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营养状况评价.doc_第1页
婴幼儿营养状况评价.doc_第2页
婴幼儿营养状况评价.doc_第3页
婴幼儿营养状况评价.doc_第4页
婴幼儿营养状况评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婴幼儿的营养状况评价一、概述3岁以下的婴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年龄的孩子新陈代谢旺盛,每天从饮食中摄取的营养素除了用于补充物质代谢的消耗,还要供给他们生长发育的需要。一个婴幼儿要达到最佳的生长发育状态,需要平衡的膳食、合理的营养、还需要适当的运动、充足的睡眠以及有规律的生活。儿童营养状况的评价,指的是儿童从食物中获得的营养素和能量,是否能够满足其生理需要。对于婴幼儿的营养状况评价,通常从体格测量,膳食调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来综合评价。 二、体格测量 婴幼儿体格测量:婴幼儿的体格测量数据应该在正常范围内,例如身长、体重、头围及胸围等的发育,都应该在相应的性别、年龄的标准范围内。其中身长和体重最为重要,体重可以反映近期的营养状况,身长则可以反映长期的营养状况。体格发育状况的评定,可以采用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或卫生部于2009年发布的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考标准作为依据。 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生长发育曲线,它是基于 Z 评分来制作的, Z 评分是评价0到5岁儿童营养与健康常用的指标。 Z 评分有三种,有年龄别 Z 评分,年龄别身长 Z 评分,年龄别体重 Z 评分,身长别体重 Z 评分,这是三种常用的 Z 评分了。年龄别身长 Z 评分,可以判断生长迟缓,生长迟缓主要反映了儿童慢性营养不良,年龄别体重 Z 评分可以判定低体重,而低体重,可以反映儿童过去和现在营养不良的状况,但不能区分是急性还是慢性。身长别体重 Z 评分是可以判断消瘦的,消瘦反映儿童近期急性营养不良的结果。当 HAZ 小于负2, WAZ 小于负2, WHZ 小于负2的时候,都是分别判定生长迟缓、低体重消瘦的这样的指标。为了评价生长状况,可以参考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公布的0到5岁的儿童的身长、身高、体重、增长参考曲线。曲线如何运用? 首先,判断身高或身长是否正常,可以根据性别,对照相应的身高、身长曲线图,再根据儿童年龄,年龄一定要精确到月龄,和身长、身高测量值,在图上,在曲线图上画上一个点,对于圆点所在的位置,就可以进行判断了。如果儿童身高或身长的数据在下侧橙色线和红色线之间,可以看作轻度生长迟缓,如果儿童身高或身长的数据在下侧弧线以外,可以看作是中重度生长迟缓,如果儿童身高或身长数据高于上侧红线,表明儿童身高或者身长是偏高的。家长最好咨询医生,避免病理问题的身材过高。 上图是男孩的按年龄的身高、身长曲线图。不同颜色的线,如橙色线、红色线,小孩对应的月龄内它的身长或身高,点到哪个区域,就可以根据区域所在区域进行判断。 上图是女孩的身高、身长曲线图。 同理,判断0到5岁儿童的体重是否正常,也是先根据性别找到他的体重曲线图,根据他的月龄和体重的实际测量值找到值,画上一个点,根据点所在的位置进行判断。如果点在下侧的橙色线和红线之间,就判断为轻度体重不足。如果点在下侧的红线以外,可以判定为中重度体重不足。体重不足通常被看作是营养不良的。 上图是男孩的体重曲线图。 上图是女孩的体重曲线图。 下面介绍一下卫生部在2009年发布的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可以说标准也是很适合中国的7岁以下儿童的,其特点一是参照标准是来自健康的营养良好的儿童,测量数据精确样本量大,兼顾了中国儿童生长状况的现实性和前瞻性。另一个方面,指标评价体系是更全面的,标准中包括了分年龄的身高或身长、体重、头围,分身高或身长的体重,分年龄体块指数等等指标,各指标评价的方法,既有百分位数值,也有包括标准差单位的数值。并配有方便实用的生长曲线图,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上图是0到7岁身高的身高生长曲线图,身高、身长生长曲线图,蓝色是男孩的,粉色是女孩的。