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庭教育发展的历史.ppt_第1页
我国家庭教育发展的历史.ppt_第2页
我国家庭教育发展的历史.ppt_第3页
我国家庭教育发展的历史.ppt_第4页
我国家庭教育发展的历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我国家庭教育发展的历史 一 原始社会是家庭教育的源头二 我国古代社会的家庭教育三 我国近代社会的家庭教育四 我国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 一 原始社会是家庭教育的源头在原始社会 家庭即社会 社会即家庭 社会成员属于氏族公社大家庭公有 儿童由公社施行公养公育 二 我国古代社会的家庭教育 一 我国古代社会家庭教育的概况先秦时期 宗族的家庭教育主要由宗子负责 教育内容包括生产 生活 军事 祭祀等方面 此时的宗族家庭教育有比较明显的等级区别 随着封建制度和家庭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日益明显 及至隋唐 宋时期 家庭教育由于科举制度的确立 更加强调封建纲常伦理 而且越来越与科举考试结合在一起 元明清时期的家庭教育 强调家族族权对家庭成员的言行管理 把以修身为手段的齐家家教与国家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道德秩序的巩固紧密联系起来 形成了以 存天理 灭人欲 为核心的禁欲主义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纳入加强封建统治的重要措施之中 古代的胎教 1 作用 正本慎始 2 内容 精神 饮食 环境 起居与生活习惯古代宫廷的儿童教育 1 保傅制度 三公三少 2 三母制度 子师 慈母 保母古代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 原则 教儿宜早 教子义方 潜移默化 量资循序 有教有爱 2 方法 游戏 讲故事 体罚 古代的蒙学教材 1 以识字为主的综合知识型课本 开蒙要训 百家姓 三字经 等 2 以封建伦理道德为主的课本 孝经 论语 太公家教 小学 等 3 以社会和自然常识为主的课本 兔图册 蒙求 幼学琼林 等 4 以提高阅读能力为主的趣味读物 书言故事 胡继宗 日记故事 虞绍 等 5 以陶冶儿童性情为主的诗歌读本 千家诗 等 古代的女子教育读物 1 定义 在封建时代的礼教制度下 有专门以教育 培养 贤妻良母 孝女节妇 为目的而编写的女教读物 或称 女训 女学 内教 等 2 内容 儒家的礼书中规定妇女所应具备的四种德行 妇道 妇言 妇容 妇功 郑玄注 妇道谓贞顺 妇言谓辞令 妇容谓婉娩 妇功谓丝枲 各种女教读物即以 四德 为基本内容 系统地阐明儒家的 三纲五常 男尊女卑 等封建道德思想和为妇之道 并把 四德 具体化 规定出妇女要遵守的各种条规或戒条 3 数量 先秦儒家经典中关于女教的论述多是零碎片断 且多为行为规范一类的条规 独立的女教文本出现在汉朝 刘向 列女传 为古代105名妇女立传 以正统封建道德观念为准绳 提出妇德善恶标准和女子教育导向 倡导贞顺节义 宽容去忌 循法守礼等妇德和妇节 班昭 女诫 以母亲谆谆教女的形式撰述 启迪妇女自觉认同社会规范 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 以 列女传 和 女诫 为鼻祖 唐末至清末衍生出许多女教读物 编印量大增 教女遗规 序言 女训约言 正文 女训约言 正文 二 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1 王室家庭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伊尹和周公伊尹 名挚 夏末商初人 是我国古代第一个见之于甲骨文记载的家庭教育 他认为 人的性格 品质是在日常生活行为习惯中培养形成的 王家子弟的家庭教育关系国家的兴衰存亡 周公 姓姬名旦 谥文公 西周时期人 创立了井田制 分封制 宗法制和礼制 提出 