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2.1 认识地球(第2课时)课件 (新版)湘教版.ppt_第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2.1 认识地球(第2课时)课件 (新版)湘教版.ppt_第2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2.1 认识地球(第2课时)课件 (新版)湘教版.ppt_第3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2.1 认识地球(第2课时)课件 (新版)湘教版.ppt_第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2.1 认识地球(第2课时)课件 (新版)湘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认识地球 第2课时 建议本节课分为三个课时 第2课时达成学习目标4 5 地球仪上的横线是纬线 纵线是经线 同学们思考一下 地球仪上的线有什么作用呢 理解纬线和纬度的概念和特征 填写下表 赤道最长 往两极逐渐缩短为一点 圆圈 东西 在地球仪上 与南 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 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圈圈叫纬线 注意 在地球表面 东西方向是没有尽头的无限方向 纬线 纬度 赤道 0 90 南纬用 s 表示 北纬用 n 表示 南纬和北纬分别从赤道向南 北逐渐增大 0 30 为低纬度地区 30 60 为中纬度地区 60 90 为高纬度地区 以赤道为界分为南北半球 越向北度数越大 越向南度数越大 纬度的变化规律 高 中 低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 低纬度 中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高纬度 特殊的纬线 赤道 划分南北半球 厄瓜多尔首都基多的赤道纪念碑的四面刻有字母e s w n 分别代表东 南 西 北四个方向 并书有 这里是地球的中心 字 碑顶放置大地球仪 北极朝北 南极朝南 中间用白线标示的赤道从球面一直延伸到碑底部的石阶上 理解经线和经度的概念和特征 填写下表 相等 半圆 南北 在地球仪上 连接南 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 叫经线 也叫子午线 注意 在地球表面 南北方向是有尽头的有限方向 经线 经度 本初子午线 0 180 东经用 e 表示 西经用 w 表示 东 西经分别从本初子午线向东 西逐渐增大 以20 w和160 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分为东西半球 西经度向西递增 东经度向东递增 经度的变化规律 特殊的经线 20 w和160 e 划分东西半球 在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有座子午宫 那里有一条铜制子午线 铜制子午线嵌在大理石中间 笔直地从子午宫伸出 它就是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 1 地轴和经线都连接地球仪的南北两极 它们有哪些不同 思考并完成下列任务 地轴穿过地心连接南北两极 而经线是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 地轴是直线而经线是弧线 地轴只有一根 而经线有无数根 思考并完成下列任务 2 完成下表 说一说纬线和经线的特点有什么不同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经线都是半圆弧线 在地球仪上 任意一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达成学习目标4 在地球仪上 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 形成经纬网 经线 纬线 经纬网 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纬网 结合前面所学知识 说说经纬网中的经线和纬线各有什么特征 说说经纬网中的经线和纬线各有什么特征 利用标注的度数 读出经度和纬度的度数 如何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 利用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判断其是东经还是西经 南纬还是北纬 a b a 20 s 40 wb 40 n 60 e 试一试 在经纬网中确定a b两点的位置 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位置 方便导航 因此 利用经纬网定位在航海 航空 交通 军事 以及气象观测等许多方面 都有广泛的用途 读下图 完成下列任务 1 说出玲玲站立点的经度和纬度 2 玲玲大致在贝贝的什么方向 贝贝又大致在玲玲的什么方向 玲玲 贝贝 30n 0 玲玲大致在贝贝的西南方向 贝贝大致在玲玲的东北方向 3 在图中经纬度后分别标注 e w s n 简要说出经度和纬度的排列规律 e w s n w e n s 在地球仪或地图上 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 查找地名 并完成下表 温哥华 悉尼 达成学习目标5 1 目标4 下面几句话是对纬线和纬度的描述 其中不正确的 a 划分纬度的起点是赤道b 纬度最大是90 c 纬线有两条d 北纬45 比南纬45 纬线长2 目标4 下列关于经度变化规律的叙述 你认为正确的是 a 本初子午线以西是东经b 以180 经线为界 经线度数分别向东 向西越来越大c 180 经线以东是东经d 以o 经线为界 经线度数分别向东 向西越来越大 d d 3 目标5 读下图 a点的经纬度书写正确的是 b a 30 w 40 sb 30 e 40 nc 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