他所,我且不食.主人绐之曰: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至贾家,则舍之去.鸠竟不食,哀号告归.贾人怜其志,且恐鸠死而金无取偿也,遂捐金十之二,而以鸠还李氏.鸩乃食. 导读:李氏鸠鸟对主人忠贞不二,当商人重金买它时,它眷恋故主,绝食抗议,而且整天哀号,表现了誓死不屈的坚强意志.这只人格化的鸠鸟,正寄托了作者陈子龙忠于明朝,忠诚不渝的节操,同时也辛辣地讽刺了那些向满清屈膝投降的逆子贰臣连禽兽都不如. 注释:陈子龙:明末的一位忠臣义士.明亡以后,他被清兵逮捕,自杀殉国.楹:堂屋前的柱子.贾(g ):做买卖,经商.十金:十两银子.绐(d i):欺哄. 原文 51.傅显迂缓 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望之如偃蹇老儒.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 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 导读:本篇通过对傅显的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一个个恪守礼教而误事的迂腐书生形象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注释:雅:美好不粗俗.比:等到.适:刚才.假寐:不脱衣服小睡 原文 52.祈梦决狱 曩有县令,遇杀人狱不能决,蔓延日众,乃祈梦于城隍祠.梦神引一鬼,首戴瓷盎,盎中种竹十余竿,青翠可爱.觉而检案中有姓祝者,竹祝音同,意必是也.穷治无迹.又检案中有名节者,私念曰:竹有节,必是也.穷治亦无迹.然二人者九死一生矣.计无复之,乃以疑狱上,请别缉杀人者,卒亦不得. 导读:祈梦决狱,牵强附会,涂毒生灵.县令的糊涂表现令人不可思议,既可笑又可叹.当时清代官场的风气可见一斑,作者可谓用心良苦矣. 注释:蔓延:指案件牵连的人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盎( ng):古代的一种盆腹大口小.穷治:穷追不舍地审理.穷,尽,到底.治,审理.根据下文的然二人者九死一生矣可知,此处穷治实指严刑审讯. 原文 53.曹司农竹虚言 曹司农竹虚言,其族兄自歙往扬州,途经友人家.时盛夏,延坐书屋,甚轩爽,暮欲下榻其中.友人曰:是有魅,夜不可居.曹强居之.夜半,有物自门隙蠕蠕入,薄如夹纸.入室后,渐开展作人形,乃女子也.曹殊不畏.忽披发吐舌作缢鬼状.曹笑曰:犹是发,但稍乱;犹是舌,但稍长,亦何足畏 忽自摘其首置案上.曹又笑曰:有首尚不足畏,况无首也.鬼技穷,倏然.及归途再宿,夜半,门隙又蠕蠕,甫露其首,辄唾曰:又此败兴物耶 竟不入. 导读:俗话说邪不胜正,鬼的伎俩在堂堂正正的人面前就无计可施了.鬼是不存在的,但社会上的邪气却是有的.只有发扬正气,邪气才无市场. 注释:曹司农竹虚言:曹竹虚司农说.司农,官职名.歙(sh ):县名,在安徽省.殊不畏:一点儿也不害怕.倏(sh )然:很快地.这里指很快地消失不见了. 原文 54.题画二则 (一) 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阴照人,置一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冬冬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注释:新篁(hu ng)初放:新竹刚刚长高.绿阴照人:绿色的竹荫照上人身.阴,同荫.窗棂(l ng):窗上雕花的窗格.冻蝇:秋冬受凉的苍蝇.于时:那时,当时.师承:受过老师指教,有相承的师法. (二)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技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导读:题画二则用两篇小短文将作画的真谛淋漓尽致的揭示出来.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 注释:勃勃:旺盛貌.这里解作情感冲动,画意突发.倏(sh ):忽然,迅速地.变相:样子改变.意在笔先:作画,作文,在下笔之前先立意,先构思.云乎:语末助词. 原文 55.牧竖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导读:狼虽是凶残的动物,但狼所表现的母爱令人感动.两牧竖利用狼的母爱天性而杀害狼未免过于残酷.