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doc_第1页
第二课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doc_第2页
第二课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doc_第3页
第二课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doc_第4页
第二课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一、教学目标1词语学习:学习本课的27个新词语,要求会读,懂意思。重点掌握“油然而生、逮捕、侵略、激发、放映、前辈、牺牲、气概、自豪感、繁荣”10个常用词,要求会读、会写、会用。3.句型学习:学习本课的3个句型,要求能结合情境使用。重点掌握“无论都”、“,后来”、“,并”。4.课文学习:掌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能够用自己的话叙述课文。5.通过学习本课学会唱国歌,激发学生爱国激情。二、教学建议本课教学时间为5课时。1.第一节课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第二、三节课进行课文学习。第四节课为自读课文的学习。第五节课为交际与习作练习。完成课堂练习,就本课主要内容进行相关话题的讨论,通过训练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成段表达能力。2.词语和课文以提前预习、自学为主,课堂教学侧重检查预习的情况,解难答疑,交流体会。3.教具使用利用多媒体国歌;准备录音机;课前准备(学生抄写国歌歌词)。第一课时 阅读理解课文一、教学目标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每个学生做到完全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结构,掌握课文的叙述顺序和表达方式,理解疑难句型,并能模仿造句。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词的预习情况(请3-4名学生解释本课常用词语的意思并进行造句。)2.检查课文的预习情况。(先请3-4名学生朗读课文,再根据课文的内容提问)3.带着问题再自读课文,看一看刚才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了吗? 三、课文导入导入1:大家肯定听过国歌,哪位同学能用汉语唱一下国歌? 导入2:我们今天学习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的课文,本课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由来。我们来看看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什么呢?请大家齐读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问题?(主人公会有什么样的经历呢?看看你是否也有过相似的经历)导入3:大家经常唱国歌,对国歌的旋律和歌词都非常熟悉。但是,对国歌的来历也许许多同学不一定十分了解。其实,我国的国歌也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四、初学课文1.方法和任务。(1)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2)分小组朗读并交流初读感受。2.预设问题。(1)听到了国歌每个中国人都会怎么样?(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的原名是什么?(3)1935年人们为什么会组织成立义勇军?(4)义勇军进行曲是那部电影的主题歌?(5)音乐家聂耳是怎么创作义勇军进行曲?(6)1949年9月义勇军进行曲是怎样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的?3.教学提示: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先讲认识和理解,有多少说多少,不必求全;然后请学生回答预设问题。五、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1.在小组中,每个人用重点词语造句或进行交际运用。2.小组互动学习。每个人整理自己不懂、不会用的词语,在小组中提出来,请其他同学的帮助。通过讨论,解决部分疑难词,实在解决不了的,提交到全班,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六、解难答疑让学生把不懂的字、词找出来,提交全班解决,教师加以总结、归纳。(一)词语例释:1.油然而生:油然:很自然的。形容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2.侵略:指对他国的武装侵犯。侵略是霸权主义的本性,是最严重的国际罪行。3.逮捕:捉拿(罪犯)。如:逮捕罪犯、逮捕嫌疑犯、罪犯被逮捕了。4.激发:刺激使奋发: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例:老师的这番话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使分子、原子等由能量较低的状态变为能量较高的状态。5.放映:利用强光装置把图片或影片上的形象照射在幕上或墙上。一般指电影放映。例:这部影片放映后,在全国引起了轰动。6.前辈:“辈”家族的世代,泛指人际的一种先后次第,如:辈分、先辈、长辈、后辈、晚辈、前辈。“前辈”指年长或资历较高的人,如老前辈、革命前辈。7.牺牲:舍弃;捐弃,如:牺牲生命、作出巨大牺牲、牺牲休息时间。8.气概:在重大问题上表现的魄力气度,如:英雄气概、革命气概。9.自豪感:“感”为构词词缀,表示感觉或感触。如:自豪感、优越感、读后感、骄傲感、失落感、手感等。10.繁荣:(经济或事业)蓬勃发展;昌盛,如:经济繁荣、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使繁荣:繁荣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事业。(二)形近字辨析缓:hun慢,与“急”相对,如:步、行、慢、迟。延迟:刑。办。役。征。刻不容。 (1)暖:nun温和,不冷:和、温、色、洋洋。使温和:酒、一手。 绸: chu一种薄而软的丝织品,如:子、纺、缎。束缚,缠绕:缪。(2) 调:tio协调、调和。使配合适当均匀。dio调动、派遣。语音的长短高低,如:语调。染:rn把东西放在颜料里使着色,如:料、色、印。(3) 得病或沾上坏习惯或接触到什么,如:病、感、传柒:q“七”的大写。征:zhng远行,如:长、途、用武力制裁,讨伐,如:服(用力制服),如:讨、伐、战(出征作战)。