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设计总说明.doc_第1页
桥梁设计总说明.doc_第2页
桥梁设计总说明.doc_第3页
桥梁设计总说明.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江苏连云港 连云港市平山北路景观桥施工图设计4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一概述莲花地块位于绕城公路与南河之间区域,居民出行受绕城公路与南河的限制。黄河路横穿莲花地块中心区域,是此地块内居民出行的主要道路,为规划路网中率先建设道路。南河桥的建设,满足了周边居民的出行需求,对构筑道路网络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1.1设计依据(1)南京市建委“关于同意将黄河路南河桥建设工程转为正式项目的批复”(编号:宁建综字2008449号);(2)南京市建委“黄河路南河桥建设工程初步设计专家评审意见”;(3)南京市规划局“黄河路南河桥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点”(编号:市政20080230SY01);(4)南京市规划局河西分局“黄河路道路红线规划”;(5)南京市水利局“关于对黄河路跨南河桥梁底高程的批复” (编号:宁水管200814号)(6)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工程地质勘查报告(编号:2008209)”。1.2设计范围及内容本桥为三跨13+16+1342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设计的范围为两端桥台耳墙内(道路中心线处桩号K0+573.066K0+620.934),本次设计以桥梁结构部分为主,桥梁景观由业主另行委托单位设计。1.3对初步设计文件评审意见的执行情况(1)优化了桥梁下部结构,桩基采用100cm钻孔灌注桩。(2)增加桥面防水层。(3)侧分带宽度由1.5m调整为2.0m,人行道宽由4.0m调整为3.5m。二自然条件2.1地形、地貌拟建桥梁西起南河大堤,向东南延伸横跨南河,与宁芜公路相接,整个场地属秦淮河漫滩地貌单元。原始地形已被人类长期活动所改造,现西岸主要为河堤,东岸为绿地及居民区,分布有大量建筑物。整个场地地势高低起伏,变化较大,最大高差约4.0m。桥址段南河宽约22m,河道已重新进行了整治。勘探期间,测得南河水位在7.217.76m之间变化。2.2工程地质条件勘探深度内的岩土体,按其成因类型、时代、埋藏分布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异同性,划分为5个工程地质层,15个亚层,具体分述如下:(1)第四纪土层1-1层杂填土:杂灰灰黑色,松散,主要由粘性土、煤渣、碎石及碎砖等混杂组成,局部夹有大量生活垃圾,硬质物含量2050,粒径一般16cm。南河两岸地段普遍分布。1-2层河堤填土:灰黄色,稍密,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局部夹有少量砖屑及植物根茎。分布于南河西岸大堤。2-1层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含有较多铁质浸染斑点,粉质较重。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主要分布于南河西岸地段。2-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青灰灰色,流塑,含较多腐植物碎屑及云母碎片,夹大量薄层砂,夹层厚度0.52.0cm,水平层理发育。摇振反应缓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低,韧性中低。整个场地分布,东岸该层较薄。2-3层粉质粘土:青灰灰黄色,可塑,顶部以软塑为主,较均质,见少量铁质斑点,粉质稍重。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南河东岸局部地段缺失。3-1层粉质粘土:黄褐黄色,可塑,局部硬塑,含有大量铁质斑块,粉质较重,局部夹少量粉土。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高,韧性中高。整个场地分布。3-2层粉质粘土:灰青灰色,软塑,含有少量植物碎屑,粉质较重。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南河西岸部分钻孔揭示。3-3层粉质粘土:黄青灰灰色,可塑,局部硬塑,含有少量铁质浸染斑点及植物碎屑,粉质稍重,局部夹少量粉土。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高,韧性中高。南河东岸大部分地段缺失。3-4层粉质粘土:灰黄青灰灰色,可塑,含有较多铁质条带及少量植物碎屑,粉质较重,局部夹薄层砂及卵砾石。卵砾石分布无规律,含量510,粒径28cm不等,个别大于10cm,石英质,次棱角状。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高,韧性中高。南河东岸大部分地段缺失。3-5层粉质粘土混卵砾石:灰黄青灰色,稍密,以可硬塑状粉质粘土为主,卵砾石含量3060,粒径16cm不等,个别大于15cm,石英质,次棱角状。部分钻孔揭示。4层残积土:褐红褐黄色,硬塑,夹有大量风化岩碎屑物。部分钻孔揭示。(2)基岩5-1层强风化泥质砂岩:局部为砂砾岩,砖红色,岩芯已强烈风化呈砂土状,手捏易碎,遇水软化强烈,砂砾岩中所含砾石已基本风化。