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式教育与规则式教育.doc_第1页
榜样式教育与规则式教育.doc_第2页
榜样式教育与规则式教育.doc_第3页
榜样式教育与规则式教育.doc_第4页
榜样式教育与规则式教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榜样式教育与规则式教育 作者:刘何庆(匀纳)【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榜样式教育和规则式教育及两教育方式的利弊。并提出观点:为了实施依法治国,我们必须明确废除榜样式教育,建立规则式教育的新机制。教育方式很关键还在于其本身就隐匿着某种知识。下面讨论一下榜样式教育和规则式教育。 (1)榜样式教育榜样式教育是最古老的教育方式,模仿也是人类的天性,榜样式教育就是基于人类具有的模仿性。在没有文字之前,人类的教育只能是榜样式教育。一代接一代所累积的知识靠大脑记忆来传承,当有了文字,人们就利用文字进行文字化的榜样式教育。随着人类文化的不断丰富,无数榜样的行为集合就组成了行为文化,对行为文化中的非常行为进行舍弃处理后,即得到大众行为文化,大众行为文化也就是一般公民的行为方式。对行为方式限制、禁止、对创新方式违限、违禁等行为的处理方法即构成所谓的行为规则。行为规则是现实可行的、一般公民都能尊守的规则。伴随行为规则的出现也就诞生了规则式教育。榜样式教育是一种特例式教育,见好即学,不计学的后果,由特例去引导出宏理论,又由宏理论映衬特例。试图用宏理论武装学习者而成为准榜样。榜样式教育主要讲道德、信仰、悟性,也有规则,而规则是笼统的道理、原则等。且如此榜样的具体行为多属个性的,学习者也不可能学到榜样所特有的东西,学习者也只能是在大道理下,依个人理解、发挥而各行其是,因而导致出不利于社会化活动的结果。榜样式教育是让共众学习效仿某个体或某团体的样子,让人们都向榜样靠拢。此教育方法在局部、短期、小范围内进行或许有一定的作用,但作为整个国家的教育方法不当。此教育方法有盲目性、随机性和不可靠性。个体或许有内部特有的因素、外部特定的条件,会产生出自己特有的形象。若让整个国家的民众都照某个体行事,即照榜样去做,其结果是,少数人可能成为榜样的相似形,若没有此榜样,可能也会有这些相似形;有一部分人可能是应付了事,其所为与学不学榜样基本无关;有一部分人可能是邯郸学步,学榜样起到了破坏性的效果。学榜样实际目的的虚、惨反映了榜样式教育的盲目性。榜样是社会的独立采样,其有可能是大众的先行者,多数人可以效仿;其又有可能是只能被一部分人所效仿;其也有可能是只能被极少数人所效仿;其更有可能是难能被别人所效仿。榜样被效仿的这四种情况的不确定反映了榜样式教育的随机性。学榜样的目的当然是治理整个社会,治理整个社会的理念、方法应建立在科学统计的基础之上。教育应立足于所授内容能被绝大多数人能接受、实践,而榜样式教育缺乏科学性,榜样不一定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所效仿。尤其是榜样成了脱离高密度区的离散样本时,众人按榜样行事的概率会极小,甚至接近为零,榜样式教育对治理整个社会而发挥积极作用实为小概率事件,这就反映了榜样式教育的不可靠性。在榜样式教育中,一般学习的内容不会有错,而教育方式本身却传授了错误的知识。如:闻名于世的“学雷锋”活动,学雷锋的思想、行为绝对无错,问题出在学雷锋的思想、行为的同时,更强化了学习者的模仿性,使学习者学会了无规则地效仿他人行为。从小养成了效仿他人的行为定式,有样即效,能效仿优秀的举止,也更能模仿卑劣的行为。有人讲腐败泛滥就是“学雷锋”的结果,而从实际来论,不能讲腐败泛滥全是“学雷锋”的结果,但学榜样对助长腐败也可谓功不可没。腐败泛滥的主要原因是不惩治腐败现象,在社会上树立了不被惩治的腐败榜样。人们被强化了的模仿性,使得学腐败、赶腐败、超腐败蔚然成风,榜样的无穷力量,就使得腐败泛滥成灾且跃上顶峰。因此,是不惩治腐败现象加上“学榜样”意识产生了极端的腐败泛滥。榜样式教育也会强化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此教育方式的核心是此主体影响彼主体,榜样是靠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己的觉悟,凭觉悟来展现出自己的形象。模仿者自然不一定能有榜样的觉悟,但是,主观能动性一般会被加强。目前,榜样教育虽已弱化,而多年的影响却是根深蒂固。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解放军;学王杰,学雷锋;学焦裕禄,学孔繁森;学习各行各业的榜样、标兵。榜样式教育使人们自认为有了高觉悟,有了主观辩万事的能力,也有了胆量、底气和勇气。