(4) 招请,寻求,如:求、稿、婚、询(征求意见)。怔:zhng:惊惧。七、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布置作业。1课文小结:全文线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进行曲的由来: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电影剧本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7月,国歌传遍全国1940年,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唱国歌1949年9月,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代国歌。2作业:(1)口头作业:熟读课文,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能用自己的话复述。(2)书面作业:抄写本课词语(3遍)并用本节课所学的词语造句。第二课时 深化课文学习一、教学目标1.联系课文叙述的情节,理顺课文的条理。2.掌握课文的结构。二、细读课文1.理解课文中讲述的每个情节、达到理解课文主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旨。2.梳理课文叙述的方式,掌握课文的结构。三、深学课文1朗读课文(个人读、分组读、抽读、全班读等多种形式穿插进行)2串讲课文。(1-2自然段)用国歌的歌词引出本课的话题国歌。提问:中国人听到国歌会怎么样? 1“无论都”结构。(1)导入:教师以替换的方式导入此结构。u老师和学生都要参加今天的会议。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参加今天的劳动。(2)句型操练:请学生跟教师大声说出下列句子。u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她都第一个到学校。u无论是坐火车还是坐汽车,都提前告诉我。u无论有多难,我都会坚持学下去。(3)归纳:“无论都”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无论”的后面一般跟“哪里、什么、任何、多么”等代词。(第34自然段)这两段讲述了国歌的来历。1.提问:1935年为什么人民自愿组织起义勇军进行抗战? 义勇军进行曲是那部电影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是谁谱的曲?电影风云儿女上映后,有何反响?2“。后来”结构。(1)导入:教师以替换的方式导入此句型。他去了上海,去了北京。后来,继续北上来到了大连,并在那儿定居下来了。(2)句型操练:请学生跟老师大声说出下列句子。u起初我学得很艰难。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学得就比较轻松了。u刚来这个班时大家并没有发现艾力会踢足球。后来,一场比赛使大家对艾力足球水平大加赞赏。(3)归纳:“后来”是时间名词,指在过去某一时间之后的时间。 u去年我在北京学习了一年俄语。后来,就回家乡自学了。u刚上初中时我并不喜欢足球。后来,在李老师的影响下逐渐喜欢上了足球。(4)课堂操练:用“后来”、“以后”填空u吃完早饭 ,我们就向天池出发了。u我当了一学期的班长。 因为生病休学,就没有当班长了。 u这封信现在不要打开,等你回到家 ,再打开。u起初我并不认识艾力的。 通过艾山介绍认识了艾力。(第5-6自然段)本段讲述了义勇军进行曲是如何成为代国歌的。1.提问:1940年是哪位歌唱家唱了义勇军进行曲?后来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了一首怎样的歌?1949年是谁将义勇军进行曲推荐为国歌的?2“,并”结构。(1)导入:将下列两个句子连接起来。 他去了上海。/他参观了世博会。他去了上海,并参观了世博会。(2)句型操练:请学生用“并”将下列句子连接起来。u艾山找到了艾力。/艾山得到了艾力的帮助。u阿里木认识了李师傅。/阿里木学会了木匠活儿。(3)归纳: “并”连词,意思是“并且”。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u我完全同意并拥护领导的决定。u他参加了比赛,并获得了第一名 (第7自然段)讲述了国歌的精神作用。四、课文教学总结1.归纳文章的结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进行曲的由来: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电影剧本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7月,国歌传遍全国1940年,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唱国歌1949年9月,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代国歌。2.国歌和国旗一样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她激励全国人民为保卫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学习课文,了解到我国国歌不平凡的来历和意义。五、小结和布置作业1.口头作业:弄清楚全文的陈述顺序,按文章的结构完整地复述课文。2.书面作业,抄写你喜欢的自然段。(100字左右)第三课时 强化训练一、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以课文为材料,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运用课文提供的材料、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选择本课的疑难知识点,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强化训练,达到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的目的,并进一步转化成习惯和能力。二、听老师讲故事听的训练老师对课文加以改编,可以增删、改变内容,使故事更加口语化,让学生容易听懂。三、学生可根据课文表演听说训练以知识竞赛的形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课文内容,由一个小组提问,其他小组进行抢答。活动提示:要求提问的小组要尽量以课文内容主,也可围绕有关国歌的故事出题,回答小组回答要切合题意,表述正确。最终从表演小组对话语气、态度和情绪,对话内容是否完整,表演是否自然等方面进行观察,评选出最佳表演小组。四、复述课文说的训练1.方法和任务。要求学生能够复述课文的主要结构,互相补充完善,然后小组推选代表在班级汇报。2.