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地下车库设计方法.doc_第1页
经典的地下车库设计方法.doc_第2页
经典的地下车库设计方法.doc_第3页
经典的地下车库设计方法.doc_第4页
经典的地下车库设计方法.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使车库设计更经济些车库占房地产投资的比重多少?这是一个杂志给我出的题目,是引起我研究的动机,以北京市规定的写字楼以10000平米65辆车的要求来计,相当于公寓楼1户1辆车。而当今写字楼的容积率很高,地面基本上无法停车,车辆只能停在地下。居住建筑又强调人车分流,地面上当然不宜停车,所以车辆的停放也向地下发展。整理最近五、六年所看的图纸,很多设计中,每个车位的面积均在40平米以上,而有一次看到一个美国相当有名的设计公司设计的图纸,其每个车位竟高达72平米。若以设计中普遍采用的标准每个车位40平米计算,则65辆x40平米=2600平米,即地下车库建筑面积相当于地上建筑面积的26%。地下室的结构造价比地上贵,是人所共知的,法定的车位不能少,少了政府不批,所以只有使每车位节省面积,才能节省投资。若每辆车省2平米,至少可节约总造价的1%以上。这几年,经我修改的地下车库,每辆车的面积大致可做到33平米左右,即每车位面积比普通认可的40平米省7平米,这样至少可节约3.5%以上,经济价值非常大。上面所说的美国设计的工程,经修改后,竟节省了3.1万平米,价值大到想不到的程度。所以,地下车库设计,很值得研究。1. 应该以车位尺寸为研究基础现在多数设计单位的车位尺寸是2400x5300,根据这一尺寸,在纵向靠墙的位置,因规定车墙间的间距是500,横向车与车之间不小于600。所以放进规范规定的小型车1800x4800,肯定没有问题。但是当车位背对背时,由于车尾与车尾之间规定不下于500,那么用两个2400x5300,就损失了500的空间(图1),一个车位至少损失0.5x2.4=1.2平米。过去的防火规范中,横向车与车之间是500,现在又加了100,当今的车辆比五、六十年代要小很多,照过去的规范应该没有问题(图2)。当然,我们要遵守当前的规定,但是要知道还有商榷的余地。这两年,我在刊物上录下来的资料(图3),1800宽的车并不是很多,宽度达到1800的都是高档车,而高档车在总车辆中比例不是太大。中档车的宽度都是在1700左右,车长在4500以下。只有少数高档车的宽度是1800左右,车长达到4800也是高档车。虽然在不管经济的条件下,设计大一点,设计人肯定保险,但如果由于柱网不规矩,略小的尺寸是否可以放中档车呢?或者反过来想,设计也可以中档车为主,再安排一些高档车位,只要想节约,还是有可能性。20年前,我用的是1800+500=2300的宽度安排车位,人们使用到现在没有提出不好用的意见。2. 不应该以柱中距为设计研究基础我们设计方案时,在考虑结构柱网的时候,很多人以柱网为设计依据,开口就是8400柱网。其实,车位主要用的是净宽度,根据净宽度的要求加上柱子的宽度,反套成柱网,考虑了车库的需要,所以往往用7800x78008400x8400之间的柱网。过去我还用过7500x7500,由于实在裙房下,柱子不大,柱子设计成500x500的缘故。当然超高层建筑,因为柱子大,也有用9000x9000柱网的。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柱网之间的面积关系。8400x8400=70.56平米8300x8300=68.89平米8200x8200=67.24平米8100x8100=65.61平米8000x8000=64.00平米7900x7900=62.41平米7800x7800=60.84平米由上述数据来看,柱距每小100,大致要差1.6平米,以两个柱网放6辆车来分析,3辆车要半个柱网的面积,因此每差100对每辆车至少要差0.5平米的面积(图4)。可见柱网的重要性。我们在西单中国银行总部的设计里,写字楼的柱网是6900x6900,但中心大堂下面的车库的柱网是7800x7800的柱网,将车位面积用到了最省。因建筑物的高度不同,柱子大小也肯定不同。因此用柱网(柱中距)为基础,在认识上往往是模糊的 ,只有用停车所需的净宽度加上柱子宽度组成柱网才是合理的 。如:柱网净间距=车柱间距300x2+车宽1800x3+车车间距500x2=7000,以上根据是消防规范的规定,指横向3辆车所需的净宽度,若按汽车库规范规定车间距为600,则柱间净距离要7200。如果100M高的建筑,为了车库将柱子设计成1000x1000(在下面几层用劲性钢筋混凝土是可能的)话,8200X8200就够了 ,如果简单地用8400x8400,每个车位增加1平米以上,即影响投资1.5%。而大批建筑并没有达到100M的高度,结构柱子还会小一点,尤其裙房的高度不高,结构柱子还会小一点,所以柱网的设计还是应该认真推敲的。有人说:中国人开车“手潮”,我看这跟手潮无关而跟不花自己的钱有关。事实上,按政府的规定,中国人要驾车,必须先上驾校,而国外没此规定,中国人的道理很多还是汽车自行车合路,特别在北京,胡同又多,开车的难度又很大。在这种交通条件下,车应该开得好,不该不好,所以“手潮”的解释是不对的。3. 关于车道的宽度最近一些审图单位要求5500宽,这是双行道的规范宽度,北京规委有一个文件要求6000及9500,不知为什么要求那么宽。我根据规范和自己开车的经验,并对相关数据(包括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车道宽度不需要这么多。先从出车的要求来看,我分析了 6种宽度(图5),行车轨迹保持与其他车位500的安全间距,对多也不过4525,如果如有的地方车距加大,尺寸还可小一点。所以使用规范要看它是指的什么。如果花别人的钱,用别人的地,当然越宽越好。