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6:公文写作语言浅析.doc_第1页
作业6:公文写作语言浅析.doc_第2页
作业6:公文写作语言浅析.doc_第3页
作业6:公文写作语言浅析.doc_第4页
作业6:公文写作语言浅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文写作语言浅析摘 要认识公文语言的基本特点,对于培养公文语言的感应能力,掌握公文写作方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对公文语言的基本特点作一些探讨。关键词公文写作 语言特点公文是国家党政机关、军队、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处理公务、处理生产、开展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由于交际的目的、内容、对象和条件等因素对语言材料和修辞方式有着自己的选择,因此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大家都能感到,看一篇公文,既和读一篇小说、散文感受不一样,也和读一篇社论、科技论文不同。这就说明公文语体是和文艺语体、科技语体和政治语体相区别的。这种区别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于它是以记述为特征,实用为目的,它不追求语言的艺术化,也不以语言的生动性为主要特征,除个别以鼓动、宣传为目的,如鼓动报告、倡议书、商品广告外,它主要是把准确和简洁等作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要求,而规格化(尤其是严格意义上的公文)则是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我们可以说,准确性、简明性、规范性是公文语言的三个基本特点。一、准确性准确是一切优良语言风格的基础,公文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是指语言表义要准确贴切,不模糊,不产生歧义。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文件和文章都是具有这样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公文必须写得一清二楚,十分明确,句稳涮妥,语体通顺”(叶圣陶语)。其实准确是公文的生命,也是公文的最晕要、最基本的要求,公文也只有内容真实准确,才有理论的说服性,才能更好地完成赋予公文的使命。古人对公文表意的准确贴切曾设喻:“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可见,公文语言准确性的重要。文字要表达得准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做到用词确切、掌摧分寸,对义有两歧的词尤须避免。汉王充在论衡自经中指: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公文要求直接说明意图,叫确 述 点,说要“明言”,写要“露文”,艨胧含糊,似是而非的词汇不能使用。如上海新建机器厂和云南开远水泥厂签订了一份订货合刷,在交货栏内写着“争四季度完成”,由于原材料影响,新建厂于次年一季度才能交货,开远厂得知年内不能取货,四次向新建厂要求撤销合同,但新建厂不予同意。法院在受理此案时发现,双方 “争”字上理解不同,新建厂认为“争”是争取的意思,而开远厂则认为“争”是力争、保证的意思。法院判定合同用词不明确,双方都有责任,共同承担损失。其次,用词恰当,造句符合语法,判断推理合乎逻辑。请看下面的例予:“据查,最近我市市民养狗成风,影响环境卫生,且多次发生疯狗皎人的事件。现有养狗者必须于本月l5口前将所养的狗自行处理,违反此规定者,由公安局派人捕杀。”捕杀的应该是狗,而不是“违反此规定者”。毛病出在主语上。又如:饭店全体工作人员都要执行本店的规章制度。“制度”只能遵守不能执行。这是动宾搭配不当。再如:“某果品交易市场,去年办场七个月经营金额达50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4。”既然是去年才办场,何来比上年增加呢?这是前后说法矛盾。再次,正确使用模糊语言。模糊语言是指那些外延不确定、内涵无特指的弹性语言。如“基本上”、“原则上”、“适当的时候”等。大量使用模糊语言,是公文语言运用上的一大特征。正确使用模糊语言,可以使公文语言更加准确、严谨;可以使公文语言表意委婉、得体、留有余地、富有弹性;有时候,还可以使公文中不便直说的内容不言而喻。大多数公文对模糊语言的运用是必要的,不容置换。但要明确,模糊语言并不等于语言模糊。在某些应该准确措辞的公文中,决不能滥用模糊语言。滥用模糊语言,不仅不利于公文写作水平的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各项工作的实施。因此,准确使用模糊语言是公文写作成败的关键。二、简明性简明,指言简而意明,尽可能用最少的语言,清楚明白地表达最丰富的内容,不宜铺陈或夸张渲染。特别是政策法规性公文,必须惜墨如金,做到言简意赅,文约意丰。列宁曾要求机关发文“要象电报那样写得极其简短。”毛泽东同志也曾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给中央送的“报告文字每次一千字左右为限,除特殊情况外,至多不要超过两千字。 综合报告内容要扼要,文字重简练,要指出问题或争论之所在。”