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企业并购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及相应策略研究—以恒大地产并购事件为例_第1页
硕士论文-企业并购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及相应策略研究—以恒大地产并购事件为例_第2页
硕士论文-企业并购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及相应策略研究—以恒大地产并购事件为例_第3页
硕士论文-企业并购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及相应策略研究—以恒大地产并购事件为例_第4页
硕士论文-企业并购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及相应策略研究—以恒大地产并购事件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1 绪 论11.1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11.1.1研究背景11.1.2研究的意义2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31.2.1研究内容31.2.1研究方法32 文献综述42.1企业并购定义的界定、分类与动机分析42.1.1 企业并购定义的界定42.1.2 企业并购的分类与财务优劣势分析52.1.3 企业并购的动因分析62.2企业并购历史回顾72.2.1西方国家并购历史简述72.2.2 我国企业并购活动历史回顾92.3 现阶段我国并购活动特点102.3.1 相对增长速度,绝对规模不够102.3.2 并购动机以战术层次为主123 有关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概述133.1并购财务风险的定义143.2并购财务风险的成因153.2.1 信息不对称的原因153.2.2 评估方式落后导致估价风险183.2.3 支付方式不当引发的债务危机183.2.4 融资方式选择不当引发融资风险193.3 并购财务风险的基本性质分析203.3.1 综合性203.3.2 前后关联性203.3.3 可控性213.3.4 动态性213.3房地产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管理及整体思路设计213.3.1 购财务风险管理及特点213.3.2并购财务风险管理的作用223.3.3并购财务风险管理总体思路设计224恒大房地产并购深圳建设的财务风险分析234.1并购案例简介234.1.1并购双方简介234.1.2并购过程与动机244.1.3并购方式254.2并购的经济后果254.2.1盈利能力分析274.2.2成长成力分析274.2.3偿债能力分析284.2.4风险能力分析285企业并购应对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研究305.1并购前投资风险的防范305.1.1选择适当的并购目标企业和时机305.1.2全面调查和遴选目标企业305.2并购中财务风险防范305.2.1定价风险的防范305.2.2融资风险的防范315.3并购后整合风险的防范335.3.1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完善并购企业内部控制制度335.3.2整合企业经营管理346 结论与建议36参考文献37致谢39 企业并购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及相应策略研究以恒大地产并购事件为例摘 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催化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高,具有传统内涵的增长模式已经不在适合众多企业的发展要求,于是以并购为主的外延增长模式应运而生。然而并购作为一种新的资本运营方式,充分体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创新,它即可以有开辟企业跨入到新行业的途径,又可以掌握目标企业的销售网络、核心技术、原有品牌以及充分的人力资源等资产,从而实现企业的低风险、低成本的快速扩张,形成多元化经济模式,享有多元化经济所特有的优越条件,并能够迅速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行业集中度,推动企业规模化经济的战略发展。虽然企业并购有诸多的优点,但这种投资活动的风险也是不可估量的,纵观世界众多企业并购的案例,成功与失败同在,据有关数据统计,成功率只占30%。这是因为企在并购过程中目标企业的选择,资本的筹集,具体运作阶段,以及投资回收的再分配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正是这些不可控的因素给企业并购活动带来了诸多风险,而其中的财务风险是企业并购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深入研究并购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以及控制与防范,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本文以恒大地产并购为例深入分析明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的形成的因素,进一步探讨并购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的控制。经济全球化下,市场经济发展逐渐完善,企业并购成为企业快速扩张的有效途径,也是最主要方式。企业并购给文化馆业带来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也有得于企业资源优化配置。企业并购作为一种高风险经营活动,其中的财务风险成为并购企业必须充分考虑的因素,影响企业并购的成功。房地产业的并购实质就是通过并购获得可开发的优质土地资源和房地产项目,并购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即可通过并购扩大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综合竞争力。但也可能因判断失误,造成巨大损失。从而阻碍其自身发展。