敬德保民 的思想 主张 以教育德 建立了周王室的家庭教育师 傅 保制度 并根据他的礼乐与敬德保民思想 提出了系统的贵族子弟的家庭教育内容 除了六艺外 还包括 体恤下民 力戒贪逸 勤勉从政 谨言慎行 知人善任 勤于求贤 2 提倡 孝悌 为家庭教育核心的大教育家 孔子孔子 姓孔名丘 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人 主张建立以 孝 为根本 以家庭伦理为基础的 仁礼 政治道德体系 由此 天下大治 家庭伦理教育重在伦理情感的培养 色难 有事 弟子服其劳 有酒食 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 3 颜之推的 颜氏家训 颜之推 531 约590年以后 字介 梁朝金陵人 祖籍琅玡临沂 今山东省临沂县 他一生遭遇三次亡国之变 历仕四朝之官 多次险遭杀身之祸 因此身怀忐忑之虑 该书上承汉魏六朝以来的 诫子书 家诫 的遗风 下开唐宋元明清诸朝士大夫之家家训的先河 被称为 古今家训 以此为祖 共7卷20篇 包括 序致 教子 治家 慕贤 勉学 等篇章 1 教育要及早进行颜之推认为家庭教育应从胎教开始 纵然作不到胎教 也要及早从幼儿开始 越早越好 他说 古者 圣王有胎教之法 怀子三月 出居别宫 目不邪视 耳不妄听 音声滋味 以礼节之 书之玉版 藏诸金匮 生子咳提 师保固明孝仁礼义 导习之矣 凡庶纵不能尔 当及婴稚 识人颜色 知人喜怒 便加教诲 使为则为 使止则止 为什么教育子弟应该越早开始越好呢 他说 人生小幼 精神专利 长成以后 思虑散逸 固须早教 勿失机也 他还引用了孔子的话 少成若天性 习惯成自然 作为思想理论根据 他又引俗谚 教妇初来 教子婴孩 来作为例证 婴幼时期 一张白纸 比较容易接受影响 思想观念还没有形成 接受塑造的可能性最大 性情纯洁 未染恶习 所以说早期教育的效果最佳 2 爱与教相结合颜之推批评当时许多家庭的父母对子女 无教而有爱 一味放纵 饮食运为 恣其所欲 宜诫反奖 应呵反笑 别人提醒他时还不以为然 这样 孩子就会以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等到孩子逐渐长大 不良行为也愈加明显 这时父母才觉察到 开始加以管教 然而已经难以奏效了 反而导致子女的抵触对抗 捶挞至死而无威 忿怒日隆而增怨 所以颜之推主张父母对孩子从小就要严格要求 勤于教诲 不能溺爱和放任 父母在子女面前要庄重严肃 但不能过于严厉 要严慈有度 所谓 父母威严而有慈 则子女畏惧而生孝 比及数岁 可省笞罚 父母威严而有慈 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吾见世间 无教而有爱 每不能然 饮食运为 恣其所欲 宜诫反奖 应诃反笑 至有识知 谓法当尔 骄慢已习 方复制之 捶挞至死而无威 忿怒日隆而增怨 逮于成长 终为败德 孔子云 少成若天性 习惯如自然 是也 俗谚日 教妇初来 教儿婴孩 诚哉斯语 3 要重视 应世经务 的实学教育颜之推主张上自明王圣帝 下至庶人凡子 均须勤奋学习 学习的目的在于 行道以利世 因此要掌握 应世经务 的真实本领 因此 除必读儒家的 五经 之外 还应 涉百家之书 而且要广泛接触社会生活 学习各种杂艺 琴 棋 书 画 数 医 射 卜等 还要熟悉农业生产知识 他特别强调要掌握一技之长 以为立身之本 所谓 积财千万 不如薄技在身 他批评当时许多世族子弟不学无术 饱食终日 庸庸碌碌 知识浅薄 夸夸其谈 不务实学 脱离实际 难以应世经务 4 要培养虚心 勤勉的学习态度颜之推反对骄傲自大 盛气凌人 他在 家训 中说 见人读数十卷书 便自高大 凌忽长者 轻慢同列 如此以学自损 不如无学也 他主张学习应当虚心 应与师友切磋 他反对 高谈虚论 反对 悠闲 度日 提倡学习要勤勉努力 5 注重环境习染他认为家庭教育要注意选邻择友 是因为儿童的心理处于发展阶段 尚未定型 而儿童的好奇心和模仿性都很强 总在观看模仿别人的一举一动 无形之中 周围人的为人处世给儿童以 熏渍 潜移暗化 因此 邻友对于儿童的影响 有时甚至可能比父母的作用还大 这就是 必慎交友 的道理 孔子说 无友不如己者 择友确实不是一件易事 贤人是难以找到的 但有优于我者 