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母爱永远是伟大的. 注释:少顷:不一会儿工夫.致:使.舍此趋彼:离开这只小狼奔向那只小狼.前树又鸣:指前树上的小狼又叫. 原文 56.狼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导读:人各有所长,物各有所用.此时,如果不是屠夫,恐怕什么人都会死于狼之口了.想当年,孟尝君不也是靠鸡鸣狗盗之徒而逃脱于虎狼一样的秦国吗 注释:伏焉:躲藏在那里.顾:然而,可是.以吹豕之法吹之:用吹猪的办法吹它.吹豕,屠夫将猪杀死后,为了便于褪毛,在后腿下端皮上斜割一口,用力吹,使膨胀如球.这里是活吹. 原文 57.与四弟书 澄弟左右: 吾不欲多寄银物至家,总恐老辈失之奢,后辈失之骄,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也.吾兄弟欲为先人留遗泽,为后人惜余福,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弟与沅弟皆能勤而不能俭;余微俭而不甚俭;子侄看大眼,吃大口,后来恐难挽,弟须时时留心.同治二年正月十四日. 导读:曾国藩作为清朝显赫一时的高官,却时刻不忘嘱咐自己的兄弟,子侄要勤俭,戒骄奢.欲为先人留遗泽,为后人惜余福,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真是至理名言. 注释:与四弟书:这是曾国藩写给他四弟的家书.在读书,做人,持家等各方面,曾氏对其弟弟和子女们都要求很严.在这封家书中,他诚恳告诫弟弟勤俭的意义:要想福泽绵延,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老辈:长辈.奢:奢侈.骄:骄横,放纵.泽:恩泽.勤:勘勉,勤劳. 原文 58 王冕,字元章.幼贫,父使牧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暮乃反,亡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然.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夜坐佛膝上,映长明灯读书.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称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注释:王冕:人名.挞:打.已而:不久.会稽:地名.韩性:人名.通儒:博通经典的儒士.卒:死. 37.苟变吃人两个鸡蛋 子思向卫侯谈论苟变说:苟变的才干可以统率五百乘.卫侯说:我知道他能够为将;不过苟变曾经做过官吏,收民税时吃过人家两个鸡蛋,所以不能用他.子思说:圣主选用人材,就像木匠选用木材一样,用他的长处,舍弃他的短处;因此几搂粗的良材而只有几尺腐朽的地方,好木工是不会抛弃它的.现在君王您正处在列国纷争的时代,选拔得力将士,却因为两个鸡蛋的小过就把卫国良将弃置不用,这事儿可不能让邻国人知道哇!卫侯连拜两拜说:谨受您的教导!38.刘邦论得天下之道 汉高帝刘邦在洛阳南宫摆下酒宴.皇上说:列侯,诸将不要隐瞒我,都说出你们的想法: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项羽失掉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就分封给他们,和天下人同享好处.项羽不是这样,有功劳的就嫉妒人家,有才能的就怀疑人家,这就是他失掉天下的原因.皇上说:你们只知道问题的一个方面,不知道另一面.在军帐中运筹谋略,能决定胜利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不断粮道,我比不上萧何;联合百万军兵,战必胜,攻必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位都是杰出的人才,我能任用他们,这就是我夺取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个范增却不能任用,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啊.群臣听了,心悦诚服. 39.前事不远,吾属之师 戊子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我读隋炀帝集,发现它文辞深奥博大,含义深远,也知道称赞尧,舜,批评桀,纣,但是怎么做起事来就相反了呢!