本文通过对房地产企业并购过程中的相关环节程序所涉及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了房地产企业特有的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关键词:并购;财务风险;恒大地产Research on the financial risk and strategy of 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of real estateAbstractSince entering in twenty-first Century, under the catalysis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is becoming higher and higher, with the traditional connotation of the growth mode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number of enterprises, so as to increase the growth pattern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came into being. However, as a new way of capital operation, M & a fully embodies the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innovation, which can be used to enter the new industry, and grasp the assets of the target enterprise, the core technology, the original brand and the full human resources.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advantages of corporat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but the risk of such investment activities is immeasurable, throughout the world many enterprise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success and failure,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the success rate of only 30%. This is because enterprises in the process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capital raising, the specific operation stage, as well as the redistribution of investment recovery in many uncertain factors, it is these uncontrollable factors to 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activities has brought many risks, and the financial risk is the key factor in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enterpris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herefore, it 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to study the causes and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the financial risk of M & A. In this paper, th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of real estate as an example to further analyze the factor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financial risk of M & A, and further explore the prevention of financial risk of M & A enterprises.Under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is gradually improving, the 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becomes the effective way of the enterprise rapid expansion, is also the most important way. 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to the cultural industry to bring scale economy and synergy effect, but also to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corporate resources. As a kind of high risk management activity, the financial risk of 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is a factor that must be considered in the M & A enterprises, which influences the success of 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The essence of real estate industry is acquired by acquisition of high quality land resources and real estate projects,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s a double-edged sword, you can expand the market share through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But it is also possible to judge the mistakes, resulting in huge losses. So as to