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别辅导方案:我这样走进他的世界.doc_第1页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别辅导方案:我这样走进他的世界.doc_第2页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别辅导方案:我这样走进他的世界.doc_第3页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别辅导方案:我这样走进他的世界.doc_第4页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别辅导方案:我这样走进他的世界.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这样走进他的世界 吮吸手指对01岁的婴儿来说是普遍现象,这阶段的婴儿往往通过“吃手指”来缓解陌生感、饥饿感或是自己进行游戏玩耍解除无法进行其它事情的限制,这是婴儿发展自身动作和认识外部世界的一种方法。但到了3岁以后的孩子还吮吸手指那就应该值得我们担忧,而且必须予以足够的关注。一、案例描述余果是中二班一位5岁的小男孩,长得白白净净,虎头虎脑,非常可爱,但染上了一种坏习惯吮吸手指。他不仅在睡觉的时候吸手指,就是在平时学习、游戏、甚至吃饭时也都会把手指放在嘴里不停地吸,有时还用牙齿咬指甲,可怜手指已经被吸得发白、脱皮了,大拇指的外侧因为长期频繁地吸还长出了一个红红的、硬硬的大疙瘩。当小朋友午睡起来,就会听到告状声:“刘老师,果果睡觉又吃手了!”这时,他有会用无辜的眼神看着我,仿佛在说:“我不是故意的。它自己要跑到我的嘴里。”有时候,看见他在吃手,我提醒他,他就把手指拿出来,一会儿又偷偷地吸吮手指了。于是我将这一情况告诉了余果的妈妈,他妈妈说早就发现了,也曾简单地采取了一些办法,尝试涂抹辣椒水、红药水等,但收效甚微。有一次,果果没事干时又将手指放在嘴里,他爸爸实在忍不住了,狠狠地打了他,事后果果有所收敛,但在没人注意时还是在吮吸。妈妈看到果果的手指被口水浸泡得发白,心痛不已,但又无计可施。希望我们老师在幼儿园里也多提醒、督促他,帮助果果改掉吮吸手指、咬指甲的坏习惯。二、案例分析(一)吮吸手指的危害1生理上:孩子一旦形成吮吸手指的不良习惯,就会将手指里面的大量细菌和有害物质直接送入口中,从而危害身体健康,感染疾病,应验了“病从口入”这句话。另外经常吮吸手指,还会损坏牙齿,因为幼儿在吮吸手指时上下门牙用力不均,容易使上下牙对不齐,这不但影响到孩子的颜面美观,同时也影响牙齿的功能。有的幼儿长大后,吮吸手指将慢慢转变为咬指甲,据有关医学报道,经常咬指甲会造成手指甲附近的手指皮肤出血,由于经常浸泡在唾液中还会导致发炎,使指甲失去了本有的保护作用,容易患甲沟炎等病症。2心理上:生活中经常吮吸手指的幼儿在同伴中容易被其他孩子嘲笑和排斥,产生一定的孤独感、焦虑感、紧张感、自卑感等消极感受,由于这些不良的感受,孩子又会采用吮吸手指、咬指甲的方式加以排遣,所以导致这些不良习惯更加固化。(二)本案例解析研究认为,幼儿吮吸手指的原因有多种,比如:孩子想要得到的关注和爱没有得到适当的满足;同伴间的相互模仿;与外界联系较少,缺少同伴,教育不及时;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严苛,期望过高等。由此造成焦虑和压力,迫使孩子退回到婴儿状态,在吮吸手指中寻求安慰,于是养成了吮吸手指的不良习惯。而分析本案例中余果吮吸手指这一不良习惯形成的主要原因有:1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余果的父母在单位都担任了一定的职务,平时工作忙,对孩子的爱和关注肯定是不够的,特别是母爱。2周围环境单调。上课的时候,手里没东西玩,又不能跟别的小朋友说话,觉得无聊,便对手指产生了兴趣,养成了吸手指的习惯。