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教学模式.doc_第1页
1+1教学模式.doc_第2页
1+1教学模式.doc_第3页
1+1教学模式.doc_第4页
1+1教学模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三制策略”下的“1+1教学模式”一 问题的提出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传统的“以教为主”、“教师满堂灌,学生跟着转”的课堂教学受到空前挑战,课堂教学结构面临战略性调整。有专家认为:对于学校而言,教育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是课堂改革,“课堂突破是教育突破的唯一途径”。更有人士认为:“课堂改革标志着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课堂不变,教育就不会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那么,新课程下我们的课堂教学究竟应该怎样搞?究竟用什么样的方式能使我们的“课堂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近几年来,围绕课堂教学改革的讨论见仁见智,课堂教法改革百花齐放,给课程改革的天空增添了不少色彩。尤其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纲要的颁布实施,为高中教育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描绘了宏伟的发展蓝图。因此,以校本教研为不竭动力,建构自主型、互动型课堂模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打造优质高效课堂,便成了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探索研究“三三制策略”和“1+1教学模式”,由于高中课改的特殊性与复杂性,特别是面临高考的巨大压力,学校的课程改革和西部教改的总体趋势大体一致,的确是困难重重,困惑多多。课堂上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学”的格局始终没有被彻底打破,难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子。 “三三制策略指导下的1+1课堂教学模式”是我们必走之路。1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纲要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教会上的讲话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他还指出,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好奇心,发挥学生主动精神,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改变单纯灌输式教育方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纲要同时指出,高中教育要走多元化发展的路子,“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据此要求,我们必须从农村高中实际出发,以深化校本教研为基本战略,以建构自主型的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为突破口,以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重点,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打造办学特色。 2 、课程改革先进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是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核心价值。通过大力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根本所在。自主学习是建立在具有内在动机基础上的“要学”,建立在具有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和谐愉悦心态基础上的“乐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它以“会学习”为核心,以自觉性、独立性与自控型为基本品质。合作学习以“互动交往”为基本特征,以群体主动协作为动力根源,以“利己利人”为理想境界。合作学习的核心是追求实效,其生命价值取决于问题的难度,它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技巧和团队精神。研究性学习是建立在自主、合作学习基础上,并以难以理解的困惑问题为内容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常态下,课堂上的研究性学习一般按照“创设情境呈现问题择定方法求证探究结果评价”的模式实施,研究性学习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求知精神、探究精神和科学精神。 二课改原则此项课改(课堂教学改革)坚持的原则是1 、“理念先导”原则-是指教师在创新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当确立科学、先进、且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理念,并以此为先导统领教学设计和运作的全程活动。真正做到以先进理念为指导,创新教学方式,升华教学艺术,彰显主体风采,打造精品课堂。特别要强调把先进理念有机而和谐地融合、内化于教学过程之中,让课堂教学始终能够顺应时代呼唤,绽放出先进理念的灿烂火花。为此要求教师:一要认真学习先进理念,使之入脑入心;二要依据先进理念精心设计、运作教学,努力打造优质高效课堂;三要在理念与实践的结合中反思教学,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2、“以学定教”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自主学习为龙头,牵动合作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进而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启迪引导和达标检测,实现学习目标。总之,本原则的本质内涵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具体要求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教学起步学生先自主学习(“学”包括独学、对学、群学)。学生“先学”时要根据教师提出的教学目标,深入、细致的通读课本,独立思考,完成“学案”规定的学习任务,掌握主要知识点。