hinder its own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financial risk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of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and puts forwar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the financial risk of real estate enterprises.Key word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financial risk; Hengda Real EstateIV1 绪 论1.1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并购作为企业实现资本快速扩张的有效手段,可以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从美国IBM的商业价值研究院近日发表的一项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过1994年至2003的研究中发现,先后有1200家不同领域和区域的标准普尔指数企业,在频繁的收购的十年中,有70%的企业是以失败告终。其中营业收入和股东价值回报这两项指标方面在这1200家中仅有400家企业同时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在入选的150家日本企业中,只有2家企业同时符合这两项标准,亚洲总共只有38家企业符合标准。这个统计结果是惊人的,从中足可以看出正确评估企业并购风险是何等的重要。近些年,清科研究中心调查数据显示,自2011年起,我国并购市场呈飞速增长态势,创下了两个历史新高,即:并购金额最新,并购活跃度最高,总计发生并购活动1157 起,其中公布价格的985起中,总金额达到了669.18亿美元的高峰(图1)。与2010年同期相比并购活动次数的增长为 86%,并购金额的增长为92.3%(图2)。在我国资本市场与日完善的情况下,并购已成为众多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扩大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表1 2011年我国并购市场季度图1 2006-2011年我国并购市场发展趋势1.1.2研究的意义企业并购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如:文化、战略、财务等等不一而足,而其最为关键的一个的因素就是财务风险,而由于并购主方对于目标企业的信息产生不对称性和不确定的行业外部环境,再加上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著多复杂性导致了并购活动财务状况恶化,从而严重影响了企业运营状况。为此,财务风险在企业并购期间的是否能够有效控制,对于并购活动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并购活动中对风险认识不充分,缺少对风险的深入翔实研究等现象也普遍存在,而在企业并购方面的论著中,关于成功经验的研究较多,关于失败教训方面的研究较少;对于并购后期的财务整合论述的较多,关于并购中财务风险防范的较少。因此本文旨在揭示财务风险防范在并购活动中的重要性,并结合案例,深入探讨如何在并购过程中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并提出相应的科学防范对策。希望能够对我国企业的并购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启示作用,以期能为在企业并购实践中更好的预防、规避、控制财务风险提供一些有益借鉴。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2.1研究内容本文共分为6章第1章,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的意义,并简单介绍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2章,主要是文献综述方面的介绍,对并购活动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并购过程中所产生的动机进行分析,通过对国内外并购的历史回顾,分析我国现阶段的并活活动特点;第3章,着重对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以及形成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对房地产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的管理和整体思路设计进行探讨;第4章,重点以恒大房地产并购深圳建设的财务风险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第5章,主要针对上述风险进行阐述,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企业并购的实践,对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制度有效措施;第6章,提出切实可行的个人建议。1.2.1研究方法本文首先详述了企业并购会出现的风险类型,然后略谈企业并购出现财务风险的诱因,最后重点阐述了并购遇到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和防范措施,使企业在并购中加以注意,以期提高企业并购成功率。在此过程是一是具体采用了对比研究分析方法,即通过对国内外前期纵向的企业并购案例和目前国内横向的企业并购活动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找出相同性和差异性,从而提供一些能够适合我国企业并购实践过程中值得借鉴的办法;二是采用了案例分析研究方法,通过瑞士银行成功并购瑞士联合银行、TCL集团成功并购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部门以及我国恒大地产并购深圳建设等具体案例来进一步深入分析企业并购的目的、动机、过程和主要存在的财务风险,从而为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依据。2 文献综述2.1企业并购定义的界定、分类与动机分析2.1.1 企业并购定义的界定企业并购(简称为)是企业兼并和收购的总称,一般是指一个公司(或企业,下同)通过购买一个或多个公司的产权(股权),或者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个公司合并为一个公司,从而使其他的企业失去独立经济实体资格和法人资格的行为。