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分方程建模.doc_第1页
微分方程建模.doc_第2页
微分方程建模.doc_第3页
微分方程建模.doc_第4页
微分方程建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 微分方程建模 微分方程建模是数学建模的重要方法,因为许多实际问题的数学描述将导致求解微分方程的定解问题。把形形色色的实际问题化成微分方程的定解问题,大体上可以按以下几步: 1. 根据实际要求确定要研究的量(自变量、未知函数、必要的参数等)并确定坐标系。 2. 找出这些量所满足的基本规律(物理的、几何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等等)。 3. 运用这些规律列出方程和定解条件。 列方程常见的方法有: (i)按规律直接列方程 在数学、力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中许多自然现象所满足的规律已为人们所熟悉,并直接由微分方程所描述。如牛顿第二定律、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规律等。我们常利用这些规律对某些实际问题列出微分方程。(ii)微元分析法与任意区域上取积分的方法 自然界中也有许多现象所满足的规律是通过变量的微元之间的关系式来表达的。对于这类问题,我们不能直接列出自变量和未知函数及其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式,而是通过微元分析法,利用已知的规律建立一些变量(自变量与未知函数)的微元之间的关系式,然后再通过取极限的方法得到微分方程,或等价地通过任意区域上取积分的方法来建立微分方程。(iii)模拟近似法 在生物、经济等学科中,许多现象所满足的规律并不很清楚而且相当复杂,因而需要根据实际资料或大量的实验数据,提出各种假设。在一定的假设下,给出实际现象所满足的规律,然后利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列出微分方程。 在实际的微分方程建模过程中,也往往是上述方法的综合应用。不论应用哪种方法,通常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一定的假设与简化,并要把模型的理论或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对照验证,以修改模型使之更准确地描述实际问题并进而达到预测预报的目的。本章将利用上述方法讨论具体的微分方程的建模问题。1 发射卫星为什么用三级火箭采用运载火箭把人造卫星发射到高空轨道上运行,为什么不能用一级火箭而必须用多级火箭系统?下面通过建立运载火箭有关的数学模型来回答上述问题。火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为了使问题简单明了,我们只从动力系统和整体结构上分析,并且假设引擎是足够强大的。1.1 为什么不能用一级火箭发射人造卫星下面用三个数学模型回答这个问题1.1.1 卫星进入600km 高空轨道时,火箭必须的最低速度首先将问题理想化,假设:(i)卫星轨道是以地球中心为圆心的某个平面上的圆周,卫星在此轨道上以地球引力作为向心力绕地球作平面匀速圆周运动;(ii)地球是固定于空间中的一个均匀球体,其质量集中于球心;(iii)其它星球对卫星的引力忽略不计。建模与求解:设地球半径为,质量为;卫星轨道半径为,卫星质量为。根据假设(ii)和(iii),卫星只受到地球的引力,由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可知其引力大小为 (1)其中为引力常数。为消去常数,把卫星放在地球表面,则由(1)式得 或 再代入(1)式,得 (2)其中为重力加速度。根据假设(i),若卫星围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为,则其向心力为,因为卫星所受的地球引力就是它作匀速运动的向心力,故有 由此便推得卫星距地面为,必须的最低速度的数学模型为 (3)取,代入上式,得 即要把卫星送入离地面600km高的轨道,火箭的末速度最低应为7.6km/s。1.1.2 火箭推进力及升空速度火箭的简单模型是由一台发动机和一个燃料仓组成。燃料燃烧产生大量气体从火箭末端喷出,给火箭一个向前的推力。