魏徵回答说:为人君者即使道德高尚,天资聪明,也应当谦虚地接受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让有智慧的人献出自己的计谋,让勇敢的人能够竭尽全力.炀帝依仗自己出众的才智,骄傲自满固执己见,所以他嘴上说着尧,舜的话,身体却去做桀,纣的事,竟然自己还不觉察,以至于灭亡.唐太宗说:历史的教训刚刚过去,应当成为我们行动的老师. 40.请君入瓮 周兴和丘神绩合伙谋反,太后让来俊臣来审讯他.来俊臣趁着跟周兴一边吃饭一边研究事情的当口,对周兴说:犯人大多不肯招供,应当采取什么办法 周兴说:这很容易,拿一个大坛子,用炭火在周围烤,让犯人进到里边,什么事敢不承认!来俊臣于是找来一个大坛子,按周兴的方法周围升起炭火,站起来对周兴说:宫内有人递出状辞检举你谋反,请兄进到这大坛子里去吧!周兴惊恐万状,连忙叩头认罪. 41.虹 世上传说虹能够进入山涧吸水,的确是这样.熙宁年间,我出使契丹,到它极北的黑水地区永安山下竖起帐篷宿营.那一天雨过天晴,看见虹下伸到帐篷前面的小涧里.我和同事走近山涧观察它,虹的两端都垂在涧里.派人越过山涧,和我们隔虹面对站立,距离几丈远,中间好像隔着彩色的绫罗.从西向东望就能看见,那是傍晚出现的虹.站在涧东向西望,就被日光闪眼,什么也看不见了.隔了好久,虹渐渐向东移动,最后越过山头消失了.第二天赶了一段路程,又见到虹出现.孙彦先说过:虹是雨里太阳的影子,阳光照在雨上,就出现了虹. 42.陨 石 治平元年,在常州,太阳要落下去的时候,天上发出如同响雷一般的巨声,原来是一颗大星,几乎像月亮,出现在东南方向.不久又雷鸣般地响了一声,移到西南.又响一声坠落到宜兴县民许氏的园子里,远近的人都看见,火光照亮天空,许家的篱笆都被烧着了.这时火已熄灭,看见地上有一个洞像杯子一样大,很深.向下看,星星在洞中发出微弱的光亮,很久才渐渐暗下去,还热得不能靠近.又过了很长时间,才开始挖这个洞,挖到三尺多深,就挖出一块圆石头,尚热,像拳头那么大,一头略尖,颜色像铁,重量也像铁.州长官郑伸得到了它,就把它送到润州的金山寺.这块石头到今天仍用匣子珍藏着,游人到了就打开看.王无咎为这事作的传非常详细. 43.正午牡丹 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牡丹丛,花下有一只猫,不知道这幅画是精妙还是粗糙.丞相吴公,与欧阳修是儿女亲家,一见这幅画就说:这画的是正午牡丹.怎么证明它呢 牡丹花朵松散下垂颜色发干,这是太阳在中天时的花,猫眼中的黑眼珠像一条线,这是正午时候的猫眼.如果是带着露珠的花,那么花房一定紧紧收敛而且色彩鲜丽润泽.猫眼在早晨和傍晚,眼珠都是圆的,渐近中午就变得又窄又长,到正午时就像弓条线了.这也是善于探求古人笔下的意境. 44.江淮之蜂蟹 淮河之北有一种毒性很大的蜂,它的尾部能将人蜇死;江南有一种很厉害的蟹,它的螯可以对付老虎.但是捉蜂的人不一会儿能捉很多,而捉蟹者从不受伤.蜂在泥土或木石上筑巢.人跟踪寻找到蜂巢,就可以在夜里拿着火把到蜂巢跟前,群蜂会倾巢而出飞向火焰,直到全部烧死.然后可以把蜂巢整个割下来.蟹生活在蒲苇之间,晚上只要在水边点上一盏灯,它们就会全部爬过来,这时你就可以俯身一一拾取.只知奔向火光而不能规规矩矩地呆在它所应呆的地方,落得个死亡的下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45.猫 犬 苏东坡说:养猫用来捕鼠,不可以没有鼠而养不捕鼠的猫;养狗用来防奸邪之人,不可以没有奸邪之人而养不叫的狗.我认为猫不捕鼠还可以,不捕鼠而捕鸡就更坏了;狗不叫还可以,不对着盗贼叫而对着主人叫就更坏了.仇视正直的人,一定要尽力打击而去除他,这不就是猫捕鸡吗 觊觎重要的职位,使皇上孤立,这不就是狗吠主吗 46.与长子受之 如果你努力学习,在家里也完全可以读书写文章,弄明白言论或文章的内容和道理,用不着远离父母,千里迢迢地去跟从老师学习.你既然不能这样,就是自己不好学,也不能指望你懂得这个道理.但是现在让你出外从师的原因,是担心你在家里为俗务所缠身,不能专心读书学习.同时,父子之间,我也不希望日夜督促责备你.再者,在家里也没有朋友和你一起探讨,增长见识,所以要让你出去走一走.如果你到了老师那里,能够奋发图强,有所作为,努力改掉旧的习气,始终勤勉谨慎,那么我对你还是抱有希望的.不这样的话,就白费精力.如果和在家里一样,哪一天回来,又只是不务正业的人,不知道你还有什么脸面再见父母亲戚和乡里老朋友呢 可要好好地想一想啊!想一想啊!早起晚睡,不辱没你这一生!这一次离家从师,千万要努力. 47.