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地质矿产概论4.doc_第1页
东营市地质矿产概论4.doc_第2页
东营市地质矿产概论4.doc_第3页
东营市地质矿产概论4.doc_第4页
东营市地质矿产概论4.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环境及旅游地质古老的母亲河黄河从历史里向我们走来,走在这年轻的土地上。而我们栖息的土地,则是我们生命的载体,多少年来经受着自然伟力和人类活动的改造,或变得水草丰足、良田万倾, 或变得千疮百孔、伤痕满目。自然土地我们的环境,它们与我们的生存是那么地息息相关,让我们无法不千万次的倾心关注。人类用自己的智慧构筑了今天的现代文明。回顾我们的文明发展史,我们或许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命题: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既获得了大自然的丰厚回报,又招致了大自然的无情惩罚,而环境的恶化就是最明显的例证。今天,我们不想再去论证以上这个命题,我们根本就没必要论证,我们现在要做的,只是让我们从地质学的角度去看待我们的环境,甚至试图去改造我们的环境,我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只有一个,让我们把人类的智慧之花盛开在良好的环境地质之层面上,在二者之间建立一个生态和谐,采伐有度,减少污染,二者趋于平衡的动态相邻关系。让我们与良好的环境相濡以沫,休戚与共。第一节 区内环境地质概述一、 环境地质条件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亦有意或无意地改变了我们周围的地质环境,如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海水入侵,“三废”的排放造成水和土壤及空气的污染等,而其结果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地质环境保护层的结构、岩性、厚度、渗透性等物理特征密切相关。所谓地质环境保护层即指地表以下至地下水位间包气带的土层,其岩性、结构、厚度等特点对地质环境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区内地质环境保护层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岩性以粉土为主,其次为粘土和粉质粘土,结构有单一、双层、多层结构,厚度大部为14m,其次为420m。 包气带岩性的分布规律与所处的地貌单元有一定的关系,如在古河道地带决口扇顶部以粉砂为主,在山前冲洪积平原区包气带岩性以粉质粘土为主,在广大的黄泛平原区以粉土为主,在洼地地带则以粉质粘土、粘土及其与粉土互层为主。 包气带地层的厚度与岩性共同影响着地质环境保护层的保护效果,包气带厚度和水位埋深1m的区带主要分布于滨海地带和东营市西城南部地带;12m的区带主要分布于东营市的北部、东部以及利津县明集一带。前两个区地形平缓,地势较低,地下水为咸水,处于不开采状态,以垂向蒸发排泄为主,因此,水位埋藏浅,包气带厚度小。24m的区带分布于沿黄地带和利津县、虎滩乡、罗镇乡及以南的地带以及广饶县井灌区的外围。大于4m的区主要分布在广饶县石村乡大营乡西刘桥乡一线以南的井灌区。二、 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由于区内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较多,一些问题还比较严重,给当地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我们本次工作将对区内土地盐碱化、水源污染等较为显著的地质问题作重点阐述,其余问题则作简单阐述。(一)土壤盐碱化 由于其特定的地貌位置和自然条件,土壤盐碱化在本区显得较为严重。根据我们的野外实地调查,我们把本区的盐碱土分为严重盐碱化土、中等盐碱化土和轻微盐碱化土三种:1、严重盐碱化土 主要分布于滨海低地,沿海岸线均有分布,从海岸线向内陆,其盐碱化程度有变轻之趋势;其次分布于河间洼地地带内,如利津县集贤乡付窝乡一带,孤北水库三道沟水库一带。2、中等盐碱化土 主要在以上所述严重盐碱化土分布区的外围分布,为向轻微盐碱化土的过渡带,分布面积较少,但如果不注意对土壤的保护和改造,仍有扩大的趋势。3、轻微盐碱化土 分布于小清河以北的缓平坡地及洼地地带,分布面积较广,此土分布区开发潜力巨大。 盐碱化土的形成主要受水文、气象、地质、地貌、土壤颗粒组成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是上述诸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另外,人的因素也起相当大的作用。 关于土壤盐碱化的防治,我们认为应主要从控制地下水位和改善土壤结构入手。前者若单纯以抽取地下水的方式则较难办到,同时还会带来诸多负面效应。但若辅之以多种手段则效果较好,比如建设良好地表排水系统,科学地引黄灌溉及鼓励滴灌、喷灌等先进灌溉技术。而对于改善土壤结构,建议采用通过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方法来改善土壤结构,破坏土壤的毛细作用,控制或减轻盐分上升到地表,从而达到防治盐碱化的目的。(二)地表污染源与地下水土壤的污染 区内的环境污染问题是随着工农业特别是造纸业、油气开发、石油化工业的发展加重的,近几年更有严重的趋势,虽然地方政府和油田等单位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监测、评价和治理,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问题太多,任务过于艰巨,因此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水、土壤、大气等污染问题,环境的污染现象依然是“涛声依旧”。 