即使果果上课在认真听讲,也会不自觉地将手指放入口中。3模仿。据果果妈妈说邻居家有一个读大班的哥哥,他也有吸指的行为,所以推断果果吸手指的行为是从哥哥那模仿来的。4教育不及时。我在与余果家长交谈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其实早就注意到余果有吮吸手指的行为,却没有使用正确的方法对这种行为进行教育和制止,从而导致余果吮吸手指的习惯性行为。三、个案干预(一)矫治初期增强克服吮吸手指的自主意识。我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幼儿进入角色,通过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帮助余果正确认识吮吸手指的危害,增强克服坏习惯的自主意识。1故事引导法选取一些合适的故事、儿歌讲给他听,如通过故事圆圆和圈圈,果果明白了吮吸手指,手上会生细菌,肚子会痛,会像故事中的圈圈一样,人会变瘦,懂得爱护小手讲卫生的道理。2游戏体验法通过组织幼儿喜欢的木偶表演、情景游戏、角色游戏等,让余果在活动中建立改掉坏习惯的信心。如:在医院看病的游戏中,一个幼儿装扮医生,让果果扮演病人用手捂着肚子,医生拿出听诊器听听说:“肚子痛是你肚子里的细菌在作怪,细菌是因为你把手指放入嘴里而进入肚子的,如果你不信,可来看看显微镜。”通过显微镜下观察自己手指上的细菌,果果明白吮吸手指是一种有害健康的不良行为,从而增强克服坏习惯的自主意识。3协助参与法幼儿园的教师、保育员、保健医生等都是我们矫正工作的参与者,我们组织了保健医生来给全班孩子进行卫生知识教育,让保育员协助随时观察果果的吮吸手指行为,我们也将此方案告诉果果家长,争取他们的配合,要求发现果果吮吸手指时不能给予强化,一有进步及时给予表扬。这一阶段,通过借助于故事、游戏,引导幼儿进入角色。在生活中,教师多次用亲切的口吻告诉果果:“吮手指是不好的行为,老师来帮助你克服这一坏习惯”、“如果你不吮手指,老师会很高兴,还要奖励给你红五星”,让他逐步理解教师的用意和期望。同时,当果果能接受教师示意立即停止吮吸手指倾向或吮吸手指的次数有所下降,哪怕只是一点点都要及时给予奖励,并告诉他,这是由于他努力改正吮吸手指行为有进步才奖给他的,多次重复,建立起吮吸手指行为的改善与正强化物之间的联系。3周以后,余果吮吸手指行为稍有改善,但不稳定,不明显。(二)矫治中期寻找合适的机会进行强化刺激。如一天午餐前,每个小朋友都洗好手双手紧握着,这时,我就抓住机会对果果说:“你的两只小手握得真好,没有放在嘴里,老师请你第一个去吃饭。”他听了,伸了伸舌头,高兴地笑了。进餐后,在散步时,他也没将手伸入嘴里。还有果果妈妈反馈的情况:一天晚上,全家一起逛超市,妈妈向果果说进超市只能买一样东西。在超市里,果果东转转,西转转,不时将手伸进了嘴里,妈妈就在后面观察他,发现他的手在嘴里已经持续了2分钟,妈妈叫了一声“果果”以提醒他,果果马上将手拿出。 “如果你不将手放入嘴里,妈妈答应你可以再挑一样玩具,好吗?”果果高兴地点点头。买好玩具,妈妈发现果果偶尔几次将手往嘴里一塞,马上又缩了回来。在这个阶段,我们关注孩子一日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抓住契机来进行强化刺激,每次果果有点滴进步,教师、家长给予适当的奖励,同时又以微笑、点头予以肯定,通过观察发现,余果友吮吸手指的次数较第一阶段有明显减少,由全日活动中的平均20次下降到了15次,但是果果在睡眠这段时间吮手指的次数还比较多,这也是我们下一阶段工作的重点及难点。(三)矫治中后期创设情景把矫治工作推向高潮。余果与妈妈的感情很好,特别希望得到妈妈的夸奖。于是,我在家长半日开放活动中创设了“给妈妈一个惊喜”的环节。我对果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欢迎妈妈到幼儿园来,你从现在开始,要时时提醒自己不把手放在嘴里,妈妈看到你不再吮手了,一定会惊喜。