成功的并购活动可以让企业有效克服资产存量效率低下,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资产利用率。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并购并不是企业活动的最终目的,企业并购是一种特殊的企业活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一体化经济的形成,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和探索。之所以这种活动频频发生而且还呈火爆态势,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在于经济市场的发展迅速,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以新的发展方式或行为活动来满足经济日益发展的需要,而此时企业并购活动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的供需关系,即可以实现对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又可以使企业跨入新的行业,调整经营结构,打开企业的发展瓶颈的枷锁,扩大再发展的空间。企业自并购过程中分类标准不同,而且形式多样。根据学术界要求,对不同类型采取这样划分:第一,根据并购双方企业产品链关系的划分,一般可分为混合并购、纵向和横向并购三种。混合并购是并购中的相关企业处于不同领域,其两者或三者之间没有生产经营关系,产品链不在同一范围内。横向并购是并购中的相关企业属于同行业,并购只是为了达到垄断的目的,产品生产品种为同一种,或者有共同点。纵向并购是并购中的相关企业在产品生产中,为上下游流水线关系,并购是为了整合资源形成的。第二,企业并购根据意愿,可以分为敌意并购和善意并购。其中,敌意并购是执行并购方没有征得被并购方的同意,也未进行明确协商,而直接实施并购。在有些情况下,即使被并购方不同意,执行方也也执意收购。而善意并购是执行并购方和被并购方相互协商,征得对方同意,双方在自愿基础上实行的并购。第三,并购企业根据不同的支付方式,可以分为股份交换式并购、现金购买和承债式并购。其中,股份交换式并购是并购方为控制被并购方,而购买其股票的行为。现金购买的并购方式是用资金来进行购买。承债式并购是被并购方因为资不抵债,由并购企业来承担其全部或者一份债务,作为支付方式不同的第三种并购。2.1.2 企业并购的分类与财务优劣势分析企业并购的分类。企业并购按不同的环境方式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一般按并购双方所处的行业可以为分:纵向并购、横向并购、混合并购。其中纵向并购是指企业运营的供应链之间的合并,即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或与客户之间的合并,从面形成生产销售一体化,有效降低成本的目的;横向并购也称为水平并购,指的是在同一行为间的合并活动行为,横向并购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提高市场的集中和占有率,更加有效的发挥规模经济的效应。横向并购从经济法律角度来说的缺点是易形成企业垄断的局面,进而限制公平有效的竞争,但就目前的并购情况来看,横向并购在整体的企业并购案例中占的比例还是相对较大的;混合并购又被称为多角化并购方式,是指在经营范围和业务方面不相关的企业之间进行的并购,也就是说并购双方分别处于不同的产业部门,而其产品间并没有密切的关联或替代关系。在通常情况下,混合并购又可以分为地域扩张并购、产品扩张并购和纯混合并购三种类型。按并购双方所处的地域划分,企业并购又可以划分为国内并购和跨国并购两种类型。其中国内并购是指两个企业同在一个国家进行的并购活动;跨国并购范指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是指其中的一个国家的企业为了达到某种商业目的,通过一定的支付手段和渠道,购入另一个国家的某一企业的所有资产或者绝大部分的股权。企业并购的财务优势。企业并购后随着经营效率的提高其利益空间也会随之增加,并且在财务方面更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能够产生财务协同效应,提高财务能力。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享受节税利益,进行合理避税。当前,许多国家的税法在这方面都有明确规定,亏损递延实行“移后挪前法”,也就是说某企业(或公司)在某一年度出现了营业净亏损的事实,那么它不仅可免付当年的所得税,而且其亏损还可抵前若干年,从而从国家政府那里取得一定数额的退税款;或者抵后若干年,即向后抵税,以盈亏相抵后的净收益向政府纳税,从而使后年度少交部分所得税。这些优惠的税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众多的企业进行并购。对于那些缺少内部投资机会,而又有丰富的流动资金,又很有发展前景的公司来说,并购一个拥有大量积累亏损的企业,可以还来巨额的节税利益。二是自由现金流量的充分利用。对于一个成熟的企业来说其现金流动量远远大于内部可行投资机会所需的要求,从而会产生大量的“自由现金流量”,如果此时并购一个投资机会多但缺乏流动资金的发展中企业来说,二者就可以达到优势与劣势的互补,使正由现金流量得到充分利用,产生更大的经济效应。三是资本需求量减少。并购后要以降低企业总体资金的占用,如:可以通过对应收帐款、现金、存货的统一集中管理,降低总体运营资本的占用,还可以对于一些并购后的重复资产或多余资产进行出售等等,都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资本戌本。四是提高举债能力降低融资成本。合并后的企业其内部的债务担负能力会从合并前一个企业转移到合并后的企业上,而不是单一的由一个企业来承担,而是以合并后的企业为基础,这就大大的提高了企业的抵债能力,这样即可以把抵债能力低的企业的信誉等级提高到抵债能力高的企业的信誉等级上来,提高企业的外部形象,有利于更好的获得外部资金。同时,又可以有效解决企业融资中偿债能力的受限制问题。对于合并后的企业来说,可以进行证券的大批量发放,有效降低发行成本,又能够把握企业经营收益和现金流流的可变性,更加有效的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和举债成本,达到举债能力提高的目的。五是增强每股收益的自展效应。每股收益的自展效应是指在市场规范不完善的情况下,如果不能产生协同效应,主并购方可以通过收购市盈率低的企业,使主并购方的每股收益快速增长,从而使每股市价提高,达到企业市场总价值大于合并之前两个企业的市价总和,即在市场总价值方面实现1+12的效果。