1、地表污染源 1.1排污口的污染 由于工业及采掘业的发展,区内排污口污染严重。据东营市环保局1997年对重点排污口监测资料显示,区内行业等指标污染负荷最严重的是造纸业,占全市污染负荷比的53.8%,其次是采掘业(油气开发),占全市污染负荷比的22.6%。其它行业占23.6%。各污染物中化学需氧量(COD)占全部污染负荷的82.2%,这是由于石油开采业和造纸业的主要排放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 1.2排污河流及其污染程度 区内的排涝河道多已遭受污染,其中广利河、小清河、淄河、支脉河、溢洪河、东营河、广蒲河等7条河流遭污染程度最为严重,属重度极严重污染。区内其它河流绝大部分在行洪排涝的同时,也接纳市内企业及城镇生活污水。它们是污染物向地下水、土壤传播的主要媒体。 2、地下水污染现状 区内受到污染的地下水主要是浅层地下水,污染物以石油、挥发酚、COD、Cd、Pb为主,污染程度主要受其附近的污染河流的影响,因而多沿河流呈条带状展布,各地带表现出不同特点。 2.1淄河沿岸地下水的污染 淄河是一条重度污染河流,由于两岸浅层地下水开采强度大,因而淄河的污染水对地下水有较强的补给作用,造成沿岸地下水有相当严重的污染。近岸地带地下水具有异味,颜色呈黄灰色,60m以上的浅层地下水已不能饮用。据垂直淄河布设的地下水取样分析资料,主要污染物为挥发酚、油,并且砷和六价铬也有检出, 挥发酚超过饮用水标准4.54.7倍。地下水的污染程度随着距淄河的距离加大而减小,污染带的宽度在13km范围内。 2.2小清河沿岸 小清河为严重污染河流,受小清河水影响,两岸浅层地下水受到较严重的污染,地下水检出有机化合物58种,有31种直接来源于工业废水和小清河水,个别取样点苯并(A)芘和CCI4 浓度已分别超过我国生活饮用水标准几倍乃至上百倍,污染严重。浅层地下水污染本质为有机化合物的污染,已有研究成果表明,潜水含水层纵向弥散度为0.42m,小清河污染物质向潜水扩散速度1年约2.8m,现浅层地下水污染范围已达500m左右。小清河在枯水期、平水期排泄两岸地下水,仅在丰水期对浅层地下水有短期的补给,因此,小清河对地下水的污染,主要是通过污染物质的弥散作用。另一个污染途径则是小清河污水灌溉,据调查,小清河两岸仍有污水灌溉区,这加剧了地下水和土壤以及粮食作物的污染。 2.3小清河以北黄河三角洲平原区地下水污染现状 小清河以北是胜利油田主要石油开发区,东营市的主要工业企业也在区内,地下水亦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以取样点资料分析,地下水污染带主要分布于地表污染源附近,在远离污染源的地带,地下水受污染程度较轻,主要污染物为油、挥发酚和重金属镉、铅、六价铬。 总之,区内地下水污染现象已较普遍,近地表污染地带,污染严重,但在该区内,由于地下水的开发利用较少,对地下水的污染,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在的监测工作也做得较少。(三)土壤的污染 由于区内地表污染源的分布,加之采油作业中产生的落地原油,区内土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油和挥发酚,如东营区万泉村北采样点,每100克土中油类含量1.24mg,挥发酚0.002mg;东营区耿井水库北采样点,每100克土中油类含量0.90mg,挥发酚0.002mg;东营区到榴香村北溢洪河北侧每100克土油类含量0.70mg,挥发酚0.01mg。 土壤的污染对食物链已产生了较明显的影响,据调查资料表明,石油开采产生的重金属污染物对环境生态系统中的天然植物,生活饮用水、粮食、蔬菜副食以及人体等有较大的影响。(四)地方病 据地方防疫部门调查资料表明,区内地方性疾病主要为氟中毒症和甲状腺肿大症,其它地方性疾病尚未发现。1、氟中毒病氟中毒病是本区较为广泛的流行性地方病,易发区主要分布于广饶县南部,利津县南部和东营区的西南部。患病率在7%左右,其中以轻病患者为主,占总患病人数的6%以上,其次为中病患者,区内尚无重病患者。 造成氟中毒病的主要原因是高氟低钙的环境地质条件所致,尤其长期饮用含氟量较高的地下水,是本区氟中毒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氟中毒发病的因子,氟中毒症的防治应以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水除氟,改善饮水卫生条件,以减少进入人体中氟的总量;另一方面从膳食条件上加以调节,以增加机体钙的含量,限制机体对氟的吸收量,从而达到防治氟中毒的流行与发生。 2、甲状腺肿大症 甲状腺肿大症有两种类型,一类为高碘型甲状腺肿大症,又称碘中毒性甲肿;另一类为低碘性甲状腺肿大症,易发区主要分布于广饶县东北,淄河两岸的甲肿病为低碘性甲肿病。对低碘性甲肿病的防治一方面要改换水源,选择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另一方面应增食含碘量高的食品和食用加碘盐。近年来,由于引黄工程的建设和自来水的普及,大部分地区的居民饮水条件得到了改善,使地方性疾病的发病率降低。 另外,本区存在海岸侵蚀、风暴潮、地裂缝等环境地质问题,由于相对而言对国民经济建设影响小些,故在此我们不做过多探讨。 (五)海水入侵与地面沉陷 东营市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交通方便,开发潜力巨大,但淡水资源极为缺乏且分布不均。东营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46.6mm,蒸发量1962.1mm,蒸降比3.6。