一般公民凭自己的觉悟就可以作出决定、处理一切事务、甚至断定某人有罪等。尤其是专家学者、各类官员觉悟更高,更能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他们敢不看法规,凭个人的高觉悟理直气壮地判定某人有罪;敢在公共场合发言,自己认定某人该怎么量刑;敢发表论文凭自己的地位、影响力决定他人的命运。官员、专家的高觉悟、高水平,自然就成为一般人的楷模、榜样,人们向官员、专家学习,向官员、专家看齐,也学会了无条件地听从官员、专家的训令。可见榜样式教育也是人治社会的需要。 (2)规则式教育规则式教育是一般式教育,使受教育者确认一般人可以、可能遵循的规则,这些规则本身就是道德的体现。规则与道德具有统一性,学规则就是学道德,而且是确切的而非模糊的道德。规则没有某人的个性,属公民共同所有,学规则利于人类的合作,利与社会和谐。当然规则式教育也讲道德、信仰、悟性等,因道德等也属大概念规则的范畴。但实践中的使用,应是规则在先,无相关规则的情况下,方可使用道德等。规则式教育中也有榜样,此榜样不是不可学的特例,而是某时空的先行者,多数人可效仿的人物,其行为具有可复现性的人物。或者说,这里所述的榜样是有规范的榜样,是规则下的榜样。规则是具体的,公共的、细化的,确切的,使学习者在这样的同一规则下行为,利于社会化活动。规则式教育是教育人们依公共规则处理一切事务。由于公共规则是先人们所总结的一般公民都可遵守的各类法理、法规,所以,规则式教育具有确定性,有效性,是治理整个社会的可靠的教育方式。此方式同样也是基于人类的模仿性,不过不是模仿个例,而是模仿一般公民的公共行为,使人们平等地、依规则地来维护共同的世界。规则式教育中同样也有榜样、标兵、楷模,也有豪杰、英雄、义士等概念。榜样、标兵、楷模不是具有特性的个体,而是执行、遵守规则的最为严谨者及执行新法规的先行者,这里的榜样、标兵、楷模是在规则之内作为的个人或集体,具有可效仿性,而不是远离规则奇特而无效仿性的人物。豪杰、英雄、义士等不同于榜样,他们是人类优秀的群体,在思想意识上或机体功能上,他们创造奇迹、挑战极限,但对他们不存有普遍意义的可效仿性。如奥运会上的各项目的冠军,他们代表人类各项运动水平的极限,他们是体坛的英雄,也可以是某些人心中的偶像,但不是学习的榜样,因为,学习的行为永远是最糟糕的结果,每项目的冠军始终只有一个。再如,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把自己580亿美元财产全数捐给名下慈善基金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一分一毫也不会留给自己子女。比尔盖茨可谓是义士,但不可把他树为标兵。规则式教育会弱化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此教育方式的核心是主体服从于规则,处理涉公及他人事宜时,不可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随意发表观点,而只可以依规则作出结论;一般的社会性的活动不可效仿他人的行为,而只能依规则行事。在受规则式教育的社会中,法官不会凭主观能动性判案,而是严格依律条来裁定;一般公民也不会以个人的见解对他人枉加评判,而是以共同的意志法规对事物进行平价。规则式教育当然也不排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纯个人事宜及各种探讨性工作中,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广泛空间。如建立新法规,在编制和认定新法过程中,需要全体公民发挥主观能动性,发表观点和行使表决权。在规则式教育下,实施公务中,官员、专家不会再展现个人的主张,他们只是执行法规,代法规转达指令,真正地成为了法规的服务者。一般公民不在以官员、专家为楷模、榜样,也不会再向官员、专家看齐,而是在法规中生活,所有行为由公共准则来规范,也包括听从官员表达法规的命令。可见规则式教育也是法治社会的需求。 (3)闯红灯与榜样式教育榜样式教育强化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靠自己的决定去模仿客体的素质。教育中也有所谓的组织纪律、规则,而这些组织纪律、规则是他人的东西,遵守纪律是自己被强制服从于他人,这样自然会与主观能动性发生冲突,最终结果是:一般个体都感觉自己是先进、榜样、标兵,都是自大自是,甚至自私自利,我行我素;自己善于定规则,使他人服从规则,而同时内心则不遵守他人所定的纪律、规则。无人守规则,社会失去了公共秩序,也就成为了不和谐的社会。规则式教育弱化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个体服从于规则的素质。