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_第1页
2015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_第2页
2015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_第3页
2015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_第4页
2015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市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有关乡镇和市直部门赴安吉、德清、桐庐等地考察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通过与当地有关部门座谈交流,深入尚书圩、中张、环溪、燎原等 12 个村实地考察,深感安吉等地在 “美丽乡村 ”建设上力度大、思路清、措施实、成效好,有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现将考察和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安吉、德清、桐庐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 本次考察的安吉、德清、桐庐三个县市,人口、版图面积和我市接近,三个县市都是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生态县城,德清 和桐庐是百强县市。安吉是中国竹乡、中国白茶之乡、中国椅业之乡、中国竹地板之都,还荣获全国首个县域 “中国人居环境奖 ”、全国首个 “联合国人居奖 ”, 2010 年,安吉 “中国美丽乡村 ”建设模式成为 “国家标准 ”。德清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竹茶之地、文化之邦、名山之胜 ”美誉,是杭州都市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县 (区 )之一。桐庐获得中国最美县城称号。 安吉 :2014 年地区生产总值 285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 29.48 亿元,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 37963 元和 21562 元。 德清 :2014 年地区生产总值 368.1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 33.7 亿元,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 39516 元和 22820 元。 桐庐 :2014 年地区生产总值 306.47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 23.91 亿元,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 36366 元和 20627 元。 二、安吉、德清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 )找准战略定位,坚持规划引领 一是科学定位,一脉相承。安吉、德清将新农村建设和解决 “三农 ”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县域发展整体战略有机结合。安吉县确立了 “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 ”四项目标 ,并提出用 10 年左右时间完成 “美丽乡村 ”建设目标。几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根据这个基本战略定位,多措并举,把生态优势转化成新农村建设优势,并取得一系列成果。 二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在规划理念上,各县能够从自身实际和优势出发, “不求大、不求洋 ”,注重打造个性特色。桐庐县依托独特的山水资源,按照全域景区化的美丽乡村建设新理念,设计了 “山水如画、人间仙境 ”的县域大景区,着力打造 “潇洒桐庐 秀美乡村 ”。 三是精心规划,彰显亮点。各县坚持高起点规划,注重规划编制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安吉先后编制了县域总体规划、县域 分区规划、村庄布局规划、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县域控规覆盖率达到 95%;所有乡镇、村编制了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规划。而且安吉坚持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实施,所有建设项目必须作出与整体相适应、相协调的设计。 在所考察的美丽乡村中,每个村几乎都能根据山水走势和流向,因地制宜,高低错落,少有联排成栋房屋,使自然景观与村落建设浑然一体,体现了自然和人文的和谐统一。 (二 )突出文化内涵,深度开发利用 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各县非常注重庙堂、古树、古代建筑等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历史文化的开发利 用。 一是利用现有事迹弘扬传统文化。德清燎原村修旧如新的民国车站、茧站创意基地等等,该村已经成为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的海派风情文化名村。安吉中张村是湖州市仅有的两个少数民族村之一,定位于弘扬畲族文化、发展休闲旅游业、打造畲族第一村。 二是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环溪村不断挖掘千古名篇爱莲说的生态文化精髓,把周氏宗祠 “爱莲堂 ”建设成为传承历史文化和传播先进文化的 “文化礼堂 ”。在荻浦村,当地群众修缮几十年前牛圈、猪圈,改造成具有乡村特色的牛栏咖啡屋、猪栏茶吧,挖掘乡土文化,让游客感受到亲 切乡土气息,仿佛回到几十年前的农村。 三是充分利用现存文物古迹。桐庐县荻浦村充分利用村庄历史悠久,各种文物资源较多的优势,大打文物资源品牌, 2006 年被评为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村镇, 2007 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我们所到之处,看不到大拆大建情况,每个村在做好古街、古桥、古居等文物古迹保护的同时,还不同程度保留了几十年前群众居住土房子、石头房子,这些保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展示了村庄发展和时代变迁历史,成为当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宝贵财富。 (三 )抓住薄弱环节,狠抓环境治理 安吉、德清、 桐庐都非常注重农村环境治理。