火箭飞行要受地球引力、空气阻力、地球自转与公转等的影响,使火箭升空后作曲线运动。为使问题简化,假设:(i)火箭在喷气推动下作直线运动,火箭所受的重力和空气阻力忽略不计。(ii)在时刻火箭质量为,速度为,且均为时间的连续可微函数;(iii)从火箭末端喷出气体的速度(相对火箭本身)为常数。建模与分析:由于火箭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喷出气体,使其质量不断减少,在内的减少量可由台劳展式表示为 (4)因为喷出的气体相对于地球的速度为,则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5)从(4)式和(5)式可得火箭推进力的数学模型为 (6)令时,求解上式,得火箭升空速度模型 (7)(6)式表明火箭所受推力等于燃料消耗速度与喷气速度(相对火箭)的乘积。(7)式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升空速度由喷气速度(相对火箭)及质量比决定。这为提高火箭速度找到了正确途径:从燃料上设法提高值;从结构上设法减少。1.1.3 一级火箭末速度上限火箭卫星系统的质量可分为三部分:(有效负载,如卫星),(燃料质量),(结构质量,如外壳、燃料容器及推进器)。一级火箭末速度上限主要是受目前技术条件的限制,假设:(i)目前技术条件为:相对火箭的喷气速度km/s及 (ii)初速度忽略不计,即。建模与求解:因为升空火箭的最终(燃料耗尽)质量为,由(7)式及假设(ii)得到末速度为 (8)令,代入上式,得 (9)于是,当卫星脱离火箭,即时,便得火箭末速度上限的数学模型为 由假设(i),取km,便得火箭速度上限 km/s因此,用一级火箭发射卫星,在目前技术条件下无法达到相应高度所需的速度。1.2 理想火箭模型从前面对问题的假设和分析可以看出:火箭推进力自始至终在加速着整个火箭,然而随着燃料的不断消耗,所出现的无用结构质量也在随之不断加速,作了无用功,故效益低,浪费大。所谓理想火箭,就是能够随着燃料的燃烧不断抛弃火箭的无用结构。下面建立它的数学模型。假设:在时段丢弃的结构质量与烧掉的燃料质量以与的比例同时进行。建模与分析: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由上式可得理想火箭的数学模型为 (10)及 ,解之得 (11)由上式可知,当燃料耗尽,结构质量抛弃完时,便只剩卫星质量,从而最终速度的数学模型为 (12)(12)式表明,当足够大时,便可使卫星达到我们所希望它具有的任意速度。例如,考虑到空气阻力和重力等因素,估计要使km/s才行,如果取km/s,则可推出,即发射1吨重的卫星大约需50吨重的理想火箭。1.3 多级火箭卫星系统理想火箭是设想把无用结构质量连续抛弃以达到最佳的升空速度,虽然这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办不到,但它确为发展火箭技术指明了奋斗目标。目前已商业化的多级火箭卫星系统便是朝着这种目标迈进的第一步。多级火箭是从末级开始,逐级燃烧,当第级燃料烧尽时,第级火箭立即自动点火,并抛弃已经无用的第级。我们用表示第级火箭质量,表示有效负载。为了简单起见,先作如下假设:(i)设各级火箭具有相同的,表示第级结构质量,表示第级的燃料质量。(ii)喷气相对火箭的速度相同,燃烧级的初始质量与其负载质量之比保持不变,记该比值为。先考虑二级火箭。由(7)式,当第一级火箭燃烧完时,其速度为 在第二级火箭燃烧完时,其速度为 (13)仍取km/s,考虑到阻力等因素,为了达到第一宇宙速度,对于二级火箭,欲使km/s,由(13)式得 解之得 ,这时 同理,可推出三级火箭 欲使km/s,应该,从而。与二级火箭相比,在达到相同效果的情况下,三级火箭的质量几乎节省了一半。现记级火箭的总质量(包括有效负载)为,在相同假设下(km/s,km/s,),可以算出相应的值,现将计算结果列于下表中:(级数) 1 2 3 4 5 149 77 65 60 50实际上,由于受技术条件的限制,采用四级或四级以上的火箭,经济效益是不合算的,因此采用三级火箭是最好的方案。1.4 最佳结构设计下面我们将考虑当用级火箭发射卫星时的最佳结构,即使最小的结构。记 记 , 由于,可以推出 易知则最佳结构问题转化为 s.t. 可以推出当时,最小。2 人口模型2.1 问题提出据考古学家论证,地球上出现生命距今已有20亿年,而人类的出现距今却不足200万年。纵观人类人口总数的增长情况,我们发现:1000年前人口总数为2.75亿。