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咏华山教学设计江苏省泰兴市七圩小学 栾燕教材解读:咏华山是一种新的课型“文包诗”,课文叙述了寇准跟先生登华山时吟诗赞华山的事,描绘了华山的高大雄伟,也赞扬了寇准的聪明才华。“文包诗”分“文”和“诗”两部分,编者旨在让学生诗文联系,借文悟诗,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环境下学习古诗,理解诗意。课文以讲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自然地引出了古诗,并提供了与诗紧密相关的背景知识、创作本诗时的具体情境和作者情况。课文还配有情境图,再现了华山的壮丽景色。设计理念:1、 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整合上做文章。三维目标要整合,课程资源要整合,教学方式要整合,在整合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语文综合素养。2、 语文课程具有审美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情感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已体察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参读互训中升情。 3、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价值上指明航向。古诗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本身又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古诗教学应该引领低年级儿童融入这种文化。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感受华山的雄伟壮丽,并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件 词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上节课咱们认识了一个小孩儿,还记得他叫什么吗?(生答寇准)师:小寇准和先生去登(生说华山)。这节课让我们走近华山,去欣赏她的无限风光,去感受她的无穷魅力。板书课题:咏华山 生齐读课题。二、精读课文,借文悟诗。 1、理解华山的高和险。(音乐起,播放华山图片)/lvchachawang/pic/item/646074d2a6a1219450da4bdf.jpg/upfile/1310627594.jpg/20100512/1418500_062659001578_2.jpg/upload/htmleditor/Image/090901030508.jpg配解说:/question/4422712.html师:小朋友们瞧,华山是我国的一座名山,它位于我国陕西省境内,有“奇险天下第一”的美名。它宛如一条巨龙匍匐在华夏大地上,像一把利剑直插云霄,又似一座岛屿傲然挺立在云海之中。你们觉得华山怎么样?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通过动听的音乐、精美的图片和形象的解说,对华山进行一个深刻的感知,同时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师:是啊华山真高啊!百丈云梯几乎直上直下,要登上这样的山容易吗?(生答:不容易)所以文中说寇准师徒二人(课件出示句子):“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学生齐读。登上山顶不容易呀,请你读。登上山顶真是太难了,请你读。登上山顶真是太艰难了,大家一起读。(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看图片更直观地感受到华山的高和险,理解登上华山的不易,抓住这种感受就能读好“艰难”这个词。)2、理解华山的高和美师:小寇准和先生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后,他们的感觉和你们一样(出示:啊!华山真高哇!)创设情境指导朗读:(1)如果你正站在华山的脚下,抬头仰望那高耸入云的华山,你会怎样读这句话?(2)如果你已经来到了半山腰,累得精疲力尽,满头大汗,抬头仰望那高不可及的山顶,你会怎样读这句话?(3)如果此时你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山顶,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人间仙境般的美景,你控制不住心中的喜悦,又该怎样读这句话?(4)如果此时你正站在山顶,回头看看脚下是几千米高的悬崖峭壁,你又该怎样读这句话? 师:让我们一起满怀深情地读(学生齐读)啊!华山真高哇!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是让学生进入老师所创设的不同情境中,多方面、多角度地感悟华山的高,再把自己的感悟通过朗读抒发出来,让学生深入地读进文本并准确地读出感受,这样读进读出的过程就是学生体验感悟的过程。)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句话,用了两个感叹词:“啊”、“哇”,和两个感叹号。像这样的句子叫感叹句。当我们需要抒发内心强烈的感受时,就需要用到感叹句。练习使用感叹句:(1)点击蝴蝶图片,出示句子:葵花真_啊!/2008-09-10/200891003012804_2.jpg/20100510/4456231_183834032950_2.jpg (2)点击刘翔赛跑图片,出示句子:刘翔跑得真_呀!/chisir001/pic/item/eaa58f0ea86ace066159f3cf.jpg(3)点击大熊猫图片,出示句子:_真_啊!(指名说,指导说出感叹的语气)/20090323/2072622_130930048_2.jpg(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主要考虑到低年级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出示图片再补充句子,把学生推到一个踮起脚就能够得着的位置,学生在图片的引导下稍微动动脑,就能找到答案。句子难度也是逐步增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使用感叹句。)师:终于来到山顶了,我们会看到什么呢?小朋友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其中的画面。(师配乐朗读: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师:你仿佛看到了哪些景物?(指名说,相机画简笔画)(1)群山。这山有的高有的矮,有的远有的近,一座连着一座,他们都没有华山高。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指名读)(2)太阳画在哪儿呢?为什么太阳看起来那么近?(指名说)(3)白云在哪儿?一朵白云行吗?这儿一朵那儿一朵就是朵朵。师:华山都到白云的上面了,他太高了,谁来读一读这一段?(指名读、齐读)(设计意图:由于低年级儿童的思维方式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通过画简笔画让孩子从抽象思维转换到形象思维,使学生更充分地理解华山的高,也为准确地理解诗意作铺垫。)原来遥不可及的太阳只要稍一抬头就能看到,而白云却只配做华山的腰带,华山真高哇!华山不仅高、还很美呢!来,跟着文中的师徒俩去欣赏华山的美景吧!播放背景音乐:/m?word=mp3,%B8%DF%C9%BD%C1%F7%CB%AE+%B4%BF%D2%F4%C0%D6&cat=0&gate=1&ct=134217728&tn=baidumt,%B8%DF%C9%BD%C1%F7%CB%AE+%C1%E5%C9%F9+%B9%C5%F3%DD&si=%B8%DF%C9%BD%C1%F7%CB%AE;%B4%BF%D2%F4%C0%D6;0;0&lm=-1&mtid=14&d=6&size=524288&attr=8,0&titlekey=1519410065,3789025804&mtype=2孩子们,在头脑中想象华山那美丽的画面。引读: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美美地读下去(课件出示句子:啊!华山真高哇!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音乐过后,老师陶醉状:华山真美啊!)3、 朗读诗句,诗文对照,体会诗意。 