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观经济学教案第十五章 和谐共赢原理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什么是最美的和谐!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是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五世纪活跃在意大利半岛南部希腊城邦的一个著名学派。这是一个由三百名贵族青年组成的进行数学研究和宗教修养的秘密结社。创始人是毕达哥拉斯。名言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胡锦涛 2005年2月19日本章授课要点n 和谐共赢的内涵n 和谐共赢的表现n 实现和谐共赢的中西方途径n 和谐共赢中的冲突n 和谐社会的标准及其机制n 中西历史上的和谐社会n 和谐概念的理论渊源n 和谐概念的历史演变及流派异同本章关键词1、和谐2、和谐共赢3、人与自然的和谐4、人与人的和谐5、人与社会的和谐6、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7、以人为本的政治和谐8、以人为本的经济和谐9、以人为本的文化和谐10、公平正义11、诚信友爱12、充满活力13、安定有序14、经济人15、经济单元16、入世17、出世18、利人19、利己20、冲突21、和谐社会本章内容概述和谐共赢是人类所向往的一种美好的社会生活状态,和谐社会是人类所追求的崇高社会理想。本章就这两个话题以及由此引出的一些概念做简要的介绍。第一节主要阐述和谐共赢的基本原理,以“和谐”为出发点,论述了该原理的内涵、表现、条件以及与其相对的概念和理论。第二节主要阐述了和谐社会的相关理论,以文献综述的方法概括了中西历史上的和谐社会思想。第三节从中国古典文献的相关线索中探索了本节原理的理论渊源。第四节分别从哲学、政治学、管理学领域出发,介绍了该原理的历史演变和流派异同。第一节 和谐共赢原理“和谐”,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包括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全面和谐。我们生活在现实的世界中,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打交道,同时无可避免地要面对各种矛盾和冲突。每个人在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时,不但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目的行事,还必须考虑到他的决策行为对其他人的可能影响,以及其他人的反应行为的可能后果,通过选择最佳行动计划,来寻求收益或效用的最大化,即达到所谓的“和谐共赢”。为了清楚地说明这个原理所包含的意义,我们不妨将人在行为过程中的所面临的选择概括为以下两种情况,即(1)对人:利;害;平(无利无害);(2)对己:利;害;平(无利无害)。在人与己的利害平基础上,我们又可以得到九种组合,即:(1)利人利己;(2)利人平己;(3)利人害己。(4)平人利己;(5)平人平己;(6)平人害己。(7)害人利己;(8)害人平己;(9)害人害己。在这里,我们只考虑两个对象三种选择的总体情况,而不考虑利与害的轻重大小,或者人与己的数量多少,否则我们将会得到更多的组合。我们称组合之(3)利人害己、(5)平人平己、(7)害人利己为“零和”游戏,即指活动双方有赢有输,但赢与输之和总是为零,一方所得恰恰是另一方所失。许多活动的游戏规则是“零和”:比如下棋、球赛、赌博、短期股票市场等。我们称组合之(6)平人害己、(8)害人平己、(9)害人害己为“负和”游戏,即指活动双方有赢有输,但赢与输之和为负数,两方的结果没有改善,相反恶化了。虽然很少有人做出这样的预期,但现实社会中也不乏这样的结果。我们称组合之(1)利人利己、(2)利人平己、(4)平人利己为“双赢”游戏(也可称为“正和”游戏),即指活动双方有赢有输,但赢与输之和总是为正数,两方的结果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此种结果即是我们所要得到的“和谐双赢”状态,如果将两个人的情况推广到多个人,即达到了所谓的“和谐共赢”。一、和谐共赢的内涵中国古代典籍中,“和谐”思想集中在“和”字及其运用之上。“和”在古汉语中,作为动词,表示协调不同的人和事并使之均衡。如尚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古汉语中的“和”字还有描述事物存在状态的形容词的作用,表示“顺其道而行之”,不过分的意思。如广韵:“和,顺也,谐也,不坚不柔也”;新书道术:“刚柔得适谓之和,反和为乖”,都是和谐适度的意思。从“和”字的古汉语喻义,推之到古代哲学范畴,“和”被认为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根本规律。刻在孔庙大成殿前的“中和位育”可以说是儒家和谐思想的概括。“中和位育”出自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和合,是天地万物存在、发育的规律。孔子提出“和”的理念在时间上较晚,但这并不否定其“和”理念集大成者的历史地位。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谓“同”,是完全相同的事物简单相加,没有不同的因素、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意见,不产生新的状态、新的东西。而“和”是多种因素的并存与互补,是一种有差异的统一,而不是简单的同一。换句话说,和谐的本质在于统一多种因素的差异与协调。“和”的最高境界就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和“道并行”是“不同”;“不相害”、“不相悖”则是“和”。在这里孔子是把“不同”而又和谐相处相生,看作事物的本质,看作做人的根本原则提出来的。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提到“和”的本质时,就会把孔子的“和而不同”看作经典李君如主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P2-3,人民出版社,2005。当今的和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在这一系统中,要求矛盾的双方或多方能够在统一体内相互包容,协调运作,良性转化和融合,始终使社会处在健康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状态之中。具体地讲,和谐应该是既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既要注重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的和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系统内部的和谐,又要形成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共同发展。