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烧伤创面处理和补液策略 1 烧伤面积的测算 1 中国新九分法 ChineseWay Roleofnine 2 手掌法 Palmmethodforestimationburnsurfacearea 2 烧伤面积的计算 中国新九分法 3 手掌法 不论年龄或性别 将患者手的五指并拢 单掌面积大约为本人身体体表面积的1 这种方法对小面积烧伤的估计 较为方便 在估计大面积烧伤时 可与九分法结合应用 患者手掌 1 手掌法 4 烧伤深度 三度四分法 1 度烧伤 Firstdegreeburns 2 浅 度烧伤 Superficialpartial thicknessburns 3 深 度烧伤 Deeppartial thicknessburns 4 度烧伤 Full thicknessburns Thirddegreeburns 5 烧伤深度 6 烧伤深度的识别 烧伤 1 层次 仅伤及表皮层 生发层完好2 感觉 轻痛3 外形 皮肤红斑 轻度红肿疼痛 有不同程度的感觉过敏4 预后 1周内 多为4 5天 愈合 无疤痕 7 烧伤深度的识别 浅二度烧伤 1 层次 伤及真皮浅层 部分生发层完好2 感觉 皮肤疼痛明显3 外形 皮肤大水泡 基底红润4 预后 2周愈合 不留疤痕 可能有色素改变 8 浅二度烧伤 9 深二度烧伤 层次 伤及真皮深层 有皮岛残留2 感觉 痛觉减退3 外形 有大小不等的水泡 基底红白相间或苍白 可见网状栓塞的毛细血管4 预后 3 5周愈合 疤痕明显 10 深 烧伤 11 深二度烧伤 12 三度烧伤 1 层次 伤及皮肤全层甚至达到皮下 肌肉或骨骼2 感觉 疼痛消失 感觉迟钝3 外形 焦痂呈皮革样变 创面干燥 可见树枝状栓塞的皮下血管4 预后 大部分创面需植皮愈合 13 三度烧伤 14 几度 三度烧伤 15 烧伤严重性分度 Degreeofburns 轻度烧伤 Milddegreeburns 烧伤面积 9 中度烧伤 Moderatedegreeburns 烧伤面积10 29 或 烧伤面积 10 重度烧伤 Severedegreeburns 烧伤总面积30 49 或 烧伤面积10 19 或 烧伤面积虽不到上述百分比 但已发生休克等并发症 呼吸道烧伤或有较重的复合伤 特重烧伤 Majordegreeburns 烧伤总面积 50 或 烧伤面积 20 或已有严重并发症 注意 烧伤面积计算及严重性分度不包括 度烧伤面积 16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均属重度烧伤范围 全身情况较差或已休克 复合伤或中毒 中 重度吸入性损伤 婴儿头面烧伤超过5 17 吸入性损伤 Inhalationinjury 致伤因素 热力化学物质 局部腐蚀全身中毒 诊断现场相对密闭呼吸道刺激症状口鼻周有深度烧伤 18 轻度 声门以上中度 声门至主支气管重度 支气管至肺泡 吸入性损伤 密闭环境内受伤声音嘶哑面颈部深度烧伤口鼻腔大量分泌物呼吸道刺激症状呼吸困难 19 烧伤目标治疗 1 保护创面 促进创面早期愈合 避免外观改变及功能障碍 2 尽早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 减轻重要脏器缺血缺氧损害 3 防治创面感染和全身侵袭性感染 4 防治MODS 20 严重烧伤救治成功关键点探讨 1 烧伤创面处理2 烧伤补液3 脓毒症及MODS4 功能恢复 21 烧伤创面处理探讨 到目前常用的三种方法 1 湿法2 干法3 削 磨 切痂 植皮术 22 烧伤创面处理 湿法 湿润烧伤疗法与湿润烧伤膏 MEBT MEBO 烧伤皮肤再生疗法以创面皮肤原位再生为技术核心 以深度烧伤无瘢痕愈合为判断标准的烧伤皮肤再生医疗技术 祛腐 无损伤液化排除坏死组织生肌 激活潜能再生细胞 以原位干细胞再生修复代表人物 徐荣祥 1958 男 汉族 山东沾化县人 1982年毕业于青岛医学院 