经过漫长的过程到1830年,人口总数达10亿,又经过100年,在1930年,人口总数达20亿;30年之后,在1960年,人口总数为30亿;又经过15年,1975年的人口总数是40亿,12年之后即1987年,人口已达50亿。我们自然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人类人口增长的规律是什么?如何在数学上描述这一规律。2.2 Malthus 模型1789年,英国神父Malthus在分析了一百多年人口统计资料之后,提出了Malthus模型。模型假设(i)设表示时刻的人口数,且连续可微。(ii)人口的增长率是常数(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iii)人口数量的变化是封闭的,即人口数量的增加与减少只取决于人口中个体的生育和死亡,且每一个体都具有同样的生育能力与死亡率。建模与求解由假设,时刻到时刻人口的增量为 于是得 (14) 其解为 (15)模型评价考虑二百多年来人口增长的实际情况,1961年世界人口总数为,在19611970年这段时间内,每年平均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则(15)式可写为 (16)根据17001961年间世界人口统计数据,我们发现这些数据与(16)式的计算结果相当符合。因为在这期间地球上人口大约每 35年增加 1倍,而(16)式算出每 34.6年增加1倍。但是,当人们用(15)式对1790年以来的美国人口进行检验,发现有很大差异。 利用(16)式对世界人口进行预测,也会得出惊异的结论:当年时,即4400万亿,这相当于地球上每平方米要容纳至少 20人。显然,用这一模型进行预测的结果远高于实际人口增长,误差的原因是对增长率的估计过高。由此,可以对是常数的假设提出疑问。2.3 阻滞增长模型(Logistic模型)如何对增长率进行修正呢?我们知道,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它只能提供一定数量的生命生存所需的条件。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等对人口再增长的限制作用将越来越显著。如果在人口较少时,我们可以把增长率看成常数,那么当人口增加到一定数量之后,就应当视为一个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减小的量,即将增长率表示为人口的函数,且为的减函数。 模型假设 (i)设为的线性函数,。(工程师原则,首先用线性) (ii)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为,即当时,增长率。 建模与求解由假设(i),(ii)可得,则有 (17)(17)式是一个可分离变量的方程,其解为 (18)模型检验 由(17)式,计算可得 (19)人口总数有如下规律:(i) ,即无论人口初值如何,人口总数以为极限。(ii)当时,这说明是单调增加的,又由(19)式知:当时,为凹,当时,为凸。(iii)人口变化率在时取到最大值,即人口总数达到极限值一半以前是加速生长时期,经过这一点之后,生长速率会逐渐变小,最终达到零。与Malthus模型一样,代入一些实际数据进行验算,若取1790年为,可以看出,直到 1930年,计算结果与实际数据都能较好地吻合,在1930年之后,计算与实际偏差较大。原因之一是60年代的实际人口已经突破了假设的极限人口,由此可知,本模型的缺点之一就是不易确定。2.4 模型推广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导出阻滞增长模型,在Malthus模型上增加一个竞争项,它的作用是使纯增长率减少。如果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较高,食品供应较充足,能够提供更多的人生存,此时较小;反之较大,故建立方程 (20)其解为 (21)由(21)式,得 (22)对(20)(22)式进行分析,有(i)对任意,有,且(ii)当时,递增;当时,;当时,递减。(iii)当时,为凹,当时,为凸。 令(20)式第一个方程的右边为0,得,称它们是微分方程(20)的平衡解。易知,故又称是(20)式的稳定平衡解。可预测:不论人口开始的数量为多少,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人口总数将稳定在。参数和可以通过已知数据利用Matlab中的非线性回归命令nlinfit求得。