因此,和谐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红旗大参考编写组编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参考,P107-108,红旗出版社,2005(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工业文明的发展,使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它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尖锐,成为工业社会自身难以去除的内在矛盾。因而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和首要任务。既关心人,又关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携手,生物与非生物的共进,过去与现在的统一,现在与未来的对话,时间与空间的协调。在维护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又维护自然的平衡,确保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二)人与人的和谐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个性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同时,人的个体和谐又是自然与社会的产物。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就是要使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到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集体和谐是建立在个体和谐基础上的。社会的和谐也有赖于人的和谐,即社会发展是以人为主体的,人的发展是以个体为本位的,由此来看,促进个体的人的和谐成长与发展是社会的主要工作和责任,社会关爱个人、尊重个人、给个人以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三)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说社会的发展就是人自身的发展,两者的发展是一个双向同步发展的统一运动过程。因此,人与社会应该和谐发展,即个人自由与社会认同相适应;个人的利益与需要的满足和整个社会的利益和需要的现实相适应,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与社会不断进步相适应,人的能力发挥与社会公平公正相适应。实现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和谐统一。(四)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现代人类社会的两种基本关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因此,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交织和相互融合比它们之间的相互区别更为重要,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就是重塑人、社会与自然这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终创造出一个可持续的和谐社会。(五)以人为本的政治和谐政治和谐就是指构成政治系统的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和谐关系。具体的讲就是党与党之间的和谐关系,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和谐关系,执政党内部中央与地方的和谐关系;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的和谐关系;领导干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和谐关系;军队与地方的和谐关系;民族与民族的和谐关系;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和谐关系等等。这些关系构成了一国和谐社会的基础,每一种关系内部各要素以及各种关系之间都要经常性地发生联系,进行碰撞或融合。如何正确协调和处理这些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全体人民团结一致、同心同德的政治局面,是构建政治和谐的关键。(六) 以人为本的经济和谐经济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没有经济和谐就没有经济效率,整个社会的运转就失去了必要的物质支撑。在经济系统内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必须有机衔接,顺畅循环,否则,再生产过程就不能正常进行。实现经济和谐,必须处理好生产与分配、积累与消费、基础设施部门与直接生产部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等一系列重大的经济关系,只有把这些重大经济关系处理好了,整个经济系统才能处于良性循环之中,和谐的经济关系才能顺利形成。(七)以人为本的文化和谐文化和谐与政治和谐、经济和谐一样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政治和谐和经济和谐有着重要的影响。文化和谐既要受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影响和制约,还要受外部异文化的冲击和渗透,更重要的是受到不同民族、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千差万别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影响。因而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缤纷多彩的文化现象,这些文化现象的背后都有不同的价值观做依托,既存在着依存和融合,也存在着隔阂和摩擦。这就必须在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弘扬主旋律的前提下,提倡文化的多样化,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和谐相处,各领风骚,不断推进文化和谐的生成和发展。