这样的图跟前面讲到 WHO 的判断的使用方法,曲线图使用方法是一致的。 上图是0到6岁体重生长曲线图。蓝色是男孩的,粉色是女孩的。 三、婴幼儿膳食调查 评价婴幼儿营养状况的第二个方法是膳食调查,通过膳食调查可以了解婴幼儿每天能量及营养素的摄入量以及食物的食物消费的量。并且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来结合体格发育评价和临床以及实验室检测的结果,对婴幼儿的营养状况综合评价。目前采用最多的24小时膳食回顾法。通过上图这样一张表格,可以调查婴幼儿24小时膳食回顾膳食,通过回顾法来调查他24小时膳食摄入的情况,调查一下食物名称,原料的名称,原料编码、原料重量、进餐时间和进餐地点。 膳食评价也有一个流程,从通过24小时回顾得到了一些食物消费了哪些食物,计算食物的消费的量,进而得到每人每日的食物消费状况,将食物归类,计算各类食物的摄入是以克来表示的,根据食物成分表中规定的这些原料所含有各种营养素的量,计算出孩子每天吃的食物所含多少各种营养素多少,还要进一步将食物中所有的各种营养素累计相加,计算出24小时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计算出之后,将结果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同年龄、同性别的水平去比较,来评价营养素摄入水平。最后计算出能量、蛋白质、脂肪的食物来源分布,计算出三餐提供能量的比例,综合给出膳食评估。 膳食评价报告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每人每日各类食物的摄入量,每人每日营养素的摄入量,能量来源与蛋白质、脂肪的食物评价,膳食模式分析,三餐功能比的评价。至于膳食模式的分析,可以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对个人或群体的膳食模式进行评价,3岁以下的婴幼儿也相应的也有宝塔,像0到6个月有一个小的膳食宝塔,6到12个月也有,1到3岁的也有,所以,都可以进行比较,看看是否合理和科学。 四、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 下边就一些常见的营养缺乏病给大家讲一讲。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是由于能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而引起的营养缺乏病,蛋白质缺乏和能量缺乏,往往同时存在,蛋白质营养不良和能量营养不良也同时存在,除此之外,这种问题还常常伴有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多见于婴幼儿。临床症状有四个,消瘦、皮下脂肪减少甚至消失,并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体重下降、皮肤弹性下降、体力降低,易疲乏、乏力、精神差、记忆力减退、严重的小儿患者智力发育,也会出现滞后。免疫功能降低,营养不良严重者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与营养状况良好者相比较,其感染的严重度较大,死亡率也较高,合并其他营养素缺乏,营养不良者常合并程度不等的贫血、维生素 A 缺乏及锌缺乏等症。实验室检查常用的指标有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浓度、血清白蛋白、血清运铁蛋白,氮平衡。 维生素 A 缺乏病是因为体内缺乏维生素 A 而引起的以眼、皮肤改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多见于婴幼儿。临床表现有四个,眼部,有眼干燥症,感觉眼部不适、发干、流泪,角膜外侧出现灰黄色的“毕脱氏班”。有夜盲症,一到夜晚视物不清,角膜软化,像角膜会出现溃疡、穿孔,最后导致完全失明。皮肤干燥、脱屑,毛囊角化,例如丘疹状。上臂外侧及下肢深侧毛囊角化明显。幼儿常出现反复的呼吸道感染,甚至引起支气管炎症骨骼系统的临床表现,这样的儿童,可以有骨组织停止生长,发育迟缓这种现象,容易发生龋齿。免疫功能降低,容易感染一些疾病。从实验室检测来看,血清视黄醇含量的测定,有助于维生素 A 缺乏病的早期诊断。 