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485108 ,径流深为57.4mm,由于降水量多集中于汛期,加之受土地盐碱化、拦蓄困难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地表水可利用量极少,区内唯一可资利用的地表客水资源就是黄河,全市总供水量的90%主要依靠高含砂量的黄河客水。近几年来,黄河来水量逐年减少,且连年断流,从而导致本区工农业用水紧张,一度造成不少企业和油井限产甚至停产。 面对如此的缺水局面,许多地方只得超量开采地下水,由于一些地区地下水长期处于采大于补的状态,在富水地段大量动用地下水储存量而形成漏斗区(图232)。而漏斗区的长期存在,将会随之带来许多极其不利的影响,在本区来说,最主要的就是海(咸)水入侵问题。1风暴潮入侵范围 2浅层地下水降落漏斗范围 3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范围 4蚀退岸5淤进岸 6咸水入侵范围(数字为咸淡水界线年份) 7地裂缝图232 东营市环境地质图 关于地下水降落漏斗的形成:本区黄河以北抽取地下水较少,工农业用水主要用黄河客水,而黄河以南,除靠近黄河的地段主要利用黄河水外,大部分则抽取地下水利用。 1、广饶县南部浅层地下水降落漏斗 广饶县南部为山前冲洪积成因的倾斜平原,地下水为全淡水区,浅层地下水以其水质好、开采成本低而成为该区的工农业用水的主要水源,形成了面积约420km的农田井灌区。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浅层地下水的开采量不断增加造成地下水开采降落漏斗不断加深加大,1990年圈定的漏斗面积(按0m号水位线圈定)为205km,而1995年漏斗面积扩大为355km,在5年的时间内扩大了150km,说明该区的浅层地下水处于强超采状态。 2、中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在中深层淡水分布区内,中深层淡水资源的开采已较普遍,为地方工业、生活及部分农业用水的主要水源,由于补给量小,开采强度大,目前已形成以岳刘广饶石化公司、广饶县城及颜徐为中心的形状近“人”字型的复合降落漏斗。三个集中开采区水位埋深分别为26.9m、43.5m、31.22m,漏斗水力坡度1.55。目前漏斗发展相当迅速,据1995年11月及1996年7月两次水位统测资料,三个集中开采区在这段时间内水位分别下降1.52m、6.75m、3.66m,外围水位一般下降12m,根据两次水位统测资料,以-14m等水位线圈定的漏斗面积分别为160.60km、254.53km,面积增加了93.90km,由于开采区外围水井少,尚无法确定漏斗精确影响范围。但据岳刘广饶石化公司集中开采区东北17km处中深层水位动态监测资料,水位已表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降速0.45m/a,足见中深层承压水降落漏斗范围之广。 3、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 在深层淡水分布区,目前形成二个降落漏斗,主要特征如下。 3.1草桥水源地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 草桥水源地尽管只有10年的开采历史,但开采区水位由开采初期的4.00m发展到现在埋深40m左右,平均年下降4m左右,已形成了以水源地为中心的近圆形降落漏斗,漏斗水力坡度1.87。据1995年11月和1996年7月两次统测资料,以-20m等水位线圈定的漏斗面积分别为55.15km、121.25km,由于外围控制点少,漏斗范围尚难以确定。 3.2牛庄水源地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 牛庄水源地已经过了32年的开采,目前水源井已发展到17眼,由于各井取水段埋深多集中于450580m,井距较小,从而形成了以四分场和牛庄镇为中心的复合降落漏斗。四分场一带相对静水位埋深已超过60m,漏斗水力坡度一般2.44.3,目前该漏斗仍在向纵深发展,据1995年11月和7月两次统测资料,以-25m等水位线所圈定的漏斗面积分别为174.0km和232.87km。 上述两个漏斗已互相叠加,相互干扰,这会使地下水位的下降速度加剧,直至两个漏斗联通,形成一个更大的降落漏斗。 降落漏斗的形成主要原因是深层地下水远离补给区,径流缓慢、补给源不足,因此开采过程中破坏了含水层的弹性储存量,这必然会引发漏斗的继续扩展。降落漏斗的发展,不仅会造成井泵扬程加大,更新取水设施导致水源生产能力降低,而且会直接导致北部咸水入侵及地面沉陷等环境地质问题的产生。第二节 旅 游 地 质 在美丽的渤海之滨,有一块神奇的土地,它宽广,它富饶,它容纳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它在历史上写满了许多可歌可泣,可圈可点的动人传奇,它在今天又张开舒展的双臂,用崭新的姿态,向世人展示新世纪黄河儿女的风采。勤劳、勇敢,传承文明,古老的母亲河走在共和国年轻的土地上,土地因之而肥沃,人们因之而富足。古老的黄河文明和源远流长的齐国风光在这里绵延不息,孕育了一代代黄河口人,创造出灿烂的历史文化。这一切令我们陶醉。 这里便是渤海之滨的一颗璀璨明珠东营。 区内较为著名的旅游地质景点主要有三大部分、五大旅游区。三大部分即:北部以黄河入海口为主的河口、湿地、草场和海滩等自然景观区;南部以古齐文化为内涵的历史人文景观区;中部展现现代文明的游览区。五大旅游区即:黄河口旅游区,黄河大桥游览区,天鹅湖游乐区,古齐文化旅游区和东西城现代文明旅游区。一些古代历史遗迹亦在区内出现,颇值得游人到此一游。下面我们将择重点作一简介。一、 黄河口旅游区位于调查区的东北部,总面积为15.3万公顷,滔滔黄河在此注入蔚蓝的渤海,有“黄龙入海”和“长河落日”等景观。区内地势低平,水草丰美,以新、奇、野、美而闻名,被誉为“地球上温带地区最广阔,最年轻,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黄河口国家一级森林公园就坐落在区内。