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胃肠道正常X表现熟悉正常胃肠道的X线解剖及生理功能表现,以区别正常与异常。以下分别介绍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大肠:一、食管食管始于环状软骨下缘(相当于第六颈椎水平),止于胃贲门(相当于第十一胸椎水平),可分颈、胸、腹三段。颈段位于气管之后。胸段最长,位于后纵隔,又可三段:主动脉弓以上为胸上段,肺下静脉以下(相当第八胸椎水平)为胸下段,两者之间为中段。腹段食管在肝左叶之后向左下斜行入胃。成人食管宽约1.53cm。正常有两处生理性狭窄,即入口与咽连接处、膈食管裂孔处。还有三生理性压迹。分别位于主动脉弓、左主支气管及左心房部位,以主动脉弓压迹较明显,年龄越大此压迹越深。(图51)图51 食管的生理性压迹观察食管主要用右前斜位,辅以正位或左前斜位。食管呈柔软光滑的管状影,可见扩张与收缩的推进波(蠕动),通过顺利。钡剂通过后仍有少量钡剂附于粘膜面,显示25条纵行条纹状透光影,即粘膜皱襞。贲门上方35cm长的一段食管(包括腹段及膈上12cm处),是从食管过渡到胃的区域,现认为具有特殊的功能。该区为一静止高压带,其功能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而维持此高压带的机理系多种解剖因素与机械作用所致。二、胃(一)胃的X线解剖分区(图52)胃入口叫贲门,出口称幽门。贲门平面以上为胃底。胃底在左膈下,立位胃内气体聚于胃底称胃泡。胃右上缘为小弯,外下缘为大弯,小弯拐角处即角切迹,简称胃角。由胃角向大弯最低联线,此线与贲门平面之间的区域为胃体,立位胃体近似胃垂直部。胃体以下为胃窦,立位胃窦近似胃水平部。临床上所谓贲门区是指以贲门为中心,半径约2.5cm的区域;所谓幽门前区是指幽门近端约23cm的一段胃窦区域。图52 胃的解剖分区(二)胃型和张力胃形态为弯曲囊状,因各人的体型和肌张力不同,钡餐后立位观察时可分为四型(图53)图53 胃型1.高张型(牛角型) 2.中间型(鱼钩型)3.低张型(无力型) 4.瀑布型,正侧位观。1高张型或牛角型 常见于胖人,肌张力高,胃腔上宽下窄,胃角不明显,有下缘较高,胃近于横位。2中间型或鱼钩型 肌张力中等,胃体垂直,胃角清楚,胃下缘在骼嵴水平附近。3低张型或无力型:常见于瘦人,肌张力低,胃体中部较细,胃下部呈囊状,胃角较锐胃下缘低至髂嵴水平。4瀑布型(Cascade stomach) 胃底较大并倾向后下方,胃体较小。立位时钡剂先充满位于胃体后方的胃底,然后才由胃底溢入胃体,如瀑布状,于侧位或斜位观察较明确。多见于邻近结肠积气时。胃型是人为的划分,如同人的高矮胖瘦,没有截然分界线,也非固定不变。例如儿童期是牛角型胃,成年后可呈鱼钩型。到老年可能是无力型。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情况下,胃型也可互相转化。(三)胃粘膜皱襞或粘膜纹(Mucosal folds or rugae)胃粘膜皱襞的形状及粗细,随蠕动和粘膜肌层的收缩及粘膜下层的血管充盈情况而有变化,粘膜皱襞有纵行、斜行及横行三种。胃体粘膜皱襞常表现为与胃体平行的数条纵行皱襞,靠近胃小弯侧光滑,靠大弯的皱襞渐弯曲为斜行或横行,显示大弯轮廓为锯齿状。胃窦粘膜皱襞是胃体皱襞的延续,常保持与小弯平行、与胃窦长轴一致,也可变为斜行或与长轴垂直。胃窦收缩状态时皱襞呈纵行(与长轴一致),舒张状态时多呈斜行或横行。胃底部粘膜皱襞和大弯者相似。正常胃窦粘膜皱襞宽度一般不超过0.5cm,胃体大弯锯齿状边缘处皱襞较粗,可宽达1cm。在胃双对比造影片上,上述的胃粘膜皱襞展平而显示胃微皱襞(fine relief),为胃小沟和胃小区。胃小沟表现为纤细的、致密的网状影,其宽度小于1mm.胃小沟画出来的透光区即胃小区,其直径不大于3mm,可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等。大小近似。胃窦部易于显示(图54)。图54 胃小区(四)胃轮廓、柔软度及移动度正常胃充盈后轮廓光滑,仅胃底及大弯缘可呈锯齿状。胃壁柔软,角压可变形,并有一定的移动度,胃底及幽门部移动度较小。(五)胃蠕动及动力服钡后一般12min即出现蠕动。蠕动由胃体上部开始,由浅渐深,向幽门方向推进,胃窦呈向心性收缩将钡剂排入十二指肠。胃蠕动表现为环形收缩,相对的大弯、小弯出现凹入,向前推进,同一时间全胃可见二、三个蠕动波。动力指排出的快慢,它和蠕动的强弱,张力的高低及幽门状态等有密切关系。