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税_发达国家城市财政主要来源.pdf_第1页
财产税_发达国家城市财政主要来源.pdf_第2页
财产税_发达国家城市财政主要来源.pdf_第3页
财产税_发达国家城市财政主要来源.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 区域化和分权化这三大发展 趋势背景下 各个国家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逐渐体现 在基层经济主体上 地方政府被直接推到了迎接全球 化挑战的前沿 与地方日益提高的经济地位相一致 地方财政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凸显 因此 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实力的地方财政是地方政 府职能有效实施的保障 中国自1 9 9 4年分税制改革后 城市财税体系的 建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地方税系中主体税种仍然 缺位 地方税权高度集中于中央 省级以下分税制也 尚未建立 这些导致了地方财政收入不能得到保障 阻碍了城市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 同时 地 方政府通过预算外 制度外方式筹集政府收入 例如 土地出让金收入 这种 寅吃卯粮 的做法也并非明 智的选择 如何选择一种租税使之成为城市地方财政 的主要来源是我国城市地方政府在完善地方税制方 面所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 财产税 p r o p e r t yt a x 即对纳税人拥有或支配的 财产课征的一类税的总称 本文讨论的财产税一般是 指针对不动产财产的税收 它伴随着私有财产制度 和国家的起源而产生 一直是国外城市地方政府筹集 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 据统计 全世界有1 3 0多个国 家课征各种形式的财产税 1 因此可以说 财产税是一 个相当普遍的税收体系 在上世纪末的最后十年里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先后有英国 印尼 南非 日本 荷兰 肯尼亚等国进行了财产税制的改革 而在 中东欧经济转型国家 财产税制改革也被看作是推进 国家政治 经济制度变革的重要步骤 对于财产税的研究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观点 一 种被称为 收益论 是由著名的蒂伯特模延伸而来的 其首先由H a m i l t o n 1 9 7 5 F i s c h e l 1 9 7 5 和Wh i t e 1 9 7 5 提出 并由H a m i l t o n 1 9 8 3 F i s c h e l 1 9 8 5 1 9 9 2 进行了更深入的阐述 另一种观点被称为财产 税的新论 是由M i e s z k o w s k i 1 9 7 2 提出并由Z o d r o w 1 9 8 3 和M i e s z k o w s k i 1 9 8 6 拓展 2 p 1 5 2 1 5 4 随着2 0 0 4 年的修宪和2 0 0 7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物权法 的通过 我国的财产税 物业税 问题也开始成为一个 广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试图从财产税是国外城市 地方政府收入主要来源这一现实而非理论出发 对发 达国家财产税理论和现实的研究有助于中国财税改 革从中获得启示 一 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 城市财政收入的来源主要包括税收 来自上级政 府的转移支付 使用费 财产收入和公债等 3 p 1 6 9 1 7 0 尽 管各国城市政府对于地方财政主要来源的选择各有 千秋 但基本结构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一致性 一 地方税收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完全依赖于上级政府转移支付的地方政府独立 性很低 一方面 地方政府无法完全控制自己的预算 并按照区域内的实际情况提供公共产品 另一方面 地 方政府为了获取更多的上级政府拨款 不得不花费更 多的成本与上级政府博弈 地方决策通常因为拨款而 受到外来干涉 形成了全社会的无谓损失 并且即使 上级政府怀着良好的愿望 但想要了解每个地方对每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H u a z h o n