二、和谐共赢的表现和谐共赢表现在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活动中的方方面面,概括起来有以下六点:红旗大参考编写组编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参考,P52-63,红旗出版社,2005(一)民主法治“民主”一词的原意是“大多数人的统治”,因此,民主要尊重和体现多数人的意愿。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各项民主权利。依法治国的基本要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要加强法制建设,必须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公平正义追求公平正义是中国历史上早就存在的理念和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的价值取向。没有公平和正义,就没有和谐。这是因为公平和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现代社会进行制度安排和创新的重要依据,是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一个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道义源泉,是一个政权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的重要体现。古今中外的大量事例表明,严重的社会不公,明显的两极分化,势必导致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和社会阶级之间剧烈的利益矛盾,直至暴力冲突。一旦社会的尖锐利益冲突演化成剧烈的政治冲突,社会和谐就随之失去了制度的保障。这里的公平不仅指的是经济公平,而且是广泛地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权力平等和司法公正,因而具有多方面的含义。它既包括机会公平,标准公平,分配公平,还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分配的公平属于生产关系领域的问题,指的是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消费水平比较接近而不过分悬殊。权力平等和司法公正主要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问题。公平指的是权力与义务的对称,人们的获得应该与他们所承担的责任以及所做出的贡献相一致。公平也指的是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生存、发展权力和机会。机会平等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体现。因此,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直接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诚信友爱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如果没有诚信,就没有相互的合作,就没有社会的团结,就不能形成普遍的认同,也就没有社会的和谐。信任对于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因此,自古以来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没有一种宗教,没有一种文化,不把它作为核心价值和基本规范。正所谓“民无信不立”。今天,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诚信越来越重要,诚信的作用更加突出。因为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市场交易,信义为先。“守信”,这种能够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信任的品德,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商品、合同、证券、期货等市场工具,无不体现信用关系。商品经济交易中的分期付款,企业的借贷发展,都以诚信为基础。离开了诚信,市场经济就无法运行。友爱是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无论是礼貌地问候,还是在家居生活中对别人存在的顾及,对人友善,都是成为和谐风俗的基本要素。相反,若没有诚信、友爱等观点的支撑,人们就会整日生活在控制与反控制的争吵中。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和谐,而是你争我斗,则什么也干不了,不可能有什么发展。团结与和睦,是任何组织团体事业发展、团体稳定的前提。只有团体的团结和睦才会创造出一个令人精神愉快的工作环境,才能推动团体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四)充满活力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一个社会的活力,具体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人本身等各个方面。在经济上要发展活力,就要推进改革开放,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弊端,激发广大人民的创业愿望和动力,形成有利于创业的环境和保障,从而促进社会物质财富极大增加。在政治上要有活力,就要引导和发展公民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在文化上要有活力,就要培育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充分发挥文化的引导、教育功能,营造健康、和谐、文明进步的社会氛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五)安定有序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社会生活的和谐,必须有稳定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一个动荡不定、秩序混乱的社会决不能使人们安居乐业、和睦共处。一个社会安定有序,本身就是不同利益群体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表现。反之,一个社会如果处在动荡不安、混乱无序的状态,本身就是社会不同群体矛盾激化的表现,是社会冲突得不到化解的结果。因此,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安定,包括政治安定、经济安定以及人心安定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政治安定是整个社会安定的核心,经济安定是整个社会安定的基础,人心安定是整个社会安定的前提。