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概论试题.doc_第1页
马克思主义概论试题.doc_第2页
马克思主义概论试题.doc_第3页
马克思主义概论试题.doc_第4页
马克思主义概论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马克思主义概论试题(内部资料) 懒洋洋第一章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答:马克思主义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的经典论述中,即“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2.(理解透)联系实际思考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答: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的矛盾、同一矛盾的不同阶段、每一个矛盾都有其独有的特点。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一种辩证的关系: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是相互区别的,有着各自的内容,但它们又是相互联结的,任何现实的事物都是特殊性和普遍性、个性和共性的有机统一而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答: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必须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坚持实践的基本途径;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其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根据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根据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内容)它为研究哲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线索,为划分哲学中的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标准,是反对形形*的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形而上学的锐利武器;它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个根本原则,是引导我们不断更新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现实地变革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强大工具。(意义)5.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它们的关系?答: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方式,可以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统一性,斗争性寓于统一性之中,没有统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6.事物发展的规律及其客观性?答:运动平衡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客观性: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活动要受规律的支配,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承认不承认,它都客观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7.辩证唯物主义否定观的内容及其基本意义?答:辩证唯物主义否定观的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意义:?第二章1.请说明实践对认识的作用。答: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2为什么说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答: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的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答: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管和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相符合的程度。因此,其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将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它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人们遵循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并可以将客观结果与主观认识两相对照。在这种意义上,实践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4.实践的含义,特征和基本形式。答: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其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5.当代大学生面对互联网的发展应当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6.当代大学生面对未来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三章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答:社会存在也称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其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是社会意识的根源;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必须先进行物质生产,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精神生产。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3)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归根到底都是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社会意识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2.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它们是社会的基本矛盾?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第一,这两个矛盾是其它一切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源,规定和制约其它各种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第二,这两个矛盾所涉及到的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概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规定了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基本面貌;第三,这两个矛盾运动过程中所体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什么地方?答: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因为:人们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们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4.生产力的含义及其基本要素?答: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的基本要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5.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答:生产关系是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它的内容包括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的关系。具体包括:1.生产资料归谁所有.2.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如何.3.产品如何分配.6.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相互对立呢?搞清这些道理,对于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会有什么帮助?注: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内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叫生产方式。第四章1.什么是平均利润?它是怎样形成的?平均利润形成的意义是什么?答: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平均利润是怎样形成的?形成的意义:说明了每个资本家所得利润多少不仅取决于他对本企业工人的剥削程度,而且还取决于整个资产阶级对整个工人阶级的剥削程度。2.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答:内容: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3.什么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二者区分的依据是什么?区分的意义是什么?答: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区分的依据是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意义: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找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的源泉)。4.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答: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5.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及其具体内容?答: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或者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6.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答:剩余价值规律之所以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因为其在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第一,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第二,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各环节。第三,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发展的全过程。7.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8.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答案】B【解析】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创立了唯物辩证法。教材6页。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广延性B存在性C物质性D可知性【答案】C【解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教材39页。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答案】A【解析】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材35页。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A联系的B精神的C发展的D实践的【答案】D【解析】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教材48页。5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A质量互变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答案】B【解析】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教材51页。6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A否定之否定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答案】A【解析】唯物辩证法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其他范畴构成的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教材56页。7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消灭规律C人可以改变规律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答案】D【解析】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不能任意地创造或消灭规律,也不能任意地改变规律。人们只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教材78-79页。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答案】C【解析】列宁指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教材89页。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答案】B【解析】人的认识能力和作为认识的结果的知识,都只能来源于实践。强调实践是认识和知识的唯一来源,并不否认可以从他人和书本获得知识。直接经验是认识中“源”,间接经验认识中的“流”。教材95页。10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B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答案】D【解析】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自由落体实验,证明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是错误的认识。教材118页。1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C政治制度D生产方式 【答案】D【解析】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生存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教材134页。12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A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答案】C【解析】生产力是指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范畴反映的社会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教材137页。13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A唯一动力B最终动力C根本动力D直接动力【答案】D【解析】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教材158页。1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还因为()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能推动历史进步C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都是天然合理的D人民群众的活动是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答案】A【解析】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们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教材174页。