说 虎 老虎的力量同人相比,所差不止一倍.虎爪牙锋利,而人没有那样的尖爪利牙,老虎的力量又比人大几倍,所以人被虎吃掉,没有什么奇怪的.然而虎吃人不常见,而虎皮人常常铺它用它,为什么呢 虎用力气,人用智慧;虎用自己的爪牙,而人借助外物.所以力量的功用只有一点,而智慧的功用非常之多;爪牙的功用是一,而物的功用是百;用一来对抗百,即使勇猛必不获胜.所以人被虎吃掉,是有智慧和外物而不用.所以天下用力而不用智慧的人,与只仗自己一个人而不发挥大家作用的人,都是虎的同类.它被人所获,被人所杀而用其皮来坐卧,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48.楚人养狙 楚国有一个靠养猴来生活的人,楚国的人称他为狙公.每天早晨,狙公一定在院里分派猴子们干活,派老猴率领小猴往山中采摘草木的果实,上交十分之一用来自己吃,有的猴子不给,狙公就用鞭子抽打它.群猴都害怕他,不敢有违.有一天,有个小猴对众猴说:山上的果树,是狙公栽种的吗 大家说:不对,是天生的.小猴说:不是狙公就不能摘取吗 众猴说:不对,都可以摘取.小猴说: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靠他分派(去采)为他干活呢 话未说完,众猴都醒悟过来.那天晚上,众猴一起等狙公睡了,打破栏杆,捣毁笼子,拿走了他储存的食物,互相拉着进入树林,不再回来.狙公终于饿死了.郁离子说:世上有用权术来统治百姓而没有道德准则的人,差不多和狙公一样吧!只是他们还糊涂没有觉醒,一旦有人开导他们,使之明白,那狙公之类的欺诈权术就行不通了. 49.象 虎 楚国有个受狐狸扰害的人,多方设法来捕捉狐狸,但没有捉到.有人教他说:虎,山兽之王,天下的野兽见了它,全都吓掉魂似的,趴在地上等死.于是他让人做了一个假老虎,拿来虎皮蒙在外面,把它放在窗户之下.狐进来遇到象虎,惊叫着吓倒在地.有一天,一头野猪出现在他的田里,于是就让人把象虎埋伏在田里,而让他儿子拿着长戈在通衢上拦截它,农夫大声吆喝,野猪在草丛中逃跑,遇到了象虎,回过身来向通衢奔去.野猪被捉到了.楚人非常高兴,认为象虎可以降服天下的野兽.后来,野地里有一种野兽,样子有点像马,楚人披上象虎就跑过去.有人劝阻他说:这是驳呀,真虎尚且不能抵挡,去必将遭难.不听.那驳马发出雷鸣似的吼叫,扑上前来,抓住了他就咬,楚人头颅破裂而死. 50.李氏之鸠 李氏有一只鸠,能说人话,说话的能力超过鹦鹉,非常聪明,李氏已经养它好几年了.它每天就在走廊厅堂的帘幕之间飞来飞去,从不飞远,晚上就睡在笼子里,来躲避狸猫,老鼠的侵扰.它看到男女仆人有私下里偷拿东西的,摘花毁绿的,一定要报告给它的主人. 有个晋国人在吴地经商,见到了这只鸟,愿意拿十两银子把它买下来.鸠已经觉察到他的意图,就告诉主人说:我住在这里已经好久了,不忍心离开.你果真要把我卖到别的地方去,我将绝食.主人哄骗它说:我有二个朋友想要看看你,看完了就带你回来.到了那个商人家里,主人就抛下它离开了.鸠整天不吃东西,哀呼号叫,要求回去.商人很同情它的忠诚和意志,而且还担心鸠死了而又不能取回银子,于是留下了十分之二的银子作为补偿,把鸠还给了李氏.鸠才吃东西. 51.傅显迂缓 傅显喜欢读书,很能了解文章的意思,也稍微懂得医药方面的知识,本性迟钝,看起来就像迂腐萎靡的老书生.一天,他迈着四方步到集市上,碰到人就问:见到魏三兄没有 有的人指点他在什么地方,傅显就迈着四方步前往.等他见到魏三,喘息了很长时间.魏三问找他有什么事.傅显说:刚才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做针线活,疲倦了在打盹.小儿在井旁玩耍,离井口三五尺远,似乎让人担忧.男女有别,不便把三嫂喊醒,所以跑来找您.魏三非常惊恐,奔往井边,到了那里三嫂已经趴在井口上哭儿子了. 52.祈梦决狱 从前有个县令,遇到一件杀人案不能够判决,被牵连的人一天天地增多.于是他在城隍庙求神赐梦指点.梦中见神领来一鬼,那鬼头顶瓷盆,盆中栽了十几竿竹子,青翠可爱.醒来后他翻阅案卷,见有姓祝的人,祝,竹发音相同,心想一定是这个人了.严刑审讯,没能发现可疑的罪迹.他又翻阅案卷,见有名叫节的人,暗自想道:竹子有节,一定是这个人了.严刑审问,也没发现疑迹.而这两人已经被拷打得九死一生了.他再没有别的办法,于是当作疑案上报,请求准许另外捉拿凶手,但终究也没抓到. 53.曹司农竹虚言 曹竹虚司农说,他的族兄从安徽歙县到扬州,途中经友人家.时值盛夏,请坐书屋,非常宽敞凉爽,晚上就想在这儿睡觉.友人说:这儿有鬼怪,夜里不可以住.曹竹虚坚持住这里.半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