区内生物种类繁多,有水生生物800余种;有鸟类265余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7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33种,世界濒危鸟类黑嘴鸥在此有较多分布,已发现的最大鸟群达1200多只。区内有野生植物393种,其中国家二类保护植物野大豆分布广泛;有天然草场27万亩,有天然柳林12万亩;有天然芦苇49万亩,每年秋,芦花成熟变白,秋风起时,漫天飞舞,是有名的景观“芦花飞雪”;区内还有人工刺槐林8万亩,每年暮春,槐花盛开,浓香四溢,槐花蜜其品质优良而远近闻名。区内的人文景观是孤东油田和孤东围海大堤,围海大堤全长57km,青石、水泥结构,底宽38m,顶宽10m,高5m,青石护坡,柏油盖顶,是为保护孤东油田开发而建,被誉为“海上长城”。二、 黄河大桥游览区位于垦利县城北,是以胜利黄河大桥和黄河西游记宫为依托,集游览、娱乐、休憩于一体的城市近郊公园。胜利黄河大桥建成于1987年,是中国第一座双钢箱斜拉公路桥,全长2871.46m,主桥长682m,桥面宽19.5m,塔顶高78.6m,两组共20双斜拉钢索呈扇形设置,犹如一架巨大的竖琴。大桥飞跨“天堑”,远望轻巧美观,近看雄奇伟岸,它即是东营市黄河两岸间的交通枢纽,亦为黄河三角洲上的一大景观。黄河西游记宫建成于1992年,占地3.5万平方米,耗资1500万元,集现代艺术手法与光、电等科学技术于一体,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古典名著西游记描绘的神话世界。1993年,东营市旅游局与垦利县联合投资140万元,购置“黄河口”豪华汽垫船,开发了黄河入海流气垫船漂流项目;汽垫船可载客35人,自胜利黄河大桥始,顺河漂流至河海交汇处,行程50余公里,沿途可以欣赏到黄河口独特的自然景观。三、 天鹅湖游乐区 位于东营市东城东南10km处,湖面面积为40km,容水1.14亿立方米,湖西侧有栈道直通湖心太阳岛。太阳岛面积有7200m,遍布亭台楼阁、假山花园,岛上备有游艇、游船,另有垂钓台、玲珑塔及服务设施。以太阳岛为中心,四面各有一座生物岛,面积为1800m,是湖上百余种鸟类栖息的乐园。每年秋冬季节,都有几十只乃至上百只天鹅来此留连。天鹅湖西侧有一处温泉浴场,温水取自地下1000m处,水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四、 古齐文化旅游区 位于广饶县境。境内自原始社会中、晚期即有人类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期,是齐国乐安之地。秦汉以下,至近现代,人才辈出,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后世遗存下大量宝贵的文物古迹和人文典故。至1995年底,已发现的文物有8000余种,主要古迹有:傅家遗址、柏寝台、冢头墓群、孙武祠、关帝庙等。 1、傅家遗址 位于广饶县城南1.5km的傅家村,潍博公路从遗址中部偏南东西向穿过,是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址。遗址地势略高,平均海拔15m左右,面积37万m,文化堆积厚1.53m。1985年起,经4次局部发掘清理,共揭露面积650m,发掘各类建筑基址、窖穴和灰坑180处,墓葬340余座,出土各类文物470余件。墓葬型制均为竖穴土坑墓,有二人墓、四人墓及双人叠葬等。随葬陶器组合主要是鼎、鬲、罐和鬲、罐两种;器形主要有鼎、鬲、罐、钵、壶、杯。陶器以红陶为主,少量灰、褐陶,有一定数量的彩陶,少见生产工具。文化面貌与汶泗流域的大汶口文化有明显差别,代表了大汶口文化的鲁北地方类型,对鲁北地区新石器文化的研究具有重大科学价值。1992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柏寝台 位于广饶县城东北12.5km的花官乡桓台村南隅,西距乐安故城4km,为人工建筑,因其“以柏木为寝室于台之上”而得名。据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载:景公与晏子游于少海,登柏寝之台,而还望其国曰:美哉,泱泱乎,堂堂乎?”,史记孝武本纪载:“少君见上(武帝),上有古铜器,问少君。少君曰:“此器齐桓公十年陈于柏寝”。已而案其刻“梁齐桓公器”。又据明嘉靖山东通志载:齐桓公曾盟诸侯于此,故称“桓公台”。以上可证此台距今至少已有2600余年历史。相传柏寝台最初高3丈,方圆10大亩(今40亩),台上殿宇壮观,台上及周围翠柏苍郁。1995年4月,市历史博物馆对此台进行全方位的考古钻探和局部清理,发现台基东西长180m,南北宽150m,总面积2.7万m,台高810m,与传说基本相符。现台高6m,东西长160m,南北宽120m,总面积1.92万m。虽经2600余年的风雨侵蚀,台上古建筑亦不复存在,但仍雄奇伟岸,蔚为壮观。1985年,柏寝台被东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广饶关帝庙大殿位于广饶县城西北隅,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内。始建于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因而又称“南宋大殿”。1965年,原址南北长约130m,东西宽73m,有春秋阁、三义堂,东西厢房和戏楼等明清建筑,现仅存大殿。该殿绿瓦朱甍,飞檐翘角,歇山顶式,全木结构。殿面阔三间,坐北面南,长12.63m,进深10.75m,台基高1.12m,殿高10.39m。其构架方式为六架椽屋,乳伏对四伏,用三柱、斗拱垂昂铺作,与宋营造法式厅堂建筑所载相同。据现存碑文记载,明清时曾有过维修。19751976年间,由省文化局拨款维修,现保存基本完好,主要结构仍保持宋代部件而未变。