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县第五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考点训练四 分析综合课件.ppt_第1页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县第五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考点训练四 分析综合课件.ppt_第2页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县第五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考点训练四 分析综合课件.ppt_第3页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县第五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考点训练四 分析综合课件.ppt_第4页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县第五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考点训练四 分析综合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训练四分析综合 文言文阅读 一 类题精练 一 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 看看存在什么问题 属于哪类设题陷阱 1 2015 湖北 原文 古之所谓廉者 必始于不见可欲 不见可欲 故其奉于身者薄 奉于身者薄 故其资于物者轻 虽其一无所慕与无所惧 而未尝不廉 盖虽欲不廉 而无所用之也 荆川先生文集 选项 古之廉者 无所慕求 偶尔有了不廉的念头 也会克制自己 不付之于行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答案选项中的 偶尔有了不廉的念头 与原文中的 必始于不见可欲 相矛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 2014 辽宁 原文 诏以立 指传主赵立 守楚州 兀术怒 乃设南北两屯 绝楚饷道 始受围 菽麦野生 泽有凫茨可采 后皆尽 至屑榆皮食之 宋史 赵立传 选项 赵立为人正直 治军严明 在孤守楚州期间 虽然被金军重重围困 粮草 野菜全部吃光 但他和部下宁愿吃磨碎的榆树皮 也不扰民 答案 也不扰民 属无中生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3 2014 广东 原文 敞 指传主刘敞 侍英宗讲读 每指事据经 因以讽谏 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 谏者或讦而过直 敞进读 史记 至尧授舜以天下 拱而言曰 舜至侧微也 尧禅之以位 天地享之 百姓戴之 非有他道 惟孝友之德 光于上下耳 帝竦体改容 知其以义理讽也 宋史 刘敞传 选项 当皇帝不听其他大臣进谏时 刘敞犯颜直谏 用一身正气折服了皇帝 答案曲解文意 刘敞非 犯颜直谏 用一身正气折服了皇帝 而是引经据典 趁机用委婉的语言劝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4 2014 重庆 原文 来懋斋先生者 家况奇贫 性慷慨而有过人节 乡试后 捷举 意欲赴礼部试 而绌于资斧 具旨酒与佳肴 以恭候欲资助之亲故 讵知日既夕矣 无一亲故之足迹 印于其庭者 虞初广志 卷八 选项 来懋斋先生家况奇贫 为人却慷慨大方 有过人的节操 乡试中举后 打算赴礼部应试 可缺乏资用 他采用民间打会的方式向亲友筹集资金 但遭到背弃 答案关键词语理解错误 原文中的 慷慨 应为 性格豪放 之意 而非 大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5 原文 辛毗字佐治 颍川阳翟人也 初 毗随兄评从袁绍 太祖为司空 辟之 毗难贰其主 不应命 绍薨而辅其长子谭 及绍二子尚攻兄谭 谭使毗诣太祖求和 时太祖将征荆州 谓毗曰 谭可信 尚必可克不 毗对曰 明公无问信与诈也 直当论其势耳 今河北岁凶 而袁氏兄弟龃龉 有违天道 此乃天亡尚之时也 明公前伐尚 谭踵其后 克尚必矣 他年或登 尚改修其德 失所以用兵之要矣 太祖称善 乃许谭 克尚于黎阳 及谭败亡 归顺太祖 表毗为议郎 三国志 辛毗传 选项 辛毗跟随哥哥投奔袁绍 袁绍死后辅佐其长子袁谭 虽然觉得袁氏兄弟不和睦 