当然,仅仅安定还不够成和谐,安定还要和有序相结合,才能构成和谐。要做到社会有序,就要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具体来说,政治领域的有序主要表现为权利授受和权利运行能代表人民的意愿,符合民主程序,对权力监督制约完备有效;经济领域的有序主要表现为市场、企业、政府的功能定位正确,行为方式符合市场运行规则;思想文化领域的有序主要表现在正确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和思想文化发展多样性的关系上。只有处在这样组织程度较高的状态下,通过社会组织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才能使有着不同利益和要求的群体和个人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重要物质基础,走人与自然和谐之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自然利用效率,是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选择。地球本没有人类,是因为其他物种的繁衍与积累到了一定的量,才逐渐构成了原始人类繁衍与生活的基础。因此,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首先是建立在其他物种生存与多样性发展的基础上的。自然物种的繁荣昌盛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人类兴旺发达的根本。社会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现代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关注生态健康,促进人与自然的相融是人类现代文明的最高表现。三、实现和谐共赢的中西方途径(一)和谐共赢的条件实现和谐共赢的条件可以分为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从主体来说,主要是具有理性意识的经济人;从客体来说,主要是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外部环境。经济人假设是整个微观经济学分析的基础,它始于亚当斯密的经济人概念,即经济人具有自利动机和理性行为。自利动机是指交易主体总是以追求自我利益为动机的,理性行为是指交易主体充满理智且精于利益计算。经济人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轻信盲从,总是以利己为目的,不做损人不利已之事,是否采取“损人”行为仍然出于利己的考虑,当通过损人可以获得较大自我利益时就采用损人行为。当通过损人获得的自我利益不如采取“利人”行为获得的利益多时就采取利人行为。市场是经济单元之间的特殊组合。“经济单元”是指社会经济活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经济单元具有两个规定性:其一,人是主体。最少可以是一个人,最多可以是全地球所有的人。经济单元可以只有人,但是,更通常的情况是,除了人之外,还有人所支配的各种资源;其二,在经济上对外有独立的、对内有共同的利益、权力和责任。根据这两个规定性,我们可以知道,单个“自然人”是最小的经济单元。但非所有“自然人”都是经济单元,无独立利益、权力和责任的人,如因生理、心理或法律原因需要由别人加以监护的人,就不是经济单元。同时,我们还可以知道,在不同经济单元之间,可是平行关系、可是交叉关系、也可是包容关系。如两个独立公司,是平行关系;两个独立公司各将一部分资本投入到另一家公司,是交叉关系;母公司和子公司,则是包含关系。所谓“一种特殊组合”,意思是指,在经济单元之间存在有多种组合方式,“市场”是其中的以“等价交换”为特征的组合方式。经济活动中,有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种不同的行为,这些不同的行为过程,都可能发生经济单元的组合。只有交换的行为过程,才是“市场”。在具备了以上主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和谐共赢的局面才能实现。在现代发达的经济制度中,市场是经济单元之间最基本、最主要、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组合方式,在这样的市场中,充满了具有理性行为的经济人。没有这种市场,分散的个人、家庭、部落之间,就不能联接,从而“互通有无,等价交换”。当然,在没有该种市场的情况下,不一定会出现“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人们之间也会往来。但如果这种往来是经济上的,就肯定不是“等价”的,其要么是强盗式地掠夺,要么是施主式地赐予。按照和谐共赢原理可知,前者是“损人利己”的,后者是“损己利人”的。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结果都是“一赢一输”,还可能是“双输”(“损人但不利己甚至害己”或者“损己但不利人甚至害人”)。只有由经济人所构成的市场才为“双赢”提供了可能。在经济人假设下,市场以“等价”为准则,以“不等效率”为手段,以“不等效用”为结果。就效率提高的速度来看,其在自然经济和市场经济中,有着老牛破车与太空火箭的巨大差别。(二)中西文化对于市场的不同态度1.市场使“出世”与“入世”同向同步西方主流文化基督教文化中,“出世”是追求个人在天国的利益,“入世”则是追求个人在尘世的利益。耶稣说,爱上帝和爱人如己,是最大的戒命,是全部律法的总纲。这段话最精辟地揭示了基督教关于“出世”与“入世”的各自内容及相互关系。爱上帝、信基督,可进天国、可得永生,满足了个人在天国里的利益,这是“出世”;爱自己,享受人生,满足了个人在尘世里的利益,这是“入世”。两者都是满足私利,差别只是在不同时空的私利,因此可以并存不悖,不会互相排斥、互相否定。“出世”与“入世”,是同向同步的。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中,“入世”也好,“出世”也好,都大体上是否定私利的。因此,说中西文化的差别,当不在是“出世”还是“入世”,而在“出什么世”、“入什么世”,以及“如何出世”和“如何入世”。儒家基本上是“入世”的,但它“入世”的理想境界和行为规范,与西方相比刚好是背道而驰,是要约束直至消灭个性与私利。朱子(1130-1200)有一句话最概括地表明这一点:“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为了这个目的。佛家和道家基本上都是“出世”的,佛家是要修行成佛,道家是要得道成仙。虽然这种“出世”似乎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虽然它们自唐代后也有了“入世”的转向趋势,但是它们对人的总的要求,还是要放弃、牺牲自己在尘世里的私利,以此作为“入世”准绳,以此作为“出世”资格。因此,儒佛道三家都不需要利用“市场”,来解决“爱人如己”的两难悖论。2.市场使“利人”与“利己”和谐相容如果把人们可享用的财富比作一个蛋糕,那末,西方文化认为这个蛋糕尺寸是可以变得更大的,质地是不均匀的。