该殿是山东省迄今发现的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木结构建筑,是研究唐宋时期建筑的珍贵实物资料,具有极为重要保护价值。1977年,该殿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冢头墓群 冢头墓群包括西汉欧阳生及其子孙至东汉大司徒欧阳歙及西汉御史大夫倪宽“欧阳八博士”的墓葬,共8座,故亦称为“汉八博士墓”。其中,5座(现只有2座有土)位于广饶县花园乡冢头村东北200500m处,墓径均在10m左右,所存封土呈不规则形,高34m;2座位于广饶县小张乡小张村北和西北约2501000m处,封土高约2.12.3m;倪宽墓位于广饶镇十五村西北1500m处,墓径80m,封土高5m余。相传,古时“八博士墓”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尤其是倪宽墓地,古木参天,景色优美,旧志列为“邑八景”之一,有“倪家秋烟”之喻。冢头墓群为历史名人墓,对汉代墓葬考古、两汉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1977年,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 现代文明游乐区 即东营市中心城西城和东城,是伴随着胜利油田的开发和建设而崛起的一座新城,东营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区既可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食宿、游览、交通、购物、娱乐服务,又有诸多别具“油城”特色的景点。西城主要有“先进的丛式抽油井组,胜利油田第一口获取工业油流的油井华八井;展示胜利油田地质勘探史,介绍石油知识和胜利油田开发建设情况的地质展览馆;占地13万m的地下游乐宫等。在东城清风湖畔,有大型观赏艺术作品“黄河的渡过”水体纪念碑。碑长790.3m,高25m,宽0.9m,由1093个盛装黄河水样的钢化玻璃罐组成。水体纪念碑由中国旅美艺术家陈强策划兴建,1995年6月17日落成。所取水样是1994年8月27日上午10时,按黄河流向自源头至入海口,每5km取水0.5m,共计1093个取水点同时提取,再依顺序自西向东排列,每一罐体均用中、英、法、德、日文标明了汲取地点经纬度。纵观区内旅游地质区,许多景点为本区所独有,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目前,稍为不足的是开发不够,很多旅游设施还不完善,人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程度不够,建议当地主管部门集思广益,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发展本地的旅游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崭新的东营、富有生机的东营、更加美丽的东营会展示在世人面前。第三篇 开发保护篇第一章 矿产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第一节东营市矿产资源特点一、 石油、天然气资源 (一)石油东营市石油资源丰富,是区内的优势矿产,该区是胜利油田的主要含油区,集中了胜利油田80%的石油地质储量和85%的石油产量。至1995年底,在东营境内及附近海域发现油田几十个,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几十亿吨。其中已有部分油田投入开发。 东营市油田多属断块油田,油性粘度大,油层渗透率高,不均匀性高。油田大多数属低饱和差压,自喷能力差。但油田较为集中,埋藏较浅,油质好,资源丰富。(二)天然气1、资源量测算 济阳断陷10个产烃岩层大体上可分为三套岩系,分别为石炭二叠系、侏罗纪坊子组和古近纪沙河街组四段孔店组、沙河街组与东营组。经测算得出10套生烃的粘土岩、两套煤系岩层的累计生气量总计约几十万亿m。其中生烃泥岩以沙河街组四段孔店组的生气量最多,煤系地层中以石炭二叠系生气量最多。 2、天然气勘探方向 2.1从盆地模拟结果来看,测算济阳断陷天然气资源量相当巨大,油溶气显示主要来自油型气。除去油型气以后,余下的天然气主要来自煤型气。当然,在形成气藏时必然要渗入一定量的油型气。那么潜在天然气资源应以煤型气为主,这也就决定了潜在气藏将与煤型气最大的生气强度区以及新近纪以来煤型气的主要生气地区有关。基于这一分析,结合模拟成果进行评价,沾化潜凹应排在首位,从渤南洼陷直至黄河口一带将是最有利的天然气勘探地区;东营潜凹中央隆起带以南牛庄潜洼也是有利地区;车镇潜凹有利相带较窄。 2.2从区域地质及成藏条件来看,本区有三大盖层;新近纪馆陶组至明化镇组泥岩集中段组成上部盖层,古近纪沙河街组一段和东营组泥质岩组成中部盖层,沙河街组三段至四段巨厚层的泥岩、油页岩、膏盐为下部盖层。实际上它们已使济阳断陷的天然气在纵向上构成深、中、浅三套成藏体系。对中、浅层的天然气聚集,在勘探石油的同时,应当说已有一定的认识程度了,其潜力和方向比较明确。由沙河街组三段、四段泥页岩,甚至含盐膏层封闭形成的深部天然气聚集体系,是个勘探认识程度较低,情况比较复杂而潜力又较大的体系。从构造条件分析,济阳断陷各构造层的构造特征互有差异,浅层产状平缓很少断裂;中层段断裂多、强烈破碎;许多断层向下进入深层时又逐渐合并,甚至消失。因此,在盆地深部往往可形成面积较大、形态相对简单的拱起构造。尽管它们经历过多次不整合,但只要被沙河街组四段和三段巨厚的泥岩超覆封闭,前沙河街组之下所有的拱起构造都有可能成为后期聚集天然气的有利圈闭。 2.3从圈闭的评价看,济阳断陷初步提出56个圈闭,其中浅层就有28个,已基本上包罗了绝大部分浅层气藏。中深部可能的含气圈闭和气层,由于勘探程度不够而未能反映出来,既然天然气主要来自深部煤系地层,加强勘探和认识深部圈闭应是本区下步勘探的主要方向。 