便很可贵的了 对他就应景仰向慕 与之交游 向他学习 4 司马光的 温公家范 司马光 北宋名臣 著有 资治通鉴 死后被封为 太师温国公 司马光在 温公家范 中指出 子始生未有知 固举以礼 况于已有知 他指出 孩子在年幼的时候 如不抓紧家庭中的早期教育 使之不知尊卑长幼之礼 每致侮詈父母 殴击兄姊 父母不加诃禁 反笑而奖之 这样就会使孩子 未辨好恶 谓礼当然 把错误的当正确的坚持 等他们长大了 习已成性 乃怒而禁之 不可复制 于是父疾其子 子恶其父 残忍悖逆 无所不至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 司马光认为 此盖父母无深知远虑 不能防微杜渐 溺于小慈 养成其恶敌也 不孝有五 惰其四有 不顾父母之养 一不孝也 博弈好饮酒 不顾父母之养 二不孝也 好货财和妻子 不顾父母之养 三不孝也 从耳目之欲 以为父母戮 四不孝也 好勇斗狠 危父母 五不孝也 提出家人要 和睦相处 及早施教 慎在其始 要树立榜样 要防微杜渐 弱于小慈 养成其恶 不要 遗之以利 要 遗之以德 俭 德之共也 侈 恶之犬也 由俭入奢易 由奢入俭难 等 5 曾国藩及其家庭教育思想曾国藩 谥 文正 家书共330多封 主要是写给儿童纪泽 纪鸿及诸弟的 1 坚持祖传治家之法 八字 三不信 八字 为 考 诚修祭祀祖先 宝 善待亲族邻里 早 每天早起 扫 打扫屋室 院落 书 要多读书 刻苦读书做学问 蔬 要自己种菜 鱼 养鱼 猪 养猪 三不信 为 僧巫 地仙 医药 皆不信 2 坚持祖传的教子之法 即 八本 三致祥 八本 即 读古书以训诂为本 作诗文以声调为本 养亲以得欢心为本 养生以少恼怒为本 立身以不妄语为本 治家以不晏起为本 居官以不要钱为本 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三致祥 即 孝致祥 勤致祥 恕致祥 3 提出教子成才的思想 包括教育子女读书做学问 教育子女勤劳俭朴 不要懒惰奢华 教育子女谦恭谨慎 不要有官家风味 三 我国近代社会的家庭教育 一 中国近代著名的家庭教育法令1 蒙养院及家庭教育法 康有为 儿童未出生则重胎教 特设 人本院 以教育孕妇 出生后或在家里进行教育 或送入公立 育婴院 3岁后转入公立 慈幼院 受幼稚教育 6岁入学校受教育 梁启超 根据日本的教育制度 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的状况 主张5岁以前为儿童期 受家庭和幼稚园教育 1903年 张之洞 张百熙和荣庆合订 奏定学堂章程 即 癸卯学制 规定蒙养院到大学毕业分为三段七级 其中第一段为初等教育 分为蒙养院四年 初等小学五年 高等小学四年 对蒙养院的四年教育 又专门通过 蒙养院及家庭教育法 蒙养院及家庭教育法 是我国近代第一个家庭教育法令 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有关家庭教育的法令 第一 确定进行儿童蒙养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家庭教育 第二 规定要大力向家长传播家庭教育的知识 第三 特别规定对女子进行教育 但只接受家庭教育 第四 规定了学龄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是 针对儿童可塑性大的特点 家长和保育员要榜样示范 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按照孩子发育的实际 保健身体 开发智力 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五 规定了学龄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2 民国年间的家庭教育法令 1 推行家庭教育办法 1940年9月28日 国民政府教育部部令32046号公布了 推行家庭教育办法 将1938年12月颁布的 中等以下学校推行家庭教育办法 纳入其中 全面规划和规范了国家的家庭教育工作 提出 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应督导各级学校 