g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J o u r n a l o f P o s t g r a d u a t e s 第1 4卷 第3期 V o l 1 4 N o 3 2 0 0 7年1 0月 O c t o b e r2 0 0 7 财产税 发达国家城市财政主要来源 陈 莹 田艳曦 华中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 武汉4 3 0 0 7 9 摘要 财产税自其产生以来就是城市地方政府筹集收入的主要手段 在地方政府可获得的收入来 源中 财产课税是最佳的选择 尤其在全球化 区域化以及与此相关的对区域地方政府实力要求不断提高 的背景下 财产税在协调税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理顺国家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中发挥着日益重 要的作用 本文以地方财政来源 地方税制为出发点 在介绍发达国家和地区财产税制的基础上 结合财 产税本身的特点来分析财产税对成为地方政府主体税种的原因和对地方政府的重要意义 最后提出其对 中国城市地方财政逐步完善的启示 关键词 财产税 地方政府 地方财政来源 中图分类号 F 8 1 0 4 2 4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陈莹 1 9 8 4 女 湖北武汉人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 0 0 6级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 5 7 种公共产品的需求结构和数量难度较大 造成边际决 策扭曲 而使用费 财产收入和公债等地方财政收入的来 源 在稳定性 公平性 可操作性上受到了一定限制 且从收入来源结构上看 所占比重也不大 但与此同时 如果地方财政完全由地方税收构成 也会产生许多问题 不同地区之间无法协调 形成不同 的地方利益 地方政府由于手中掌握巨大的权力又缺 乏监督可能形成政府私利 因此 建立合理的财政来 源配比 选择合适的税收体系是保障城市地方财政顺 利平稳运行的关键 二 财产税是各国城市财政的主体税种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行的财产课税形式标 准 在 外国税收概览 1 9 9 0 所列举的9 8个国家和 地区中 没有对财产单独课税的国家仅为1 7个 占 1 7 3 5 且开征财产税的国家 普遍将其作为地方税 种 4 p 3 2 3 3 以美国为代表的税收立法权较为分散的国家 加 拿大 澳大利亚 丹麦 意大利 挪威和瑞典属于此 类 其财政分划为联邦 州和地方3级 联邦 州和地 方均有各自相对独立的税收体系 并享有各自的税收 立法权和征管权 联邦政府的主体税种是个人所得 税 州政府的主体税种是销售税 地方政府的主体税 种是财产税 其中财产税收入规模占全国税收收入比 重为1 0 4 4 但在地方级税收收入中的比重高达 7 5 8 而财产税收入中主要来源于房地产 约占财产 税收入的7 5 5 以英国为典型的税收管理权限集中的一元制国 家 法国 匈牙利等国的税制属于此类 其财政分划 为中央 地方两级 税收立法包括开征权 征税范围与 税收收入分配均由中央同意规定 大宗税都归中央所 有 不与地方分成 英国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仅占全 部收入的1 0 左右 法国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也仅占 全部收入的1 5 左右 地方财政不足的部分由中央财 政转移支付承担 但从地方税收种类来看 地方税主 要是地产税 动产税等直接税以及销售税加顿号 附 加税等间接税 以日本为代表的税收立法权适当集中的国家 德 国属于此类 其财政分为中央 都道府县和市町村3 级 各级财政均有属于自己的税种 但中央对地方税 实行严格的管理 中央的主体税种是个人所得税和法 人所得税 都道府县的主体税种是事业税和居民税 市町村的主体税种是居民税和固定资产税 房地产税 是市町级政府的财政收入主体财源 占税收收入总额 的4 5 左右 6 比较以上分别以美国 英国 日本为代表的三类 国家 其中既有联邦制国家又有单一制国家 既有比 较集权的国家又有比较分权的国家 各级财政的主 体税种可以看出个人所得税均为中央财政主体税种 财产税均为地方财政主体税种 表1部分发达国家财产税占其地方税收收入的比重 资料来源 R e v e n u eS t a t i s t i c s o f O E C DM e m b e r s C o u n t r i e s 1 9 6 5 2 0 0 2 比较表1中各国的数据可以可以得出以下几方 面的结论 1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地方政府都采取了财产税 这种征税方式 