维生素 B1 缺乏病,又称脚气病,以多发性神经炎、肌肉萎缩、组织水肿、心脏扩大、循环失调及胃肠道症状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下肢多发性神经炎,如下肢疼痛、麻木、水肿及肌肉乏力和压痛等。心动过速、呼吸窘迫、心衰和精神失常。实验室检测有两个,尿中维生素 B1 排出量的测定以及红细胞转酮醇酶活性系数或 TTPP 效应。 维生素 B2 缺乏病是由于长期摄入维生素 B2 不足而引起的一种缺乏病,它的临床表现有唇舌损害,会出现口角、口舌、口唇及舌部的发炎,出现地图舌。眼部症状,严重缺乏的时候,可以出现视力模糊,怕光流泪,并有烧灼感,角膜周围充血,皮肤症状,可见脂溢性皮炎,大多发生在鼻翼两侧,脸颊、前额以及两眉之间。阴囊皮炎,阴囊皮炎会出现红肿、脱屑、渗出、结痂并感到疼痛。实验室检测,常用的指标常做的检测有,红细胞维生素 B2 测定,尿维生素 B2 测定,维生素 B2 负荷试验,全血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系数测定。 维生素 C 缺乏病:长期缺乏维生素 C 会引起这种缺乏病,由于临床上典型的表现为牙龈肿胀、出血、皮肤瘀点、淤斑以及全身广泛出血为特征,因此又称为败血病。出血,全身各部分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维生素 C 缺乏,还会引起骨骼改变,因为不能形成正常的骨组织。导致容易发生骨折,导致骨萎缩,并形成骨膜下出血。贫血,维生素 C 缺乏,可以导致铁与叶酸的吸收与利用率降低,可以合并缺铁性或大细胞性贫血。维生素 C 缺乏,还会容易导致各种感染性疾病,免疫功能降低。实验室通常做毛细血管脆性实验,血浆维生素 C 含量测定,维生素 C 负荷试验。 维生素 D 缺乏病,因为膳食中缺乏维生素 D 或者是缺乏紫外线照射,使体内合成维生素 D 的量减少,引起钙磷代谢异常,使骨骼软化、变形。婴幼儿时期维生素 D 缺乏,可以导致佝髅病的发生。佝髅病的临床表现有神经精神症状,这样的婴幼儿多汗、夜惊、好哭,出现枕秃或者是环形脱发。骨骼症状,两侧后枕下部按压有乒乓球感,前囟门闭合延迟,出牙晚可以延至1岁才出牙,或者3岁才出齐牙;出现鸡胸、 O 型腿或者是 X 型腿。腕部或者踝部出现圆凸成手镯或脚镯等。实验室检查血清钙、血清磷、钙磷乘积、碱性磷酸酶。 钙缺乏: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质,人的生命从胚胎形成起至老年时期都离不开钙,当体内钙缺乏的时候,主要影响到骨骼的发育和结构。临床上,在婴儿表现为手足抽搐症。实验室,需要对骨量进行测定。 铁缺乏与缺铁性贫血:铁缺乏可以导致缺铁性贫血这种问题,被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基会确定为世界性营养缺乏病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公共营养问题。6到24个月的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是比较高发的。根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31.1%,比例其实是很高的了。临床表现,常见的症状有疲乏无力、头晕眼花,严重者出现面色苍白和眼结膜苍白,肝脾轻度肿大等。生长发育受阻,包括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这样的幼儿,会出现烦燥、易激惹、精神涣散和注意力不集中。活动和耐力下降,机体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下降,皮肤、毛发的变化毛发干枯脱落、手指甲和脚指甲缺乏光泽,严重者出现舟状甲。实验室通常进行形态学检查,铁生化检查和血红蛋白检查。 锌缺乏:锌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了,对于维持人群健康和营养非常重要,近年来,日益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婴幼儿是锌缺乏的高发人群,他的临床表现有厌食、患锌缺乏的这样的孩子,食欲不振、进食减少,因含锌消化酶降低,消化能力也相对减弱,生长发育落后,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