综合以上的分析,济阳断陷天然气的勘探方向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概括。 浅层:主要应在潜凹周缘的潜凸或大型披覆背斜油气聚集复合体的上部进行勘探,目前勘探的重点仍是陈家庄、埕岛、垦东等地区。 中层:主要应在各潜凹的深洼陷周围呈区域性抬升的地带及一些正向构造带内较高断块的高部位开展勘探,目前比较现实的目标,东营潜凹八面河至花沟、沾化潜凹的罗家地区等。 深层:以各潜凹的深洼陷偏南地带比较有利。在沾化潜凹主要是渤南深部隆起、孤西断裂上升盘、孤北隆起构造带;东营潜凹从石炭二叠系和侏罗纪坊子组的分布来看,有利地区应在牛庄至利津等地区。因此,最佳部位应在沿草桥纯化平方王一线呈北西向延伸的隆起地带。从沙河街组四段至孔店组的分布看,最佳部位应再向北靠一点。二、 煤炭资源 东营市煤炭资源丰富,含煤地层为石炭纪太原组和石炭二叠纪山西组、侏罗纪坊子组,主要有广北、孤岛、义和三个含煤区,煤炭资源量丰富,具有相当大的勘探和开发潜力。由于煤层埋藏深度大,目前多属潜在资源。三、 地热资源东营市地热资源丰富,分布较集中,开发前景广阔,主要地下热水储集层为寒武奥陶系灰岩热水层(石灰岩断块潜凸部位,即古潜山分布的部位,灰岩岩溶裂隙、构造裂隙发育,水量丰富)、古近纪东营组砂岩热水层、新近纪馆陶组砂岩热水层、新近纪明化镇组热水层。已探明草桥、 胜坨、 孤岛等地热异常区(地温梯度4/100m)10个,目前草桥、孤岛、胜坨、广利等地热区已开发利用(主要用于洗浴)。四、 地下卤水资源 东营市地下卤水分布于莱州湾西岸,黄河三角洲的东部,为环渤海沿岸第四系卤水矿带的一部分。按地下水埋藏深度可分为浅层地下卤水(埋深60m)和中深层卤水(埋深60200m)。其中浅层卤水分布于王庄广饶盐场一带,探明浅层卤水总储量95335万m,NaCl总储量3904万吨。中深层地下卤水分布于五号桩一带,估算卤水储量23400万m。区内浅层卤水已大量开发,主要用于制盐,已建有永丰盐场、王岗盐场、广饶盐场等。五、 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资源(一)砖瓦粘土资源 东营市砖瓦粘土矿主要分布于小清河以南广饶县石村乡广饶镇西营乡大王乡一带,其次分布于河口区六合乡四扣乡一带,共划出8个矿区,砖瓦粘土矿层为第四纪临沂组、平原组褐黄色粘土、粉砂质粘土,分布面积共295.23km,估算粘土资源量共计284448万m。(二)贝壳砂 东营市贝壳砂矿沿河口区新户乡垦利县下镇乡和东营区牛庄镇广饶县丁庄乡两个贝壳带分布。贝壳砂矿赋存于第四纪小坨子组松散沉积物中,划分为12个矿区,共获表内贝壳储量87.6万吨,表外贝壳储量15.3万吨。(三)地下淡水东营市地下淡水资源主要分布于小清河以南地区。主要为浅层潜水(水位埋深60m),大部分地区地下水矿化度1g/L,少量达12g/L。全区地下淡水补给资源总量11095.55104 m/a,可开采资源总量为10624104m/a。 (四)矿泉水东营市矿泉水现仅探明一处,矿泉水无色、无臭、无味,无肉眼可见物,水化学类型为HCO3NaMg型及HCO3NaMgCa型,pH值7.68.4,矿化度647.19659.27mg/L,Sr平均含量1.01mg/L,偏硅酸(H2SiO3)平均含量32.08mg/L,稳定开采量500m/d。第二节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几十年来,东营市矿产勘查工作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开发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应用了各种有效手段,研究程度也比较高。在石油勘探的同时,也发现了煤、地热、油页岩、石膏和岩盐等矿产资源。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及黄河三角洲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相继开展了地热、地下卤水、砖瓦粘土、矿泉水等矿产的勘探、评价工作。一、 石油、天然气东营市的石油地质勘探工作始于60年代初期。1955年,地矿部和石油工业部的勘探队伍开始在华北平原开展石油地质普查和勘探工作。在进行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勘探的基础上,于50年代中期在沧县隆起上打华北平原第一口基准井华1井,随后又在临清和开封两个坳陷及太康隆起上相继打华2、华3、华4、华5、华6等5口探井,但未见油气显示。1960年,华北石油勘探处在山东商河县境内沙河街村华7井(参数井)的古近纪地层中发现良好的生油岩层和储油岩层,揭示了济阳断陷区的含油远景,也极大推动了山东省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石油勘探形势的发展。1962年9月23日,位于东营潜凹新生代隆起带上的营2井获日产555吨的高产油流,为当时全国日产量最高的油井,胜利油田由此而始称九二三厂。1964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批准进行华北石油勘探会战,勘探的重点在东营潜凹区,从而揭开了胜利油田大规模勘探开发的序幕。 会战初期,在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会战总部根据东营地区复杂的地质情况,制定了“区域展开,重点突破,各个歼灭”的勘探方针,1964年5月,会战总部集中12个钻井队详勘坨庄胜利构造带,在9个月时间里基本探明了山东境内第一大油田胜坨油田。由于该油田位于东营地区胜利村一带,同时为了纪念石油会战的胜利,将九二三厂更名为胜利油田。19641966年的会战,先后探明或初步探明了胜坨、东辛、永安、滨南、现河庄、郝家、纯化等油田,胜利油田初具规模。 “文革”给石油勘探工作带来巨大困难,油田广大干部职工以生产大局为重,排除干扰,坚持生产,积极组织开展河口、孤岛等地区的勘探开发会战、原油产量保持稳步上升的势头,同时油田勘探、油田开发和地面建设也同步进行。