现从事再生医学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专业委员主任委员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主编 主任医师 教授 23 湿润烧伤疗法与湿润烧伤膏 MEBT MEBO 理论观点 烧伤创面的皮肤再生修复必须在创面坏死皮肤组织清除的情况下方可完成 如果以外科切除 或削除 方式去除坏死皮肤组织 势必将部分处于间生态的组织 还未完全坏死 尚存生机的组织 切除 同时也切除了残存于创基的大量含有外胚层基因的信息细胞和潜能再生细胞 由于这些细胞是烧伤创面再生修复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故临床治疗原则应是尽量保护好这些组织细胞 使其充分发挥在原位转化干细胞再生修复烧伤创面过程中的作用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桥梁 纤维隔离膜 32 神奇的膜 纤维隔离膜 半透膜 类似角膜原位干细胞再生皮肤组织器官的生命保护膜 组织水分蒸发量与正常皮肤相近似 说明它替代了正常皮肤组织的保护和呼吸功能 即不出现因创面干燥暴露而发生的大量水分丢失 也不发生象凡士林完全封闭创面所造成的组织窒息和浸渍 能使隔离膜两侧的水相 创面组织 和油相 MEBO 之间形成渗透递度 使各种物质成分以离子对流方式发生交换 创面的代谢产物可通过渗透作用排泄到隔离膜的外表层 同理 MEBO中的营养成分和具有生物活性的药物成分 也会通过隔离膜渗透到创面深层 充分发挥其促进皮肤组织再生修复的生理和药理作用 33 MEBT MEBO 创面再生修复的 三个条件 1 湿润环境 2 培养皮肤角蛋白19型干细胞基础 3 规范的技术 创面换药 三不原则 不痛 不出血 不损伤创面处理 三个及时 及时清理液化物 及时清理坏死组织 及时供药 4小时一次 三不积留 不积留坏死组织 不积留液化物 不积留多余的MEBO药膏 34 烧伤创面处理 干法 暴露 35 包扎 36 磺胺嘧啶银治疗烧伤创面 较强的抗感染力 药物储备库 创面上形成一层淡灰色的薄痂 促进创面干燥 结痂 创面特殊臭味明显减少 创缘反应较轻 脓毒血症和败血症发生率明显下降 该药使用方法简单 且用后患者痛苦小 很适用于暴露部位烧伤创面的治疗 为目前比较理想的烧伤创面治疗用药 纳米银 略 37 削 磨 切痂 皮肤覆盖术 积极清除坏死组织 及时封闭创面减轻全身烧伤反应 控制感染配合早期植皮覆盖创面 可达到挽救生命 缩短病程 尽早恢复功能存在肌腱 骨关节 大血管和神经干等深部组织暴露 创面局部血供营养较差 需采用 肌 皮瓣修复 38 策略 39 干湿法比较 MEBO在止痛效果 消除色素沉着和减轻瘢痕发生率方面优于磺胺嘧啶银 磺胺嘧啶银在预防 控制创面感染 加快深度烧伤创面愈合等方面优于湿润烧伤膏 40 MEBO 趋向于 1 面部烧伤2 小面积烧伤3 烧伤深度浅4 感染轻 41 磺胺嘧啶银 趋向于 躯干和四肢烧伤面积大深度较深感染创面 42 深二度烧伤 趋向于 深二度烧伤处于中间态 特点 1 伤及真皮深层 通过残存的毛囊 汗腺等皮肤成分可自行愈合 2 炎症反应过度 大量渗出和坏死组织的存在加重感染中毒 多途径 3 损伤程度常进行性加深 伤后第1天尚可见有血液流动的细小血管 暴露后次日这些小血管全部栓塞 4 疗程长 愈合后瘢痕严重 棘手 43 深二度烧伤 趋向于 TBSA 30 手和关节部位早期采用削痂 磨痂或清创后覆盖自体 异体皮的方法处理 1 能清除坏死组织 使烧伤转变成新的创伤 启动愈合过程 释放多种生长因子 有利于创面愈合 术中引流水肿液可以减轻毒血症 2 覆盖皮肤 及时封闭创面 减少体液丢失 有利于休克恢复 功能重建 3 减轻创面感染和全身侵袭性感染 有利于防治脓毒症和内脏器官损害 44 三度烧伤 对大面积三度烧伤进行早期切痂植皮术已成为国内外烧伤界的共识 早期切痂及时清除病灶 可减轻全身烧伤反应 控制感染 减少并发症 同时配合早期植皮覆盖创面 可达到挽救生命 缩短病程 尽早恢复功能的目的 存在肌腱 骨关节 大血管和神经干等深部组织暴露 创面局部血供营养较差 常需采用 肌 皮瓣修复 较小创面 周围皮肤未受伤时 