公文的语言简明既节约写的时间,又节约读的时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怎样才能使公文语言简明、精炼昵?第一,围绕主题,删繁就简。公文的实用性要求公文语体要讲求效率,公文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为了表达主题不可缺少的部分,去掉那些可有可无的空话,力争做到“益一字则文赘,损一字则意阙”的境界。现在有些文件的开头不是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不管内容如何,总是先论述一番形势或颂扬一番领导,然后绕个大弯子才接触正题。这是一种不好的文风,应删繁就简,真正体现出公文讲求效率的实效性。同时,由于公文主旨和观点的需要及文种的不同要求,材料应详略得当。该详细的应写得具体明白,该简略的一定要简略,否则让人感到内容拉杂,不得要领,反而掩盖主旨。如写“请示”常常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把“请示”的缘由写得过于具体、繁杂,使具体“请示的事项”反而不突出。有的人甚至认为“请示的缘由”写清了,“请示的事项”不用写自然就明白了,这也是一个误区。“请示”最核心的就是把“请示的事项”写得具体、明白。第二,恰当运用省略句、非主谓句和省略语。省略句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为了避免重复而有意省略了一些不言自明的句子成分。公文写作中省略主语的情况较多,如“个别进度较慢的单位,一定要按照市监察工作会议的要求,在本月底前组建起来。一边筹建,一边开展工作。”恰当地运用省略句,既可以使语句显得简洁明快,又有利于突出表述的内容。公文中还常常使用动词性非主谓句。非主谓句是指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旬,它由主谓短语以外的词语或短语构成。如“严禁非法保存、使用、买卖罂粟种籽、罂粟壳。严厉打击处理非法种植罂粟的违法犯罪活动。”这类动词性非主谓句用语简洁,表意准确,较多地用于表达祈请、希望、限定、劝阻、禁止、号召、命令等内容和语气的句子中。约定俗成的省略语在其他文体中也有运用,但远没有公文中运用的多。如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出现在公文中,可以缩略为“十七大”,第十个五年计划,可以缩略为“十五”,纪律检查委员会,可以缩略为“纪委”等,这些省略语的广泛运用,使公文显得精当简洁。当然,公文中的省略语,一般是约定俗成并且为大家所熟悉的,而不是生造的。第三,使用公文专用语。公文专用语一般都有特定含义,在长期写作实践中形成了言简意丰的特点。这些专用语都是约定俗成的,在公文语言表达上十分凝炼简明,在公文写作中可适当运用。如一篇“请示”的结束用语常常是“当否(妥否),请批复”,这样就比“是不是妥当,请给予指示,我们好按照指示去办理”要简练。三、规范性公文语言的第三个特点是规格性。这种规格性,表现在上述一套专门的公文语句,还包括一些特殊的体式和行款。所谓特殊的体式和行款,指的是公文(主要是严格意义上的公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的一套稳定的式样,就是人们常说的“公文程式”。公文程式(也叫文件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份:公文名称(标题)、编号、主送机关、正文、附件、签字盖章、发文年月日、抄送单位、公文上的各种标记(如机密等级、缓急程度等)。在这些组成部分中,又因公文种类的不同,而有种种区别。总的来说,公文名称、主送单位、公文内容、签字盖章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谈不上是一篇公文,就会影响公文的合法性。对公文程式,尤其是不同种类公文的用途、特点,秘书人员必须烂熟于心,了如指掌。在这方面,要想来点个人创造,可能性是不大的。恰恰相反,拟文时倒真要“亦步亦趋”,老老实实照规矩办。从实际运用看,目前公文规格上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混乱,如“请示”与“报告”混用,“决定”与“决议”不分,简报中加带请示,该用“通知”的却用了“决定”,基层单位改名称用“启事”的却用了政府部门才有权发布的“公告”等等。准确性、简洁性、规格性统一在一份具体公文的整体之中,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这三个语言特点表现在修辞方式的选择上,也有其特点。在句式方面,如长短句的安排,整散句的调整,以及对偶、反复、排比等,可以适当运用。公文也要追求生动有力,在一定的修辞范围内也是大有可为的。我们常常看到由于语汇不丰富,公文用来用去老是那么几句熟语套话,或者句式板滞,老是陈述句一用到底,使人读起来乏味。当然,公文在追求生动上,也应有自己的特点。有人把李密的陈情表、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李斯的谏逐客书作为公文的典范,这是有道理的。如它们在深入剖析事理、把握行文的分寸感、既入理又入情的表述方式等。但是从语言风格看,由于是从个人出发打的报告,主观感情色彩异常浓烈。从语言修辞角度来说,现代公文要做到这样实在很难。现代公文除信函、鼓动报告、倡议书等少量文种外,一般由于有法定作者,代团体、企事业单位立言,因此语言往往表现为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