一般钡餐后15min胃开始排出,约12h可排空,如果6h仍有钡剂存留胃内,即为排空延迟,系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可致。三、十二指肠可分为球部、降部、横部及升部(图55),球部降部间的弯曲称上曲,降部横部间的弯曲称下曲。十二指肠行程弯曲如半环状(C形),环内系胰腺头部,其远端接空肠处称十二指肠空肠曲。X 线表现:球部充盈呈三角形或卵园形,轮廓光滑。钡剂少时可见条纹状粘膜皱襞伸向尖端(上曲)。降部以下为环状皱襞,横纵交错表现为羽毛状。球部钡剂可短期停留,球部蠕动常表现为整体收缩将钡剂排出。降部以下表现为波浪式推进的蠕动波,钡剂通过较快不易停留,有时可出现逆蠕动。低张十二指肠造影片上,管径明显增宽。上述之羽毛状皱襞消失,显示为环状皱襞或呈龟背状外观。十二指肠乳头多位于降部中段内缘处,呈园形或椭园形透光区,直径一般不超过1.5cm。四、空肠及回肠小肠可分为六组,第一组为十二指肠;第二、三组为空肠;第四、五、六组为回肠(图56)。空、回肠逐渐移行,其间无明显分界,全长约67m ,迂回盘曲在腹腔内,肠腔宽约13cm。空肠主要位于左上中腹部,回肠多位于右腹及盒腔。回肠末段自盆腔向上至回盲瓣连接大肠。图55 十二指肠1.球部 2.降部 3.横部 4.升部 5.十二指肠空肠曲图56 小肠分组1.十二指肠2 .空肠上部 3.空肠下部 4.回肠上部5.回肠中部 6.回肠下部空肠的形态、皱襞及蠕动和十二指肠降部相似,肠腔较回肠稍宽,有深而密的环状皱襞,钡充盈时呈羽毛状,钡剂少时则表现为雪花状。空肠蠕动较强,多呈推进性蠕动,通过很快。回肠环状皱襞渐浅疏,钡充盈时多呈带状或节段状,边缘光滑,回肠粘膜皱臂较细而不明显,呈细羽毛状或平行纹理,至回肠未端常为纵行排列。蠕动较弱,钡剂停留时间较长。正常钡餐后1h内显示空肠,3h钡剂大部在回肠,钡头可达回盲部,如果6h尚未到达回盲部则为小肠动力缓慢。正常小肠钡剂全部排空时间一般不超过8h。在透视下推压小肠,可见该段肠管随之而移动,如动度受限或固定不动,则为肠粘连征象。五、大肠大肠包括盲肠、结肠和直肠、盲肠为回盲瓣入口下方的盲囊,阑尾位于内下侧。结肠分升、横、降、乙状结肠、肝曲和脾曲。肝曲一般较脾曲位置低。盲肠和结肠有结肠袋,钡剂充盈后呈多数半园形膨出袋囊,结肠袋以升、横结肠较显著,降结肠以下就逐渐不明显。直肠没有袋形,边缘光滑,其中间最宽处称壶腹部(图57) 图57 正常结肠结肠在肝曲及脾曲两处固定于后腹壁,直肠也是固定部份。横结肠和乙状结肠的位置及长度变化较大,其余各段则较固定。直肠居中线位置,直肠后缘与骶骨前缘之间距离、不超过0.5cm。大肠的长度和宽度,随肠管的张力、充盈状况的不同而有异。结肠粘膜皱襞表现为横、纵、斜三种,三者互相交错形成规律的条纹。升、横结肠粘膜皱襞较密,以横行皱襞为主,降结肠以下粘膜皱襞较稀,以纵行皱襞为主。粘膜皱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年级上科学教学设计-太阳钟-苏教版
- 教师说课技能培训
- 科学探究方法与实验设计考核试卷
- 文化机械产品的平台化设计与服务考核试卷
- 工作中眼部健康的关注与维护考核试卷
- 苏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4 认识感官教案及反思
- 珠宝首饰市场导向策略考核试卷
- 培训获客与运营实战指南
- 稀土金属熔炼与铸造工艺考核试卷
- 电玩具高级无线充电技术研发考核试卷
- 中国优秀传统家训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安康学院
- 华为C语言通用编程规范
- GB/T 915-2010铋
- GB/T 20399-2006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规程
-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Lesson37课件
- FZ/T 54098-2017聚乳酸牵伸丝
- 初中数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解一元二次方程之配方法PPT
- 植物生理学第十三章植物的逆境生理课件
- XX医院医疗信息系统安全三级等保建设可行性方案
-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绘本:公主殿下来的那一天》区级展示课(定稿)
- 执行力、心态管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