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三)》评测练习.doc_第1页
《归园田居(其三)》评测练习.doc_第2页
《归园田居(其三)》评测练习.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归园田居(其三)评测练习 班级: 姓名: 一、选择。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五言律诗,语言朴素,意境恬淡,体现了作者悠然的心境。B颔联描写的是作者自己的躬耕生活,这种生活虽然辛苦,但却充实愉快。C带月荷锄、夕露沾衣的农耕生活,实情实景,生动感人,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D作者沉溺于美好的田园生活中,乐于做一个隐士而忘却一切的世俗的烦恼。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无欲无愿的心境。二、按要求默写。1、表明隐居之地和劳动结果的诗句是: 2、本诗点睛之笔的诗句是: 3、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不懈追求的句子是: 三、赏析。 1、“草盛豆苗稀”中的“盛”和“稀”的对比说明了什么?答: 。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两句诗描写的是一种() 生活。这种生活在陶渊明的其他诗中也有表现,例如: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 )生活的喜爱之情。4、诗人躬耕田亩,将田间劳动写得富有诗意,其中你最欣赏哪一句,为什么?答: 。5、从这首诗的内容和主题来看,你认为“但使愿无违”中的“愿”是什么?答: 。6、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 。7、“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答: 。答案:一、选择。1、D二、按要求默写。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2、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三、赏析。1、作者辞官归田,虽耕作不佳却乐在其中,可见其本意在享受田园生活的宁静和安适。2、辛苦而美好的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归园田居其一)。3、田园4、“种豆南山下”,语言亲切朴素,明白如话,以平淡的口吻写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及自己闲适寡欲的心境。“带月荷锄归”,描写劳动归来的诗人,在皎洁的月光下,肩扛一把锄头,构成了一幅月夜归耕图。5、从诗的内容看,可理解为辛勤耕种期待收获多收些豆子。从诗的主题看,是指希望能隐居田园,远离官场的污浊,在自然美好的生活中保持自己的节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6、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对官场黑暗生活的厌弃。7、“带月荷锄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