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doc_第1页
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doc_第2页
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doc_第3页
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doc_第4页
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摘 要: 使学校文化建设与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始终保持学校文化的时代性和先进 性,是当代学校的重要使命。确立特色鲜明的学校文化建设目标,构建主次分明的学校文化 模式,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加强刚柔并济的学校文化建设制度体系,实施学校的文化管理 ,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策略。关键词:学校;文化建设;策略;研究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0)03-0087-03一、学校文化的内涵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学校 文化是师生通过教育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 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式。学校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其进行不同的 分类。如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等等。不能 把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混为一谈。1.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文化建设历来是学校必须承担的一项重要且富有全局性的工作,它往往被理解成校园文化 建设,强调学校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建设,突出学校特色和个性的形成。自课 程有显性和隐性之别的西方观点被引入国内以来,学校文化建设又被称为隐性课程建设,因 此还被纳入课程论的范畴。然而,且不论隐性课程与校园文化是否可等同,若把学校文化建 设仅仅与校园文化、课程建设联系在一起,必然弱化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意义、任务与功能,在学校处于转型性变革时期的今日中国更是如此。学校文化是学校成员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社会的亚文化。校园文化 是学校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归属于学校文化。校园是一个空间维度的地域概念。校园文化 相对于显性课程,是学校中的非课堂文化,是课堂外的物质层面的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的 一个整体 概念,包括校园文化和与之有关的社区文化等。学校文化建设应当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但是 又不能仅仅停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而要追求更深层面的文化建设1。2.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是学校的主体文化,教师和学生是学校文化的创造者和实践者,也是学 校文化的主要表现方面。在学校文化中,教师与学生是通过校园这一共同的中介客体,使师 生的本质力量得到体现的。教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付出不只是为了学生成长,而且也是教师 生命价值不断完善、超越和升华的过程。因此师生共为主体,既能避免学校文化建设中单一 主体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也能使教师的主观能动意识在文化活动中得以充分发挥。教师文化是学校教师共同的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的综合,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 文化主要包含精神文化、学习文化和合作文化。在教师文化建设中,首先要打造精神文化并 以之为动力源,彰显教师的个性智慧;其次要打造学习文化并以之为催化剂,彰显教师的创 新智慧;再次要打造合作文化并以之为基础和助推器,彰显教师的探究智慧。学生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参与者,依托校园资源和空间,与时代文化发展合拍的价值的总 和。它是校园文化的亚文化,它是学生在课堂外能够得到能力锻炼、知识结构重构、开拓视野 、审美培育的有效载体和平台,是学校精神在学生身上的“移植”和“发育”。学生文化建 设,首先应注重与学生的精神需求相吻合,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其次应注重学 校精神在学生行为文化上的弘扬,丰富文化蕴涵;再次应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综合能力 的培育和健全人格与个性的培养。3.文化认同与文化差异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文化认同与文化差异的关系。文化与文化差异是 当代文化发展中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现象。在全球化、多元化、现代化思潮影响下,在 学校教育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东西两种文化现象2。以文化认同为基础,融知识传 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为一体的国情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推广价值。从 教育理念上说,构建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国情教育模式,有利于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增强学 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从课程体系上说,系统、有序地构建国情教育模式,充分发 挥教育的综合效应,实现教育目标,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真正意蕴。从教学内容上说,以文化 认同为基础的国情教育,把教育的政治功能与文化功能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文化影响受教育 者对教育目标、内容与方法的自觉认同。从教学方法上说,国情教育通过课堂教学、社 会实践、校园文化等各种教育形式,提供了一个开放、互动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 中接受主导教育,完成了从教学到教育的转变3。东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差异,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推动人类文化发展。在当 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学校文化建设要共同 来维护各种文化的发展,维护国家的安定,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互相学习,共同促 进人类的文化的发展。4.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能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智慧与文明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综合实 力的重要标志。而学校文化建设对国家的文化创新是一个重要的支撑。学校文化创新也是一 个艰苦探索的过程,既需要理论探索者的劳动,又需要社会提供适宜的环境。这个环境既包 括“软环境”,也包括“硬环境”,综合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重视文化理论研究和探 索;二是为文化创新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建立理论、知识、技术创新基地; 三是努力营造一种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崇尚良好的文化创新舆论和环境,让一 切有利于文化创新的思想竞相迸发,使一切创造时代文化产品的源泉充分涌流。学校文化建 设必须妥善处理传统文化的继承、批判与创新的关系,充分吸收中华文化的精华,同时去 除其糟粕,构建适合当今时代要求、引领文化建设的价值体系。要结合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对 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这种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校文化内容形式的创新,这 是目的;二是学校文化建设机制的创新,这是保障;三是学校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这是手 段4。只有大力推进三位一体的全面创新,才能铸就适合时代特征的学校文化,无愧于社会对学校的期望。 二、学校文化建设的策略1.确立特色鲜明的学校文化建设目标鲜明的特色是学校文化的魅力所在,它主要反映在三个层面:一是学校文化建设形成 的校园文化精神;二是学校文化建设发展的规模、速度等方面的目标定位;三是管理方式与 运作机制等2。