特别是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新西 兰等联邦制国家 实行三级政府分享税制 财产税收 入占地方税收收入的比重超过了7 5 1 6个经济合 作发展组织国家 O E C D 国家的平均水平约为4 3 在转轨国家 如波兰 捷克 匈牙利等国 这一比重为 2 3 0 左右 尽管从总体上看 财产税收入占全部税 收收入的比重相对较低 但占地方政府税收比重较高 且各国对财产税的重视程度却日益加强 2 自9 0年代以来 许多发达国家 已经建立起较 为完善的财产税制度和征管体制 是一个相对重要的 税种 另外一些国家 如爱尔兰 芬兰 意大利 挪威 西班牙 葡萄牙 瑞士等国曾先后放弃过财产税 但从 9 0年代开始又重新征收 3 从一个国家的税收体系来看 地方税在联邦国 家中的相对重要性要比在单一国家中低 联邦国 美国 洲 地方 加拿大 洲 地方 澳大利亚 洲 地方 英国 爱尔兰 法国 德国 日本 意大利 丹麦 荷兰 匈牙利 捷克共和国 波兰 新西兰 国家1 9 7 5年1 9 8 5年1 9 9 4年2 0 0 1年 4 1 8 1 9 2 3 8 8 3 2 2 6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1 9 1 1 7 5 1 3 2 5 4 2 8 9 1 3 7 7 4 2 4 0 8 4 8 2 5 7 9 9 6 1 0 0 0 1 0 0 0 2 5 2 3 8 3 3 9 2 6 4 7 5 2 9 3 0 4 3 7 5 8 7 3 8 5 3 2 9 4 9 9 6 1 0 0 0 1 0 0 0 2 6 0 3 6 2 4 6 2 4 2 1 7 1 6 6 9 9 7 0 4 3 6 5 9 0 2 7 1 8 9 1 3 1 0 0 0 9 9 5 1 0 0 0 4 8 2 1 5 8 3 0 9 1 8 6 6 5 5 6 0 4 6 2 2 5 1 9 8 9 0 3 5 8 表2所选取的四个发达国家数据显示 1 在世界上最富有的美国 财产税收入规模占全 国税收收入的比重为1 0 4 4 但在地方级税收收入 中的比重却达到7 5 4 3 2 更主要的是 在美国 澳大利亚等财产税收入 比重较高的国家 财产税属于地方税种 有的甚至是完 全性的地方税种 是市 县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最主 要来源 例如加拿大1 9 9 4年 全年财产税收入为2 7 6 4 67 0 0万加元 收入规模占全国税收收入的比重为 1 1 0 2 但在地方级税收收入中的比重高达1 0 0 是 地方政府的最主要收入来源 二 地方主体税种 财产税的重要意义 选择什么样的税种作为城市地方财政的主要来 源可以从下面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是地方政府主 体这一角度 确定怎么样的税制既符合地方主体税的 特性又比较稳定且便于征收 其次从税种本身的性质 出发 考量其是否符合提供地方税种的特点 财产税 被确中且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城市财政的主体税种 以 下讨论财产税对于城市地方政府的重要意义 一 在税收制度中作为地方税的主体税种应具 备的特征 1 税基具有非流动性 否则会造成纳税人从税负 高的地区向税负低的地区转移 2 基于利益原则课征 如果某些税种的征收对象 收益的大小与当地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优劣息息 相关 则适合地方征收 3 由地方征管效率较高 某些税种由于其自身的 特点 如税源分散 计税依据或税率的确定较复杂等 地方政府及其各部门的协助对税收的征管较为重要 这类税种由地方征收较为适当 4 收入不易发生周期性波动 由于外溢性的存 在 地方政府实行反周期财政政策的能力受到很大限 制 因此对收入易发生周期性波动的税种应划为中央 税 地方税的主体税种一般应为收入不易发生周期性 波动的税种 5 税基较广 税收规模较大 6 具有适度的弹性 作为地方税的主体税种 还 应当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适度的弹性 其数量应当随经 济的发展而增长 此外 在整个税收体系中收入数量 占比重很大或宏观调控意义重大以及关系国家主权 的税种 也不能划归为地方税种 自然也就不能成为 地方税的主体税种 二 财产税的性质特征 从国外财产税课税体系的历史发展及现今财产课 税制度来看 财产税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7 P 1 3 4 1 7 5 1 财产税是对社会财富的存量课税 作为财产税课税对象的财产 多指不直接参与流 转的财产 这些财产就私人方面看 是私人拥有或受 其支配的财富 就社会方面而言 是社会财富处于存 量的部分 相对流动性不强 因此 以财产资本本身作 为课税对象的财产税具有稳定的税基和税源 2 财产税尤其是一般财产税具有很强的区域指 示性 因为财产特别是房地产和土地的价格以及其综 合的货币体现基本上可以反映区域各方面的发展水 