3 战争模型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F. W. Lanchester 就提出了几个预测战争结局的数学模型,其中包括作战双方均为正规部队;作战双方均为游击队;作战的一方为正规部队,另一方为游击队。后来人们对这些模型作了改进和进一步的解释,用以分析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战争,如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日硫黄岛之战和1975年的越南战争。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很多,兵力的多少和战斗力的强弱是两个主要的因素。士兵的数量会随着战争的进行而减少,这种减少可能是因为阵亡、负伤与被俘,也可能是因为疾病与开小差。分别称之为战斗减员与非战斗减员。士兵的数量也可随着增援部队的到来而增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战争结束时,如果一方的士兵人数为零,那么另一方就取得了胜利。如何定量地描述战争中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呢?比如如何描述增加士兵数量与提高士兵素质之间的关系。3.1 模型一 正规战模型模型假设(i)双方士兵公开活动。方士兵的战斗减员仅与方士兵人数有关。记双方士兵人数分别为,则方士兵战斗减员率为,表示方每个士兵的杀伤率。可知,为方士兵的射击率(每个士兵单位时间的射击次数),每次射击的命中率。同理,用表示方士兵对方士兵的杀伤率,即。(ii)双方的非战斗减员率仅与本方兵力成正比。减员率系数分别为。(iii)设双方的兵力增援率为。模型与求解 由假设可知 (23)我们对(23)式中的一种理想的情况进行求解,即双方均没有增援与非战斗减员。则(23)式化为 (24)其中为双方战前的兵力。由(24)式的前两式相除,得 分离变量并积分得,整理得若令,则有当,双方打成平局。当时,方获胜。当时,方获胜。这样,方要想取得战斗胜利,就要使,即 考虑到假设(i),上式可写为 (25)(25)式是方占优势的条件。若交战双方都训练有素,且都处于良好的作战状态。则与,与相差不大,(25)式右边近似为1。(25)式左边表明,初始兵力比例被平方地放大了。即双方初始兵力之比,以平方的关系影响着战争的结局。比如说,如果方的兵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方兵力不变,则影响着战争的结局的能力将增加4倍。此时,方要想与方抗衡,须把其士兵的射击率增加到原来的4倍(均不变)。以上是研究双方之间兵力的变化关系。下面将讨论每一方的兵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对(24)式两边对求导,得 ,即 (27)初始条件为解之,得同理可求得的表达式为。3.2 模型二 游击战模型模型假设(i)方士兵看不见方士兵,方士兵在某个面积为的区域内活动。方士兵不是向方士兵射击,而是向该区域射击。此时,方士兵的战斗减员不仅与方兵力有关,而且随着方兵力增加而增加。因为在一个有限区域内,士兵人数越多,被杀伤的可能性越大。可设,方的战斗减员率为,其中为方战斗效果系数,其中仍为射击率,命中率为方一次射击的有效面积()与方活动面积()之比。假设(ii),(iii)同模型一的假设(ii),(iii)。模型与求解由假设,可得方程 (28)其中是方战斗效果系数。为了使(28)式容易求解,可以做一些简化:设交战双方在作战中均无非战斗减员和增援。此时,有 (29)两式相除,得,其解为令,上式可化为 (30)当,双方打成平局。当时,方获胜。当时,方获胜。方获胜的条件可以表示为 即初始兵力之比以线性关系影响战斗的结局。当双方的射击率与有效射击面积一定时,增加活动面积与增加初始兵力起着同样的作用。3.3 模型三 混合战模型模型假设(i)方为游击队,方为正规部队。(ii)交战双方均无战斗减员与增援。模型与求解借鉴模型一与二的思想,可得 (31)其解为 (32)其中。经验表明,只有当兵力远远大于1时,正规部队才能战胜游击队。当时,方胜,此时 (33)一般来说,正规部队以火力强而见长,游击队以活动灵活,活动范围大而见长。这可以通过一些具体数据进行计算。不妨设,命中率,活动区域的面积m2,方有效射击面积m2,则由(33),方取胜的条件为 ,方的兵力是方的10倍。