2.1.3 企业并购的动因分析作为企业一项重要投资活动的并购,其追究的最终目的是效益最大化,达到资本增值的目的,也是减轻竞争压力的重要手段,其间的规模经济、多元化经营、获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等都可以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动力。由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猛,特别是在互联网日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企业竞争环境不断变化,竞争压力与日聚增。在全球化经济的形成过程中,企业对外并购已经众多跨国企业向外扩张的一种方式和途径,使企业经济的国界障碍越来越弱化。随着网络的普及广大的顾客群体对产品的认识和需求都在快速的发生着转变,从而使产品的半衰期缩减至以“月”为单位。在这样无时不在变化的生产销售环境中,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转变生产模式、转变分销渠道、降低生产成本,而这些问题通地成功并购基本可以得到妥善的解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再发展的动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要不断的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发展,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巩固它在市场中的地位,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增强其市场竞争力,这也是企业并购的根源所在。企业要发展其主要途径有两种:一是增加内部投资,提高生产力;二是采取并购获的方式使原有生产能力得到提高。这两种方式相比之下,并购这种方式更加趋于实效化。市场权力扩大动机。企业的市场权力是企业增加效益的重要内容和体现,在市场权力得到扩大的同时,企业可以实现种形式上的垄断,这种垄断所带来的利润空间是其它增加利润的方式所无法比拟的,然而通过并购往往可以实现企业市场权力的增加,增加竞争优势,所以这也是企业并购的一个主要原因。发展企业竞争战略的动机。战略动机主要表现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并购可以有效快速的占领市场,有效解决企业跨入行业的障碍;二是可以实现经验互补和共享。其中包括专利、技术、市场、管理、产品和优秀的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三是在技术上获得竞争优势,通过企业并购可以使企业的各方面技术上得到显著提高,从而实现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目的。2.2企业并购历史回顾2.2.1西方国家并购历史简述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史来看,特别是在原始资本积累到自由竞争阶段的转变时期、企业垄断时期来看,收购与兼并同在,并且高峰不断,有诸多的企业从退出历史的舞台,也有部分企业因此而崛起,这种市场行为表现在当时也是较为正常的,具体说来,时至今日西方国家的并购浪潮已经发生了五次,而最有代表性并反映比较集中的就是美国的并购历史。第一次并购浪潮。第一次的并购浪潮是从1898年开始至1903年结束。它的特征是横向并购较为明显,使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迅速的向垄断时期过渡,造就了一大批的国内垄断企业。这一时期的五年中,美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工业结构上,其中有100家大公司的生产规模增长了迅速增长至400%,从而对全国工业资本的40%进行了控制。但一是由于美国在1903年总体经济状况出现衰退的现象,造成股市低迷,股价大跌,导致并购资金来源不足;二是随着谢尔曼法的推出,在美国的国内发生了大规模的反垄断运动,政府对企业的并购行为开始抑制,从而致使第一次并购浪潮结束。 第二次并购浪潮。这次浪潮主要表现在20世纪20年代,最高峰是在1929年。此次并购浪潮与第一次的横向并购不同,而是大规模的纵向并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在石油工业、汽车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和冶金工业,与第一次并购浪潮相比又更加集中。但由于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至使并购浪潮终结。第三次并购浪潮。此次浪潮主要发生在20世纪50-60年代,是主要发生在“二战”时期。它的特点是混合并购,在这次的混合并购中,众多的企业实行了跨部门、跨行业营销方式,企业的多元化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70年代发生石油危机后,此次并购浪潮结束。第四次并购浪潮。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这次浪潮一直持续到80年代末期,在1985表现的最为明显,这也是美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并购浪潮,由于时间较长,所以它的特点不同于前三次的单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随着风险高、收益高的“垃圾债券”融资工具的产生,为经营收构和杠杆收购创造了有利条件。经营收购与杠杆收购,打造了一大批新的金融“积极投资者”。他们即是企业的投资者(委托人)也是经营者(代理人),为此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成了他们发展的动力,使企业代理人成本得到了明显的降低;二是许多综合型公司都采用了分解式交易。他们通过使用分解式交易方式,使子公司从母公司中完全分离出去,成为一个独立的实体,也有提把分公司直接出售给其它的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分解式交易占美国总交易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在这种交易中一部分企业经营者成功摆脱了包袱,而集中发展最有效率的业力,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而还有一部分企业获得了相对成本较低的子公司,为本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活和活力,二者达到了互补的作用,各取所需;三是收购的盲目性较大,由于当时在很多方面还不太成熟,一些相关的评估工作没有发展到一定的水的,为此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盲目收购的现象较为普遍。