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宗祖史载.doc_第1页
黄氏宗祖史载.doc_第2页
黄氏宗祖史载.doc_第3页
黄氏宗祖史载.doc_第4页
黄氏宗祖史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氏宗祖查史【摘要】由于文献失轶,记载人文化功底不足,方言差异,审核人员不够细心等,族谱中许多不尽事宜,流传断失,据我家族谱载有清咸丰重修宗祠碑刻文一篇,和简短片言只语。然认亲诗的记录,说明是属于邵武峭山公之后。认亲诗:骏马匆匆出异乡,各寻圣地立纲常。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惟愿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总积昌。华夏黄姓的历史长河中,自战国春申君黄歇之后,地位最尊、影响最大的是汉魏之世的江夏黄氏。这支世居江夏(今湖北安陆)的黄姓宗族,公认为黄姓的郡望与发源地。江夏黄姓始祖黄香,西汉丞相黄霸的后代,九岁就知事家务,是二十四孝之一“扇枕温龛”的主角,其博学经典,文章闻名京师,受汉章帝恩宠,并赐御书“江夏黄香忠孝两全,天下无双。”官至魏郡太守、尚书令。黄香之子黄琼、黄琛,孙黄琬任司空、太仆、司徒、太尉等要职,位列三公,封侯,名震宇内。 经过辉煌灿烂的汉魏阶段流淌,再到六朝隋唐时期,江夏黄氏主宗分流,一支由江夏向东南迁至浙江金华,一支先由江夏北迁至中原光州固始,于唐末再折而向东,迁居到福建邵武,形成历史上另一大黄氏望族邵武黄氏。黄香塑像湖北云梦县黄香墓公元872年4月15日,一个神异的圣婴诞生了。他的生父跑到屋前亲手植下一棵小树,说:“若你长大,则吾宗蕃衍。”几十年后,这颗树果然长得高大挺拔,枝繁叶茂,极非寻常。而那个圣孩也长大成长,且娶了三位妻子,生有21子、100孙、13孙女、334个曾孙、116个曾孙女,创造了一个古今罕见的巨大家族,这人就是黄峭山。根据福建邵武地方的族谱,再参证其他历史文献记载,可以得知黄峭山清晰的形象及事迹。黄峭,又名峭山,字仁静,号青岗,唐末五代人,是邵武黄氏始祖黄惟淡之孙。黄惟淡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唐朝末年,他带领家族避战乱,自光州固始迁徙入闽,初居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不久又徙居邵武,落籍邵武平洒乡(今福建省邵武市水北乡),成为后世闻名的邵武黄氏一派开基始祖。福建省邵武市黄惟淡学问渊博,是当时闽省著名的硕学鸿儒。他娶妻曹氏,生了5个儿子。他重视教育,以诗、书、易、礼、春秋五部儒家经典传授诸子,5个儿子各教一经,因此时人称他为“黄五经”。黄惟淡的5个儿子,后来又分别散居闽省各地。其中,第3个儿子黄知良,分居邵武和坪乡(今邵武市和平镇),又成为邵武黄氏和坪分支的始祖。黄知良曾任信州贵溪县(今江西省贵溪县)县令,生了5个儿子。其中,长子黄峭,便是千古闻名的黄峭山公。邵武市和平镇 黄峭山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三年壬辰岁(公元872年)农历四月十五日戌时,卒于后周广顺三年癸丑岁(公元953年)十一月初十日,享年82岁。黄峭山生活的时期,正是唐末五代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军阀割据混乱愈演愈烈,天灾人祸连绵不断的大动荡时代。黄峭山是一个勇猛仗义的儒生,兵荒马乱之际,他召集族人同乡,组织起御寇自卫的乡勇民兵队伍,保卫了宗族和乡里的安全,从此闻名当地。唐末陇西郡王李克用听说了黄峭山的事,很赏识他的人品与干将之才,便招募他入伍,最初当了一名小军官。历代黄峭山公画像后黄峭山因平叛累建军功,被唐王朝封为工部侍郎、奎章阁学士、千户侯。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建立梁朝。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建立后唐。黄峭山对连年的战乱感到厌倦失望,不愿再卷入李、朱的争斗,便解甲归田,告老还乡。黄峭山回到邵武和平镇后,息武习文,创办和平书院,教育族中子弟,劝导里中后人读书劳作,直至逝世。邵武和平书院黄峭山的三位夫人,都是德才兼优女子。第一夫人上官氏、第二夫人吴氏、第三夫人郑氏,都被诰封一品夫人。三位夫人均高寿,生卒年在族谱中有详细记载。黄峭山与三位夫人共生育了21个儿子,他们个个功名卓著,成绩斐然,而且子孙兴旺,后嗣蕃昌。其中,三位夫人各生七子,简述三位夫人各四子上官夫人吴夫人郑夫人上官夫人所生:黄和(长子),字惟栋,号肇基,官任大理寺丞。黄梅,字惟柱,号再雪,官任征西大将军。黄荀,字惟梁,号荣卿,宋太平兴国八年考中第37名进士,官任大司徒。黄楚,字惟桥,号大昌,官任太常寺卿。吴夫人所生:黄政,字惟才,号有恒,宋太平兴国八年与三兄黄荀同举进士,中第170名,官至司空。