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doc_第1页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doc_第2页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doc_第3页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doc_第4页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第三章 营养学基础第一节 营养学概论一、 营养学的基本概念1 营养从字义上讲“营”的含义是谋求,“养”的含义是养生,营养就是谋求养生。养生是我国传统医学中使用的术语,即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用现代科学的语言具体地描述“营养”可以说:营养是机体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排泄,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其他对身体有益的成分构建组织器官、调节各种生理功能,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和防病保健的过程。2 营养素营养素是机体为了维持生存、生长发育、体力活动和健康以食物的形式摄入的一些重要的物质。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共五大类。这些营养素中一部分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称为“必需营养素”;另一部分营养素可以在体内由其他食物成分转换生成,不一定需要由食物中直接获得,称为“非必需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因为需要量多,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大,称为宏量营养素;矿物质和维生素因需要量较少,在膳食中所占比重也小,称为微量营养素。矿物质中又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常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相对较多,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很少。除了营养素外,食物中还含有许多其他成分。例如水、膳食纤维和若干活性物质。这些成分也都有重要色生理功能或一定的保健作用。3 营养学营养学是研究膳食、营养素及其他食物成分对健康影响的科学。研究内容包括:营养素及其他膳食成分在人体中消化、吸收、利用与排泄的过程及其对人体健康、疾病的作用,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营养素需要量和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营养缺乏病和营养相关慢性病的预防和营养治疗,特殊人群和特殊环境下的营养,食物的营养素保存和营养素强化,植物化学物与保健食品,社区营养管理和营养教育,食物营养政策和营养法规等。营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是预防医学的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从理论上讲,营养学与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临床医学、食品科学、农业科学等学科都有密切联系。从应用方面来看,它可以指导群体或个体合理安排饮食,防病保健;影响国家的食物生产、分配及食品加工政策,改善国民体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4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都需要从每天的饮食中获得,因此必须科学地安排每日膳食以提供数量及质量适宜的营养素。为了帮助个体和人群安全地摄入各种营养素,避免可能产生的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多的危害,营养学家根据有关营养素需要量的知识,提出了适用于各年龄、性别及劳动、生理状态人群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并对如何使用这些参考值来评价膳食质量和发展膳食计划提出了建议。以蛋白质为例说明摄入水平与随机个体摄入不足或过多的概率,如图3-1所示。如果一个人不摄入蛋白质,在一定时间内就会发生蛋白质缺乏病;如果一群人长期不摄入蛋白质他们将全部发生蛋白质缺乏病。随着摄入量的增加,摄入不足的概率相应降低,发生缺乏的危险性逐渐减小。当一个随机个体摄入量达到平均需要量(EAR)水平时,他缺乏该营养素的概率为0.5,既有50%的机会缺乏该营养素;摄入量增加,随机个体的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RNI)水平时,摄入量的概率变得很小,发生缺乏的机会在3%以下;但若继续增加直到某一点,开始出现摄入过多的表现,这一点可能就是该营养素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RNI和UL之间是一个“安全摄入范围”,日常摄入量保持在这一范围内,发生缺乏和中毒的危险性都很小。摄入量超过安全摄入范围继续增加则产生毒副作用的概率随之增加,理论上可以达到某一水平,机体出现毒副反应的概率等于1.0,即一定会发生中毒。在自然膳食条件下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但为了避免摄入不足和摄入过多的风险,应当努力把营养素的摄入量控制在安全摄入范围之内。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是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它是在推荐的营养素供给量(RDA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四项内容,即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平均需要量(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EAR)EAR是群体中各个体需要量的平均值,是根据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计算得到的。