随着美国1990年的经济衰退,这次并购浪潮也渐渐落入低谷。第五次并购浪潮。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美国的第五次并购浪潮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持续至今,其中以2000、2001年以高新技术领域的并购为主。主要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跨国并购迅速扩张,如英国能源集团被美国得克萨斯公用事业收购,荷兰的波利格来姆公司被美国环球影城公司收购,美国的克莱斯勒被德国的戴姆勒收购,美国阿莫科石油被英国石油收购等等,这些都是以高薪技术为主的跨国收购典型案例;第二是强强联手风起云涌,如:美国保险巨子旅行者集团和美国花旗银行合并后,总金额高达725亿美元,一举成为在全球范围内,业务涵盖最多的一个国际性的金融集团;还有美国的美孚公司被艾克森公司以高达790亿美元高价收购,从而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一家石油公司。虽然美国浩浩荡荡的经历了五次企业并购浪潮,但成功率却非常少,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五次浪潮中,成功的企业并购还不足三分之一,从中我们足可以看出,并购是利益与风险并存,风险远远大于收益。2.2.2 我国企业并购活动历史回顾我国的企业并购历史,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受西方国家的影响者开始的,这在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我国的企业并购活动发生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从1984年我国就有了企业并购活动,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这30年中企业并购也逐渐的被人们所熟悉并予以接受。根据我国经济的总体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探索阶段。这也是我国刚刚进行企业并购的尝试阶段,由于当时我国内没有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其经济发展形式还不成熟,为此也是一种大胆的尝试。这个阶段主要体现在1984年到1987的三年时间里。首先是在1984年7月时,河北保定市锅炉厂与保定纺织机械厂,分别兼并了保定市鼓风机厂和保定市针织器材厂,并承担后者的全部债务。从此拉开了国企业并购活动的序幕。随后,我国的企业并购活动开始在国内的各大城市陆续展开。此阶段的特点是并规模小,并购数量少,而且都发生在同一个地区、同一个行业。并购期间政府是企业的所有者,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减少国有企业亏损,减轻财政负担,在并购的具体方式上也主要是以承担债务或出资购买为主。上次的并购活动在1987年结束。 第一次并购浪潮。自1987年以后,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摸索,政府制定了众多鼓励企业并购的相关优惠政策,从而使第一次并购高潮形成。据有统计,逢1987年开始,我国共有25个省、市、自治区以及13个计划单列市总计有6226家企业对6966家企业进行了兼并,共发生资产总额82.25亿元,使亏损企业减少了4095户,减少亏损金额5.22亿元。这在当时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我国的财政压力,促进了企业的再发展,为众多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一时期主要表现出现了四个特点:一是发生了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并购;二是控股等并购的新方式产生;三是并购动因从消灭亏损向有效提高企业经营竞争力,优化经济结构的方向发展;四是出现了局部产权交易市场。此次并购浪潮延续到1992年。第二次并购浪潮。我国此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992至2001年间。从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开始,确立了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发展方向,这使我国企业并购活动的进程加快了脚步。而此时,我国的股票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已经基本初具规模,一些上市公司也随之出现,一些外资公司开始了并购国企的行为,同时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也不断的涌现出来。此段时期的企业并购主要有5个特点:一是并购的规模不断扩大;二是产权交易市场的不断完善,有效推动了企业的并购重组活动进程;三是一些上市公司开始采用股权收购;四是混合式并购以资本运营为纽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我国一批优秀企业集团脱颖而出;五是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参与到并购中来,使并购不再仅局限于国有企业。此次并购浪潮随着我国于2002年我国加入世贸而宣告结束。 第三次并购浪潮。从我国于2002年正式加入WTO以后,使我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实现了接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国际化发展,并时我国政府也先后完善了相关的并购法规,如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等等。为有力推动我国企业并购活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2.3 现阶段我国并购活动特点2.3.1 相对增长速度,绝对规模不够从我国的企并购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企业并购从1984年开始到现在短短的三十年中,就完成了探索阶段,成长期、相对成熟期,而且在数量上同比超过了其它发达国家,相对增长较快。从美国的企业并购历史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并购是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优势互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而且大型企业之间的强强并购占主流地位。