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doc_第1页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doc_第2页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学1对1课外辅导专家龙文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教师: 学生 日期: 2013年 月 日 星期: 时段:课 题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教学目标 知道空气的组成,及空气中氧气含量测点的简便方法重点、难点考点及考试要求教学内容一、空气的成分和组成空气成分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其它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21%78%0.03%0.94%0.03%口诀:空气组成别忘记,主要成分氮氧气,氮七二氧二三,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零点零三 【练】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A、 氧气 B、氮气 C、氢气 D、二氧化碳析: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二氧化碳不算空气污染物,但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温室效应2、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 原理: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P O2 P2 O5 2、 现象: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夹子,看到水倒流入集气瓶,倒流入集气瓶中的水 的体积约为集气瓶体积的1/5, 解释:磷反应消耗氧气,生成了白色的固体小颗粒(白烟)瓶内气压减小,打开夹子后,水倒吸入瓶中,倒吸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就是反应的氧气的体积3、 试剂的选择 a、与氧气反应后的生成物无气体 b、反应不能太剧烈 c、本身为非气体 试剂可选择:红磷、白磷、铜4、 水的体积未到五分之一的原因 a、磷不足 b、装置漏气 C、未冷却到室温5、 上述实验体现了氮气的什么性质? 化学性质:不支持燃烧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不溶于水3、 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1、氧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助燃性) 2、氮气:保护气(因为化学性质稳定)焊接金属,液氮医疗冷冻剂,食品中充氮以延长保护时间,灯泡中充氮以延长使用寿命 工业原料(制取硝酸HNO3,硝酸铵NH4NO3) 3、稀有气体:保护气(化学性质稳定,比氮气还稳定,被称为惰性气体) 霓虹灯 氦He用来填充气球4、 空气质量报告 SO2 NO2 (NOx氮氧化合物),可吸入颗粒物 PM2.5SO2造成酸雨的最重要的气体,氮氧化合物也会形成酸雨PM2.5: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可入肺)5、 构成物质的微粒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微粒的性质1、微粒是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 2、微粒是不断运动着的(温度高运动的快) 3、微粒间有间隙相对原子质量=一个原子的质量(kg)/12C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1.660510-27kg)物质的式量化学式中各相对原子质量的综合总和例:氧气的式量=162=325、 原子和分子 【练】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隙、原子间没有间隙 C、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原子不运动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B、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在化学变化的前后保持不变 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氧分子 B、水分子 C、氢分子 D、氢原子和氧原子【要点】分子:分子是物质组成的一种基本单位总称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化学反应的基本微粒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四、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特别满意 满意 一般 差 学生签字: 五、教师评定:1、 学生上次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