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整个场地分布。5-2A层中等风化泥质砂岩:砖红色,层状构造,碎屑结构,泥质胶结,岩芯呈短柱柱长柱状,局部因机械破碎呈碎块状,较完整完整,裂隙发育,见1组呈60倾角的闭合状裂隙,泥质充填。岩芯强度较低,易掰断,手捏可碎,易击碎,声哑,无回弹,有凹痕。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大部分钻孔有揭示。5-2B层中等风化砂砾岩:砖红色,层状构造,碎屑结构,砂质充填胶结,岩芯因机械破碎呈碎块状,局部短柱状,破碎较破碎,卵砾石含量2060,粒径一般18cm,个别大于15cm,卵砾石成分以石英质、白云岩、火山岩类为主,其中火山岩大部分已风化。岩芯胶结程度差,强度低,手捏易碎,遇水软化强烈,局部夹少量硬块,胶结较好,锤击方可碎。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大部分钻孔有揭示。5-3层微风化泥质砂岩:砖红色,层状构造,碎屑结构,泥质胶结,岩芯呈柱长柱状,局部因机械破碎呈碎块短柱状,较完整完整,裂隙发育,见1组呈45倾角的微张节理,钙质充填。岩芯胶结程度较好,强度较高,难掰断,锤击方可碎,声稍哑,无回弹,有凹痕。属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部分钻孔有揭示。2.3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场地地表水为南河,水体主要接受大气降水、两岸工业与居民用水的补给,水位受人为调控的影响,变化幅度较大。勘探期间,测得本区段河水水位在7.217.76m之间变化。(2)场地地下水类型及赋存条件拟建场地下水属孔隙潜水,赋存于1层及2层土体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及地表水的侧向补给,以蒸发排泄为主,水位动态受季节性变化影响明显。勘探期间测得孔隙潜水初见水位为7.077.76m,稳定水位为7.277.96m。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表明,该地区潜水水位年变幅在1.0m左右,按长期效应考虑,年最高水位埋深可按南河最高水位考虑。场地内地表水与地下水呈互补关系。(3)水、土腐蚀性评价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附表D,场地环境类型属类。场地地表水对砼无结晶类腐蚀,具分解类弱腐蚀,无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地下水对砼无结晶类腐蚀,具分解类弱腐蚀,无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场区地下水水位埋藏浅,浅部土体易溶盐已基本溶于水中,参照水质分析资料和近邻施工经验,土对砼无结晶类、分解类、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2.4场地地震效应评价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考虑近震影响。拟建场地覆盖层厚度为21.347.8m,场地浅部分布的2-2层为软弱土层,场地属抗震不利地段。场地20m以浅无饱和砂性土体分布,可不考虑地震砂土液化影响。根据波速测试成果,2-2层软土的等效剪切波速大于90m/s,可不考虑震陷影响。经综合分析,评定场地土类别为类场地土。三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I级主干道,双向8车道;(2)设计行车速度:50km/h;(3)设计荷载:桥梁设计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按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取用;道路设计荷载:BZZ100;(4)抗震标准:地震基本烈度为六度,按七度设防,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5)通航标准:无通航要求;(6)防洪标准:梁底标高按10.6m控制;(7)桥梁横断面布置:梁桥为分离式断面,单幅桥横断面布置为: 3.5m人行道+4m非机动车道+2m侧分带+15m车行道+0.5m护栏=25m;(8)桥面横坡:车行道横坡为1.5;(9)桥梁设计基准期:100年。四主要设计规范及标准(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2)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3)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4)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5)城市桥梁设计荷载准则(CJJ11-93);(6)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8)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2-90);五、设计要点5.1路线设计(1)道路平面:本桥平面位于直线段, (2)纵断面:位于R2500,T39.882m,E0.318m,i12.691,i2-0.5的凸型竖曲线上,变坡点桩号K0+597,变坡点高程12.695m。