美国人曾用这个模型分析越南战争。根据类似于上面的计算以及四五十年代发生在马来亚、菲律宾、印尼、老挝等地的混合战争的实际情况估计出,正规部队一方要想取胜必须至少投入8倍于游击部队一方的兵力,而美国至多只能派出6倍于越南的兵力。越南战争的结局是美国不得不接受和谈并撤军,越南人民取得最后的胜利。3.4 模型四 一个战争实例J. H. Engel 用二次大战末期美日硫黄岛战役中的美军战地记录,对正规战争模型进行了验证,发现模型结果与实际数据吻合得很好。硫黄岛位于东京以南660英里的海面上,是日军的重要空军基地。美军在1945年2月开始进攻,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个月,双方伤亡惨重,日方守军21500人全部阵亡或被俘,美方投入兵力73000人,伤亡20265人,战争进行到28天时美军宣布占领该岛,实际战斗到36天才停止。美军的战地记录有按天统计的战斗减员和增援情况。日军没有后援,战地记录则全部遗失。用和表示美军和日军第天的人数,忽略双方的非战斗减员,则 (34)美军战地记录给出增援率为 并可由每天伤亡人数算出,。下面要利用这些实际数据代入(34)式,算出的理论值,并与实际值比较。利用给出的数据,对参数进行估计。对(34)式两边积分,并用求和来近似代替积分,有 (35) (36)为估计在(36)式中取,因为,且由的实际数据可得,于是从(36)式估计出。再把这个值代入(36)式即可算出,。然后从(35)式估计。令,得 (37)其中分子是美军的总伤亡人数,为20265人,分母可由已经算出的得到,为372500人,于是从(37)式有。把这个值代入(35)式得 (38)由(38)式就能够算出美军人数的理论值,与实际数据吻合得很好。习 题 十 三1. 设位于坐标原点的甲舰向位于轴上点处的乙舰发射导弹,导弹始终对准乙舰。如果乙舰以最大的速度(是常数)沿平行于轴的直线行驶,导弹的速度是,求导弹运行的曲线。又乙舰行驶多远时,导弹将它击中?2. 有高为1m的半球形容器,水从它的底部小孔流出。小孔横截面积为1cm2。开始时容器内盛满了水,求水从小孔流出过程中容器里水面的高度(水面与孔口中心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3. 在交通十字路口,都会设置红绿灯。为了让那些正行驶在交叉路口或离交叉路口太近而无法停下的车辆通过路口,红绿灯转换中间还要亮起一段时间的黄灯。对于一位驶近交叉路口的驾驶员来说,万万不可处于这样的进退两难的境地:要安全停车则离路口太近;要想在红灯亮之前通过路口又觉太远。那么,黄灯应亮多长时间才最为合理呢?4. 我们知道现在的香烟都有过滤嘴,而且有的过滤嘴还很长,据说过滤嘴可以起到减少毒物进入体内。你认为呢?过滤嘴的作用到底有多大,与使用的材料和过滤嘴的长度有无关系?请你建立一个描述吸烟过程的数学模型,分析人体吸入的毒量与哪些因素有关,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表达式。5. 根据经验当一种新商品投入市场后,随着人们对它的拥有量的增加,其销售量下降的速度与成正比。广告宣传可给销量添加一个增长速度,它与广告费成正比,但广告只能影响这种商品在市场上尚未饱和的部分(设饱和量为)。建立一个销售的模型。若广告宣传只进行有限时间,且广告费为常数,问如何变化?第十四章 稳定状态模型虽然动态过程的变化规律一般要用微分方程建立的动态模型来描述,但是对于某些实际问题,建模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寻求动态过程每个瞬时的性态,而是研究某种意义下稳定状态的特征,特别是当时间充分长以后动态过程的变化趋势。譬如在什么情况下描述过程的变量会越来越接近某些确定的数值,在什么情况下又会越来越远离这些数值而导致过程不稳定。为了分析这种稳定与不稳定的规律常常不需要求解微分方程,而可以利用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直接研究平衡状态的稳定性就行了。本章先介绍平衡状态与稳定性的概念,然后列举几个这方面的建模例子。1 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简介定义1 称一个常微分方程(组)是自治的,如果方程(组) (1)中的,即在中不含时间变量。事实上,如果增补一个方程,一个非自治系统可以转化自治系统,就是说,如果定义 ,且引入另一个变量,则方程(1)与下述方程是等价的。这就是说自治系统的概念是相对的。