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信息社会学.doc_第1页
试论信息社会学.doc_第2页
试论信息社会学.doc_第3页
试论信息社会学.doc_第4页
试论信息社会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论信息社会学【内容提要】文章分析了当20102020年世界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基本完成“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时,将出现的一系列新事物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的变化,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人际交流、传播媒介的改变,社会结构的改变,信息生态问题突出。这些新事物和问题的提出,国内外学者对信息社会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必将推动一门新学科信息社会学的产生。文章最后论述了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英文摘要】OncetheInformationHighwayisbasicallybuiltamongthedevelopedanddevelopingindustrialcountriesduring20102020,aseriesofnewthingsandproblemswillappear,andchangeswilltakeplaceinmodeofproduction,economicstructure,styleofworkingandliving,waysof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media,andinthesocialstructure.Problemsofinformationecologywillbecomeprominent.Thesechangesandfurtherresearchesbyscholarsonthetheoryofinformationsocictywillformanewareaofstudyinformationsociology.Thetargetsofthestudyinthisareaarealsodiscussed.【关键词】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学informationsociety/informationsociology【正文】自本世纪40年代末申农创立信息论以来,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由于各相关学科(如控制论、计算机科学、通信科学、图书馆学、情报学、传播学、分子生物学、仿生学等)的发展,扩展了信息学科的理论基础和应用领域,使信息理论得到了重大的发展。在信息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其研究对象不断拓宽,研究不断深入,产生了许多新学科。人们常把信息理论划分为三个层次:狭义信息论、一般信息论和广义信息论。广义信息论,即通常所说的信息科学,并不单纯属于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也不属于思维科学。从信息科学研究的对象看,范围非常广泛,扩展到各个领域。与其它学科不同,它不是以客观世界的某一种物质系统及其运动形态为研究对象,而是以许多不同的物质系统及其运动形态的某一共同的方面信息和信息交流过程为研究对象。所以,信息科学包括所有与信息有关的领域,已形成为一个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一个学科群。信息科学对应于广义InformationScience,笔者认为可对应于InformationSciences。随着信息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信息科学的研究对象和涉及领域将不断拓宽,必将产生一系列新的分支学科,丰富和发展信息学科群。近20年来,信息技术得到了高度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信息(数据)、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信息网络的建设及其功能的扩大与增强,正在大力推动世界各国社会信息化的进程。1993年9月,美国克林顿政府宣布实施“信息基础设施计划”,紧接着世界许多国家竞相仿效,“信息高速公路”热席卷全球。作为信息高速公路雏型的Internet网近几年来获得了超高速的发展,正在广泛、深入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可以预计,当20102020年世界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基本完成“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时,它们的社会信息化程度将大大提高,整个世界几乎都维系在信息网络上,世界将深刻地改变面貌,出现一系列新的事物和问题。笔者认为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信息技术越来越先进,并且广泛、深入地应用于各个生产领域,经济信息化、产业信息化的进程不断推进,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NP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呈现进一步高度化的趋势。另一方面,现有的生产方式、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出现一批“网络工厂”(或称“虚拟工厂”)为生产某一产品,由许多小型的、高度专门化的工厂(生产单位)在网络上组建“工厂”,当这一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完结时,该“工厂”就解体,从而为某一新的产品再组建新的“网络工厂”。这种“网络工厂”极具竞争力、生命力。随着“网络工厂”的逐渐普及,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生产结构、经济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世界经济将逐渐一体化。(2)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多媒体信息网络联结着整个社会政府、学校、商店、医院、银行、公共交通、家庭,使得公务、事务处理、贸易、金融往来、购物、医疗、教学、信息交流、科学研究、学术会议、旅游、文化娱乐、休闲等都在网络上(或网络辅助)进行,届时将出现“网络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将产生重大变化。(3)人际交流、传播媒介的改变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高度发达,电视、电话、数据传输通道的合一,计算机、电视、电话三合一装置的普遍应用,多媒体、交互式信息交流方式的实现,将极大地改变现有的人际交流方式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格局与方式。人们在网络上进行交流和获取信息,点着自己需要的电视、电影、演出节目,方便地浏览网络上的信息资源,阅读报纸、刊物、公告、参加学术会议、论坛,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言论和文稿,进行心理咨询和休闲活动等。这一切将破坏现存的人文环境,逐步地改变人们现有的思维方式、交流方式、文化氛围,产生一种新的“网络文化”。(4)社会结构的改变“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对社会的影响可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地球空前变小,社会的结合更加紧密。不论你处于什么地理位置,属于何种阶层,只要你与网络相连,你便既是“信宿”又是“信源”,真正体现了控制论创始人维纳的名言:“信息是社会的粘合剂”。信息网络使得城乡之间的差别,获得商业、成才的机遇,接受医疗、教育的水准,获得和利用信息的权利等这些现代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得到缓解,社会将变得较为公平。社会原有的块状结构和层次结构相结合的结构模式将发生重大改变,社会将呈现一种网状结构;目前高度自由的、开放的Internet网已迫切需要寻求一种“网络社会”管理模式;整个社会维系于信息网络,使社会变得更加脆弱。这一切必将导致形成新的社会结构,要求探索新的社会结构和控制、管理模式。(5)信息生态问题突出信息生态是指信息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在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中,如管理不当将产生信息生态失衡,即信息人环境之间的非平衡状态。它主要表现在以下诸方面。信息超载。包括两方面的情况:一是指信息量过大,阻塞通道,甚至使网络瘫痪;二是指系统或个人所接收的信息超过其处理能力或信息未能有效应用的状况。信息垄断。指信息资源不合理地被独享或专用的状况。信息污染。指信息垃圾、冗余信息、色情信息、电脑病毒充斥网络。信息犯罪。指利用网络进行信息骚扰、诈骗、盗窃、破坏活动,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以至隐私。信息侵犯。指国家之间利用信息网络进行间谍活动,干涉他国内政,进行文化渗透。信息综合症。指诸多与信息有关的症候群。如个人信息综合症,即个人难以适应外部信息环境的症候群,包括信息饥饿症、信息孤独症、信息恐惧症。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程度比较高,自本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学者就开始了对“信息社会”的研究。美国著名社会学家D贝尔于1973年提出了“后工业化社会”的概念。A.托夫勒于1980年出版了第三次浪潮,阐述了社会面临“第三次浪潮”的深刻变化。S.诺拉和A.孟克于1980年提交了法国社会信息化的报告,讨论了信息化社会的社会模式、结构和信息化政策。1982年,J.奈斯比特进一步提出当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世界在以“工业社会”转变为“信息社会”。1988年W.J.马丁发表专著信息社会。我国学者自80年代末起,也开始了对信息社会理论的研究。上述一系列新事物和问题的出现,国内外学者对信息社会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必将推动一门相应的新学科信息社会学的产生。信息社会学是信息学、社会学的交叉学科,涉及系统论、计算机科学、通信科学、经济学、管理科学、行为科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学科。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化社会的特征、过程;信息化社会的社会结构、运行机制和控制模式;社会信息交流的模式、机制和控制;人文环境、个体行为方式、道德规范的变异和控制;信息生态的平衡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