平 地方政府对任何区域内的公共产品的改善都可以 直接或间接的在不动产上表现出来 居民支付的财产 税和其享受到的地方公共产品的改善基本上是对等 家有中层政府 省或州 来收集税收 而这一部分税收 在单一制国家中是属于地方政府的权限 4 与单一制国家相比而言 地方财产税在联邦政 府中扮演了一个更加重要的税收角色 基本上平均占 全部税收的5 0 以上 地方销售税在联邦国家中所 占比例稍小 稍大于9 而在单一制国家中占到 1 7 左右 这个差异的存在是由于在联邦体制下 州 级政府收取相当多的销售税 然而 这个收入来源在 单一制国家中更倾向于交给地方政府 5 从地方政府水平来看 北欧国家相当依赖所得 税收入 而过去的英联邦国家或受英联邦影响的国家 中 则对财产税有很严重的依赖 表2部分国家财产税收统计表 美国1 9 9 4年 加拿大1 9 9 4年 澳大利亚1 9 9 2年 日本1 9 8 9年 总额 1 7 3 4 8 2 2 5 0 8 5 6 1 2 3 6 2 0 8 4 1 3 2 其中 地方级税收 收入 2 4 0 0 9 2 6 5 7 1 4 7 9 8 3 1 7 9 5 总额 2 0 7 5 8 2 7 6 4 6 7 1 2 7 3 6 1 0 8 2 4 占全国税收总额 比重 1 0 4 4 1 1 0 2 1 0 3 0 1 2 8 7 总额 1 8 1 1 1 2 2 5 6 5 4 7 9 8 7 3 3 1 占地方级税 7 5 4 3 8 4 9 2 1 0 0 2 3 0 6 单位 十亿美元 百万加元 百万澳元 十亿日元 项目 国家 全国税收收入财产税 其中 地方级收入 资料来源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编译 外国税制概览 有关资料整理 5 9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 一些地方政府土地直接税收及城市扩张带来的间接税收占地方预算内收入的4 0 而土地出让金净收入占政府预算外收入的6 0 以上 详见 h t t p w w w d r c g o v c n 2 0 0 6 0 8 1 6 的 因此财产税也是有效率的 3 财产课税具有直接税性质 财产税在立法之初就被认为不具有税负转嫁的 可能 属于直接税 实际上财产税的税负确实较商品 课税难以转嫁 4 财产课税多是经常税 财产税的各主要种类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 长 期作为经常性税收收入 财产本身基本属于生活的必 需品 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保值增值性 因此以不动产 资本本身作为课税对象的财产税具有稳定的税基和 税源 三 财产税对地方政府的重要意义 从理论上分析 在地方政府各项可获得的收入来 源中 财产课税是最佳选择 这首先取决于财产税具 有良好的筹资功能 比较工资 销售收入等其他税源 财产税的税基更加稳定 正常情况下 据以课税的财 产价值一经核定 就会在数年内趋于稳定 一般不会 作大幅度调整 市场波动反映在长期资产价值变动 上 也会比反映在销售收入和工薪收入上的变化慢得 多 因此 来自财产价值的税收是相对稳定的 财产税 的收入弹性取决于财产税的税基弹性 税率弹性以及 征收率弹性 财产税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受益性税收 把从本地区公共基础设施中筹集到的收入 直接用在 维护本地区公共基础设施上 专税专用 收支透明 便 于纳税人对自身承担的财产税税负与所享受的地方 公共服务做出衡量 进而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绩效 其次 与其他地方税种比较 财产税的中性特征 更加明显 税收中性原则要求把课税对私人经济决策 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财产税是课征自短期内不能通 过移动来避税的不动产 而且 税收资本化的效应是 将税收先期打入资本价值 进而不再影响未来的投资 决策 就此而言 不动产课税一般不会扭曲纳税人未 来的经济抉择 因此 较之其他税种 财产课税更符合 税收中性原则的要求 再次 财产课税具有公平的课税效应 涉及到公 平有两个概念 一是人际间的公平 二是区域间的公 平 作为一种体现量能纳税原则 对财产存量及收益 课税的制度 财产税的均贫富作用显而易见 尽管就 区域间公平而言 在那些财产税基相对狭小 地方政 府不得不提高税率以满足筹资需要的情况下 财产税 在不同区域间会有不公平的分布和征收效应 然而 研究证明 传统的以销售收入为税基的销售税 以地 方就业为基础的所得税等人均税基分布更不均衡 来 自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是必不可少的 是实现区域间 公平的最终手段 最后 财产税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 财产课税难 在最初的制度构建 