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之四:为已之学学而第一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开篇就谈到人生的两大快乐:学习之乐和朋友之乐。学习之乐和朋友之乐是世人共有之乐,是最普遍、最广泛的快乐,而“人不知而不愠”的快乐则远非常人可得,孔子说,我们若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愠”的话,就可以为君子了! 我们知道,孔子常将人分为两类:君子和小人,在论语中,关于君子和小人的句子就有十几处,如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雍也)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子路)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宪问)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宪问)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卫灵公)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君子是仁、义、礼、智等德性的象征,是人通过修养的工夫不断攀升的标的。由此可见,“人不知而不愠”一种难能而可贵的精神境界。句中的“知”有两层意思,一是了解,二是理解,言下之意还有宽容。想一想,累二十工夫,学富五车还有满腔抱负,却不得人赏识和重用,心中的愤懑之情可想而知,有的人可能因此就愤世嫉俗了,更有甚者因此就郁郁而终了,比如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到一林中隐居,后得知自己的变法主张被废弃之后就郁郁而终了,再如屈原被人排挤后投江而死。由此可见,要做到人不知而不愠着实不太容易,也许,这正是孔子称其“不亦君子乎?”的原因吧。那么接下来,我们会问一个问题:不被人理解却不必恼怒的依据何在?孔子提到“为学”的二种境界:为已之学和为人之学,他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又说:“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为禽犊。”可见,为已之学是要通学习来修养自已的德性,通过知识的累积来扩充自己的智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然能感觉到快乐,而且这种快乐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这种愉悦还有可能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体悟,因而你自然会有知音难觅感慨,所以孔子才说,有朋自远方来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因为知已难求啊!其实,在中国文学作品中,不断地演绎着这种惆怅,如列子汤问中的俞伯牙和和钟子期。(春秋时,楚国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老师知道后,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涛声.伯牙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但是无人能听懂他的音乐,他感到十分的孤独和寂寞,苦恼无比.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弹起琴来,琴声悠扬,忽然他感觉到有人在听他的琴声,伯牙见一樵夫站在岸边,即请樵夫上船,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道: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激动地说:知音.这樵夫就是钟子期.后来子期早亡,俞伯牙悉知后,在钟子期的坟前抚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终不复鼓琴。)而孔子认为,即使没有知音,没有人能理解和赏识我,也不必因此恼怒,因为我已感受到学而有得的快乐,这是我可以通过主观的努力可以获得的快乐,而知音有与否则包含诸多客观的限制,并非求而后能得,因此不必恼怒。这就是一种为已之学!为人之学是什么呢?此处之“人”为他者,孔子说今之学者为人是说在他那个时代,学习包含太多功利的目的譬如教化百姓、经营之利、政治功名等等。实际上,孔子并不一昧反对为人之学,只是强调为人和为已之间的本未关系。孔子认为,不论是从事经营还是政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令而不行,一个德淳行厚的人才能最大程度地将自己的观念贯彻下去,因此,先做好“为已”的工夫才能达到“为人”的目标。古人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也是同样的意思,既使在最穷困的时候,我们仍然不能放弃修已,一旦有条件也不能忘记修已以安民,修已是为已之学,安民是为人之学,先修已而后能安民。大学开篇即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里隐含着上述逻辑:所谓大学,先修已德,后使民德新,若是二者兼修,就可以称之为达到大学的最高境界了。然而,正如上文所言,一个人的德性、学识是否能够得到赏识是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纵如孔子也未将其宏图伟略付诸于实践,何况其余?但是,我们能完成为已之学已是不易,因此“人不知而不愠”,孔子用“不愠”一词非常恰当,知音难觅,倘若没有,不必恼怒,这是一种胸怀、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但人不知亦非乐事,所以,“不愠”并非“乐”,而是一种异常孤独的从容!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了这种从容和淡定,“钣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倘使要我以不义的方式的获得功名利禄,我宁愿贫穷、甘愿孤独,这就是君子的思维,所以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论在什么时代,社会能给我们提供的机会是非常少的,这就注定君子们要懂得欣赏和享受这种孤独,而孔子的独到之处在于他五千年前就预见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他提倡的这种价值理念无疑为后代知识分子的生命提供了依据,慰藉了不少生灵。今天,我们仍然会在端午节时缅怀屈原,除了同情,不也还包含着一种赞赏吗?至少孔子是非常赞赏的,他认为这种孤独的气质在颜回身上有最佳的体现,他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亦不改其乐。”是颜回不器吗?非也,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是甘于穷困而不合流的气节。如果说天命如此,孔子是甘愿隐匿的,在论语。泰伯中,孔子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天下之有道无,乃是天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今天,我们常常问在大学里我们应该学什么?我想学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古代有礼、乐、射、御、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定制家具许可证申请合同
- 希沃电子白板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对比心得体会
- 用字母表示数(例2)(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室友搬出协议
-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流程
- 口腔公共卫生实习报告范文
- 童装销售服务协议
- 2025年林锋中学疫情复课学生安全培训计划
- 静脉畸形诊疗规范
- 道路施工安全规范
- 新风系统的施工组织方案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1)
- 工程项目内部控制流程图表
- 百家姓全文带拼音打印版本
- 强夯试夯报告(共12页)
- 关于电商平台对入驻经营者的审核要求或规范文件
- 骨优导介绍PPT
- 道场迎请亡魂开五方科仪
- 毕业设计(论文)-四自由度工业机械手的设计
- 八下数学19.1.1-第1课时-常量与变量ppt课件
- 用Polyphen2和SIFT进行突变预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