判断学校文化建设目标特色定位是否准确的标志,一是目标定位 是否与学 校历史传统、发展现状及发展潜力相适应,二是目标定位是否代表和反映了全校师生员工的 需 求以及是否与学校的办学实力相符,三是目标定位是否实事求是地反映了学校发展的改革思 路。为了确定特色鲜明的目标定位,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重视学校发 展需求的态势,重视同类学校文化发展的趋势,找出自己的优势,使师生员工成为学校文化 建设已有特色的传承者和新特色的创造者。2.构建主次分明的学校文化模式学校文化建设应遵照认知规律,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由简单发展到复杂,依次为 呈阶梯状的表层文化、浅层文化、中层文化和高层文化。表层文化是学校的外表文化与视觉 形象;浅层文化是维持学校运行的规范;中层文化是学校管理系统运行的制度、机制以及运 行的状况、效率、质量等的综合体;高层文化是学校的魅力文化,表现为价值观、特色、文 化 趋势等,其核心是面向未来的、有生命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方法。高层文化指自觉的文化精神 、自觉的学习能力与不断创新的专业知识以及卓越的个体才能3。构建主次分明 的学校文 化模式必定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主体思维过程,符合人的思 维发展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突显思维与心理发展的阶段性、顺序性及层次性,彰显学校的 主流文化和主体文化。主次分明的模式给实践者一个指向明确、层次分明的理论框架,指出 了学校文化建设的阶段性、阶梯性与追求目标符合实践操作的程序,有利于管理者思路清晰 地加以践行。3.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的灵魂。一所学校缺少了理念,就如同一个人缺少了思想。 办学理念是前瞻的、先进的,更应该是和谐的、可发展的4。办学理念主要包括 两个方面 :一是学校办学的战略发展思路,即办学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培养目标和学科布局等;二 是学校育人的治学文化,即校风、校训和学校精神等。以此为起点,在校园内逐步形成一种 具有教育熏陶和凝聚功能的文化底蕴,充分体现人的内在品质和精神风貌,并逐步充实完善 ,成为推动学校长远建设和发展的精神财富。办学理念是指导办学的理论体系,也是学校文化、特别是管理文化的本质和精 髓,更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它提供了学校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潜能。办学理念作为学校 管理的战略目标,关键环节是需要从“目标”上去明确具体化,从“途径”上去选择 可操作化,从“策略”上去落实可行化。从社会学角度讲,学校与企业一样,办学理 念需要梳理、发掘、提炼和抽象。因此,办学理念的形成是由朦胧到清晰、由无序到有序、 由复杂到简洁的过程。在目前的形势下,对于一所现代学校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具有现代学 校的办学理念,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注重学术,服务社会,改革创新”。4.强化文化建设的制度体系制度创建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元素。制度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保证,然而制 度的定义不应再是约束人们的一项措施,而应是引导大家在参与执行中得到教育、得到激励 的一种催化剂5。学校制度体系建设应着力于三个层面:在核心制度上,应按照 法律、法 规及主管部门的要求,体现国民教育的鲜明个性,强化依法治校;在一般制度上,应通过学 校的民主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和健全现行的管理制度,形成一个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和谐管 理模式;在具体制度上应建立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责任明确的学校文化创建制度。在强化学校文化建设制度体系的同时,必须明确以下各点:一是学校文化建设必须坚 持坚强的政治基础,无论是文化认同、文化差异还是文化冲突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刚 性原则;二是通过制度建设来解放人的思想,引导人的行为,激发人的潜能,以制度为准绳 ,帮助人实现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三是发掘制度建设的“柔性”智 慧,在制度建设中充分体现人文精神,时刻注重以和谐的理念与方法关心人、激励人,使管 理人格化、弹性化。因此,学校文化建设既需要文化学的整体宏观视野,又必须从系统的构 建入手。作为学校的文化系统,包含着学校的理念与战略以及为实现学校理念服务的学校文 化建设与育人的制度保障诸元素6。5.实施学校的文化管理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学校管理的目的是促进入的和谐发展,应该让学 校充满活力,使每一位师生充满生命的激情,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 自觉地学习和工作。而管理制度和规范触及不到的地方是文化在起作用。著名学者马尔库塞 认为,“观念和文化的东西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它可以改变人,而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 学校文化管理是建立在较稳定的规范基础上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管理,它表现为更加关注实践 精神与行为引领。我们应该认识到,对学校改革发展起基础性和决定性影响力的是那种弥散 于校园中的“文化空气”,是在全体师生言行间不经意流露出的“行为文化”,是流淌于师 生 血液中的“学校文化”。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软实力”是学校运行的真实的“无形的手 ”5,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真谛所在。 三、加强学校文化建设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第一,坚持以人为本与全面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为本就是确立人在学 校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既要以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又要以调动全体教职工 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去开展各项建设活动为主要任务。人的发展,既包括教职工和学 生群体的和谐发展,也包括他们的个性的和谐发展。学校文化建设重在“化人”,就是培 养和谐发展的人。学校必须注重构建多种文化共生的文化体系,努力营造宽松、自由的人文 环境 ,为学生的和谐发展创造最佳条件。坚持以入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追求的崇 高目标,也是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发展就是要在以人 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全面提升人的素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共同建设和共同 分享。第二,在布局上要处理好学校文化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学校文化是学校所 在区域文化发展的龙头。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企业文化来支撑,学校文化建设应该把服务于企 业文化的发展作为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应该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一方面丰富学 校文化建设的内容,一方面增强学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第三,在任务上要处理好建设与管理的关系。学校文化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积淀和 不断完善的过程,而学校的文化管理也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在文化建设的同时要注重管 理,向管理要效益,也要在管理中不断加强建设,不断丰富建设的内涵,形成自己的特色。 要把学校文化建设和文化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第四,在路径上要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实践证明,能够拓宽学生视野、完 善其知识结构的各种讲座、学术论坛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之所以深受学生欢迎,是因为这 些文化形式在呈现文化的丰富性、传播手段的多媒介性的同时,充分体现了学校文化的引导 作用。学校文化建设要在这些师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凝练文化思想,提高各种活动的文化品 位,借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行为举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