而在我国却呈现出了相反的态度,绝大多数的企业并购是发生在实力强的企业并购实力弱的企业之间,而强强并购的情况发生的特别少。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受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因为我国市场化的进程;二是因为我国经济转型期的特殊经济现状;三是产权改革情况。具体表现如下:其一,是国家有关政策的必然产物。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一些国有企业出现了亏损现象,并且涉及面不断的在扩大。据有前数据显示在1978年,我国所有的国企中亏损企业的亏损额高达115.3亿元,其中国有工业企业亏损面占23.9%,到1987年后,亏损额达到1420.9亿元,亏损面占43.9%。截止1994年,国有工业生产企业的亏损面占20.3%,亏损率达到33.1%,其中国有工业小型企业的亏损率达到了85%,国有商业小企业亏损面达到90%以上。由于当时我国的社会保障机制和企业退出机制还没有确立,于是就造成了众多国有企业亏而不死的现象,并且大量存在。从而造成了国家对亏损企业的财政补贴逐年上升,为国家的财政支出带来了巨大压力。在1978年,国家的亏损补贴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5.9%,到了1985年后剧增到10.61%,企业亏损补贴达到了507.02亿元,直至1997年有所下降,但仍有368.49亿元之多,致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压力重重。为有效减轻国家财政支出巨大的负担,维持社会稳定,国家政府部门以“少破产,多兼并”为方针,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兼并亏损企业的政策,如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问题的补充通知等等,那时,海尔集团的吃掉“休克鱼”的成功并购战略就是在那种情况下发生的,这是一个政策影响并购的实例。其二,强势企业并购弱势企业,是扩大企业规模,实现低成本扩张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各级地方政府部门达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开始了盲目扩张,主要表现在上新项目开办新企业方面,结果造成了水平低的重复建设现象,使很多产品结构雷同。据相关统计,在20世纪90年代期间,我国东部和中部工业企业结构的相似率达到93.5%,中部和西部达到97.7%,全国工业结构的相似率平均在90%以上。由于同行业内进入的企业数量过多,相似率过高,从而造成了行业内的生产能力过剩,据国务院有关部门统计,在1990年全国在纺织行业中,其生产能力闲置在三分之一以上,而全国铝型材行为中,生产设备的利用率仅有25%,从而也就选成了竞争品价格大战,在成产成本不变,销售价格逐渐降低的情况下,至使企业效益连连下降,形成了恶性竞争的现象。在市场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为追求规模经济效益一些具有优势的企业开始对规模较小的企业及经营效益不良的企业展开了并购,以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如在20世纪90年代中,康佳集团无论是在技术、产品方面,还是资金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对实力较弱的陕西如意电器总公司和牡丹江电视机厂实施了并购活动,并注入了大量的资金,对并购的两家企业进行生产技术改造,形成了优势互补,使企业规模得到了扩大,规模效益充分得到了体现,使康佳集团处于快速高效地发展阶段,一举成为了国内第二大彩电生产企业。其三,是国有企业经理人员控制权损失得不到补偿的结果。由于国企产权改革不到位,造成国企经理人员控制权缺失,使国有企业的收益发生转变。在国有企业中,控制权收益由企业经理和相关的政府官员占有,而货币收益应为“全体人民所有”,但企业经理通过其拥有的企业控制权,占有了相当一部分货币收益,如果其失去了企业的控制权,从而也就失去了控制权收益和部分货币收益。上述发生的并购现象,都是导致企业并购不具有规模的性主要原因。2.3.2 并购动机以战术层次为主第一,企业并购的资本市场交易平台不成熟,存在投机并购的现象。一些企业把并购重组当作自身炒作的内容,所以不做长期发展的考虑,而是进行短期性战术性并购,并通过内幕交易,从中牟取暂时的利益,而不去考虑长期投资所得到的回报。吴冲锋和顾勇和吴在2002年通过分析实例,得出了收购溢价和流通股股数负相关的理论,这从侧面说明了我国证券市场中短期的并购行为动机多数是为了炒作,这种现象实际上占有主导地位。另一种现象是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情况较为普遍。深圳市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统计报告中指出在2002年间,共有510家上市公司,其中有412家公司都发生着关联交易,占80.78%,涉及到总金额达2544.92亿元,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44.36%。第二,政府对国有企业存在干预的现象较为严重,从而也导致了并购短期行为的发生。主要表现在政府为了减轻财政支出压力,“劝说”具有优势的企业并购亏损严重的企业,可以说这也是政府的“短期”行为。第三,企业家的战略眼光发展不足。在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经营活动范围都在国内市场,由行业内相似产业较多,为此市场竞争以价格战为主要内容,企业家们并没有放眼世界,缺少战略思维能力,结果是众多企业经营效益微薄,甚至有的出现亏损现象。同时,在我国对外资企业并购国有企业在政策上有一定的限制,致使一些国外大企业的并购活动对我国并购市场没有产生足够冲击力。所以,从战略高度进行资源优化整合实行强强并购的寥寥无几。2.4 企业并购与企业成长关系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各个国家的联系更加的密切。无论在经济、贸易以及文化方面,都呈现出来了一体化的趋势。因此,各国企业的联系也更加的密切,跨国合作也是企业经营的一大发展趋势。由于各国企业的竞争愈加的激烈,经营不善的企业会被资金雄厚、知名企业并购。企业间采取并购方式,已经成为促进企业快速成长的有效方式。根据企业的发展趋势,需要深刻的研究分析企业并购对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倘若企业依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制定出最佳的并购方案,可以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大型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以及高技术人才,使得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有力的地位。