一旦建立了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财 产登记 价值评估 申报纳税等制度体系 伴随征管工 作步入正轨 逐渐形成良好的纳税习惯 财产税简便 易行 便于征管 遵行费用相对节省等特点就会日益 显现 三 结语 财产税是最古老的税收类别之一 目前还被世界 上大部分国家采用 始终在税收制度中占据重要地 位 在我国1 9 9 4年以来实施的地方分税制改革一发 展趋势的作用下 财产税改革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但与成熟的财产税还有很大的差距 2 0 0 4年的修宪 和2 0 0 7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物权法 的通过 将是1 9 9 4年税制改革以来的又一场重大制度变革 对未来中国城市土地管理产生重大影响 从财产税角 度讲 财产税涉及到两种不同的城市土地管理方式 一种是城市土地采用批租形式 另一种体制则是土地 估价征税制 由于目前我国城市地方财政的主体税源缺位与 地方公共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矛盾 地方政府通过预 算外 制度外方式筹集政府收入的现象较为普遍 导 致了政府边际决策扭曲 公共产品提供的数量和质量 低下 以及税收体系紊乱等一系列问题 若能采用征 收财产税方式 让其成为我国城市地方财政的主力税 源 能对规范我国财政收入体制 以及经济和社会的 全面转型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因此 对国外城市地方财政来源的理论和现实的 研究有助于中国的财产税改革从中总结经验并获得 启示 参考文献 1 R o yW B a h l a n dJ o h a n n e sF L i n n U r b a nP u b l i cF i n a n c ei n D e v e l o p i n g C o u n t r i e s J O x f o r d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 1 9 9 2 3 1 2 5 2 Wa l l a c eE O a t e s编著 丁成日译 财产税与地方政府财政 C 北京 中国税务出社 2 0 0 5 3 杜莉 城市财政学 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 0 0 6 4 国家税务总局编译 外国税制概览 M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 出版社 1 9 9 0 5 湖北省国际税收研究会课题组 重构我国财产税制的探讨 J 理论月刊 2 0 0 3 1 2 6 6 邓宏乾 城市财政主体财源 房地产租税问题研究 J 华中 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1 9 9 9 9 1 8 7 H a r r y K i t c h e n L o c a l a n dM e t r o p o l i t a nF i n a n c e R Wa s h i n g t o n D C p u b l i s h e df o r t h e Wo r l dB a n kb y C I T I CP u b l i s h i n g H o u s e 2 0 0 5 下转第6 8页 6 0 AT e n t c i t i v eS t u d yS o y l r s t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T e r t a n di t sT r a n s l a t i o n T A N GJ i n f e n g s c h o o l o f F o r e i g nL a n g u a g e H n a z h o n gN o r m a l V n i v e r s i t y Wu h a n4 3 0 0 7 9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E a c hk i n do f w r i t i n gm a t e r i a l h a si t so w np e c u l i a r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i ni t sf o r m a n ds t r u c t u r e s s oi s t h et e c h n o l o g yl a n g u a g e T h et h e s i sa n a l y s e st h r e el e v e l so f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t h et e c h n o l o g yl a n g u a g e i n