EAR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半数个体的需要量的摄入水平。这一摄入水平能够满足该群体中50%的成员需要,不能满足另外50%的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推荐摄入量(Recommenfed Nutrient Intake,RNI)RNI相当于传统使用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RDA),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需要的摄入水平。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保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RNI是以EAR为基础制定的。如果已知EAR的标准差,则RNI定为EAR加两个标准差,即RNI=EAR+2SD。一个群体的平均摄入量达到RNI水平时,人群中有缺乏可能的个体仅占2%-3%,也就是绝大多数的个体都没有发生缺乏症的危险,所以也把RNI称为“安全摄入量”。摄入量超过“安全摄入量”并不表示有什么风险。适宜摄入量(Adequate Intake,AI)当某种营养素的个体需要量研究资料不足,没有办法计算出EAR,因而不能求得RNI时,可设定适宜摄入量来代替RNI。AI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例如纯母乳喂养的足月产健康婴儿,从出生到4-6个月,他们的营养素全部来自母乳。母乳中供给的各种营养素就是他们的AI值。AI与RNI相似之处是二者都用作个体摄入量的目标,能够满足目标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体的需要。AI和RNI 的区别在于AI的准确性远不如RNI,可能明显高于RNI。因此使用AI时要比使用RNI更加小心。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pper Level of Intake,UL)UL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该营养素的最高量。这一摄入水平对一般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体都不至于损害健康,但并不表示可能是有益的。对大多数营养素而言,健康个体摄入量超过RNI或AI水平不会有更多的益处。UL并不是一个建议的摄入水平。当摄入量超过UL而进一步增加时,损害健康的危险性随之增大。对许多营养素来说,当前还没有足够的资料来指定其UL值,所以没有UL值并不意味着过多摄入这些营养素没有潜在的危险。二、 营养与健康的关系1 营养素的功能目前,营养素主要指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五类。其功能主要指提供能源、促进生长与组织的修复、调节生理功能三项。作为能源来源地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三大营养素。促进生长与组织修复的主要是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调节生理功能的主要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作用包括维持物质代谢的动态平衡及内环境的稳态。动态平衡营养素摄入后,经过消化吸收等一系列生理过程,进入血液和组织而发生代谢变化,代谢产物经呼气、尿粪排出。促进生长的营养素不断由代谢合成新的细胞与组织,同时原有的细胞与组织不断分解,保持着动态平衡。1)能量平衡。正常情况下,三大营养素摄入后产生的能量与人体的基础代谢和体力活动消耗能量维持平衡,保持稳定的体重。如能量摄入大于消耗,长时间就形成肥胖。如能量消耗大于摄入,长时间就形成消瘦。2)营养素平衡。最常见的是氮平衡,指摄入的蛋白质与由尿、粪、汗液及皮肤的蛋白质分解后形成的氮化合物的排出之间保持平衡。摄入大于排出为正平衡,即体内蛋白质合成多,反之为负平衡,即体内蛋白质分解多。负平衡数值大而时间长则易发生蛋白质缺乏。同样可见于钙及其他营养素的平衡。3)水盐平衡。也称水与电解质的平衡,主要指通过体内缓冲系统维持体液稳定的pH值。如体内酸性代谢产物增多,由电解质组成的缓冲系统可中和这些产物,维持血液pH值不变,否则即产生酸中毒。同样,过度呼气或胃液丢失等引起碱性变化时,缓冲系统也可中和这些变化,维持血液pH值不变,否则即产生碱中毒。 内环境的稳态营养素在体内的作用除了促进生长,保持代谢平衡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调节生理功能,维持体内环境于稳态。1)神经系统调节。体内各器官的生理活动都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整合,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这种调节的基本形式就是各种刺激通过突触沿神经纤维传递,即神经冲动传导。与神经传导有关的化学介质就是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儿茶酚胺等。神经递质的释放可被细胞外液所含的钙离子加强或被镁离子抑制。2)酶调节。体内生化代谢都需要酶作为催化剂,而酶是由蛋白质组成的。维生素是许多辅酶的成分,缺乏时可以引起酶功能的丧失而导致生化代谢异常。微量元素也是酶的组成成分,如抗氧化酶就含有锌、铜、锰、硒等微量元素。3)激素调节。内分泌腺的特定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分泌激素作用于靶器官,对异常的生理生化反应进行调节。有的激素含营养素,如胰岛素含锌;有的激素的化学结构与营养素相似,如固醇类激素有脂类的甾体结构;有的营养素就有激素功能,如维生素D。许多激素的受体都是蛋白质。因此营养素缺乏或过多均可影响激素调节而引起代谢异常。2营养是维持健康的基础 维持人体组织的构成营养素是人体的物质基础,任何组织都是由营养素组成的,因此生长发育、组织修复、延缓衰老都与营养状况有关。从胎儿期起,直至成年,营养对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甚为重要。孕妇的营养状况直接关系到胎儿发育,如先天性畸形;而胎儿的发育不良又会关系到成年期的慢性病发生。在成年期,细胞也是不断更替,需要正常的营养素供给。