安吉大力推进生态修复保护工程,率先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农药大减量三年行动,大力推进 “三改一拆 ”、 “四边三化 ”等环境治理工作。创新推行 “中国美丽乡村 ”物业管理,建立 “中国美丽乡村长效物业管理基金 ”,重点用于村容卫生日常保洁和公共基础设施日常维护。德清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实行环卫 “一把扫帚扫到底 ”管理体制,实施环卫清扫、清运、保洁二维码扫描管理。铁腕关闭 157 家矿山企业和所有 44 家竹拉丝企业,拆除生猪养殖户 3156 户减少存栏55.2 万头,拆除温室甲鱼养殖户 101 户。桐庐县环溪村、荻浦村对农村生活垃圾全部进行无害化分类处理,村里大街小巷分类摆放垃圾桶,统一配发有编号的垃圾袋 (便于倒查监督 ),引导农户分类倾倒。在污水处理方面,环溪村建设了 9 个生活污水处理池,全村 606 户居民生活污水全部接入污水管道。 (四 )注重产业培育,促进美村富民 建设美丽乡村,村美是手段,民富是关键,最核心的是要发展生产,让广大农民增收致富。 一是发展产业,富裕农民。安吉依托 108 万亩竹林和 10 多万亩白茶,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竹制品加工业和现代农业,实现家家创业。目前,安吉毛竹产业年销售收入达 150 亿元,白茶年销售收入达 10 亿元。 二是转型升级,富裕农民。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对传统的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和休闲乡村旅游。安吉尚书圩村唱响耕读文化,走观光农业之路。乡村田园中巧妙融入摸鱼池、田野野炊、采摘等参与性体验活动,深受游客欢迎。仅 2013 年开园就吸引游客 2 万人,净收益 80 余万元。 三是创新产业,富裕农民。针对 “农家乐 ”遍地开花的状况,德清环莫干山开发特色 “洋家乐 ”成了驰名抢手 货,德清县农办主任告诉我们:仅裸心谷一张床,一年产生的税收就是10 万元。经营者坚持租用旧房、就地取材、变废为新,给城市人群形成一种强烈建筑风格反差,进而吸引城市人群前往消费体验。 (五 )整合各方资源,投入渠道多元 一是加大政府投入推动建设。充分发挥财政杠杆的调节和激励作用,对考核验收合格的村根据人口规模大小实行以奖代补。安吉、德清根据考核分值高低划分为精品村、重点村和特色村三个档次,达到考核分值给予相应奖励补助。 二是吸引社会资金支持建设。鼓励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安吉近6 年来 ,共撬动各类金融工商资本投入 60 亿元以上。深入推进与国家、省有关部委、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争取有力支持。 三是激励广大群众参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得到各县上下的高度肯定,也激发了群众参与建设、主动投入的自觉性。两年来,安吉县村级集体共投入 1.5 亿元,农户个人投工投劳 1 亿元,主要用于村内环境改造和农户庭院美化。 三、启示和建议 我市自然禀赋、人口、版图、工作基础和做法与安吉、德清等县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处,已经具备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宜都的基础和条件。根据这次实地考察学习,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 建议: 一是转变思想观念,突出乡村特色。美丽乡村建设一定要围绕 “美丽 ”和 “乡村 ”两个概念做文章。 “美丽 ”就是要根据村庄的自然禀赋、资源条件和区位特点,注重村庄和环境相互融合。尊重自然美,侧重现代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还原乡村的风貌、乡村的环境、乡村的特色。美丽乡村建设不要一味的统一,不要大迁大建,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全面实施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保护 “五不 ”政策:不砍一颗树、不挖一锹沙、不卖一颗石头、不放一滴污水、不排一缕有害气体,要把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和生活乐土,要在美丽乡村能够抬头见山 ,低头见水,人在画中,记得住乡愁。 二是科学规划引领,彰显个性魅力。规划是美丽乡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必须结合当地实际,产业规划、工业规划和建设规划要统一整合,始终把高标准、全覆盖的理念融入到规划中,以规划设计提升建设水平。坚持保护、治理和建设 “三位一体 ”。规划村庄布局,实行分类指导,不能千村一面。要注重从细节入手,因村制宜,突出特色,追求个性,体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建设一批能体现宜都山水人文特色的精品村。 三是狠抓生态治理,催生大美乡村。要把农村垃圾、污水、绿化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环节抓 实抓好。要进一步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清洁乡村工程、乡容镇貌考核体系等工作。逐步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和农村污水治理。探索生态保护创新路径,严查毁林开垦顽疾,严控矿山砂石开采。村庄绿化不但要搞森林围村,还要注意房前屋后、小街小巷、庭院内外的绿化、美化工作。大力推进生态河道、矿山复绿、小流域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 四是挖掘文化内涵,打造人文风尚。要把文化建设充实到美丽乡村建设之中,深层次挖掘村庄文化元素,提升村庄的文化内涵。要充分利用旧建筑、古民居等,搞好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 ;要注意挖掘文化资源,利用好村里现 有的文化阵地,传承文化,传播正能量,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活力。 五是强化产业支撑,促进增收富民。要利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机遇,因地制宜发展 “农家乐 ”、乡村游等旅游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休闲农业,推进 “产品变礼品、园区变景区、农民变股民 ”,不断增加群众收入,有效解决村美和民富的关系,促进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六是进一步完善投融资体制机制。整合涉农政策、资金、项目,积极对上争取,充分发挥财政杠杆的调节和激励作用,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专项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