1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答案】D【解析】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教材190页。16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A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B价值规律C剩余价值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答案】B【解析】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教材191页。1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劳动力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D劳动过程和旧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答案】B【解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劳动过程是价值增值过程的手段。,教材199页。18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A政党制度B三权分立制度C国家制度D选举制度【答案】C【解析】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教材209页。19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答案】B【解析】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购买阶段,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生产阶段,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它在资本循环中是决定性的阶段;销售阶段,实现剩余价值。教材225页。20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AI(v+m)IIcBI(v+m)=IIcCI(c+v+m)=Ic+IIcDII(c+v+m)=I(v+m)+II(v+m)【答案】B【解析】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v + m)= c,即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之和同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相等。CD两项是简单再生产的引申实现条件。教材233页。2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作是()A不变资本的产物B可变资本的产物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D全部所费资本的产物【答案】C【解析】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了利润的形态。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教材238页。22商业资本所获得的利润相当于()A平均利润B超额利润C垄断利润D企业利润【答案】A【解析】商业利润在量上等于平均利润。教材249页。23资本主义地租是()A农产品价值低于生产价格的差额B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平均利润C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D农业工人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答案】C【解析】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由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瓜分,农业资本家获得平均利润,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即超额利润。教材256页。2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A产业资本家B商业资本家C大土地所有者D金融寡头【答案】D【解析】掌握了金融资本,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成为金融寡头。他们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教材270页。25资本输出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B借贷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C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输出D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输出【答案】A【解析】资本输出的形式有多种,从资本形态上来看大体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教材284页。26资本主义造就的埋葬自身的社会力量是()A无产阶级B科学技术C巨大的社会财富D社会化的生产力【答案】A【解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决定的。同时,资本主义还造就了置自身于死地的社会力量无产阶级。教材299页。27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性著作是()A资本论B德意志意识形态C共产党宣言D反杜林论【答案】C【解析】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面世,从而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教材305页。28在苏维埃俄国提出并领导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A列宁B斯大林C布哈林D托洛斯基【答案】A【解析】1921年春,列宁结束战时共产主义,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首先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教材310页。2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巩固无产阶级专政C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答案】A【解析】社会主义的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水平。教材323页。30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A消灭等级制度,实现人人平等B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C消灭贫富悬殊,实行平均主义D取消按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教材22页。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下列选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的有()A民主社会主义B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答案】BCD【解析】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体。教材4-5页。32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A朴素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答案】ACD【解析】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材37页。33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的积累引起质变这一哲学道理的有()A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B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D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答案】ACD【解析】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ACD三项都体现了这个哲学原理。“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未涉及质变与量变的关系。教材66页。34下列各项属于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有()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答案】ABCD【解析】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教材125页。35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答案】ABCD【解析】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关系);产品的分配方式。,教材139页。36货币的基本职能有()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答案】AB【解析】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教材189页。37以机器设备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固定资本 D流动资本【答案】AC【解析】以生产资料形式(如机器设备)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叫做不变资本。固定资本是指产业资本家用于机器、工具、厂房、设备等劳动资料上的那部分资本。,教材201、229页。38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政策手段有()A税收政策B公开市场业务C再贴现利率政策 D最低准备金率政策【答案】BCD【解析】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调控货币量方面,主要运用三大手段或三个法宝:一是公开市场业务;二是最低准备金率政策;三是在贴现率政策。教材281页。39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合理性表现在()A它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B它认为资本主义必须要为一种更好的制度取代C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D它认为无产阶段是埋葬资本主义的革命力量【答案】AB【解析】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但因为他们没有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不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和客观必然性。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找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他们憧憬社会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教材304页。40下列各项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有()A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劳分配C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D阶级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答案】ACD【解析】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的消失;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全人类的彻底解放。教材341-349页。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答:(1)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列宁这一物质定义的意义在于: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教材40页。4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答:(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然而,它是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现三种形式。(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理性认识是深刻的,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全体和本质。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为: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一方面,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任何感性认识都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而且是用概念、判断等理性形式表达的,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的成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如果没有大量的感性材料,理性认识就无法进行抽象和概括。教材106-107页。43简述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答: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意义在于:(1)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2)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的根据,正确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教材201页。44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1)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也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国有企业;(2)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也即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资本与私人资本结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经济形式;(3)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也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私人企业的外部起作用,通过种种方式来促进、诱导私人企业向既定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和调节。教材277-278页。45简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答: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1)在这些国家里大力发展生产力,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2)在这些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3)这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并存的环境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中曲折前进的,面临着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4)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和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需要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教材326-327页。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答:(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它具有复杂而精微的结构,由诸多因素和层次构成。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表现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