(3)横断面:规划道路横断面:黄河路红线宽度60m,道路标准横断面如下:60m=3.5m(人行道)+4m(非机动车道)+2(侧分带)+15m(机动车道)+11m(中分带)+15m(机动车道)+2(侧分带)+4m(非机动车道)+3.5m(人行道)。其中11m中分带为预留远期规划高架通道。 (4)管线过桥方案:电力、通讯管线从人行道下过河;侧分带预留桥梁设计规范允许的其它管线过河位置。 5.2 桥梁结构(1)总体布置 采用三跨13+16+1342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横断面布置:(3.5m人行道+4m非机动车道+2m侧分带+15m车行道+0.5m护栏=25m)桥梁+10m中分带+(0.5m护栏+15m车行道+2m侧分带+4m非机动车道+3.5m人行道 =25m)桥梁60m。(2)上部结构上部结构采用三跨13161342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上下行分离,桥面全宽2X25m,由分离式的四幅桥组成,机动车道桥和非机动车道桥分离布置。非机动车道桥宽7.8m,由5块中板和2块边板构成,机动车道桥宽15.8m,由13块中板和2块边板构成,中板宽1m,边板宽1.4m,其中悬臂0.4m。16m板梁梁高为80cm,13m板梁梁高为65cm。侧分带处板梁间设置道板,下方预留过桥管线位置。板梁外侧均附以假拱片装饰。 (3)下部结构桥墩采用拱门形桥墩,厚度为120cm。桥墩承台截面为1.6X1.5m。桥墩基础采用单排100cm钻孔灌注桩,全桥共计24根。桥台为桩柱式桥台,台帽盖梁宽140cm,高120cm,桥台基础采用100cm钻孔灌注桩基础,共计24根。桩基均为摩擦桩。(4)附属设施a)桥面铺装采用8cmC40钢筋混凝土(中设D10钢筋网),EA-1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上铺5cm中粒式沥青砼+4cm细粒式沥青砼; b)16m空心板梁采用GYZ200x42mm支座,共计176块, 13m空心板梁采用GYZ200x42mm支座,共计352块;c)桥台处采用RG80型钢伸缩缝,桥墩处设置桥面连续; d)台后行车道范围内设5m长,30cm厚桥头搭板;e)栏杆立柱采用花岗岩,花板采用钢花板; f)假拱片外露面涂仿真石漆,桥面人行道花岗岩贴面(设置盲道),进行美化处理。(5)主要材料a)砼:预制板梁C40;墩台盖梁、搭板:C30;钻孔灌注桩:水下C25; b)钢筋: R235级钢筋(),HRB335级钢筋();c)钢绞线:采用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03)标准的S15.2高强度低松驰预应力钢铰线,标准强度1860MPa,弹性模量1.95x105 MPa。d)后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采用的锚具应符合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93)中类锚具的要求。六、桥梁施工要点 全桥施工必须遵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进行。6.1上部结构(1)本桥上部结构后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采用现场预制吊装。(2)空心板浇筑应严格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强度和弹性模量,并注意混凝土的养生。当混凝土的实际强度达到90%时,方可张拉预应力束。(3)板梁预应力施工a)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按图纸说明进行,张拉时应进行双控。测定引伸量时应扣除全部因非弹性变形引起的伸长量值。张拉引伸量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误差应控制在6%之内。b)预应力锚具、波纹管、锚垫板均要求配套供应,螺旋筋需根据板梁施工图向厂家定制,钢绞线、锚具等使用前应按有关要求进行堆放、检测。c)钢绞线的下料用砂轮切割机切割,切口两侧用20号铅丝绑扎,以免松散。 d)所有预应力钢材不允许焊接,凡有接头的预应力钢绞线应予以切除,不能使用。e)锚具垫板必须与钢束轴线垂直,垫板孔中心与管道孔中心一致,垫板平面与钢束管道垂直,安装千斤顶时必须保证锚圈孔与垫板孔严格对中,防止滑丝、断丝等现象。 f)锚具夹片和锚头锥孔要保持洁净,严禁有金属屑等杂物。 g)预应力束板梁横断面上应保持对称张拉,在张拉时两端应保持同步。 h)预应力钢束张拉完毕后,严禁碰撞锚具和钢绞线,钢绞线和粗钢筋多余的长度应用砂轮切割机切割,切割后用环氧树脂水泥浆封锚。 i)管道压浆前应用压力水清除管道内杂物,并用压缩空气吹干,压浆要求密实,水泥浆抗压强度R28=40MPa,为减少收缩,水泥浆中可掺入适量膨胀剂,但其自由膨胀率应10。 (4)板梁顶面混凝土待终凝后,应立即进行有规则拉毛,以保证与桥面铺装结合成整体。 (5)空心板梁的架设应保持横向对称。 (6)板梁在施工过程中应埋设好栏杆、伸缩缝等的预埋件。6.2下部结构施工 (1)桥墩、桥台施工 a)桥墩、桥台施工要求尺寸准确,各桥墩、桥台混凝土颜色一致,表面光洁平整。 b)桥墩、桥台盖梁、立柱是主要承重结构,要求确保其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注意混凝土工作缝的处理,确保其整体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