下面仅考虑自治系统,这样的系统也称为动力系统。定义2 系统 (2)的相空间是以为坐标的空间,特别,当时,称相空间为相平面。空间中的点集 称为系统(2)的轨线,所有轨线在相空间中的分布图称为相图。定义3 相空间中满足的点称为系统(2)的奇点(或平衡点)。奇点可以是孤立的,也可以是连续的点集。例如,系统 (3)当时,有一个连续的奇点的集合。当时,是这个系统的唯一的奇点。下面仅考虑孤立奇点。为了知道何时有孤立奇点,给出下述定理:定理1 设是实解析函数,且系统(2)的奇点。若在点处的Jacobian矩阵 是非奇异的,则是该系统的孤立奇点。定义4 设是(2)的奇点,称(i)是稳定的,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存在一个,使得如果,则对所有的都成立。(ii)是渐近稳定的,如果它是稳定的,且。这样,如果当系统的初始状态靠近于奇点,其轨线对所有的时间仍然接近它,于是说是稳定的。另一方面,如果当时这些轨线趋于,则是渐近稳定的。定义5 一个奇点不是稳定的,则称这个奇点是不稳定的。对于常系数齐次线性系统(3)有下述定理。定理2 设是系统(3)的通解。则(i)如果系统(3)的系数矩阵的一切特征根的实部都是负的,则系统(3)的零解是渐近稳定的。(ii)如果的特征根中至少有一个根的实部是正的,则系统(3)的零解是不稳定的。(iii)如果的一切特征根的实部都不是正的,但有零实部,则系统(3)的零解可能是稳定的,也可能是不稳定的,但总不会是渐近稳定的。定理2告诉我们:系统(3)的零解渐近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的一切特征根的实部都是负的。对于非线性系统,一般不可能找出其积分曲线或轨迹,也就不可能直接导出奇点的稳定性。为克服这一困难,在奇点附近用一个线性系统来近似这个非线性系统,用这个近似系统的解来给出这个奇点的稳定解。定义6 设是系统(2)的一个孤立奇点。称系统在点几乎是线性的,如果在的Jacobian矩阵是非奇异的,即。设在的某邻域内连续,并有直到二阶连续偏导数,则由多元函数的Taylor公式,可将展开成,其中 是一个常数矩阵,这样得到的线性系统 (4)称为系统(2)的线性近似。一开始,人们以为总可以用线性近似系统来代替所研究的原系统。但后来人们发现,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或至少说是不全面的,非线性系统中的许多性质,在它的线性近似中不再保留。即使象零解稳定性这样一个问题,也要在一定条件下,才可用它的线性近似系统代替原系统来研究。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有下述定理:定理3 如果系统(4)的零解是渐近稳定的,或不稳定的,则原系统的零解也是渐近稳定的或不稳定的。然而,如果系统(4)的零解是稳定的,则原系统的零解是不定的,即此时不能从线性化的系统来导出原系统的稳定性。系统(3)在其系数矩阵的行列式的条件下,可知是系统(3)的唯一的平衡点,它的稳定性由特征方程: 的根(特征根)决定。定理4 设线性系统(3)所对应的特征方程是 其中,。设和是它的根,则当时关于奇点有下述结论:(i),是稳定结点;(ii),是稳定退化结点;(iii),是不稳定结点;(iv),是不稳定退化结点;(v),是不稳定鞍点;(vi),是稳定焦点;(vii),是不稳定焦点;(viii),是不稳定中心。定理5 设非线性系统 (5)中的和满足条件:(i)在点的某邻域内存在连续的一阶偏导数。(ii)存在常数,使得 ,()又设系统(5)的一次近似系统(3)的特征方程的根没有零实部,则(5)式与(3)式的奇点的类型相同,并有相同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2 再生资源的管理和开发渔业资源是一种再生资源,再生资源要注意适度开发,不能为了一时的高产“竭泽而渔”,应该在持续稳产的前提下追求最高产量或最优的经济效益。这是一类可再生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模型,这类模型的建立一般先考虑在没有收获的情况下资源自然增长模型,然后再考虑收获策略对资源增长情况的影响。2.1 资源增长模型考虑某种鱼的种群的动态。在建立模型之前,做如下的基本假设:(i)鱼群的数量本身是离散变量,谈不到可微性。但是,由于突然增加或减少的只是单一个体或少数几个个体,与全体数量相比,这种增长率是微小的。所以,可以近似地假设鱼群的数量随时间连续地,甚至是可微地变化。