社会教育机关及文化团体 妇女团体 按照本办法之规定 积极推行家庭教育 2 家庭教育讲习班暂行办法 为了具体贯彻 推行家庭教育办法 中第八条规定的 中等以下学校及社会教育机关推行家庭教育 以举办家庭教育 讲习 班为主要工作 其详细办法另订之 1941年5月28日颁布 家庭教育讲习班暂行办法 它对讲习班的组织机构 工作人员 学员 教学安排 经费支出及管理 学籍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具体布置和规范 3 家庭教育实验区设施计划要点 为了具体贯彻 推行家庭教育办法 中第五条规定的 但女子学校及女生数超过学生总数半数以上之学校 得组织家庭教育委员会 主持各该校所在地家庭教育推行事宜 其办法另订之 国民政府教育部制定了 家庭教育实验区设施计划要点 规定了设区的目的是 以谋推行尽利起见 对设区的地点 承办机关 实验期限 组织 工作人员 经费等作了安排 并从政治 经济 教育 卫生等方面提出了实验目标和具体操作办法 二 我国近代的家庭教育思想1 朱庆澜和他的 家庭教育 时任广东省省长 1917年出版 家庭教育 这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家庭教育专著 家庭教育 一书用白话文写成 共23个问题 对于家庭教育的意义 作用 原则 内容和方法等基本理论 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1 家庭教育极为重要 2 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不能忽视 父母要给孩子 做个样子 教育定要跟着小孩的程度 注意 家庭气象的教育 即指教育环境 风气的影响 父母要共同教育子女 划清界限掌握分寸 父母要言行谨慎防微杜渐 不要打骂孩子 要教他 劝他 家庭与学堂要一气 3 家庭教育要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 教育内容包括 仁的教育 义的教育 礼的教育 智的教育 信的教育 制苟且的教育 勤俭的教育 公德的教育 军国民的教育 2 陈鹤琴及其家庭教育理论陈鹤琴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亲自进行家庭教育的观察和实验 并在家庭教育理论研究上卓有成效的教育家 其家庭教育理论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和民族性 著作 1925年出版的 家庭教育 怎样教小孩 文章 怎样做父母 1 家庭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2 学龄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家庭体育与卫生 加强运动 为孩子寻找适宜的玩耍游戏伴侣 不要轻易吓 骂 打孩子 避免孩子受冤枉和压抑 家庭德育 教育孩子心中有他人 教育孩子有同情心 使孩子养成收藏玩物的好习惯 教育小孩子对长者有礼貌 教育小孩子尊重别人 尊重别人的劳动 禁止孩子作伪 教育孩子诚实 教育孩子不要强行霸道欺负别人 教育孩子适当参加家务劳动 教育孩子爱父母 爱别人 家庭智育 丰富孩子的生活常识 增进生活经验 鼓励孩子的探索精神 支持孩子试探物质 鼓励孩子的好问精神 激发求知的欲望 给孩子创造阅读的条件和环境 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 家庭美育 让孩子早一些接触音乐 图画 生活在整洁 高雅的家庭环境中 这样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 加强孩子审美的观点 使孩子养成审美的习惯 家庭劳动教育 凡是小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 父母不要代替他们做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