果然,这个阶段的矫治效果特别好,每天只是偶然的发现几次,且只要一经示意便会立即把手从嘴里拿出来,在这次家长半日活动中,果果几乎没有把手放进嘴里,还不时地看看妈妈,好像在说:“妈妈,你看,我的坏习惯已改掉了。”本阶段,余果在自由活动、游戏活动中吮吸手指行为发生次数较少,只是偶尔地一两次,但在午睡时,吮吸手指的次数还比较多,较第二阶段有所减少,多发生在2:30起床小便之后。(四)矫治后期巩固成果,收获欣喜。我对果果提出要求,如果2:30午睡醒后,不再吮手指,就请他来当小老师。余果非常高兴,象模象样地当起了小老师,还得到了表扬。同时,我不失时机地拓展矫治成果,对他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我给果果5颗小红星,告诉他如果吮一次手指,就摘一颗小红星,如果没有吮吸手指,就得到一颗小红星,当小红星累积到10颗时,他就可以当一次小老师,同时小红星又还原为5颗,当再一次积累到10颗时,她又可以当小老师了,如此反复。以孩子本身的意志力为主要“战斗力”,使他对自己充满了自信,这一阶段果果吮吸手指的现象只是偶然地发生几次。四、效果评估随着时间的流逝,余果吮吸手指的毛病慢慢地改正了,矫治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营造宽松、和谐,没有斥责的心理环境,让果果自主产生改掉不良行为的意识,逐步提高自控能力,受到强化物的刺激,并享受到强化物带来的愉快感和成功感,增强了自信,小朋友不再打他小报告了,他也能自信、大胆地与同伴一起玩游戏。看到果果一天天在进步,看到家长眼里流露出信任的目光,我的心里感到了无限的欣慰。五、追踪措施孩子有与父母在一起的强烈的心理需要,这一需要得不到满足就容易产生感情饥渴等不健康的心理,下步建议余果父母尽量多陪陪孩子,周末户外郊游,也可以召集朋友一起,让果果多与同龄孩子玩耍。另外,考虑可逐渐减少强化的次数,逐渐以合理化物代替具体强化物,进一步巩固矫治成果,较好地完成脱离强化顺序,让余果顺利地进入自然状态。六、辅导反思余果小朋友吮吸手指坏习惯的成功矫治,是我在辅导过程中巧用两种策略,以敏锐的眼光洞察孩子的行为,用专业的理论研究孩子的心理,从而春风化雨般的化解其矫治阶段中的种种问题,润物无声的帮助其逐渐养成正确的习惯。(一)搭台策略营造宽松、和谐、没有斥责的环境氛围。要帮助孩子改掉吮吸手指的习惯,切记不能采取强硬措施,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心理压力。教师要在日常活动中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环境氛围,让孩子保持安定情绪,通过组织相关的集体活动和游戏,让幼儿自主产生改掉不良行为的意识,逐步提高自控能力,再通过强化物把幼儿这种意识转变成行动,并获得强化物带来的愉悦与成功,这样才能帮助幼儿矫正不良的习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二)搭桥策略搭建家园“沟通桥”,形成教育合力。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在思想及行为上必须保持一致,发现问题,双方及时取得联系,相互理解与支持,共同采取行动,消除幼儿心理健康障碍。当然帮孩子改掉坏习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孩子的坏习惯不是一天形成的,所以我们不能急于求成,只重治表,不重治本,具体地说要老师和家长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合理分析孩子吮吸手指原因并采取适宜、有针对性地缓解策略,即使出现反复,也可对症下药,让吮吸手指的孩子敞开心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