充裕的营养素还可使体内有所储备,以应付各种特殊情况下的营养需求。 维持生理功能首先要保证能力需要,其中基础代谢消耗的能量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各种器官的正常功能均有赖于营养素通过神经系统、酶、激素来调节,其中特别是脑功能、心血管功能、肝肾功能、免疫功能尤为重要。营养代谢需要上述系统的调节,保持平衡状态,而它们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现在发现食物中含有的许多生物活性物质,虽然不属于营养素范畴,但它们具有调节多种生理功能的作用,所以备受关注。 维持心理健康所谓身心健康就是指除保持正常器官的生理功能以外,保持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现已证明营养素不仅构建神经系统的组织形态,而且直接影响各项神经功能的形成。在儿童表现为学习认识能力即智力的发育,在成人变现为应激适应能力及对恶劣环境的耐受能力。当今社会竞争积累、工作节奏快、人际关系复杂,工作压力造成的心理应激很强。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因素也会诱发器质性病变,故而维持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预防疾病发生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多都会发生疾病。营养素缺乏可以是摄入量不足的原发性,也可以是其他原因引起的继发性。在临床上除了直接由缺乏引起的各种症状外,还可诱发其他合并症。营养素过多会引起急慢性的中毒反应,也可引起许多慢性非传染疾病的发生。肥胖是营养过多的最普遍的变现,而肥胖有是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合理营养防止了营养素缺乏或过多,也就预防了缺乏诱发的合并症与过多引起的慢性病。3.营养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保证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心理发育从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体格测量指标,判定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以5岁以下儿童的生长迟缓率(身高不足)和低体重率(体重不足)反应营养不良的程度;血红蛋白、血浆维生素水平、尿维生素负荷试验则可评定微量营养素的营养状况。各种心理测试量表可以估量儿童的智力发育情况。 满足各类特殊人群的营养需要对于青少年、孕产妇、老年,因其生理状况不同而对营养有特殊需求。如铁对青少年的体力与智力发育,叶酸对孕妇预防先天性神经管畸形,维生素D与钙对保持老年骨质健康都有重要作用。在制定这类特殊人群的膳食指南时,就需要强调某些事物的选择,而确保其所需营养素的摄入。 增强特殊环境下人群的抵抗力、耐受性、适应性人体在恶劣环境下活在特殊劳动条件下,如感染、中毒、缺氧、高温、失重、深潜等条件,整体营养状况及某些个别营养素对增强抵抗力、耐受性、适应性等重要作用。已证明一些微量营养素在这些条件下的需要量高于一般情况下的正常人群。也证明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在这些条件下的特殊功能,为供应这类人群的膳食提出了食物选择的依据。 预防营养素的缺乏与过多及相关的疾病营养素缺乏的表现不一定有明显的症状,而常常只是从血、尿测定中才能发现。营养素过多除高剂量时可引起中毒症状等,还常导致其他营养素的吸收利用与代谢变化,不经仔细检查很容易遗漏。一些慢性疾病的预防已从人群干预试验得到验证,对于这类疾病中某些有先期表现而尚未诊断为疾病的人群,营养素早期干预或纠正不合理膳食往往更容易见到成效。 辅助各种疾病的治疗营养状况影响人体免疫功能,对于患者抗感染,减少并发症,加速康复有重要作用。创伤的患者在愈合过程中,营养状况影响组织的再生与修复,肿瘤患者放疗、化疗时,保持其营养状况,使患者能坚持疗程,达到治疗目的。若能配合并加速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恢复,则对患者康复更有利。综合以上,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可以归纳为三点:第一,营养必须通过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及其他活性物质发挥作用,讲营养不能脱离食物及膳食。第二,营养素必须通过正常的生理过程发挥作用,讲营养要考虑各种营养素的吸收利用及代谢过程。第三,营养的目标是:维持健康、预防疾病、加速康复。总的来说就是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三、 营养学发展史1 古代营养学2 现代营养学的发展第二节 能量及宏量营养素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断从外界环境中摄取食物,从中获得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其中包括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一般称之为三大营养素。三大营养素经消化转变成可吸收的小分子营养物质被吸收入血液,这些被吸收的小分子营养物质在细胞内经过合成代谢构成机体组成成分或更新衰老的组织;同时经过分解代谢形成代谢产物,并释放出所蕴藏的化学能。这些化学能经过转化变成为生命活动中各种能量的来源,所以分解代谢是放能反应,而合成代谢则需要供给能量,因此是吸能反应。机体在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构成了整个能量代谢过程,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一、 能量1 能量单位“能”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太阳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按照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失,但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为了计量上的方便,对各种不同存在形式的“能”需要制定一个统一的单位,即焦耳(Joule,J)或卡(calorie)。