而中国文化则认为这个蛋糕尺寸是既很小又很难变大的,质地是均匀的。由此出发,西方文化重消费(因为可以吃到更大的蛋糕)、重生产(因为可以做出更大的蛋糕)、重交换(因为可以得到更合个人口味的蛋糕)。而中国文化则不重消费、不重生产、不重交换,单单就只是重分配,这就是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所说的:“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西方的“爱人如己”,比较容易做到。一是不违背人们追求私利的天性;二是参照系很清楚,大多数人都明白如何爱自己;三是市场使之制度化了,要爱自己,必须先爱别人,爱自己的动机,可以有爱别人的效果。中国的“克己利人”,很难做到。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当今的现实都证明,这种理想只能是空想。中西目前在经济发达程度上的巨大差距,是这种认知差异的最好说明。在西方,不管是自觉地、主动地,还是自发地、被动地,如果每一个人都做到了“爱人如己”,则每一个人的利益得到了满足,同时整个社会的利益也得到了满足。在中国,如果每一个人都做到了“克己利人”,则每一个人的利益被牺牲,同时整个社会的利益也被牺牲。市场经济简单说就是:利人而利己。这句话包含着两个规定性,第一,利己,这是市场经济的每一个参与者天生具备的内在的动机;第二,利人,这是市场经济的每一个参与者必须遵守的外在的规则。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是对市场经济的双向压迫,一个方向,是否定“利己”的正当性,这个否定来自于儒家思想;再一个方向,是否定“利人”必要性,这个否定则来自于民间世俗习惯。 二十多年改革,人们对于消除第一个方向的压迫,已经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比较有效的动作。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对于消除第二个方向的压迫,观念上觉悟和行为上实施还远远不够。而且,因为第一个压迫的消除,第二个压迫就更加剧烈和肆无忌惮。现在很多人看到来自第二个方向压迫的种种现象,并身受其害,他们不认为是市场经济发展不够的问题,而误以为就是市场经济本身的问题,继而对现实忿忿不平,怀念第一个方向的压迫。四、和谐共赢中的冲突和谐的反面是冲突,它是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激烈对立的社会互动方式和过程,它是人们之间的一种直接的反对关系。(一)冲突的特征第一,冲突的直接目的是打败对方,是直接以对方为攻击目标的一种互动行为;第二,冲突双方必须有直接的交锋;第三,冲突各方所追求的目标可能相同又可能不同,这与竞争必须是对共同目标争夺的情况不一样;第四,冲突在形式上比竞争激烈得多,它往往突破了规则、规章甚至法律的限制,带有明显的破坏性。(二)冲突的类型从规模上划分,有个人之间和集团之间的冲突;从性质上划分,有经济冲突、政治冲突、思想冲突、文化冲突、宗教冲突、种族冲突、民族冲突,以及阶级冲突和国际冲突等;从方式和程度上划分,有辩论、口角、拳斗、决斗、仇杀、械斗、战争等。案例15-1:齐美尔的冲突类型社会学领域最早将冲突作为一种互动类型来研究的是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他将冲突划分为4种类型:战争,即群体之间的冲突;派别斗争,即群体内部的冲突;诉讼,即通过法律途径处理的冲突;非人格的冲突,即思想观念上的冲突。(三)冲突的产生及功能具体冲突的原因可能是各种各样的,但归根结底是由社会不平等造成的,其中主要是财产、权力和声望分配的不平等。冲突的破坏作用是显而易见,但也有刺激社会进步的作用。对冲突的社会功能,社会学界存在不同意见。结构功能主义对冲突采取否定态度,而冲突理论则强调冲突的正功能,认为一个社会中存在错综复杂的冲突,可以防止社会分裂和社会僵化。(四)与冲突相关的理论作为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冲突现象,曾受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许多社会理论家的广泛关注。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后,以T.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社会成员共同持有的价值取向对于维系社会整合、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将冲突视作健康社会的“病态”,努力寻求消除冲突的机制。50年代中后期,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短暂稳定的消退和冲突现象的普遍增长,一些社会学家开始对帕森斯理论的精确性产生怀疑。他们吸取古典社会学家,特别是K.马克思、M.韦伯、G.齐美尔等人有关冲突的思想,批评和修正结构功能主义的片面性,逐渐形成继结构功能主义学派之后有重大影响的社会学流派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L.A.科瑟尔、L.柯林斯,德国的R.达伦多夫,英国的J.赖克斯等。冲突理论产生后,在西方社会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它很快渗透到社会学各分支学科的经验研究中去,在政治经济学、组织社会学、种族关系、社会分层、集体行为、婚姻家庭等领域出现了大量以冲突概念为框架的论著,在当代社会学发展中有重大的影响。红旗大参考编写组编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参考,P189-191,红旗出版社,20051.科瑟尔的冲突理论科瑟尔在社会冲突的功能(1956)中最早使用了“冲突理论”这一术语。他反对帕森斯认为冲突只有破坏作用的片面观点,力图把结构功能分析方法和社会冲突分析模式结合起来,修正和补充帕森斯理论。科瑟尔从齐美尔“冲突是一种社会结合形式”的命题出发,广泛探讨社会冲突的功能。他认为,冲突具有正功能和负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冲突具有保证社会连续性、减少对立两极产生的可能性、防止社会系统的僵化、增强社会组织的适应性和促进社会的整合等正功能。2.达伦多夫的冲突理论达伦多夫认为,社会现实有两张面孔,一张是稳定、和谐与共识,另一张是变迁、冲突和强制。社会学不仅需要一种和谐的社会模型,同样需要一种冲突的社会模型。为此,社会学必须走出帕森斯所建构的均衡与和谐的“乌托邦”,建立起一般性冲突理论。在工业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冲突(1957)中,达伦多夫主要吸取了韦伯关于权威和权力的理论,以此为基础建立其阶级和冲突理论。他认为,社会组织不是寻求均衡的社会系统,而是强制性协调联合体。社会组织内部的各种不同位置具有不同量的权威和权力。