有违天道 但不愿背弃故主 所以没有接受太祖征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答案张冠李戴 辛毗不愿背弃的是袁绍 而不是袁谭 根据上下文 毗难贰其主 中的 主 是袁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6 原文 先君讳镇 字某 居德清君 指柳镇之父 之丧 哀有过而礼不逾 为士者咸服 服既除 吏部命为太常博士 柳宗元 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 选项 柳镇为父亲德清君守丧期间 悲哀得非常厉害却行为不失礼数 有见识的人都非常佩服他 吏部还任命他担任太常博士 答案时间有误 吏部任命他担任太常博士是在其守丧期满以后 而不是 期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7 原文 马光祖为制置使 辟 王登 充参谋官 迁军器少监 京西提点刑狱 登威声日振 有余思忠及徐制几谗于光祖曰 京湖知有王景宋 王登 字景宋 不知有马制置 非久易位矣 光祖疑焉 出登屯郢州 后以干办 官名 钟蜚英调护 情好如初 宋史 王登传 选项 马光祖为制置使时 随着王登威名扩大 余思忠和徐制几进谗言挑拨 结果王登被贬出京城屯郢州 后经人调解 他们才情好如初 答案 被贬出京城 于文无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8 原文 当明末造知天下将乱 公 指传主姚珠树 留意当时事 与老弁 旧时称低级武职 知兵者游讲 求防御贼寇之策 火器火药 皆与邑令谋而预备之 崇祯甲戌 流寇攻桐城 以有备而获免 乙亥 贼张献忠聚数万众 围桐者三次 蕞尔 小的样子 孤城与贼相拒数旬 卒以无恙 则公与守令同心守御之有道也 清 张英 姚珠树公传 选项 明朝末年姚珠树积极谋划御敌之策 并且精心武备 在他的率领下当地百姓战胜了强敌 保全了桐城邑 答案以偏概全 在他的率领下 夸大了姚珠树的作用 抹杀了守令的功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文后题目 韦表微 字子明 隋郿城公元礼七世孙 羁丱 能属文 母训谕稍厉 辄不敢食 以是未尝让责 韦皋镇西川 王纬 司空曙 独孤良弼 裴涚居幕府 皆厚相推挹 涚尝谓表微似卫玠 自以不能及也 擢进士第 数辟诸使府 久之 入授监察御史里行 不乐 曰 爵禄譬滋味也 人皆欲之 吾年五十 拭镜揃 白 冒游少年间 取一班一级 不见其味也 将为松菊主人 不愧陶渊明 云 俄为翰林学士 是时 李绅忤宰相 贬端州 庞严 蒋防皆谪去 学士缺 人人争荐丞相所善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表微独荐韦处厚 人服其公 后与处厚议增选学士 复荐路隋 处厚以诸父 事表微 因曰 隋位崇 入且翁右 奈何 答曰 选德进贤 初不计私也 久之 迁中书舍人 敬宗尝语左右 欲相二韦 会崩 文宗立 独相处厚 进表微户部侍郎 丌志沼叛 诏李听率师讨之 次河上 天子忧无成功 表微曰 以听军势 不十五日必破贼 及捷书上 止浃日 志沼残兵六千奔昭义 宰相请推处首恶者诛之 归胁从者于魏 表微上言 逆子降 又杀之 非好生也 请以听代史宪诚于魏 志沼之徒 可使招纳 不听 以病痼罢学士 卒 年六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赠礼部尚书 始 被病 医药不能具 所居堂寝隘陋 既没 吊客咨嗟 笃故旧 虽庸下 与携手语笑无间然 尤好 春秋 病诸儒执一概 是非纷然 著 三传总例 完会经趣 又以学者薄师道 不如声乐贱工能尊其师 著 九经师授谱 诋其违 节选自 新唐书 卷一百七十七 注 羁丱 u n 借指童年 揃 剪下 一班一级 犹言一官半职 泛指官职 诸父 此犹言 父辈 父亲 浃日 十日 9 以下各组句子中 全都表明韦表微为人处事公允的一组是 拭镜揃白 冒游少年间 表微独荐韦处厚 后与处厚议增选学士 复荐路隋 独相处厚 进表微户部侍郎 逆子降 又杀之 非好生也 医药不能具 所居堂寝隘陋a b c d 解析 表现韦表微对自己被授任监察御史里行官职的不满 是韦表微升迁情况 表现韦表微廉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 解析答案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韦表微为人自律恭谨 母亲教诲开导他稍微严厉一些 他就不敢吃饭 但也因此不曾受到责备 裴涚曾经说他像卫玠 他自己认为比不上 b 韦表微淡泊高雅 朝廷授他为监察御史里行 他说自己已到知天命之年品尝不到加官晋爵的滋味 而要像陶渊明那样去做松树 