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考点梳理 第二十三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考点梳理 第二十三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考点梳理 第二十三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考点梳理 第二十三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考点梳理 第二十三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四世界现代史 第二十三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考点梳理 考点1十月革命考点2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探索考点3斯大林模式 考点1十月革命 2010年14题已考 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 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时间 地点 1917年11月 俄历十月 彼得格勒 原因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 使俄国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广大人民的革命和反战情绪不断高涨 2 1917年3月 二月革命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冶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着主要权力 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 4月 列宁回国 及时确立了将民主革命推进至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 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政党及领导者 布尔什维克党 列宁 任务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经过 1917年11月6日晚 列宁来到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 7日 起义队伍攻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结果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 人民委员会 列宁当选为主席 巩固政权的措施 1 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2 将银行 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 3 颁布 土地法令 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 分配给农民耕种 4 同德国 奥匈帝国议和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年3月 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特点 1 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2 十月革命采用的是武装暴力夺取政权并取得胜利的形式 意义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性质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 2 李大钊在中国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3 为新文化运动 五四爱国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4 中国从此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道路 并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阿芙乐尔 号 攻占冬宫 易错易混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十月革命胜利后 无产阶级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十月革命发生在 一战 期间 十月革命后苏俄退出 一战 材料链接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 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毛泽东选集 第一卷 解读 材料表明了十月革命对俄国及世界历史的重大历史意义 第一个 新纪元 是指对俄国的影响 后一个 新纪元 是指俄国十月革命是共产主义的第一次成功实践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影响了世界工人运动和中国的五四运动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为俄国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 从人类文明进程的角度看 它又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为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 异同比较 俄国十月革命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在资本主义国家 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其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 它推翻的是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首先从中心城市开始 然后再推向其他地区 而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则首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走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2014新乡模拟 十月革命的胜利 改变了当时的国际格局 这主要是指 a 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b 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c 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d 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考点训练 c 考点2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探索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1 新经济政策时间 1921年 背景 国内战争结束后 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为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和纠正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中的失误 主要内容 1 农业 农民在向国家交了粮食税以后 余粮归自己支配 2 工业 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 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企业 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2014年17题已考 3 商业 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 恢复自由贸易 分配制度 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 实行多种形式的报酬制 特点 把社会主义同市场 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2014年17题 2011年17题已考 性质 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作用 维护了社会主义制度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有益探索 意义 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与市场 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这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 标志着列宁找到了俄国建设的正确道路 对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指导意义 新 在哪 比较 1 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态度 由排斥到利用 2 工业经济成分 由单一国有到多种成分并存 3 控制经济手段 由军事和行政手段到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4 分配方式 由配给制到工资制 5 向过渡到社会主义途径 由直接进入到恢复经济逐步过渡 实质 把商品经济关系引入国民经济中 2 苏联的成立建立时间 1922年底 全称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加盟共和国 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联邦 外高加索联邦 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后来扩大到15个 末代沙皇全家照 列宁与俄国十月革命 沙皇俄国 苏维埃俄国 苏俄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苏联 俄罗斯联邦共和国 俄罗斯的历史演变 两个政权并存 2015原创 列宁说 要准备向共产主义过渡 在俄国这样的小农国家里 要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 通过国家力量发展商品经济 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发展资本主义 否则 达不到共产主义 材料反映的内容是 a 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的实施b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c 斯大林农业集体化d 苏联大规模工业化建设 考点训练 b 2014郑州模拟 在1923年的某西方报纸的元旦特刊中 有一组对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年度新闻总结 其中出现错误的是 a 该国的资本家正为自己企业的产销两旺而举杯庆贺b 该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在强制征收农民的余粮c 刊载了苏联成立的庆祝大会图片d 刊载了该国市民在商店里购物的图片 b 考点3斯大林模式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1 两个五年计划内容 1 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在斯大林领导下 苏联从1928年开始实行两个五年计划 重点发展重工业 至1937年 苏联工业化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 世界第二 2 1937年 苏联完成了农业集体化 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业 轻工业必须为重工业服务 2013年17题已考 成就 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 国防力量大为加强 2 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 1936年 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宣布苏联是 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 这一体制又称 斯大林模式 形成的条件 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 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 中国 1949年建立新政权 巩固新政权的斗争 进行三大改造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193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新经济政策 工业化 农业集体化 三年国内战争 1917年建立苏维埃政权 俄国 1922年苏联建立 建立政权 巩固政权 进行社会改造 确立新的社会制度 新的社会制度确立过程模式 特点 1 经济方面 国家用指令性计划管理一切经济活动 限制商品货币关系 否认市场的作用 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提高生活水平的做法 实现高积累 多投资 片面发展重工业 2 政治方面 权力高度集中 忽视民主法制建设 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 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权力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评价 利 1 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斯大林模式 通过这种建设模式 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 与当时苏联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弊 1 片面发展重工业 导致农业 轻工业长期落后 2 片面强调产值 产量 导致产品种类少 质量差 3 从农民手中拿走东西太多 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 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 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4 经济发展粗放 效益低下 浪费资源 影响 1 积极方面 在一定历史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 它使苏联进入工业化国家行列 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2 消极方面 高度集权模式阻碍了苏联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 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方面存在巨大误区 同时 在 斯大林模式 下 农民的物资极其匮乏 这种体制存在的弊端 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政治经济发展埋下隐患 成为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的重要原因 图片反映的事件是苏联农业集体化 1927年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把个体小农经济改造成大规模的集体农庄 并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第聂伯河上的的大坝第聂伯河水电站是苏联工业化的重要成就 从1928年开始 苏联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 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 世界第二 易错易混 俄国国家名称的演变 1917年十月革命前是沙俄 1917年十月革命后至1922年底 是苏维埃俄国 简称苏俄 1922年底至1991年是苏联 1991年后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并没有波及到苏联 因为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 实行计划经济 在此期间苏联经济 特别是重工业正迅速发展 材料链接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 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 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 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斯大林 解读 上述文章表明了斯大林实行 一五 计划 将苏联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决心 材料中 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 指的是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 苏联为了赶超发达国家 通过两个五年计划 在1940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 世界第二 苏联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 归纳整合 1 苏俄 苏联 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 2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与中国的人民公社化 1 经济形式 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2 效果 在开始阶段对恢复国民经济 凝聚民众建国热情起着重要作用 但由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 最终都阻碍了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2015原创 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 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 它是发展中的事业 美国新闻记者林肯 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 我看到了未来 它行得通 因此 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 有时转变为模仿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 全球通史 的这段话主要说明 a 新经济政策的成就b 苏联经济体制的影响c 罗斯福新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