c l u d i n gt h el e x i c a ll e v e l t h es e n t e n t i a ll e v e l a n dt h ep a r a g r a p h i cl e v e l b e f o r ei te x p l o r e st h es p e c i f i c t r a n s l a t i o na p p r o a c h e si ne a c hd i f f e r e n t l e v e l K e yw o r d s s t y l i s t i c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Q l e x i c a l l e v e l Q s e n t e n t i a l l e v e l Q p a r a g r a p h i cl e v e l 指导教师李亚丹责任编辑方红 有用形式之前 必须从和它结合在一起的其他元素或 物质中分离出来 化学家们十分熟悉金属的性能 他 们已能创造出一些方法 把金属从和它在自然界中结 合在一起的物质中分离出来 分析 这里引用的虽然是两个长难句 但上下文 的语义应该是连贯的 译文将定语从句 w h o m e t a l s 拆译成独立的句子 插在两个句子中间 显得很突兀 破坏了前后两个句子之间的紧密的逻辑联系以及上 下文语义关系 因此 可以改译如下 分离出来 熟悉金属性能的化学家们已经研 究出来一些方法 能够 总之 科技文体以客观事物为中心 追求逻辑上 的条理清楚和思维上的严谨周密 我们在翻译时就要 注意用词准确 论述逻辑严密 表述客观 行文简洁通 畅 忌用修辞手段 只有深入分析并时刻注意掌握它 的这些文体特征 才能在翻译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 翻译出准确 严谨 通顺的译文 参考文献 1 N e w m a r k A p p r o a c h e s t o T r a n s l a t i o n S h a n g h a i S h a n g h a i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E d u c a t i o n P r e s s Q O x f o r d P e r g a m o n P r e s s 2 0 0 1 2 王佐良 丁往道 英语文体学引论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 2 0 0 1 3 方梦之 英汉 汉英应用翻译教程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 2 0 0 4 4 杨早春 谈汉英科技翻译的原则及方法 J 和田师范专科学 校学报 汉文综合版 2 0 0 7 7 1 4 8 5 刘宓庆 文体与翻译 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 9 9 8 6 h t t p w w w e n g l i s h c n c o m z h t r a n s l a t i o n s c i t e c h 2 0 0 7 0 2 1 4 1 3 5 5 h t m l 2 0 0 7 0 8 2 0 P r o p e r t yT a x t h eM a i nT a xo f t h eL o c a l G o v e r n m e n t R e v e n u e i nD e v e l o p e dC o u n t r i e s C h e nY i n g T i a nY a n x i C o l l e g eo f E c o n o m i c s H u a z h o n g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Wu h a n4 3 0 0 7 9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P r o p e r t yt a xi sa l w a y st h em a i nr e v e n u e r a i s i n gm e a s u r e sf o rl o c a lg o v e r n m e n t a n da m o n gt h e a v a i l a b l er e v e n u es o u r c e s p r o p e r t yt a xi st h eb e s tc h o i c e E s p e c i a l l yu n d e rt h ec i r c u m s t a n c e so fg l o b a l i z a t i o n r a t i o n a l i z a t i o na n dt h er e q u i r e m e n tt 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