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修4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与整理选修4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与整理化学反应与能量反应热 焓变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燃烧热化学反应热计算燃料的使用节约能源的意义开发新能源能源一、知识结构二、知识梳理与重要题型1、反应热 焓变(1)反应热 焓变化学反应过程中所_的能量,叫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为_。它等于反应前后体系的_,用符号_表示,其单位常采用_。许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可以直接测量。(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化学反应的本质是_。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这是由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分子间的化学键_时,需要_能量;当新化学键_时,又要_能量。(3)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定 义形成原因举例表示方法图 示【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例3】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C6H12O6(葡萄糖aq)+6O26CO2+6H2O BCH3COOH+KOHCH3COOK+H2OCA+BC+D; H1929kJmol14、中和热与中和热的测定1、定义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注意(1)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时, H+与OH-反应生成1molH2O(l)放出的热量.H+(aq)+ OH-(aq)= H2O(l);H=57.3KJ/mol(2)以生成1mol水为标准(3)中和反应的对象为稀溶液C(H+ 或OH-) 1mol/L ,因为稀溶液的密度、比热与纯水相差不大,而当浓度很大时阴阳离子间的相互牵制作用增大,它们的电离度都达不到100%(即不完全电离),这样中和时产生的热量必要用去一部分来补偿未电离的电离热,造成较大的误差(偏低)。但有特例:浓硫酸与稀碱反应时,放出的热量等于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加上浓硫酸稀释放出的热量。(4)强酸与强碱中和时生成1molH2O才放热57.3KJ,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 /mol(5)中和热与反应热H的关系:H=57.3KJ/mol时,中和热=57.3KJ/mol【例9】、下列有关H+(aq) + OH-(aq) = H2O(l); H = - 57.3KJ/mol的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D)A、代表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 B、反应物一定是强酸与强碱C、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都可以这样表示 D、代表稀的强酸与稀的强碱中和生成1mol水的反应【例10】、中和热的测定实验的关键是要比较准确地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量热器要尽量做到绝热;在量热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热量的损失,要求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中学化学实验中的中和热的测定所需的玻璃仪器有: 。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或纸条)的作用是: 结合日常生活的实际该实验改在 中运行效果较好。(2)该实验常用0.5.mol/LHCl 和0.55mol/L NaOH 溶液各50ml 。NaOH 的浓度大于HCl的浓度作用是: 。 5、盖斯定律(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_和_有关,而与_无关。若一个化学方程式可由另外几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减而得到,则该反应的焓变即为这几个化学反应焓变的代数和。(2)盖斯定律的意义:利用盖斯定律可以间接计算某些不能直接测得的反应的反应热。【例11】已知在298K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C(s)+1/2 O2(g)=CO(g) H1=110.5 kJmol-1 C(s)+O2(g)=CO2(g) H2=393.5 kJmol-1则C(s)+CO2 (g)=2CO(g) 的H为 ( )A+ 283.5 kJ mol-1 B+ 172.5 kJ mol-1 C172.5 kJ mol-1 D504 kJ mol-1 6、反应热的计算(1)反应热数值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改变时,其反应热数值需同时做相同倍数的改变。(2)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是指反应按所给形式完全进行时的反应热。(3)正、逆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例12】在一定条件下,CO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O(g) + O2(g) = 2CO2(g);H=-566kJmol-1CH4(g) + 2O2(g) = CO2(g) + 2H2O(l);H=-890kJmol-1由1molCO和3molCH4组成的混和气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 )A. 2912kJ B. 2953kJ C. 3236kJ D. 3867kJ【例13】已知在25,101kPa下,1g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热量。表示辛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8H18(l)+22.5O2(g)=8CO2(g)+9H2O(g);H=-48.40kJ/molBC8H18(l)+22.5O2(g)=8CO2(g)+9H2O(l);H=-5518kJ/molCC8H18(l)+22.5O2(g)=8CO2(g)+9H2O(l);H=+5518kJ/molD2C8H18(l)+45O2(g)=16CO2(g)+18H2O(l);H=-11036kJ/mol6、能源能源就是能提供_的自然资源,它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_,它们的蕴藏量有限,必须注意_。【例14】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 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AB CD【例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气是气体,它不属于化石燃料 B反应物的总能量就是反应物的总热量C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CO、SO2等有害气体D煤转化为煤气后燃烧,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四、三年广东高考1【2012-31-(3)】碘也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电源锂碘电池的材料。该电池反应为:2Li(s) +I2(s)=2LiI (s) H已知:4Li(s)+O2(g)=2Li2O (s) H1 4 LiI(s)+O2(g)=2I2(s)+2Li2O(s) H2则电池反应的 H=_;(3分)2【2011-31-(3)】已知:CH4(g)+H2O(g)CO(g)+3H2(g),H=+206 kJmol-1CH4(g)2O2(g)=CO2(g)2H2O(g) H=802kJmol-1 写出由CO2与H2O反应生成CO的热化学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高黏滞度综合征的健康宣教
- 半小时学审计培训
- 珠宝营业员培训
- 客户信用风险定期评估预警管理制度
-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2024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 AFC高级工练习试题
-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五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 如何做到热爱班级培训
- 生物实验室管理制度
- 华能审计工作要点
- 柯坦镇中心小学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实施方案
-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单元解读-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计算题专项训练
- 服务类验收单
- 2022-202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3-2024学年海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数学试卷含解析
- 危重患者识别和处理-课件
- 议小型水库的病害及防患措施
- 预防交叉感染课件
- 上下班交通安全培训课件
- 企业家精神的性别差异基于创业动机视角的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