但作为设计师,我们有责任做好设计,却没有理由浪费银子和土地。我希望大家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我过去在名族饭店每口看见过3500宽的车道,车都开出来了 。由于车速不快,所以5500宽的双车道已经是够宽的了,没有必要再加宽。在老小区里,4M宽的道路也能错车,何况我们还可以在车库里设计单行线。总之,车道也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4. 关于结构柱结构柱的宽度直接影响车位布置,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用扁柱,使差一点放不下的车位可以放下去。当然高层建筑也有可能在下面用劲性钢筋混凝土,即型钢混凝土,它的直径是普通钢筋混凝土的60%的宽度,大致上100米高的建筑,柱子是1300x1300,即1.7平米,用型钢的话可以做到1.7x0.6=1.0平米。对总面积20%以上的地下车库来讲用一部分劲性钢筋混凝土,虽然结构不部分的投入增加了,但增加部分远远低于车位增加带来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对大城市的中心地带,一个车位在20万人民币以上,值得研究考虑。对上层建筑使用面积方面的增加,也是合理的,对总投资更是合算。5. 直线和转圈坡道的选择我看到很多车库设计都选择了转圈坡道,而转圈坡道是最费面积的了,一个坡道以8000x8000柱网计算,需要9个柱网格,占地600平米的面积(图6)。一个车库至少要一对坡道,即每层要1200平米,如果是三层,就要3600平米,四层就是4800平米,有时非车库的层高较高,转圈直径小了坡长不够,而转圈中间的一个柱网又不好利用,即使降低车库层高也省不下面积。所以,在分析了很多工程后,我主张首先选用直线坡道,以双车道来看,最多三格,加上两头进出需要,也不过五格,可省5/9的面积,如果是单坡道,还可以省更多(图6)。当然多层的大型车库,用转圈坡道是有道理的,例如北京的金源商城有10多层,用转圈坡道就可以让你直接到达某一层。在小型、多层没有足够长度设计直行坡道时,也不得不使用转圈坡道。有时,在上层用转圈坡道,转到下面改用直线坡道,也能省一点面积。总之,设计要灵活掌握,做个方案比较,哪种方式省就用哪种方式。根据我个人上百个车库的设计实践,将转圈坡道改为直线坡道,90%以上是肯定是节省面积的 。6. 坡道的宽度当前规范的要求,单车坡道宽4000,双车不宜小于7000,但过去的规范要求是单车3500宽,那么为什么加宽了呢?是现在的车大了吗?不是,原因是采用最小拐弯半径时,拐弯处的宽度就不够了(图7),但设计好了也还能过得去。现在的问题是,一些直坡道也稀里糊涂地也加宽到4000,而建筑规范明明写了3800。7. 弯坡道要注意的地方我主张节约的前提是满足使用的要求,在坡道及平道拐弯的地方要注意放宽尺寸(图8),从图上的车行轨迹可以看出,汽车拐弯时,要多占用900路面,所以拐弯处设计不能用同心圆,一定要用同心圆的话,则此处路宽要放大到4000,尤其是转圈坡道应该大于4000(图9),否则车要被刮伤我们所做的大量调查也说明了这一点。8. 弯道里侧最小半径多少合适对小型车,规范希望是R6000,我找的资料显示,没有超过6000的,证明这一规定是科学的。但这里的最小半径是内径还是外径?很多设计人告诉我是内径,但资料证明是外径,汽车本上也清楚地说是车的自转外包直径即没有超过D12000直径的。我们坐车的时候,在庐山调头,三条车线是10500,比D12000直径小,与图3表上尺寸接近,从理论和实践都能证明,不用怀疑。如果用外径R6000,扣除假设的车宽1800,再扣除车边至少留出500宽,那么里侧的最小半径是R3700.所以我们经常用R4000整数作为坡道的内径是不会有问题的。有一次与美国的交通专家交流时,他认为条件不具备时,内径R2700也是可以的。我也作了快一个图(图10),证明R2700也是可行的,当然是比较紧张的,是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可以考虑R2700。因为R2700半径,开车时不会紧贴里圈的墙,至少要留500的宽度,否则无法开车。车宽是1800,个别超过1800,以1900宽设想是应该的,但车在转圈时,实际轨迹宽要加900.这样,2700+500+1900+900=6000,正好是规定的最小外半径。分析证明,这些数字很有意思,是很科学的。所以,我们了解了最小尺寸,遇到特殊情况就好办了。9. 坡道的数量消防规范规定,少于100辆可以做1个双坡道,100辆以上是2个,但这是消防的要求,还有一个使用的要求,规范没有提到。一次我在首都机场收费站遇到堵车,发现过1辆车需要20S,1min过3辆,1h过180辆,随着车辆的增加,车库也越来越大,目前最大的车库可容纳4000辆,按两对出入口计算,4000辆的出入需要11h左右,这样的车库还能用吗?一位香港的交通专家说,刷卡12s过一辆,我们的很多地方已经在刷卡了,1h最多可过300辆。以此为依据,如果1h内不能从车库中出来或进去,我们还有耐心继续等下去吗?所以,坡道数量的底线是每3000辆左右一对坡道。这是全部车辆进出的机械算法,但实际上不会100%的车辆都在高峰时进出,如果考虑高峰时只有80%的车辆通过的话,也可以考虑360辆一对坡道。10. 坡道排不开怎么办这也是高容积率用地常见的实际情况。在地面安排那么多的坡道显然是困难的,后来想到首都机场的公路是3条车线,而收费站是8个口,大致上是1:3.由此想到口部可以少做,到地下时将收费或刷卡处放宽来解决这个瓶口的难题,从理论上是可行的。曾就此想法与以为美国交通专家交流过,后来又在工程上实践了(图11),证明是可行的。这样做,既可以解决紧张的首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