社会结构中固有的这种不平等权威的分布,使社会分化为统治和被统治两大彼此对立的准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准群体组织表现为明显的利益群体,并作为集体行动者投入公开的群体冲突,从而导致社会组织内部权威和权力的再分配,社会暂时趋于稳定与和谐。但权威的再分配同时也是新的统治和被统治角色的制度化过程。和谐中潜伏着冲突的危机,一旦时机成熟,社会成员就会重新组织起来,进入另一轮争夺权力的冲突。社会现实是冲突与和谐的循环过程,而“权力和抵制的辩证法乃是历史的推动力”。3.赖克斯的冲突理论赖克斯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反对帕森斯以价值规范为重心的秩序理论,强调物质生活手段的分配应该在建构社会模型时占据优先地位。在社会学理论中的关键问题(1961)中,赖克斯描述了“统治阶级的情境”:统治集团支配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运用强制性权力迫使社会整合。在这种情形中,经济分配体系向不同群体分发一定量的物质生活资源;政治权力体系分配权力以“防范任何破坏经济分配体系的行为发生”;终极价值体系确认“这种政治权力体系的合法性”;宗教仪式则具有“促使人们遵从终极价值体系的功效”。他认为,这种货币权力价值仪式的一体化社会结构,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生活手段分配上的极端不平等,必然造成被统治阶级不满情绪的日益增长,促使其成员将个人利益置于群体利益之下而结成集体行动者。一旦统治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权力对比发生变化,社会就会由“统治阶段的情境”向“革命情境”运动,最终导致统治阶级的倒台。冲突的双方即使认识到激烈的冲突比适度的让步将会付出更高的代价,从而彼此作出妥协,但这种“休战情境”也是极不稳定的。冲突双方继续寻找能够满足自己单方面利益的手段,一旦找到了这种手段,权力的平衡立即被打破,冲突随即重新取代暂时的和平。4.柯林斯的冲突理论1975年,柯林斯的冲突社会学:迈向一门说明性科学一书出版,标志着冲突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早期冲突论者只是对结构功能主义进行补充和修正,认为秩序理论和冲突理论同是有用的理论工具。柯林斯认为,社会冲突是社会生活的中心过程,仅仅提出一种补充性“冲突理论”不足以说明这一过程,必须建立一门以冲突为主题的社会学。早期冲突论者主要关注宏观社会结构问题,并把社会结构视作外在于个人的强制性力量。柯林斯则认为,社会结构是行动者的互动模式,是在行动者不断地创造和再创造中产生并得以持续的。对宏观社会结构的理解不能脱离建构这些结构的行动者。他吸取了现象学和民俗学方法论的研究成果,力图为宏观社会学奠定微观基础。与早期冲突论者重视理论和意识形态问题不同,柯林斯强调必须建立假说演绎的命题系统,并从经验上加以验证。唯有如此,才能使冲突社会学真正成为一门说明性科学。柯林斯为冲突问题的研究打下了新的基础,标志着狭义上的“冲突理论”作为一个流派已经式微。第二节 和谐社会原理一、和谐社会的标准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它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结构性。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或社会体系中诸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互相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始终保持有序和谐的状态。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把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和谐社会的标准有红旗大参考编写组编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参考,P161,红旗出版社,2005:(一) 社会的管理控制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社会具有强大的、有活力的管理中心,也就是说政府是有权威的,其权力的合法性是建立在广大人民认同基础上的。政府主要的方针、政策、制度得到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拥护,政府各个部门和各级组织的运行是有效率的,对社会的整体有着较强的整合能力。社会是具有强大的自我协调机制的社会。(二) 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有凝聚力这个社会所倡导的主文化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能够被大多数社会成员所认同,这个社会所制定的各种规范也能被广大社会成员所遵循,这个社会在精神上、文化上有较大的共融性和一致性。另外,这个社会有较少核心价值观念的冲突,在社会精神生活中有社会的粘合剂。(三) 不同利益群体的需要能得到满足当一个社会在经济上能够保障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政治上能够满足部分社会成员参政议政的需要,在社会生活中能够保证社会成员的安全生活,这个社会的运行基本上是有秩序地,具有较稳固基础的社会。在这一社会阶层结构体系中,主要的利益群体均能够通过制度化的手段,通过正当途径满足自己的需要,无需通过越轨才能满足,这个社会阶层结构便是合理的、稳定的,不会发生重大的社会冲突。(四) 社会成员具有流动的途径一个社会尽管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有等级秩序,社会成员的地位有高低,但这种等级序列和地位高低不是凝固化的,社会中不存在群体性排斥的制度,普通的社会成员也具有流动的权利和自由,那么这个社会的结构就是有弹性的。有弹性的社会结构比僵死的社会结构更具有活力,更具有和谐性。二、和谐社会的机制社会的和谐,最为重要的是能够具有一种促使“社会和谐”运行的机制。社会和谐机制一旦形成,当社会中有不和谐的因素时,这种机制就能够自发地搜寻、发现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并发挥调节、矫治的作用,有效地整合社会各部分及各种力量,使社会结构获得平衡,使社会运行在良性的状态下进行。“和谐社会”的机制包括以下的内容:红旗大参考编写组编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参考,P161,红旗出版社,2005(一) 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和谐社会”应是社会成员能够自由流动的社会。在现代社会中,反映人们社会地位差异的社会分层现象是人们在社会经济利益上的差别的制度化形式。这种差异和不平等是各个社会阶层之间沟通和协调的障碍,如果社会阶层界限凝固化,就会强化不同阶层的集团意识。