其二,教师针对学生“学案”中暴露的主要问题和普遍性的问题,有的放矢设计教法(“教”包括“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实施引导或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三,教师的引导要本着“ 以学定教”的原则进行,(包含以科定教,以课定教,以班定教,以题定教,以考定教等),即教学要着眼于学科、课型、班级实际,尤其是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实际和练习实际等,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教学思想。3、 及时反馈原则-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而落实学情信息的反馈则是呵护教学生命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整体教学过程中,这条原则要求教师必须重视落实三次重要的学情信息反馈:一是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及时落实学生自主学习之后的学情信息反馈,这是保证教学能否高效的关键环节,务必认真落实之。二是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与精要讲解中,通过多元、多向的和谐互动,实现学情信息的即时反馈。三是当教学进入练习检测环节,要及时达成练习效果的信息反馈,以便优化总结教学。4、 追求高效原则-实现三维目标,达成高效教学,是一条不容质疑、必须遵循的教学规律,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坚持以“知识与能力”为根本目标,扎扎实实夯实双基教学,认认真真培养基本能力,这是高效教学的核心价值所在。同时,要通过科学、求实的“过程”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并能持续积累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特别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启迪和培养,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做人”。三、两个概念说明 1、“三三制策略”: 这个策略包含三个层面,每个层面又包含三个要素,故称“三三制”。第一层面是在教学目标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均要达成,不能只重视知识和能力;第二层面是在教学对象上,关注优、中、差三类学生,不能只关注尖子生;第三层面是在教学流程上突出自学反馈、多法导引、检测达标三个环节,不能一讲到底。 为此教师必须熟读课标,定准目标,吃透教材,摸准学情,确定教法。做到教学内容问题化,问题提出梯度化,教学对象层次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过程民主化,教学效果优质化。2 、“1+1教学模式”:即:“1节自主课”+“1节互动课”的组合模式。自主课”在前,“互动课”在后”;学生在“教学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充分暴露问题,然后教师在汇总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解决问题。两节课合为一个教学过程,共同解决一个或一组教学问题。其基本结构模式如下图示: 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考点三三制教学策略小组展示第二个“1”互动课(使用教案)第一个“1”自主课(使用学案)导学释疑推行教(学)案(实行“两案合一”)检测小结 注:坚持“三三制”教学策略,实行两课结合(1节自主课+1节互动课),使教(学)案贯通全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自主课”强调三个要素,体现学案的价值取向,“互动课”设计三个环节,(小组展示、导学释疑、检测小结)体现课堂的结构特色。 四、操作要领: 第一个“1”:即“学生自主学习课”。各班都成立若干个学习小组,由 6-8人组成,学生围圈相向而坐,在老师的指导下或自主研习,或合作探究,按要求完成“学案”内容。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当好“导师”,个别解疑。此类课成败的关键取决于学案的核心价值,即学案一定要突出核心知识、核心考点、核心能力三个要素。具体实施时必须做到两点:一是不允许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讲解。二是答疑对象只针对个别提问的学生,尽量不影响其他学生的自主学习。第二个“1”:即“师生互动课”。教师把“自主学习课”上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归类整理,依此精心设计互动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通过师生互动对话、引导探究予以解决。“互动课”一般分为三个环节:小组展示-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前一环节暴露出来的问题,各个学习小组充分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讲述,或辩论,或板演,以“兵教兵”的方法,达到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之目的。导学释疑-老师针对学生自学、讨论尚未解决的问题,主要运用“精要讲授”的方式,引导学生予以解决。检测小结-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当堂布置适当习题,以检测学生掌握本节知识的情况,第二步是教师依据学生练习、检测反馈信息,进行知识的小结、提炼与升华。为了保证教学的高效性,教师运作时应当注意以下事项:教学设计必须以以学定教,必须要有典型性、探究性和层次性。独立思考是学生主体地位的核心标志,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时 ,必须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独立思考,创新思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合作探究。 小组展示力求“全员参与”,展示方式力求多样化,追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主体格局,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发表不同见解,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潜在的问题。要把展示活动真正调理成学生知识和能力生成与提升的过程。教师的“讲授”一定要讲到点子上,为学生知识的科学构建“牵线搭桥”、“画龙点睛”。