菊花的主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 韦表微有一定的军事才能 丌志沼叛乱 天子担忧李听不能取胜 韦表微分析认为李听不出十五天就能打败贼军 果然 捷报送到朝廷只用了十天 d 韦表微富有文才 他童年时就能写文章 后来 针对儒士们对 春秋 争论不止 他撰写了 三传总例 又撰写了 九经师授谱 批评不尊师的现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答案 参考译文 解析韦表微所言并不能证明其淡泊高雅 这些是他 入授监察御史里行 不乐 时的不满之语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参考译文韦表微 字子明 是隋朝郿城公韦元礼的七世孙 童年时就能写文章 母亲教诲开导稍微严厉一些 他 就不敢吃饭 但他因此不曾受到责备 韦皋镇守西川时 王纬 司空曙 独孤良弼 裴涚都在韦皋幕府里任职 都互相推崇谦让 裴涚曾经说韦表微像卫玠 韦表微自认为比不上 卫玠 韦表微考中进士科 多次被征用到各军镇幕府任职 过了一段时间 韦表微被召入朝廷授任监察御史里行一职 他不乐意 说 爵位俸禄就好像是美味 人人都想得到它 我已经五十岁了 擦拭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子剪去白发 冒充少年和他们游历交往 今天得到这样一个小官职 尝不到其中的美味了 我要去做松树菊花的主人 不辜负陶渊明 等话 不久朝廷任命他为翰林学士 这时 李绅违逆宰相 被贬到端州 庞严 蒋防都被贬官去职 翰林学士缺人 官员们争着推荐与丞相关系好的人 唯独韦表微推荐韦处厚 人们佩服他的公正 后来韦表微与韦处厚商议增选翰林学士 他又推荐了路隋 韦处厚用对待父辈的方式来侍奉韦表微 就说 路隋的地位高 进入翰林后 官位就 将在您之上 怎么办 韦表微回答说 选拔任用德才兼备的人 一开始就不应该计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个人得失 过了一段时间 他升任中书舍人 敬宗曾经对身边的人说 打算任二韦做宰相 恰巧敬宗逝世了 文宗即位 只任韦处厚为宰相 升任韦表微为户部侍郎 丌志沼叛乱 皇上下诏命令李听率军讨伐他 李听驻扎在黄河边上 皇上担忧李听不能取胜 韦表微说 从李听统帅军队的形式来看 不出十五天一定能打败贼军 等到捷报送到朝廷时 只用了十天 丌志沼的六千残兵败将投奔昭义 宰相请求追查带头作乱的人处以死刑 将被迫作乱的人遣送回魏 韦表微进言说 叛逆的人已经投降 又要杀死他们 不是爱惜生命的道义 请派李听到魏取代史宪诚 丌志沼的同伙 可以让他招抚收容 皇上没有听从 韦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微因长期患病而被罢免翰林学士一职 去世时 享年六十岁 被追封为礼部尚书 开始 韦表微身患疾病 无力请医买药 或 不能备办医药 居住的堂屋寝室狭窄简陋 去世后 吊唁的宾客也为此感叹 他 真诚地对待老朋友 即使平庸低贱的人 也与他们手拉手说说笑笑没有隔阂 尤其喜好 春秋 批评儒士们各执一端 你是我非争论不止 撰写 三传总例 完全会通经义旨趣 他 又认为求学的人轻视尊师之道 还不如从事声乐的低贱伎工那样能尊敬他们的师傅 于是又撰写了 九经师授谱 批评这种不正常现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 综合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文后题目 王轨 太原祁人也 汉司徒允之后 世为州郡冠族 父光 少雄武 有将帅才略 频有战功 周文帝遇之甚厚 轨性质直 起家事辅城公 及武帝即位 累迁内史下大夫 遂处腹心之任 军国之政 皆参预焉 从平并 邺 以功进位上大将军 进爵郯国公 及陈将吴明彻入寇吕梁 徐州总管梁士彦频与战不利 乃退保州城 明彻遂堰清水以灌之 列船舰于城下 以图攻取 诏以轨为行军总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率诸军赴救 轨潜于清水入淮口 多竖大木 以铁锁贯车轮 横截水流 以断其船路 欲密决其堰以毙之 唯有骑将萧摩诃以二十骑先走 得免 明彻及将士三万余人并器械辎重并就俘获 陈之锐卒 于是歼焉 进位柱国 仍拜徐州总管 轨性严重 善谋略 兼有吕梁之捷 威振敌境 陈人甚惮之 宣帝之征吐谷浑也 武帝令轨与宇文孝伯并从 军中进趣 皆委轨等 时宫尹郑译 王端并得幸于宣帝 宣帝军中颇有失德 译等皆预焉 军还 轨等言之于武帝 武帝大怒 乃挞宣帝 除译等名 仍加捶楚 宣帝遂大衔之 及宣帝即位 追郑译等复为近侍 