教育中强调的是遵守公共规则,而这些公共规则是社会的全体共同所有,规则属于自己的规则,遵守规则不是被强制服从于他人,是自己主动的行为。规则式教育也必然利于人类自觉性的发挥,其最终结果是:一般个体认识到,自己不是独立于世的生存体,而是社会的人,平等的人;除与自然的关系外,还必然会发生更多、更复杂的社会关系,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若没有公共规则,可能发生大量的相互伤害事件,因此,一切行为需要遵守规则。人们不寄望于学个性榜样,也不会想象自己是先进、榜样、标兵,而是以公共规则作为真正可效可仿的榜样、标兵,严格遵守规则,且用规则抑制自大自是,自私自利,我行我素等意识行为,把规则视为社会的生命,把遵守规则视为个体的一种享受。人人遵守规则,社会有了良好的公共秩序,也就不难促使社会和谐。从一个十字路口的情景可明了显示榜样式教育与规则式教育的区别。一行数十人停在路口等待交通信号灯放行,这时,某人可能有特殊情况,乘另一方向暂无车行驶之际,驱自行车前行。若这数十人受到了榜样式教育,在这一闯红灯榜样的影响下,会一起跟上造成交通混乱,也必然增加交通事故的几率;若这数十人受到了规则式教育,他们不会受榜样的影响,照样会依规等待交通信号灯放行,如此便保持了秩序井然,交通顺畅平安。由此可见,榜样式教育不利于公共秩序,不利于交通安全;规则式教育有利于公共秩序,有利于交通安全。 (4)明确废除榜样式教育从学习榜样的理念上讲,某人好,官方就号召向他学习,使国人养成了效仿榜样的习惯。如此,学好榜样的结果不一定怎么样,而学坏榜样的效果可能更加显著。如较普遍的官员贪腐现象,效仿在其中就发挥着不可缺欠的作用。 从条件上看,某个体以自己特有的个性素质及特定的外部条件,塑造出个人的或好或坏的形象,此形象可能有唯一性、不可模仿性。内、外部条件不同的个体之间相互模仿,属人类最初的行为,而不分时段地效仿则属不当之为。学习与被学习者具有不同的条件,想有同样的行为、效果,是一种臆想,不实际地学榜样就形成了一种骗局。 强迫学习榜样对学习者是一种贬低、打击,自己不可能依法、依理办事?怎么落得个只能模仿别人的下场?他们明着应付,而实际上也不可能真正地学习。 学习榜样也是对官员的贬低,某官员不依法规而实施人治治国,其只能偶遇“好民”或“好官”时,向国民发号召:大家都照这位“好民”或“好官”的样子去做吧!这明显反映了此官的平庸。公开的榜样式教育无益,隐蔽榜样式教育更是祸害。榜样式教育使人形成了也效仿丑恶榜样的习惯和无限类比的思维定式,这种恶习惯和思维定式使得非显式榜样更具影响力。隐蔽榜样式教育是指没有提及榜样而实际能够发挥榜样作用的教育。其亦或是以身教代替言教,身教重于言教也应当是本教育方式的一个有实效的范例。某人只为达到自己(个人、法人)目的而施教的行为,使受教育者强化自私自利的素质,就是极具成效的隐蔽榜样式教育。教科书中只歌颂他自己的过去,只铺设利他的前程,他自己的自私是正当行为,受教者自私更是理所当然;他可以独断专行,受教者应当是自以为是;他能够自己管自己,受教者就不可以受他人的约束;他教学生听从他的话、跟着他走路,受教者也明白了只自己说话、让旁人服从、绝不看异己之书,跟己走才为正;青出于篮而胜于篮,他绝对正确,受教者必然更绝对无错;他是榜样楷模,受教者自然有理由认定自己该是被学的榜样;他无视法规由自己的心和意作为,受教者自然是无法无天更加全心全意。在此教育下,人人都是,自私自利,不关心公务;自己管自己,谁也不服;唯我正确,他人理解得都是错误;高傲自大,自命俊杰,明着应付学榜样,暗对他英不甘心;无法无天,随心所欲,他人不听从自己的万万不成。由如此素质的人民能够集结成何等的社会?无需言表,可想而知。总之,学某个体的特点,其独有的东西谁也不可能学到,故此类学榜样无意义;学某个体的依法行为,那是遵法规,无榜样也须遵法规,故此类学榜样也无必要。个体所特有的个性素质或条件, 别人也不可能学习到,否则就不称为特殊了。公共的东西就是尊法依法,遵法是必须的,不是需要学习某人才能达到守法。靠榜样式教育是否会有人误解,没有榜样就可以不守法?可以报道各种事件,若某事件影响了某些公民的思想、行为,那是公民个人自由选择权所致,而不是说,把学习榜样当作一种进步的保障,公民不学榜样就不能进步了。学习榜样是必要的,但要分时空而论,曾经的某个时代、时段是必要的。如各类文化还没有文字化的时期,人们主要就是靠模仿来传承文化;个体的幼儿时期是靠模仿来实现自己的本能。而在当代、成年时期,不可否认也会存在模仿,但普遍的、更多的已非必要。也就是不需要法令式的学习榜样,还原人类个体自然的学习榜样即可。即没必要有榜样式的教育。学榜样的本质就是排斥法规。有人拒绝依法治国,企图以学榜样来代替或冲淡法规。君不曾留意?不论大事小事,这群人首先是参照似同类事务,以他人为榜样,通过与他人比较而作出决断。他们表面上多是志高气扬,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