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厂废水零排放实施方案(待讨论).doc_第1页
全厂废水零排放实施方案(待讨论).doc_第2页
全厂废水零排放实施方案(待讨论).doc_第3页
全厂废水零排放实施方案(待讨论).doc_第4页
全厂废水零排放实施方案(待讨论).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全厂废水零排放实施方案一、概述目前我司外排水主要是循环水排水COD为60-120mg/l(不含脱硫废水,否则混排后达到150-200 mg/l),距山东地方标准(COD60 mg/l,NH3-N10 mg/l,菏泽市环保局提早一年执行)有一定的差距。机组投产后,菏泽市环保局多次检查我司外排水水质,有4次不合格并被环保局约谈。同时,为尽可能保证外排水COD合格,公司不得已采取加大机加池混凝剂(聚铁)以提高COD去除率、适当降低循环水浓缩倍率等措施,均加大了综合用水费用。为此,必须寻找一个经济性解决外排水COD超标的办法,经专业深入讨论和分析,拟实施全厂废水零排放方案以彻底解决该问题。二、全厂废水“零”排放方案1、可行性分析1.1电厂存在着良好的零排放实施基础电厂多个生产环节存在着对水的蒸发,如冷却塔、捞渣机、脱硫吸收塔等,这些环节的蒸发由于是生产的必要环节或设施,因此不存在额外耗能和费用问题。同时,在干旱的北方地区,面积较大的灰场也是一个大型的蒸发器和渗漏器,利用太阳能可免费实现浓缩水(脱硫废水)的进一步蒸发,同时灰场也会缓慢向地下渗漏水。因此,在电厂实施废水“零”排放具备了较好的条件。1.2实现废水零排放的条件循环水能够高浓缩倍率运行,以尽可能的减少循环水的排污量。(须试验)脱硫吸收塔大量蒸发和消耗循环水,吸收塔保持高氯根运行(在18000以下),脱硫废水量不应很大。(已有经验)脱硫废水可送往灰场,进行蒸发和渗透。(管路已实现)脱硫废水年产生量与灰场的年蒸发和渗透量能够基本平衡。(须试验)如脱硫废水年产生量远大于灰场的年蒸发和渗透量,则引入脱硫废水的混凝、过滤和闪蒸装置才能进一步减少送往灰场的水量,可做到零排放。或者引入小型生化处理系统,将一部分(量会较小)循环水外排,可基本做到零排放。(可试运行一年后再确定)2、通过试验摸清零排放所需的各项条件,确定是否要额外增加处理工程。2.1夏季循环水6、8倍浓缩运行试验条件下的水量统计(单机)序号循环水排污量循环水旁流处理量脱硫吸收补水量脱硫废水排放量灰场蒸发、渗漏量1500020002402.2冬季循环水6、8倍浓缩运行试验条件下的水量统计序号循环水排污量循环水旁流处理量脱硫吸收塔补水量脱硫废水排放量灰场蒸发、渗漏量12.3通过以上试验,如在循环水为高浓缩倍率,循环水排污量为0的前提下,脱硫废水排放量与灰场蒸发、渗漏量基本相等,则不需要额外增加处理工程即可长期实现零排放运行。否则,在零排放运行方式下若干年后(如1年),需要根据循环水排污量来确定新增处理工程的处理量和规模。2.4机组补水量估算表(每天)保有水量V, m320000(单台)温差t,全年平均10度系统设备材质不锈钢、碳钢,无铜系统每年运行时间约6600小时浓缩倍率K/4.5倍/6倍/8倍环境温度2510-2510循环水量m3/h650005500045000蒸发损失P1,m3/d234001650010800风吹损失P2,m3/d100010001000排污损失P3,m3/d5685/3680/2342 m33714/2300/13572085/1160/542补充水量M , m3/d30085/28080/2674221214/19800/1885713885/12965/12342备注:排污量=【蒸发量/(K-1)】-风吹损失3、零排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3.1循环冷却水系统结垢问题由于我司循环水补水经过中水系统处理,可有效降低硬度和碱度,因此基本上不存在循环水结硬垢的问题。但是由于循环水冷却塔的洗气效应和高浓缩倍率运行某些盐类结软垢的原因,必须采取以下二个方面的措施才能可靠避免循环水系统不结垢。 对循环水重新引入中水处理系统进行旁流在处理,去除硬度、碱度、灰尘及软垢。旁流处理量暂按5000吨/天.台考虑,待将来实际运行中予以调整。 优化阻垢剂配方,强化阻垢和分散作用。3.2循环冷却水系统防腐问题循环水系统保持清洁,防止结垢和钢铁表面有污垢。优化阻垢剂配方,突出钢铁防腐成分。引入阴极保护核查使用循环水的换热器材质能否耐高氯根(按1000mg/l考虑),必要时更换材质或冷却水源。3.3脱硫水量过大,不能及时从脱硫吸收塔分离来;对脱硫系统的废液旋流器进行改造,具备输送能力;3.4脱硫废水排向灰场后无法蒸发渗透完,造成灰场存水问题。 新增脱硫废水的混凝、过滤和闪蒸装置,减少脱硫废水量。新增生化系统装置(酸化池、强化生物曝气池),通过降低循环水COD在60以下满足外排条件进行排放,从而间接减少脱硫废水量。、应经细致的经济技术性比较才能确定最终采取何种方案。3.5灰场的环境污染问题灰场长期浓缩脱硫废水,其中的重金属(如铬、铅等)对周围地下水的影响。从该角度考虑,脱硫系统的废水处理装置最好能正常投入。三、方案实施计划1、进行循环水6、8倍浓缩运行试验,摸清各用水环节水量情况。(2012年6月)2、化学、锅炉、汽机、脱硫专业共同对所有使用循环水做冷却介质的换热器材质进行核对,确保材质耐高氯根腐蚀,否则予以更换材质或改为工业水冷却。(2012年6-7月)3、将循环水系统所用阻垢剂改为全有机性阻垢剂,并作相关缓蚀阻垢试验,优化调整阻垢剂配方。(2012年6-7月)4、实施循环水旁流处理改造,铺设循环水去中水系统的回水管路。(2012年7月)5、脱硫专业对脱硫废水旋流器进行改造,提高稳定性和分流量。(2012年7月)6、按零排放方式运行(2012年8月-2013年8月)7、据一年运行经验,讨论是否进行循环水外排水生化工程改造或上混凝、过滤和闪蒸工程。如有必要,予以实施(2013年8-2013.12)四、附系统图溢流至雨水系统中水处理系统处理南湖水或中水系统脱硫废水处理非经常废水池废水旋流器脱硫吸收塔蒸发冷却塔塔蒸发凝汽器闪蒸装置蒸发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