(ii)假设鱼群生活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即其增长率与时间无关。(iii)种群的增长是种群个体死亡与繁殖共同作用的结果。(iv)资源有限的生存环境对种群的繁衍,生长有抑制作用,而且这一作用与鱼群的数量是成正比的。记时刻渔场中鱼量为,我们可以得到所满足的Logistic 模型: (6)其中是固有增长率,是环境容许的最大鱼量。由分离变量法求得方程(6)解为(6)式有两个平衡点,即,其中是不稳定的,在正半轴内全局稳定。2.2 资源开发模型建立一个在捕捞情况下渔场鱼量遵从的方程,分析鱼量稳定的条件,并且在稳定的前提下,讨论如何控制捕捞使持续产量或经济效益达到最大。设单位时间的捕捞量与渔场鱼量成正比,比例系数表示单位时间捕捞率,可以进一步分解分解为,称为捕捞强度,用可以控制的参数如出海渔船数来度量;称为捕捞系数,表示单位强度下的捕捞率。为方便取,于是单位时间的捕捞量为。常数,表示一个特定的捕捞策略,即要求捕鱼者每天只能捕捞一定的数量。这样,捕捞情况下渔场鱼量满足方程 (7)这是一个一阶非线性方程,且是黎卡提型的。也称为Scheafer模型。希望知道渔场的稳定鱼量和保持稳定的条件,即时间足够长以后渔场鱼量的趋向,并且由此确定最大持续产量。在平衡点处有,方程(7)有两个平衡点,。显然,它们均是方程的解。在的情况下,是一正平衡点。(7)式可改写为 (8)易知,当时,;时,即平衡解是不稳定的,而是稳定平衡解。即在捕捞强度的情况下,渔场鱼量将稳定在的水平,因此产量(单位时间的捕捞量)也将稳定在的水平,即此时可获得持续收获量。当然,当时,渔场鱼量将逐渐减少至,这时的捕捞其实是“竭泽而渔”,当然谈不上获得持续产量了。如何才能做到渔资源在持续捕捞的条件下为我们提供最大的收益?从数学上说,就是在或的条件下极大化所期望的“收益”,这里的“收益”可理解为产量,则问题就可以数学地叙述为下述优化问题: 约束条件为。这里它可以归结为的二次函数的最大值问题。简单的推导不难得到最大持续捕捞强度为,最大持续产量为。捕捞强度是得到最大持续捕鱼量的策略。2.3 经济效益模型当今,对鱼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其目的不是追求最大的渔产量而是最大的经济收益。因而一个自然的想法就是进一步分析经济学行为对鱼类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如果经济效益用从捕捞所得的收入中扣除开支后的利润来衡量,并且简单地设鱼的销售单价为常数,单位捕捞强度(如每条出海渔船)的费用为常数,那么单位时间的收入和支出分别为 ,单位时间的利润为 利润是渔民所关注的焦点。因此在制定管理策略时所期望极大化的“收益”,这时就应理解为经济利润或净收入而不是鱼的产量。因而所讨论的问题就变成了在使鱼量稳定在的约束条件下的。即求 的最大值。容易求出使达到最大的捕捞强度为 最大利润下的渔场稳定鱼量 最大利润下渔场单位时间的持续产量为 最大可持续净收益 与前一模型相比较可以看出,在最大效益原则下捕捞强度和持续产量均有减少,而渔场的鱼量有所增加。并且,减少或增加的比例随着捕捞成本的增长而变大,随着销售价格的增长而变小,这显然是符合实际情况的。2.4 种群的相互竞争模型有甲乙两个种群,当它们独自在一个自然环境中生存时,数量的演变均遵从Logistic规律。记是两个种群的数量,是它们的固有增长率,是它们的最大容量。于是,对于种群甲有 其中,因子反映由于甲对有限资源的消耗导致的对它本身增长的阻滞作用,可解释为相对而言单位数量的甲消耗的食物量(设食物总量为1)。当两个种群在同一自然环境中生存时,考察由于乙消耗同一种有限资源对甲的增长产生的影响,可以合理地在因子中再减去一项,该项与种群乙的数量(相对于而言)成正比,于是,种群甲增长的方程为 (9)这里的意义是,单位数量乙(相对而言)消耗的供养甲的食物量为单位数量甲(相对)消耗的供养乙的食物量的倍,类似地,甲的存在也影响了乙的增长,种群乙的方程应该是 (10)对可作相应的解释。在两个种群的相互竞争中,是两个关键的指标。从上面对它们的解释可知,表示在消耗供养甲的资源中,乙的消耗多于甲,对可作相应的理解。一般来说,之间没有确定的关系,在此我们仅讨论相互独立的情形。目的是研究两个种群相互竞争的结局,即时,的趋向,不必要解方程组(9)和(10),只需对它的平衡点进行稳定性分析。为此我们解代数方程 (11)得到四个平衡点分别为,。为分析这些点的稳定性,需使用相空间的技巧。首先找出在平面上使或的区域。