出于社会底层的阶层在比较利益面前,会产生和累积起不满能量,引起社会隔阂、摩擦甚至社会冲突,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平等成为社会阶层关系持续紧张的矛盾源。而化解阶层冲突的主要途径是社会流动,即指个人或群体从一个层次移到另一个层次的现象。它可以打破社会阶层之间的壁垒,使各个社会阶层的人员处于不断地更新变换之中,缓和社会地位差别造成的冲突,释放由社会不公平的能量形成的社会张力。一个社会的社会流动程度越高,就越意味着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希望,社会的阶层结构越具有弹性,社会集团性的冲突越不容易产生。(二) 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和谐社会”应是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都能得到协调的社会。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公平与公正,维护公平、公正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与前提。如今的社会冲突集中表现为“利益的冲突”,大都是由于不能协调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利益引起的。所以,作为执政者,就要能很好地处理各个不同阶层、各个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当前特别是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来维护强势群体的利益,使社会财富向少数人一方聚集。这种利益流向的不平衡,会引发普通劳动者阶层和弱势群体的不满,会扭曲和谐社会的目标。(三) 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和谐社会应是能够保护全体社会成员权益的社会。弱势群体缺少资源优势,在经济、政治、社会各个领域的地位较低,缺少话语权,缺少与强势群体博弈的能力,因此,如果放任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在利益方面自然竞争,弱势群体将受到巨大的伤害。这就需要政府管理者们利用公共权利来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政府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就业问题;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等,为困难群众编织一个可靠的社会安全网;让弱势群体也能共享改革开放、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这可减轻、化解集团间的利益冲突,化解大量的微观层面的利益摩擦,减少涉及利益冲突的矛盾。(四) 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和谐社会应是一个社会控制机制完善的社会。真正的和谐社会是建立在尊重人的权利基础上的有法治秩序的社会。法治社会最主要的任务,是对政府官员的权利进行约束。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还表现在对为了小团体利益、个人利益而产生的越轨行为、违法行为能够有效地、及时地制约和打击,对诸多危害社会的力量能够有效地控制。社会的各种矛盾与冲突,都在法治的基础上进行调节与解决。没有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的社会是没有的。关键是当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出来之后,执政者能不能运用制度、规范、机构的力量进行调解,将其纯化、缓和,不使其激化。“和谐社会”要求用法治、制度等手段解决社会不和谐的问题。(五) 敏感的社会预警机制“和谐社会”应是能够及时发现不和谐因素的社会。十六届四中全会的有关文件强调“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并且指出,要通过落实责任制,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发挥专门机关的职能以及依靠群众等,来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当前,社会管理体制中由于缺少预警的机构和对策,不能很好地应对突发事件,造成了人、财、物的巨大损失。这就迫切要求我们构建全新的预警机制,在机构、人员、财力方面得到保证,以便对社会中的矛盾、摩擦、冲突等及时反映。社会预警机制是全方面的,不仅仅指利益方面的冲突的预警,也应有公共卫生、社会治安、社会问题、政治危机方面的内容。(六) 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和谐社会”应是能有效化解内部矛盾的社会。我们知道,当自发的、零散的、轻微的利益的矛盾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时,可能转化成自觉的、有组织的、严重的群体性对抗,会使矛盾摩擦上升为矛盾冲突,烈度与强度不断地增强,引发更大范围内、更加激烈的冲突。政府必须健全矛盾疏导的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面临的问题。三、中西历史上的和谐社会(一)中国历史上的和谐社会从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到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从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等说法,到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康有为的大同书和孙中山的“天下为公”,都体现了一种对平等、富裕、文明、和谐社会的美好追求。在中国古代史上,许多思想家、政治家都曾设计过和谐社会的方案。其中影响最大的首推西汉时期的礼记礼运一书所描述的两种社会生活状态,一是高层次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一是低一个层次的“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1.小康社会礼记礼运是这样描述小康的:“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在作,而兵由是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在儒家经典记载中,小康社会最初是指夏商周三代中禹、汤、文、武、周公时代的一种社会生活状态。用今天的语言来表达,小康社会就是财产私有、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讲究礼仪的社会生活状态。这是一个安定祥和的农业社会,这个社会建立在财产私有基础之上,社会关系主要依靠伦理道德规范来维系。