复述要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进行曲的由来: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电影剧本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7月,国歌传遍全国1940年,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唱国歌1949年9月,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代国歌。(1)在班里进行课文复述比赛,看哪位同学复述得好,分别记分。(2)结合自己的唱国歌的经历和感受,谈谈你对“国歌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五、小结和布置作业1.口头作业:将本篇课文的内容讲给你的家人听。2.书面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二三。(2)写出他读书时遇到的麻烦,要求过程完整,层次清楚。第四课时 自读课文一、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己阅读,通过阅读找出不会读、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理解掌握,同时加深对本课主题的理解。二、读的练习“自读课文”按一定的阅读要求进行阅读。阅读中注意发音准确,句与句之间的停顿,能根据标点符号的标示读句子,没有标点符号不能停顿,句子不能断开,还要根据课文的内容,注意语气,要有感情地朗读。以增强语感,在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中学习词汇。三、我的小词典1.土尔扈特部:t r h t b清代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17世纪30年代西迁至额济勒河(伏尔加河)下游自成独立游牧部落。18世纪初为摆脱沙俄压迫维护民族独立首领渥巴锡率领部众发动了武装起义并冲破沙俄重重截击历经千辛万苦胜利返回祖国。 2.跋涉:b sh 登山涉水。形容旅途艰辛:长途跋涉。3.游牧:yu m居无定处,从事畜牧。4.扩张:ku zhng扩大(势力、疆土等),如:向外、这种药能使血管。5.驱使:q sh命令人去做某事:受驱使而不得不做。推动:受自尊心所驱使。6.妄图:wng t狂妄地谋划:妄图谋逆。7.灭绝:mi ju消灭干净;消亡殆尽,如:死尽灭绝、灭绝人性。8.封锁:fng su(用强制力量)使跟外界联系断绝,如:经济、消息。(采取军事等措施)使不能通行,如:线、边境。9.毅然:y rn坚决的;毫不犹豫的,如:毅然决然、毅然离家参加革命。10.击溃:j ku/hu打垮;打散,如:敌军一个师。11.一鼓作气:y g zu q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12.摧毁:cu hu彻底破坏。13.煎熬:jin o比喻焦虑、痛苦;受折磨。如:受尽煎熬。14.拦截:ln ji中途阻挡,不让通过,如:洪水、歹徒。15.蓬头垢面:png tu gu min头发蓬乱,脸上很脏。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也泛指没有修饰。 16.形容枯槁:xng rng k go槁:枯干。指形体容貌消瘦不堪。17.不堪:b kn经受不起:不堪虐待、往事不堪回首。不能;不可:不堪入耳、不堪容忍。在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深:狼狈不堪、忙碌不堪。四、小结和布置作业1.口头作业:熟读“自读课文”。2.书面作业:(1)写一写“我的小词典”里的词语并注音。(2)完成课后练习六。第五课时 真实交际一、教学目标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通过真实场景设计,进行切合实际的交流,达到在现实生活中自由运用、交际的目的。二、交际话题1. 你是如何理解“国歌是代表一个国家的歌曲”这句话的? 2. 你是如何理解“国歌是一个民族的心声”这句话的?。3.请每位同学谈谈唱国歌的感受和体会。4.请查阅资料告诉同学们和国歌有关的故事。三、学生分小组讨论上述话题,写出演讲话题提纲。1.方法和任务。要求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完成,演讲的提纲经小组集体讨论修改后,推选代表在班级发言。2.活动提示。为增强竞争性,提高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应提议成立临时评委会,结合同学的意见,给各小组评分,记录成绩。四、当堂作文。“国歌给我力量”“不平凡的国歌”或“国歌使我振奋”(150字以上)1.方法和任务。教师指导学生撰写写作提纲。2.活动提示。教师在检查中发现有好的写作提纲,可以推荐给全班学生借鉴学习,要求学生在写作文中注意用实例说明自己的观点。五、总结全课学习,布置作业。1.修改完成作文。2.预习下一课的词语和课文。关于练习(一)练习设计说明1.练习一是关于听力训练的,可在课堂完成。2.练习二是关于字词练习的可在强化训练时完成。3.练习三是关于句子练习的可在强化训练的完成。4.练习四是关于课文练习的在课文学习中穿插进行。5.练习五是关于口语交际的,在真实交际时使用。6.练习六是关于写作训练的,在巩固训练时完成。(二)课外延伸学习:查找资料,关于“国歌”方面的故事。练习参考答案一、听力练习。(附:听力录音文本手术台就是阵地)敌人的飞机不断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师卫生部长匆匆赶来,对白求恩大夫说:“师长决定让您和一部分伤员离开这里。”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部长恳求说:“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您离开这里,是战斗形势的需要。”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一)听录音填空。1周围 2形势3怎么 4胜利 5连续(二)根据录音判断正误。1()2()3()4()(三)根据录音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1C一个战地医生 2B师长3C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 4A不停给伤病员做手术 二、字词练习。(一)根据拼音写词语。侵 略 逮 捕 前 辈 繁 荣 牺 牲 自豪 感 (二)划线连词,选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侵略侵占 播放放映 逮捕抓捕 激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