注意到,当时,但要使和,当且仅当 类似地,当且仅当 这样我们得到在平面中,直线 (12)把平面划分为和两个区域。类似地,对进行分析得到(i),当且仅当 (ii),当且仅当 (iii)直线 (13)将平面划分为和两个区域。两直线(12)和(13)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由下图的四种情况来说明。每种可能性对应于平衡点的稳定性说明如下:(i),由图(b)知,两直线将平面划分为三个区域: (14) (15) (16)可以说明不论轨线从哪个区域出发,时都将趋向。若轨线从出发,由(14)式可知随着的增加轨线向右上方运动,必然进入;若轨线从出发,由(15)式可知轨线向下方运动,那么它或者趋向点,或者进入,但进入是不可能的。因为,如果设轨线在某时刻经直线(12)式进入,则,由式(9)、(10)不难看出。由式(15)、(16)知,故,表明在达到极小值,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在中,即一直是增加的。若轨线从出发,由(16)式可知轨线向左下方运动,那么它或者趋向点,或者进入,而进入后,根据上面的分析最终也将趋向。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画出轨线示意图。因为直线(12)式上,所以在(12)式上轨线方向垂直于轴;在(13)式上,轨线方向平行于轴。(ii),类似的分析可知稳定。 (iii),稳定。(iv),不稳定(鞍点)。因为轨线的初始位置不同,其走向也不同或趋于或趋于。根据建模过程中的含义,可以说明点稳定在生态学上的意义:意味着在对供养甲的资源的竞争中乙弱于甲,意味着在对供养乙的资源的竞争中甲强于乙,于是种群乙终将灭绝,种群甲趋向最大容量,即趋向平衡点。:情况与正好相反。:因为在竞争甲的资源中乙较弱,而在竞争乙的资源中甲较弱,于是可以达到一个双方共存的稳定的平衡状态,这是种群竞争中很少出现的情况。 :留作习题。3 Volterra模型意大利生物学家DAncona曾致力于鱼类种群相互制约关系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他无意中发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地中海各港口捕获的几种鱼类占捕获总量百分比的资料,从这些资料中他发现各种软骨掠肉鱼,如鲨鱼、鲢鱼等我们称之为捕食者的一些不是很理想的鱼占总渔获量的百分比,在19141923年期间,意大利阜姆港收购的捕食者所占的比例有明显的增加:年代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百分比 11.9 21.4 22.1 21.2 36.4年代 1919 1920 1921 1922 1923百分比 27.3 16.0 15.9 14.8 10.7他知道,捕获的各种鱼的比例基本上代表了地中海渔场中各种鱼类的比例。战争中捕获量大幅度下降,当然使渔场中食用鱼(食饵)增加,以此为生的鲨鱼也随之增加。但是捕获量的下降为什么会使鲨鱼的比例增加,即对捕食者而不是对食饵有利呢?他无法解释这个现象,于是求助于著名的意大利数学家V. Volterra,希望建立一个食饵捕食者系统的数学模型,定量地回答这个问题。 3.l 形成模型为建立这样的模型,我们分别用和记食饵和捕食者在时刻的数量。因为大海中鱼类的资源丰富,可以假设如果食饵独立生存则食饵将以增长率按指数规律增长,即有。捕食者的存在使食饵的增长率降低,设降低的程度与捕食者数量成正比,于是满足方程 (17)比例系数反映捕食者掠取食饵的能力。捕食者离开食饵无法生存,若设它独自存在时死亡率为,即,而食饵为它提供食物的作用相当于使死亡率降低,或使之增长。设这个作用与食饵数量成正比,于是满足 (18)比例系数反映食饵对捕食者的供养能力。 方程(17)和(18)是在没有人工捕获情况下自然环境中食饵与捕食者之间的制约关系,是Volterra提出的最简单的模型。这个模型没有引入竞争项。 3.2 模型分析这是一个非线性模型,不能求出其解析解,所以我们还是通过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研究的变化规律。容易得到方程(17)和(18)的平衡点为 , (19)当然,平衡解对我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这个方程组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