黄化,字惟枋,号从章,登宋第19名进士,官至左御史,广州刺史。黄翟,字惟梓,号宝瑞,官任湖广贵州府知府。黄卢,字惟柯,号嘉猷,官任给事中。郑夫人所生:黄发,字惟林,号发祥,官任知府。黄潭,字惟桃,号可尧,翰林院侍讲。黄城,字惟根,号腾蛟,官任都指挥使司。黄井,字惟彬,号国臣,大学士,朝烈大夫,官至刑部尚书。黄和黄井后周广顺元年辛亥岁(951年)正月初二日,新春佳节的喜庆气氛洋洋未消。这一天,年已八十的邵武黄氏大族祖黄峭山忽然置备酒席,将二十一房子孙召集齐全,广邀亲友,大宴宾客。然后,黄峭山当众宣布了一个惊人的重大决定。黄峭山说:“我祖上授封于黄,以国为姓,乃黄帝嫡系后裔。现将黄家自春申君以后千年来所积累的祖产铜钱八十万贯,金银八百余秤,一并均分为二十一股。”他命三妻位下共二十一房子孙,各领祖传家产一份,立即离开家乡,另立基业,各自自谋发展。后因三位夫人啼泣请求,黄峭山遂稍改原来的决定,重新宣布:除上官夫人、吴夫人、郑夫人各留长子一房奉养老母尽温情之义以外,其余十八房子孙,不许恋此一方土地。令其各自信步天下,择木而栖,相地而居。邵武黄氏宗祠 接着,黄峭山卜占离家吉日,并于这一天将新修的黄氏家谱二十一套,分授给二十一子各领一套,嘱令他们随身携带,妥善珍藏,不忘所出。临行前,这位伟大的老人又口吟七言古诗一首,与诸儿作别。诗云:“骏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立纲常。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惟愿苍天垂保佑,三七男儿总炽昌。”三位夫人与长子黄和也各吟诗两句,共成八句相送,诗云:“十郎峭老有三妻,官吴郑娘七子齐。创业兴家离祖地,归来报命省亲仪。吾思日久难相会,宗叶分枝为汝题。若有富贵与贫贱,相逢须念共根蒂。”黄氏族谱这两首八句诗,前者叫做“外八句”,后者叫做“内八句”,也同称为“上马诗”。黄峭山夫妇嘱咐诸子诵念此诗,牢记心中,以此为他日认子孙、认祖相亲的凭证。规定以后黄氏子孙相逢,“凡能背诵此诗者,即是同宗亲派,请升堂入室,不得异视。”就这样,黄氏峭山公的十八房子孙,备好车马,打点行装,携藏族谱、家诗,挥泪告别老父慈母,然后策马扬鞭,纷纷踏上了充满希望的创业新征途。黄峭山公祠堂俗谚道“树大分枝,人大分家。”随着峭山公家族的壮大和人口的急剧繁殖增长,几百口人聚集一起,久而久之难免变故,也容易一荣俱荣,一毁俱毁,不利于家族的创新前进。黄峭山高瞻远瞩,施予诸子广阔的空间,独立纵横发展,从此各支黄氏宗族的人丁兴旺,家族繁荣,赫赫如日中天,证明了黄峭山决定的英明。十八房子孙各奔前程后两年,黄峭山安然长逝,完成了他一生奋斗和昌盛家族的使命。历史文化名镇邵武市和平镇许多黄氏家乘谱牒,都详细记载了这次邵武黄氏大分析的情景,并记载了二十一子徙居之地。黄峭山的裔子们很争气,继承家风,没有辜负先辈的希望,峭山公第八代嫡孙黄中尤为突出。宋史卷三百五十.列传第一百四十一记载:黄中字通老,邵武人。幼受书,一再辄成诵。初以族祖荫补官,绍兴五年廷试,擢进士第二人,授保宁军节度推官。历迁恩平府教授、员外郎兼国子司业、秘书少监。累官至礼部侍郎,给事中,兵部尚书兼侍读,龙图阁学士。官岁未满,有志归,乃陈十要道:用人而不自用;以公议进退人才;察邪正;广言路;核事实;节用度;择监司;惩贪吏;陈方略;考兵籍。上亟称善,进职瑞明殿学士。凡邑里后生见谒,必训以孝悌忠信。朱熹裁书以见,有曰“今日之来,将再拜堂下,惟公坐而受之,俾进于门弟子之列,则某之志也。”其为人敬慕如此。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黄歇雕像黄氏后人在潢川举行建园仪式一千多年来,黄峭山后代广泛散居在江南、中国大地和海外华人世界中,黄峭山公成为海外华侨华人黄氏,港澳台黄姓宗族以及绝大多数福建、两广、云贵、巴蜀黄氏家族的共同始祖。 称为峭山公后裔的黄姓人,对于这位共同始祖的其人、其事,大都略知一二。黄峭山生逢唐末五代乱世,虽名不显赫,事不载史志,而在千千万万黄姓家族中,他的知名度不亚于黄歇、黄霸、黄香、黄忠、黄庭坚、黄公望、黄宗羲、黄遵宪、黄兴等诸位前后辈。黄峭山带领的这支黄氏巨族,他所培育的优秀子孙,是整个黄姓族人的骄傲。黄峭山在兴办和平书院时,写了著名的咏景诗。这四首诗,千余年来,一直在黄姓族人中流传。兹录该诗如下,供黄姓族人传诵,以一睹先人翰墨文采。春花落断桥流水,莺啼深院轻烟。雨歇桃源浪暖,澄潭未许龙眠。夏赤日远衔葵影,熏风浓带荷香。案上书添碧色,芭蕉绿映南窗。秋阶下黄葩晓露,庭前丹桂秋风。未忍抛书歆枕,冰轮驭正舟车。冬烟淡淡迷古树,月明明浸梅花。昨夜阶前积雪,余晖白映窗纱。邵武黄峭山墓庐公元952年黄峭山公逝世,葬在邵武府和坪乡黄家林祖茔(今邵武市和平镇坎头村黄家林),至今墓庐仍在。1986年,峭山公墓被福建省邵武市正式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黄氏子孙又将黄峭山墓庐修葺整复,供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