勘探工作从整个济阳断陷出发,在加深东营潜凹勘探的同时,重点对沾化、车镇等潜凹进行勘探,同时对浅海地区和坳陷深层进行侦探,发现了孤岛、梁家铺、渤南、大王庄、罗家、王家岗、义和庄、临盘等油田。至1978年底,在山东境内累计发现几十个油田。在油田开发中,注重对胜坨油田进行调整,实现了生产能力翻番,并陆续开发建设永安、东辛、滨南、南店、孤岛、郝家、平方王、垦利、纯化、现河庄、垦西、临盘、渤南、广利、埕东、商河、王家岗、义和庄和义东油田,1978年胜利油田原油产量达近2000万吨,成为全国第二大油田。 1978年以后,由于勘探工作量的减少新油区接替不上和已开发油田产量自然递减等原因,胜利油田原油产量逐步减少,1981年下降至1161万吨。1986年1月,全国油田开发调整会议提出“胜利油田要在做好老区调整和稳产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勘探,力争有新的发现,努力做到产量逐渐回升,并有新的发展”。通过对济阳断陷资源潜力和胜利油田的勘探开发前景进行充分论证,于1981年6月,全国石油工业实行年产1亿吨原油产量包干政策的试点工作在胜利油田进行,石油工业部与胜利油田研究制订了原油产量包干方案,研究包干基数为1600万吨,超产部分由石油工业部组织出口,筹措石油发展基金,从而在政策上为胜利油田实现新发展提供了资金条件。在政策感召下,胜利油田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了基础地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总结汲取了以往勘探工作经验教训,积极运用地质尤其是沉积学的新理论,加强对中生代及新生代含油气地层的古环境及岩相古地理研究,同时引进先进技术,大力推广数字地质和地震地质学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基本查明了主要含油地层和构造界面的分布发育状况,发现了新的构造单元,从而在寻找非背斜油气藏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济阳断陷形成发展、演化的新认识,认为济阳断陷凸中有凹,凹中有凸,为一复式油气区,促进了勘探工作的深入开展。19811988年,发现和探明了孤东、桩西、五号桩、林樊家、套儿河、王庄、大王北、河滩、红柳、老河口、新滩等油田,并且进一步探明了东辛、广利、渤南、八面河等老油田的含油面积。针对某些油田高含水、低渗透、油稠、出砂等原油生产的不利因素,加强对老油田的整体改造和生产挖潜,通过加强注水、强化增产措施,使油田的开发形势逐步好转,与此同时也逐步投产一批新油田,使原油产量持续大幅度增长,1984年,胜利油田原油产量达2301万吨,超过历史最高水平。1986年,胜利油田组织力量进行孤东油田勘探会战,经过3万多人近300个昼夜的顽强奋战,孤东油田当年产油几百万吨,初步建成一个年产500万吨的大油田。19871989年,组织开展渤海滨海地区勘探开发会战,巩固和发展了孤东油田会战成果,使黄河以北地区成为胜利油田增加储量和扩大产量的主要地区。 19811988年是胜利油田快速发展时期,7年间原油产量翻了一番多,大量的勘探投入,也为胜利油田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胜利油田经过几十年的勘探开发,部分油田步入中老年阶段,出现油气资源接替紧张、老油田稳产难度加大,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等新的问题和困难,胜利油田总结25年来的主要成绩,分析油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决定把油田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油田开发建设上来,使油田进入持续稳定发展阶段。 19851995年,胜利油田通过强化勘探工作,走区域、区带和滚动发展之路,使老油田勘探和陆上新区勘探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滨海和浅海地区的含油范围也不断扩大,期间,大致每年新增石油地质储量近亿吨,新发现和探明埕岛、临南、曲堤、大芦湖、飞雁滩等油气田,并且加快了海上油田开发,1993年,埕岛油田正式投入开发,至1995年底,海上原油产量为几十万吨。胜利油田经过近40年的努力,经历了发现油田(19551963年)、建成石油工业基地(19641978年)、生产快速发展(19791988年)和持续稳定发展( 19891995年)四个阶段,相继在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寒武系、奥陶系、中生界和古近纪沙河街组一段、二段、三段、四段、东营组以及新近纪馆陶组和明化镇组发现油气矿床,是发现含油层最多、地质构造最复杂的油田之一。至1995年,共发现油气田68个(东营境内41个),)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几十亿吨。 由此看来,胜利油田陆上石油保有储量已大量减少,而老油区勘探调整比较局限,因此,油气工作的重点应向深度、广度,尤其是向海上转移。二、 地热 东营市地热资源发现于石油勘探,曾打出十几口水温大于50的地热井,其中的桩12地热井孔口水温达98,为全省之最。据胜利油田综合资料,东营地处地热异常区带,地下热水储量丰富、热值高,是东营市仅次于石油、天然气资源的第二大能源矿产。 地球为一大热库,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具比较稳定的地热增温率(即地温梯度),正常情况下,地温梯度一般为3/100m,1000m深度地温在3545。东营境内,地温梯度一般大于3.5/100m,在古潜山区(潜凸区),地温梯度一般大于4/100m,部分地区大于4.5/100m。 