讲授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力求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引导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掌握其中的规律,抓住事物的本质。 课堂小结一定要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建立起科学严整的知识体系。 “1+1”教学模式,在具体运作时还涉及到学校教学管理方式的变革,在常态情况下,基础年级的“1+1”一般是隔天安排。其好处是给教师留有充分收集问题、充分设计教学的时间。毕业班的“1+1”可以采取两节连排的形式。其优点是教师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有“短平快”的特点。五、推行教(学)案,实行“两案合一”1、 教(学)案的联系特征:“1+1教学模式”要求从根本上改革传统的备课方式,全面推行教(学)案,实行“两案合一”。学生自主学习依据学案进行,教师上课依据教案运作。学案对教案的设计具有显著的基础性,教案对学案的价值具有鲜明的升华性,学案与教案在整体效应中生成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这就是“两案合一”的本质联系特征。教学案文本样式见附件1)2、教(学)案各栏目的内涵要求: 教学目标:注意表述的科学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重点难点:重点因教材而定,难点因学情而定,表述要准确到位,不应笼统、宽泛、随意。 学生自学反馈:由学生自己填写,主要反映做学案时发现的问题。教师每天收取,为教学设计获取第一手反馈资料。 新知导航(知识梳理、知识清单):主要展示编排思路和知识脉络,要注意陈述过程的严谨性、逻辑性以及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合作探究(课堂互动、核心知识突破):这是教(案)设计的重点。必须围绕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考点设计问题或习题。问题设计既要有一定难度,也要体现新颖性、代表性、层次性和探究性。其形式以计算题、论述题、材料题、作图题为主。 当堂检测:主要是针对学生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巧妙设计几道习题来检验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教(学)后反思:学生填写内容,着重反映自己对存在问题的思考,也可以反映自己学法运用之得失;教师填写内容,着重反映自己对教学得失的思考和自省。要突出在理念与实践的结合中反思问题,建构自己的正确结论。 备注栏:学生填写时,主要反映本节课对自己的启示,自己对教学活动的建议、意见、见解等,或者是其他需要注明的内容;教师填写时,主要反映补充性教学策略、补充性教学方法、补充性学生活动设计或对某“个题”的补充性认识,记录教学突发事件及处理的方式、经验等。 3 、教(学)案编写的步骤与注意问题 教(学)案的编写质量,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甚至决定着课堂改革的成败。因此,我们的教(学)案编写采取集体研讨编写制,即各个年级每周每科利用一个整天或者两个半天的时间,由教研组集体讨论编写下周的教(学)案;一份教(学)案管1个教学过程(即1+1)。其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确定本次教(学)案编撰的主笔人,主笔人在教研组会前完成初稿。 第二步:将初稿提交教研组会。在教研组长的主持下发扬民主,集体讨论,大家畅所欲言,提出修改意见,再度完善。 第三步:教研组长核审定稿后印发,供全组下一个教学周使用。编写教(学)案时应当做到以下四点: 编写学案一定要竭力追求学案的核心价值,即突出学案的核心知识、核心能力和核心考点,努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含金量。以“课标”为统领,本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充分考虑班级类型、学生基础,准确把握编写内容的难度和梯度。编写要坚持基础性、升华性与科学性,紧紧围绕知识重点建构知识框架。具体而言就是编写学案时要追求它的基础性,编写教案时要体现它的升华性,在“两案合一”的过程中彰显编写的科学性。做到定位准确,思路明晰,求实高效。合作探究活动的设计要紧扣“三维教学目标”,以问题的难度为生命,体现重、难点知识的突破,体现能力的生成过程(即设计的问题要成为新能力的生成点)的有效展示。 4、教(学)案使用流程的说明学生一般在“自主课”完成“学”案。其要求有二:首先,所有学生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完成新知导学(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优秀学生尽可做合作探究、课堂互动(核心知识突破)部分的题目。其次,各类学生把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整理出来,写在自学反馈栏内,为教师上好“互动课”提供问题。教师在本次教学过程前,即“两课”前要把教(学)案做一遍,达到完全熟悉的程度。然后,通过评阅教(学)案,收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教法设计,补充进教(学)案中,使教案设计更加完整。 课后一般不布置课外作业,但考虑到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性,为了“强优”、“补差”,科任教师可以布置适度的强化性作业题。教师结合学生的学后反思,认真写好自己的教后反思。属于应该告知学生的内容要选择恰当的时间告诉学生,以融合师生情感,彰显民主教学。 七、当然,我们的课改“模式”并非尽善尽美,在实践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思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意识,不能单靠“课堂形式”的变化来生成。要让不善于主动学习的学生变得“乐学”;让不善于“发问”的学生变得喜欢“发问”;让不善于思考的学生变得积极思考。教师还要在“培养”上下功夫,尤其在教法上“千锤百炼”,频出“奇招”。2、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用教(学)案控制”:即教师编写的教(学)案一定要反映课标要求,反映学生实际水平和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在教(学)案指导下进行;“用行动干预”:即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与学生互动,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个别答疑或运用恰当的行为(语言、眼神、手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