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2课时).doc_第1页
劝学(2课时).doc_第2页
劝学(2课时).doc_第3页
劝学(2课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劝学(2课时)教学目标:1文言知识:积累掌握“劝、假、绝”等实词的含义,“于、而、焉”等虚词的用法,“暴、知、生”等通假字。2通过探讨,认识到自主学习是一个人获得教养的途径。3理解比喻隐含的道理以及连用多个比喻内容又各有侧重的写法。4背诵劝学教学重点:1文言知识:积累掌握“劝、假、绝”等实词的含义,“于、而、焉”等虚词的用法,“暴、知、生”等通假字2比喻论证所要阐明的道理。教学难点:理解比喻隐含的道理以及连用多个比喻内容又各有侧重的写法。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设想:这是高一新生所学的第一篇文言文,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逐段研习,扫除字词障碍,理清基本意思,特别注意采用示范教学,教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为高中的文言文学习打好基础;然后围绕“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个中心,对学习内容作整体探讨。本文比喻论证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理解比喻所隐含的意思。荀子认为“学不可以已”,要“积善成德”,这是中国古代关于获取教养的重要途径。第一课时一导入:我们每天坐在教室里捧着书本学习,如果要问你“为什么学习”这个问题,你该怎么回答?(老师可稍作停顿)很多同学的回答是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这样的回答并非没有道理,但是如果这就是惟一的答案的话,那么我们就会陷入“放羊娃”故事的循环中,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就会变得没有意义。学习的最终目的最高境界不是票子、房子、车子之类,而是要获得文明的教养,提高生命的质量、获得有价值的人生,使我们有可能超越世俗的约束而达到精神自由的高度,让生命经学习而逐步走向丰富、充盈、绚丽、深刻、高尚!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学习,两千多年前荀子就已经向人们论述有关学习的问题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荀子的名篇劝学。二作者简介: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名代表, 荀子提出:人性本恶。认为人生来是恶的,只有通过后天的努力学习,才可以积善成德,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因此被放在荀子第一卷的第一篇。可不用补充: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名代表,大家在以前还学过哪些儒家的代表,孔子(仁)、孟子(仁政),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位荀子虽然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但是由于他处在战国末期,政治上的动乱造就了学术上的活跃,此时,诸子百家学说都已经形成,所以荀子就有了借鉴和批判的条件和可能。那么在思想上,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观点,他反对迷信,认为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可以凭借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规律,我们说这里他已经具备了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思想。另外,荀子还提出了一个直到现在还广受争议的话题:人性本恶。荀子认为人生来是恶的,只有通过后天的努力学习,才可以积善成德,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之所以如此看中学习,在他和他门徒共同编写的这部书籍里把这篇劝学放在第一卷的第一篇,也正是因为这个道理。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用排比,又善用比喻,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荀子共32片篇,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方面,劝学是其中第一篇,是我国学术史上影响深远的名篇。三解题:劝:勉励。“劝学”就是勉励人们不停止地学习。而不是“规劝”“劝说”的意思。四感知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2指名学生朗读,并正音3齐读课文4学生对照注释解读课文五研习第一段:1诵读指导 要处理好句中停顿2请学生对照注释翻译本段难点字词句(除注解外)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其曲中规 它的弧度就能符合圆规(画出的线)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所以木材经墨线画过(再用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3、本段写了哪几件自然界的事物?它们说明了什么道理?靛青颜料经过提取,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经过凝结,比水的温度更低。木头经过墨绳的校正,可以被削得很直。木材经过火烤的工艺,又会变圆。金属的刀剑经过磨刀石打磨,会变得锋利。君子通过广泛的学习和每天自我检验反省,会变得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道理 学习的意义:人只要坚持学习,是可以改变自己、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4那么这种论证方法是什么?提示:5个自然界的现象与君子学习的关系具有相似性。比喻论证。就是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论证观点的正确。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明确:“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能够有所发展,有所提高。“輮木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的加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作者使用了一系列的比喻作为论据,论述了学习对改造人的品性起着决定作用,推论出人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5齐读第一段六作业:背诵劝学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指名学习背诵第一段二研习第二段1诵读指导 要处理好句中停顿2请学生对照注释翻译本段3找出本段的中心句并翻译明确: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翻译:君子的天赋不是和一般人不同,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客观条件)啊。4从一般人到君子到圣人,为什么要借助外物?这样做有什么效果?明确:借助外物能够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发展自己,提高自己。5作者用什么方法采用什么论据来论证这个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经验,对比说明冥思苦想不如实地地去学习和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思考讨论: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这里的观点是不是孔子的观点矛盾了?你同意哪一种观点,为什么?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结合全文,荀子也是强调学与思关系。比喻论证 五个比喻论证的论据可以指导学生翻译。注意关键词语的落实。跂而望 借助外物 登高 博见(看得远)登高而招 借助外物 登高 见者远(让远处的人看到自己)呼 借助外物 风 闻者彰行路 借助外物 舆马 致千里渡河 借助外物 舟楫 绝江河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假:假借,利用;水:游泳,名词用作动词;绝:横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天赋,资质。阐明借助外物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善假于物”就是一种学习方式。6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本段是从哪个角度来论述学习的?)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达到目的。君子所以能超越一般人,并非先天素质高,而完全在于善于利用后天的学习获得成功。7朗读这一段。三研习第三段1指名学生朗读停顿、正音2这一段可以分为几个层次?该怎么划分?概括每层的主要内容。明确:三层。第一层:开头到“无以成江海”。 积累第二层:“骐骥一跃”到“金石可镂” 坚持(持之以恒)第三层:“蚓无爪牙之利”到结尾 专心3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分析,注重重要词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焉:兼词,与之,从这里无以:没有用来的(方法)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特殊句式: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词类活用:上(下):向上(下),名词用作状语4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本段是从哪个角度来论述的?)学习的方法和态度5朗读四总结:1结构特点文章开头提出“学不可以已”,和全文的关系是什么?总分式,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后,用三个分论点加以论证。为什么学习不可以停止呢?学习有很大的意义和作用,它能提升自己,弥补不足。那么应该怎样学习呢?学习应该具有怎样的态度和方法呢?这是典型的三段论式论说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2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3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故曰:学不可以已。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人生。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我们需要学习。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一口不能吃成胖子,一眼不能看遍九州。一心不能两用。 所以,学习需要积累,需要坚持,需要专心。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年不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