东营境内的第四系及新近系厚度在6002100m不等,北部较厚,南部一般较薄。根据深度推测,北部潜凹区新近系中的地热温度应在6080。由此看来,该区地热资源分布相当普遍。 地热资源以地下水作为储能介质,因而砾岩、砂岩和溶洞、孔隙发育的碳酸盐岩地下含水层是地热的储集层,由于地下热水的不断运移和能量交换,背斜构造和古潜山区的披覆构造是地热的有利储集部位。研究发现,在东营境内的构造潜凸区,一般是地热异常区,地下热田分布与潜凸构造的范围相吻合。潜凸构造多由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古生界、中生代等地质单元组成,盖层多呈往北倾斜的单斜构造,由于构造活动,致使灰岩等地层中的裂隙等构造面发育,为地下热水的聚集和富集提供了条件,因此是本区重要的地下热水储集层;沙河街组以砂岩、页岩及碳酸盐岩互层为特征,研究发现,地温梯度与地层中的泥岩比例成正比,但由于该套地层中的含水层少、水量小,埋藏一般比较深,对地热开发意义不大;东营组中的粗碎屑岩所占比例较高,水量丰富,常构成背斜等构造,易于地下热水富集,也是重要的地下热水储集层位;馆陶组和明化镇组,覆盖于潜山之上,常起隔水层或保温层作用,其水温一般较高,水压大,埋藏浅,易于开采。 东营市的地下热水化学类型为ClNa型,ClCa型和ClHCO3NaCa型,矿化度较高,矿化度变化大。水温以中温水为主,高温水仅分布于局部地区。在孤岛、胜坨、陈家庄(东区、西区)青坨子、广利、草桥等地热区,以往调查工作求得地热水储存量70.4642亿m,可采热水量6.6274亿m。 东营市的地热资料主要来自于石油勘探,部分来源于卫星红外遥感数据, 19981999年胜利油田地科院对东营潜凹中央隆起带、陈家庄潜凸、青坨子潜凸等地热资源进行了初步评价。1999年,山东省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对东营市东城附近(200km)进行了初步评价。尚未投入专门的地热勘探工作,因此地热利用还处在起步阶段,只是借用石油勘探钻孔进行小规模开采,还没有形成大面积系统的开发利用体系。目前共利用地热井24口,其中油田利用了21口,地方利用3口。广饶县大码头乡利用草2井(水温58,日产水量890m,该井为自喷井)的热水进行罗非鱼越冬保种,经多年试验不仅能越冬保种,而且在冬季还能生长繁殖。利津县汀河乡利用陈10井(水温75,日产水902m),河口区利用义古744井(水温68,日产水量900m)的地下热水进行罗非鱼越冬保种。目前这三处已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89年仅罗非鱼鱼苗一项年创产值70万元以上,利润40万元,成鱼养殖产值600万元,利润160万元。在胜坨地热区,地下热水属低温形,水温一般 2530,个别井(坨33井)水温达70,水质以半咸水为主,少数为淡水(陈8井),单井日产水量差别较大,在3003000m之间,大部分井日产水量在1000m以上,目前区内有热水井18口,主要用于油田生产用水。油田在广利油田打了三口专用的热水井,即建1井、建4井、建2井,建立了罗非鱼越冬保种基地,效果很好。另外油田还利用古1井、建4井建立了温泉疗养院(孤岛温泉疗养院,古1井;天鹅温泉疗养院,建4井)。 油田长期勘探过程中,在各地热区打出了多口热水井,从地热资源的分布说明,它主要受地下潜凸及其继承性的大断裂所控制,水温受地温梯度的影响而有所差别,油田钻井勘探则主要集中在潜凹的油气发育区,而潜凸部位布井很少。所以东营地区地热资源范围将比现在已查明的大得多。 对地热资源的开发建议 地热作为一种清洁的能源在许多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利用,目前已朝着综合利用的方向发展。从东营地区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来看,最有开采价值的是草桥、孤岛、陈家庄、义和、胜坨、广利地热区,提出如下建议: 1、利用地下热水为城镇居民提供冬季取暖用水或浴室用水,既经济又实惠。东营市地下热水大部分在5070,采取就近取水加压快循,完全可以取代目前锅炉热水。东营地下热水总矿化度较高,对取暖设备腐蚀性较强,可采用防腐管线或用地下热水加热地表淡水再进锅炉加热可节省大量能源。如采用一口高产热水井,就可代替几十吨的大型锅炉,既减少环境污染,又节约能源,东营市府机关水源可从广利油田找取,草桥的地热区大面积、大储量的地下热水可为广饶县城及附近乡镇供热。 2、利用地下热能为种植业服务,在温室大棚中利用地热种植蔬菜、水果、花卉,特别是在草桥地区利用优质土壤条件,建成东营冬季蔬菜基地。在与东营市毗邻的寿光市,即将地热广泛应用于温暖大棚、浴疗和鱼苗繁殖及鲜蛋生产等,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3、东营市地下热水为半咸水及淡水,适应于热带罗非鱼生长。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罗非鱼越冬保种养殖,建成全省热带鱼基地,也可进行大面积养殖红罗非鱼等出口鱼种,进行养虾越冬及虾苗孵化试验。 4、东营地下热水中含有较丰富的矿物质,特别是氟离子含量大都在1821mg/L(5mg/L即有医疗价值),对于皮肤病、关节炎等疾病有特殊疗效,可在交通方便靠近城镇的地方建设较大规模的温泉疗养院,以方便人民生活。 5、利用地热为工业生产服务,如食品加工、印染、制革等行业。 6、充分利用油田废井,为开发地下热水资源服务,既可节省钻井投资,又可发挥废井作用,特别是潜凸区延伸带上无油气可采干井,要进行全面分析,制定出综合利用规划。 总之,东营市地热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我们应该充分地研究和利用它,充分发挥潜在的优势,以振兴东营经济。三、 煤炭 东营市煤层分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