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梦溪笔谈二则 第1学时》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1).doc_第1页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梦溪笔谈二则 第1学时》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1).doc_第2页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梦溪笔谈二则 第1学时》导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十一 梦溪笔谈二则学习内容 二十一 梦溪笔谈二则 第1学时(以虫治虫) 学习目标1、学习重难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导 学 过 程自主空间一、课前先学:1、了解作者沈括及梦溪笔谈的相关知识。(把你认为重要的记录下来。)2、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文中字词障碍。(1)注音。喙( ) 蝎( ) 穰( )(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千万蔽地 蔽: 岁以大穰 岁: 岁以大穰 以: 方为秋田之害:(3)把自己在读课文时发现的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写下来。3、了解课文大意,参照课下注释口头翻译课文。4、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5、读了本文,你还存在哪些疑惑之处吗?二、课堂探究:1、朗读竞赛。(先小组内读,每个组再派一名代表在全班朗读。字音、节奏、情感。)2、请用一句话概述以虫治虫的内容。3、思考、讨论:“岁以大穰”的原因是什么?(细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回答。)4、用自己的话说说“傍不肯”这种虫子的形状和消灭“子方虫”的办法。5、你还知道这样“以虫治虫”的例子吗?(仔细地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中肯定有这样的事例,也可以动手查一查。)6、学习了本文“以虫治虫”的记载,我们有什么启发?三、拓展延伸:1、根据课文内容,我们应该如何和害虫做有效的斗争?试举几例说明。2、现代的农业生产中为什么有“粮食增产了,把人也害惨了”之说,请根据你知道的知识来谈谈。 四、达标检测:1、填空。以虫治虫选自 ,作者 ,字 , (地方)人, 朝 家 家。2、解释加点字。(1)其虫旧曾有之( ) (2) 土人谓之“傍不肯”( )(3)方为秋田之害( ) (4)则以钳搏之 ( )(5)以虫治虫 ( ) (6)岁以大穰 ( )(7)庆州界 ( ) (8)岁以大穰 ( )3、翻译下列句子。(1)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2)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4、文中“之”的用法如下:a代词,指代子方虫;b代词,指代子方虫的天敌“傍不肯”;c结构助词,相当于“的”;d语气助词,无义。请一一指出,把序号填在括号里。(1)其虫旧曾有之 () (2)土人谓之“傍不肯” ()(3)方为秋田之害 () (4)则以钳搏之 ()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文章先说明虫害发生的年代、季节和范围程度b、接着写子方虫的天敌灭尽子方虫,庄稼因此获得大丰收。c、最后说明天敌的出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