师:(指着简笔画讲)站在山顶我们看到太阳公公变得胖胖的,白云姐姐在山腰间漫步,群山连绵起伏看到这样的美景,文中的小孩儿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课文中用了一个词叫“情不自禁”,他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出示古诗)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师:像你们这样忍不住和老师一起读,这就叫做“情不自禁”。出示词“情不自禁”,读词,注意这个字音。师:像这样有节奏的诵读诗文,就叫“吟诵”。出示词“吟诵”,读词。师:让我们把这首诗再吟诵一遍。师:这首诗巧妙地把我们刚才看到的景色写了出来。请小朋友们到诗中找出这些景物圈出来。(学生圈,指名说)读读课文的第二小节,你能找出与诗句相对应的句子吗?(生读,指名说)课件出示诗句和相对应的诗意。(男生读诗句,女生读诗意)(设计意图:首先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既感染了学生,也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同时,学生们也受到了美的熏陶。优美的乐曲把学生带入了文本,感受到华山的高与美,也感受到寇准的聪明与才智。然后,让学生先找出诗中所写到的景物,再从课文中找出于诗句相对应的句子,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又把学生找对应句子的困难化整为零,让学生品尝到自主学习的乐趣,进一步深刻理解了文本的意思。这样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也不是旁观者,他是引领者,一步一步引领学生在读中悟,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师:小朋友们真厉害,自己联系上面的课文就能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了,可是老师还有几个词不理解你能帮帮我吗?“齐”是什么意思?(用粉笔演示)“举头”什么意思?“回首”什么意思?(动作表演,帮助理解)师: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后相信小朋友们会读得更好!谁想试试,想象自己正站在华山的山顶上,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指名读、齐读古诗文)师:像这样用诗来赞美叫“咏”,这首诗咏的是华山,所以这首诗的题目叫“咏华山”(指板书齐读)师:你能不能边看图http:/51/Attachments/tours/201105/4ddf1a9d9e91b.jpg边咏诵华山?(会的小朋友站起来齐背)4、学习课文的三、四小节。过渡:你们真是一群充满智慧的小诗人啊!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齐答出示寇准)简介寇准/view/1896850.htm师:寇准用短短几句话就把华山的高、华山的美写出来了,怪不得先生会“连连点头称赞”,什么叫称赞?(只要说到点,教师引过来:“夸奖”、“表扬”都是称赞的意思)你得到过别人的称赞吗?因为什么事得到称赞?)师:是啊,做得好就会得到别人的称赞。你们很聪明,不用老师教就能读懂诗句的意思。这是老师对你们的称赞。寇准写这首诗的时候有多大?(七岁)可能和你们一样大或者比你们还小,你们能用一句话称赞他吗?(真聪明、真能干、写得多好啊!真佩服你!)三、整体感知,课外拓展。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随着寇准师徒二人登上了华山,一天的游览就要结束了,课文那么美,让我们再来感受华山,把她的高,把她的美牢牢地记在脑海里吧!(放录音,生尝试背诵全文)/youshen/rjyuwen/06/2156681.html师:我们的祖国山河秀丽,除了华山,还有很多的名山值得一去,走,跟老师一起去中国著名的五岳看看吧!/b/2651793.html东岳泰山/20100706/2611827_143524036352_2.jpg中岳嵩山/jfimg/2011-14/3651753.jpg西岳华山/travelline/images/15609166img201062915463699.jpg南岳衡山/UserFiles/20071030224900.jpg北岳恒山/uploadfile/Article/201108/20110811202955848.jpg师:看了这么壮丽的名山,读了这么优美的诗句,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勤读书,善积累,将来也能像寇准这么出色!四、课后作业。1、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2、关于山的古诗还有许多,课后你们也可以去搜集一些,阅读课的时候咱们来交流。(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走出课堂,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使学生知道还可以从其他渠道学到古诗,语文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地方。)五、板书设计。 25.咏华山 高!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取得了教好的效果。成功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一、读中感悟,体会意境,培养语感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从兴趣入手,以华山的各种画面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采用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配合读、齐读、创设情境读等各种朗读方法,品位语言,如在指导啊!华山真高啊!一句时让学生反复朗读,创设多种情境使学生在读中体会到华山的高;以读促悟,运用学生的实践体会,来理解情不自禁,达到培养语感,形成积累的目的。二、学科间整合,受到美的熏陶有人常说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语文是一种载体,它与其他学科是息息相关的,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科间的互相渗透和整合,是现代课程改革的趋势。咏华山一文将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集于一体。在教学中,在学生充分感知华山语言美的基础上,我采用让学生读读、说说、画画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受到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动关系协调员基础知识
- 高教版中职语文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
- 工业生产企业的生产经
- 福特汽车服务顾问培训讲座专业化客户服务
- 活动设计流程图
- 湿地公园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 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新教材统编版)《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专项练习(原卷版)
- 2024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28 几何综合压轴题(29题)(学生版)
- 小学劳技北师大版三年级活动15 社会职业大调查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
-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2025年福建泉州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CNAS-TRL-022:2023《实验室风险管理指南》
- 2024年河南轻工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 即时通讯系统建设方案
- 2025年中国人保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土石方施工合同协议书
- 《nike的品牌发展史》课件
- 胎盘植入课件讲义版
- 口腔门诊接待流程
- 2025年上半年下半年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东线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拟聘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