营养学上所使用的能量单位,多年来一直用卡(calorie)或千卡(kilocalorie,kcal)。1kcal指1000g纯水的温度由15上升到16所需要的能量。现在国际和我国通用的能量单位是焦耳(Joule,J)。1J指用1牛顿力把1kg物体移动1m所需要的能量。1000J等于1千焦耳(kilo Joule,kJ);1000kJ等于1兆焦耳(mega Joule,MJ)。两种能量单位的换算如下:1kcal=4.184kJ 1kJ=0.239kcal 1000kcal=4.184MJ 1MJ=239kcal2. 能量来源产能营养素人体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三者统称为“产能营养素”或“热源质”。 1)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在我国,一般所需能量约60%以上是由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提供的。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经消化产生的葡萄糖等被吸收后,一部分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在肝脏和肌肉。肌糖原是骨骼肌随时可动用的储备能源,用来满足骨骼肌的需要。肝糖原也是一种储备能源,存储量不大,主要用于维持血糖水平的相对稳定。脑组织消耗的能量较多,在通常情况下,脑组织消耗的能量均来自碳水化合物的有氧氧化,因而脑组织对缺氧非常敏感。另外,脑组织细胞储存的糖原又极少,代谢消耗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血糖,所以脑功能对血糖水平有很大的依赖性,血糖水平过低可引起抽搐甚至昏迷。2)脂肪。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所消耗能量的40%-50%来自体内的脂肪,其中包括从食物中摄取的碳水化合物所转化成的脂肪。在短期饥饿情况下,则主要由体内的脂肪供给能量。所以,脂肪也是重要的能源物质,但它不能在人体缺氧条件下供给能量。3)蛋白质。人体在一般情况下主要是利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氧化供能。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体所需能源物质供能不足,如长期不能进食或能量消耗过多时,体内的糖原和储存脂肪已大量消耗之后,将依靠组织蛋白质分解产生氨基酸来获得能量,以维持必要的生理功能。进食时周期性的,而能量消耗则是连续不断的,因而储备的能源物质不断被利用,有不断补充。当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碳水化合物的储备迅速减少,而脂肪和蛋白质则作为长期能量消耗时的能源。 食物的卡价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能量值称为“食物的热价”或“食物的能量卡价”,亦称“能量系数”。食物的卡价是经体外燃烧实验推算而得。物质燃烧时所释放出的热,称为燃烧热。食物可在动物体外燃烧,也可在动物体内氧化。体外燃烧和体内氧化的化学本质是一致的,食物在体内氧化亦可放出燃烧热。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外燃烧时所产生的能量称为“物理卡价”。食物的燃烧热通常采用“弹式热量计”测定。产能营养素在体内的燃烧(生物氧化)过程和体外燃烧过程不尽相同,体外燃烧是在氧作用下完成的,化学反应激烈,伴随着光和热;体内氧化时在酶的作用下缓慢进行的,比较温和;特别是最终产物不完全相同,所以产生的热量(即能量)也不完全相同。据用“弹式热量计”测定,1g碳水化合物在体外燃烧时平均产生能量17.15kJ(4.1kcal);1g脂肪平均产能39.54kj(9.45kcal);1g蛋白质平均产能23.64kh(5.65kcal)。但在体内氧化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与体外燃烧时的最终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产生的能量相同。蛋白质在体内氧化时的,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水、尿素、肌酐及其他含氧有机物;而在体外燃烧是的最终产物则为二氧化碳、水、氨和氮等,体内氧化不如体外燃烧完全。若将1g蛋白质在体内氧化的最终产物收集起来,继续在体外燃烧,还可产生能量5.44kj(1.3kcal)。如果用“弹式热量计”体外燃烧试验推算体内氧化产物的能量值应为:1g碳水化合物17.15kj(4.1kcal);1g脂肪为39.54kj(9.45kcal);1g蛋白质则为23.64-5.44=18.2kj(4.35kcal)。另外,食物中的营养素在消化道内并非100%吸收。一般混合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吸收率为98%、脂肪为95%、蛋白质为92%。所以,三种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实际产生能量,即“生理卡价”则为:1g碳水化合物:17.15 kj*98%=16.81 kj(4.0kcal)1g脂肪:39.54 kj*95%=37.56 kj(9.0kcal)1g蛋白质:18.2 kj*92%=16.74 kj(4.0kcal)(3)能量来源分配三种产能营养素在体内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虽然相互转化,但不能完全代替,三者在总能量供给中应有一个恰当的比例,即合理的分配。根据我国的饮食习惯,成人碳水化合物以占总能量的55%-6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15%为宜。年龄小,蛋白质及脂肪供能占的比例适当增加。成人脂肪摄入量一般不宜超过总能量的30%。3、能量消耗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中,既不增加也不减少,这是所有形式的能量互相转化的一般规律,即能量守恒定律。人体的能量代谢也遵循这一普遍规律,在整个能量代谢过程中,人体的能量需要与消耗时一致的。在理想的平衡状态下,个体的能量需要量等于其消耗量。成年人的能量消耗主要用于维持基础代谢、体力活动和食物热效应;孕妇还包括子宫、乳房、胎盘、胎儿的生长及体脂储备;乳母则需要合成乳汁;儿童、青少年则应包括生长发育的能量需要;创伤等病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