轨自知必及于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谓所亲曰 吾昔在先朝 实申社稷至计 今日之事 断可知矣 此州控带淮南 邻接强寇 欲为身计 易同反掌 但忠义之节不可亏违况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岂以获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不为他计冀千载之后知吾此心 大象元年 帝使内史杜虔信就徐州杀轨 御正中大夫颜之仪切谏 帝不纳 遂诛之 轨立朝忠恕 兼有大功 忽以无罪被戮 天下知与不知皆伤惜 节选自 北史 列传第五十 有删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a 但忠义之节 不可亏 违况荷先帝厚恩 每思以死自效 岂以获罪于嗣主 便欲背德于先帝 止可于此待死 义不为他计冀 千载之后 知吾此心b 但忠义之节 不可亏 违况荷先帝厚恩 每思以死自效 岂以获罪于嗣主 便欲背德 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 不为他计 冀千载之后 知吾此心c 但忠义之节 不可亏违 况荷先帝厚恩 每思以死自效 岂以获罪于嗣主 便欲背德于先帝 止可于此待死 义不为他计 冀千载之后 知吾此心d 但忠义之节 不可亏违 况荷先帝厚恩 每思以死自效 岂以获罪于嗣主 便欲背德 于先帝止可于此待死义 不为他计冀 千载之后 知吾此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答案 解析原文标点为 但忠义之节 不可亏违 况荷先帝厚恩 每思以死自效 岂以获罪于嗣主 便欲背德于先帝 止可于此待死 义不为他计 冀千载之后 知吾此心 答案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2 下列对文中加颜色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冠族 指的是当地最有势力 人口最多的豪门世族 b 大夫 是古代官职名称 各朝代大夫的职能和级别多有不同 c 辎重 是指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 粮草 被服等物资 d 社稷 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 后也指国家 解析 冠族 指的是当地显贵的豪门世族 有一定的名望和影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 解析答案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轨的父亲王光年少时就英雄威武 有将帅的才干谋略 多次立有战功 周文帝对他很好 b 王轨善于谋略 在吕梁之战时 他暗施妙计 横截河流 断绝陈朝军船的退路 最终全歼敌军 大获全胜 c 出征吐谷浑时 武帝把军队的进止攻取都交给了王轨等人 而出于国家社稷的考虑 王轨回来后还向武帝奏报了宣帝在军中失德的事情 d 宣帝出于个人仇怨而执意杀害王轨 即使御正中大夫颜之仪恳切进谏劝阻也没有用 天下人都替王轨悲伤惋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答案 解析 全歼敌军 错误 原文是 唯有骑将萧摩诃以二十骑先走 得免 答案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轨性严重 善谋略 兼有吕梁之捷 威振敌境 陈人甚惮之 答案王轨性情严肃庄重 擅长计谋 加上吕梁大捷 他的威望震慑敌境 陈朝人都很害怕他 2 武帝大怒 乃挞宣帝 除译等名 仍加捶楚 宣帝遂大衔之 答案武帝大为恼怒 于是鞭打宣帝 免去郑译等人的官职 并加以痛打 宣帝于是非常怨恨王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王轨 太原祁地人 汉代司徒王允的后代 世代都是州郡的大族 父亲王光 年少时就英雄威武 有将帅的才干谋略 多次立有战功 周文帝宇文泰对他很好 王轨秉性正直 初入仕时事奉辅城公 等到武帝即位 多次升迁至内史下大夫 于是就处于心腹的地位 军务国政 他都参与决策 随从平定并州 邺城 因功晋位上大将军 晋爵位为郯国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当南陈将领吴明彻入侵吕梁时 徐州总管梁士彦多次与陈军作战都失利 于是退守州城 吴明彻便堵截清水河的水用来灌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