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之道.doc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之道.doc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之道.doc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之道.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之道综述秦子轩 201008061042山东轻工业学院商学院人管10-2班摘要:纵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一直都在寻求治国的大道。中国人解决问题一直都是大而化之的,很少会局限于某一个具体的问题。所以我们经常运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解决现代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企业管理之“道” 企业管理之“术” 正文:一、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给现代企业管理者提供很好的企业管理之“道”,但往往提供不了可以直接运用于日常管理的企业管理之“术”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个体的修身,其实也就是提倡个体的悟性。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告诉现代人的大多是道理,而不是具体做法。因为懂得了道理,遇到具体的事情就都能应付自如。如果仅仅告诉你某一件事情如何做,一方面限制了你的个人创造力,另一方面也不是长久之计,因为很可能你学会了这件事情怎么处理,但遇到下一个事情时,可能具体环境变化了,你就不会处理了,那岂不是很悲哀吗?所以孔子教育学生,如果不能举一反三,孔子就不教了。因为这样的学生悟性不够,很难有大的作为。换句话说,人和人是有差别的,有些人适合当管理者,有些人就不适合当管理者,因为管理这个东西既是可以学会的,又是学不会的。怎么讲呢?一些基本的道理,谁都可以学会,学会之后都可以去应付一些简单的事情。但一些更高层面的道理,则是学不会的,要靠个人的悟性。你悟到了,你就学会了,你没有悟到,你就没有学会。这个东西是别人帮不了也教不会的。纵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一直都在寻求治国的大道。中国人解决问题一直都是大而化之的,很少会局限于某一个具体的问题。比如三国时期诸葛亮未出山时,就在隆中谋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如果他仅仅把自己的目标锁定在如何让刘备度过暂时的危机,恐怕中国的历史将会被改写。因此,概括的说,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强调的是“道”,而不是“术”。因此想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管理现代企业的操作手册,往往不可得。但是,对现代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恰恰是“道”,而非“术”。可惜很多企业都本末倒置,认为中国的现代企业不缺“道”,而最缺的是“术”,因此不遗余力的将西方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手册照搬过来。最终的管理实践证明,这些东西不是水土不服,就是南辕北辙,根本解决不了中国现代企业面临的问题。其实,管理企业,最紧要的事情就是把“道”弄清楚,“道”清楚了以后,遇到各种问题,只要按照“道”的原则去灵活处理即可收到很好的效果。二、现代企业管理者必须着眼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全貌,才能够收获到管理企业的法宝现在很多人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就是把儒家文化当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其实,儒家文化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而已,不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因此要想学习中国文化,必须全面介入。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是“中庸”,强调“修身”,追求“齐家治国平天下”。用儒家思想指导企业管理,不能过分强调结果,而应该关注过程。但在企业初创阶段,生存是第一位的,因此对结果应该更加关注,而不能过分关注过程。这个时候,企业应该借鉴法家的思想来管理企业,即赏罚严明,严格约束,通过直接回报激励员工行为。还有,对于一些劳动密集型的生产企业,法家思想对企业管理而言也更加有效。由此可知,儒家文化并不适合于任何企业,也不适合于企业发展的任何阶段,要用易经的变易思想看待儒家思想的作用。对于儒家思想解决不了的管理问题,可以从道家、墨家、法家的思想里面去寻找方法,往往有所收。现代企业管理者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要学会融会贯通,不能只执着于一家之言,要兼容并包,从各种思想中汲取养分,方能有所得。比如在选拔和培养人才时,可以借鉴儒家的观点,在管理人的时候,可以借鉴法家的管理,在处理矛盾的时候,可以借鉴道家的观点,等等。三、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而不能仅仅追求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壳有些现代企业管理者把中国传统文化搞得形式化,不仅取得不了好的效果,反而让人有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感觉。比如风水文化,本来强调的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但有些一知半解的人,把风水的概念公式化,比如鱼缸、绿植必须要放置在某某方位,大门必须要朝向某某方向,等等,其实都是错误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易经的核心思想就是变易,也就是说一切都是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由此观之,一切公式化的东西都不符合这个根本原则,因此都是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还有一些偏好中国传统文化的企业管理者,其实都是叶公好龙。他们平日里言必称尧舜孔孟,但对待员工时,则斤斤计较,恨不得一分钱都不舍得为员工花;对待顾客时,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这些其实都是自欺欺人的。孔子说过,“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一些把中国传统文化当作噱头的企业管理者,结局往往是可悲的。结束语:中华民族有五年多年的历史,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一些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经典的文化典籍流传了几千年,其中的道理也被践行了几千年。正如雷原老师说的,这些经历过几千年检验的理论,比起那些仅仅经历过一百年或者几十年检验的理论,毫无疑问是更加可信的。因此,现代企业管理者们必须要从这些被践行了几千年的道理中汲取养分,来指导企业管理的实践。参考文献:1 “法家治企,儒家待人”东方文化与企业经营管理之道 赖慧文 2006.92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雷玉良 2005.33 论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史晓麟 2006.114 浅谈儒家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李郁华 2009.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