但是,小企业缺乏资金、技术和人才等,使得小企业被众多大型的企业所并购。企业并购之后,改善了经营困难、资金缺乏等困难局面,提高了企业在国家市场中的地位,极大促进了企业的成长。2.4.1企业成长方式与企业并购了解企业的成长方式,可以深入的研究企业并购对于企业自身的影响。企业拥有两种成长方式,分别是内源式成长方式和外源式成长方式。不同的企业成长方式,会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产生不一样的影响。(1)内源式成长方式内源式,就是依据企业内部的资源,来促进未来企业迅速成长、发展。每一个企业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自身资源较为的雄厚,能够使得企业在新的成长环境中,较好的生存,迅速的融入新的竞争环境。依照这种成长方式发展的企业,可以拥有足够的资源、先进的技术,来作为最有利的支撑。但是,这种企业成长方式也会存在一定的弊端。由于主要依靠自身的资金和技术来促进企业的发展,但是仅仅只靠自身的条件,会限制企业自身规模的发展,不利于需求的增加。另外,企业内部的领导人员,较为重视技术的进步,往往会忽略对市场的需求。选择内源式成长方式的企业,一定要更加重视内部企业的管理方式。企业拥有一个高素质的队伍,可以提高工作中的效率,丰富企业的管理经验。(2)外源式成长方式经常所说的,企业的外源式成长方式,便就是说的企业并购和合资了。企业为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往往会采用企业并购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这样,企业可以借助并购企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来使得自己的企业得到快速的发展。那么,企业的并购可以分为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便就是水平并购了。水平的意思,就是同一类产业中的并购。同一类产业,凭借自己的技术、资源、资金和人才等优势,生产出来相对于其他企业质量高、价格低的产品。这样一来,企业间遵守了优胜劣汰的生存规则。相对同类企业的占据优势,可以使得优势企业,集中产业间的优势和资源。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展。最为重要的一点,大大提高了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份额,增加了企业的收益。第二种方式,便就是垂直并购了。所谓的垂直,就是发生在上下游企业和经销商代理商间的并购方式。在我国的一种经营方式,就是生产商-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这样的分销方式,一级级的分销。企业采用垂直并购的方式,可以较少分销的层级,降低了生产成本,加快了商品的流通速度。尤其在产品生产周期方面,垂直并购方式的优势将会发生更大的优势。第三种方式,便就是混合并购。混合并购,就是采用水平并购和垂直并购了。任何企业的发展,都需要采用多元的发展方式。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结合现实的需求,采取不同的并购方式,可以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方式的最大好处,就是有利的规避企业存在的风险。以上,详细的介绍了企业的成长方式,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一切因素,来选择企业的发展方式。2.4.2企业并购影响因素与企业成长关系在企业并购发展的大潮流下,需要考虑影响企业并购的因素。了解了具体的影响因素之后,企业就可以在并购的潮流中,占据有利的位置,减少企业被并购的机率。(1)企业并购动机与企业成长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都得到迅速发展,贸易全球化已经势不可挡了。由于本国家的需求一定,为了增加企业的经济收益,许多外国企业将眼光放长远,想要占据别国的市场份额。并且,世界之上已经掀起了第五次企业并购的浪潮。同时,企业也十分的重视一次次的企业变革,想要在经济大变革的时代占据有利的一方,要灵活的采取并购措施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使企业实行并购的动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增加企业的市场势力。在企业并购的浪潮中,充分的展现了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通过企业的并购,占据优势的企业得以生存。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产品的生命周期。并且,企业的资源聚集在一起,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效果,进一步达到规模经济。企业的市场势力较为的雄厚,可以使得该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中占据较大份额,也使得企业面对风险时可以平稳度过。因此,当企业的经济实力增强,会选择去并购规模较小的企业,来拓展企业的市场份额。第二个方面,就是合理避税。每一个合法的企业,都需要根据企业的盈利来缴纳一定的税收。盈利较好的企业,往往会并购一家不断亏损的企业。这样一来,按照税法中的相关规定,可以对企业所缴纳的税额有一定幅度的调整。最终的调整结果,并购企业相比较没有并购之前,所缴纳的税额会降低。同时,国家制定的政策,对于并购企业所实施的税收政策也是不相同的。通过并购经营不善地企业,不仅仅可以少缴纳一定的税收,也可以扩大企业的规模。第三个方面,就是减少相关费用、降低成本。如果企业并购方式是垂直并购,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流通成本以及交易成本。由于并购上下游的企业,使得产品的销售渠道层级减少,缩短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另外,企业的产品也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减少了产品宣传的费用。另外一个方面,并购企业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根据边际成本递减的规律,也可以知道企业并购有利于自身的发展。第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