2.大同社会“大同社会”是比小康社会高一级的理想社会。礼记礼运篇是这样描述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言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是谓大同。”载于礼记礼运篇中的大同社会描述的是一幅和谐社会图画,人与人之间重诚信、讲仁爱、求友善、修和睦、选贤能、富庶安康,形成财产公有、共同努力、舍弃自我、人人平等、安宁、和谐、祥顺的社会风气,构建了一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没有阴谋和奸诈,没有战争和流血的理想社会。这是一个建立在财产公有基础之上的农业社会,社会关系也主要依靠伦理道德规范来维系。在儒家学说中,它原来描述的是“小康”社会之前的,即“大道既隐”之前的尧舜禹时代,即今人所说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后人在重新解释儒家经典的时候,则强调这也是“小康”社会之后的理想社会。大同社会的和谐图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孟子在大同基础上勾画出一幅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蓝图,设计出一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社会图景。主张“兼相爱”的墨子设计了一个“爱无差等”的和谐社会理想。老子设计出一个“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和谐社会蓝图。庄子设计了一个“同心”、“同德”,平等自由的和谐社会蓝图。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设计出一个令广大农民心驰神往的和谐社会蓝图:“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近代著名思想家康有为写了大同书,提出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但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阶级社会里,无论设计的和谐社会蓝图多么精美,这个蓝图注定是没法实现的。在这个问题上,宋元之际的思想家邓牧有较清醒的认识,他也曾描述出“至德之世”的和谐社会蓝图,但是他清醒地认识到,他的和谐社会短时间内实现不了,“三千年后”才有望出现。李君如主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P12-14,人民出版社,2005(二)西方历史上的和谐社会1.空想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把建立和谐社会作为社会发展目标,在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体系中很早就有表述。文艺复兴后,十六至十八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把古希腊和基督教的传统结合起来,构想乌托邦式的和谐社会。莫尔的乌托邦(1516年)、康帕内拉的太阳城(1623年)、安德里亚的基督城(1619年)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史上的三颗明珠。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中期阶段,即唯理论的阶段,它摆脱了早期空想社会主义采用文学作品形式对理想社会的虚幻描述,着力从理论上探讨和论证理想社会的基本原则和实现的具体途径等重大问题。其代表有法国的摩莱里,他的自然法典论证了从私有制回到公有制的必然性,为未来理想社会制定了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共产主义法典草案。另一个代表人物是法国的马布利,他在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一书中,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实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从私有制到理想社会要有一个很长的过渡时期,且他设计了一个过渡时期的社会革命纲领。在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未来社会构建模式中,和谐社会成为了一个共同的价值追求。圣西门设计的理想社会制度是“实业制度”,又称为“和谐制度。”傅立叶把他的理想社会制度叫做“和谐制度”,欧文把他在美国的共产主义实验称作“新和谐公社”,魏特林写下了著作和谐与自由的保证。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和谐社会思想是在批判现存社会不和谐现象过程中提出的,而现存社会的不和谐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所以他们的社会和谐思想也就散落在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各个方面。他们所设计的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1)协作生产,统一管理空想社会主义者普遍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危害,所以在他们所设计的未来社会中处于第一位的是生产的有组织、有计划性。在圣西门的实业制度下,科学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宾馆承包合同协议书写法
- 临时工聘用合同样本
- 2024广告服务合同模板
- 无担保眼镜购买分期付款合同范本
- 2024公寓租赁合同模板【公寓租赁合同】
- 城市粮食采购合同模板
- 服装行业销售管理系统经销合同
- 环保工程维保合同模板
- 高校毕业就业协议书样本
- 商标许可协议书
-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文言文定语后置
- 传统孝道人物虞舜
- 确定积极分子会议记录范文七篇
-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报告
- 江苏省某高速公路结构物台背回填监理细则
- 电大护理本科临床实习手册内容(原表)
- 当代德国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构建的经验与启示共3篇
- “小金库”治理与防范 习题及答案
- 王伟核桃经济价值及加工利用
-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及路径表单
- 氯化钠特性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