可选用局部旋转皮瓣 推进皮瓣 邻指皮瓣等 较大创面 周围组织损伤时可采用远位带蒂皮瓣如腹部皮瓣 胸部皮瓣 交腿 臂 皮瓣 也可采用游离皮瓣修复创面皮肤来源 自体皮片 自体网状皮 异体皮 人工皮等 45 总结 综上所述 在烧伤创面处理上 应综合患者创面部位 面积 深度 感染程度进行个体化选择 46 烧伤补液 47 补液公式探讨 48 烧伤休克补液沿用至今 补多少 补什么 49 烧伤补液研究追溯 一 1921年 耶鲁大学的Underhill教授发现大量烧伤患者的水疱液中含有蛋白和盐类复合体 这和血浆成分相似 1930年 Pack通过对烧伤患者补充全血来纠正休克 1950 Evans创立了Evans公式 奠定人类烧伤休克复苏救治历史的里程碑 50 烧伤补液研究追溯 二 最早的Evans公式 2 1 TBSA kg 2000mL 胶体和晶体的比例是1 1 在最初8h内注入总输液量的1 2 剩余的1 2在伤后16h内陆续均匀输入 而伤后第2个24h 则按照第1个24h液体补给总量的1 2输入 另加水分2000mL 烧伤补液的若干基本原则 1 烧伤体液丢失量与烧伤面积 体重成正比 2 烧伤后的补液应同时补充胶体与晶体 3 烧伤后第1个8h应补充24h补液量的一半 4 需添加适量碱性液体纠正烧伤休克 51 烧伤补液研究追溯 三 1968年提出的Parkland公式提倡使用平衡盐 1974年美国Monaf提出高张盐 1971年 中国的全国烧伤年会产生了中国的烧伤休克补液公式 沿用至今 2002年 解放军304医院用Swan Ganz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提出新的烧伤补液公式 52 解放军304医院补液公式 伤后第1个24h按照1 8mL kg 1 TBSA量补充液体 胶体和晶体溶液的比例为1 1 另补充水分3000mL 第2个24h则按照1 4mL kg 1 TBSA的总量补充液体 胶体和晶体溶液的比例仍为1 1 水分3000mL 53 2005年 第三军医大学全军烧伤研究所提出烧伤延迟复苏补液公式 1 伤后第1个24h补液量 mL 2 6mL kg 1 TBSA 水分2000mL 胶体与晶体之比为1 1 入院后2h内将伤后第1个24h液体总量的另一半快速输入 2 伤后第2个24h补液量 mL 1mL kg 1 TBSA 水分2000mL 胶体与电解质之比为1 1 54 补什么样的胶体液 全血 非常规手段 血浆 首选 白蛋白 非常重要 渗出液白蛋白占90 右旋糖酐 中低分子 限量 1000mL d 代血浆限量 1000mL d 55 补什么样的晶体液 生理盐水 高氯 乳酸林格 乳酸堆积 醋酸林格 理想 高渗盐 限量 高渗昏迷 56 再回头看沿用至今的 烧伤补液公式 57 烧伤休克补液 补多少 补什么 58 探讨 总体上讲 补液系数偏小了 总体上讲 补胶体液偏少了 补液目标是 尽快维护良好的血液灌流 提供组织有效的氧供 消除氧债 恢复正常需氧代谢 终止细胞死亡 59 对于 1 50 以上的大面积烧伤患者2 深二度TBSA 35 和或TBSA 20 三度烧伤患者因为 1 水分和胶体液大量丢失2 渗透压急剧下降3 代谢性酸中毒产生4 血容量重新分布5 代偿能力不足6 毒血症及高代谢状态 因此 个体化液体复苏方案 增加补液量 尤其是胶体液 尤其是新鲜血浆 尤其是第一个24小时内补足 不容忽视的第二个24小时 60 对于合并吸入性烧伤原补液基础上 不增加补液量 也不限制性补液 有学者提出单纯烧伤与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抗休克复苏补液量并无不同 对于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患者 抗休克复苏不应刻意提高补液量 但也不建议限制性补液 限制抗休克复苏补液量 不仅不利于恢复组织的血液灌注 而且会引起脏器缺血 缺氧性损害 损伤内皮细胞 进一步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 使肺水肿的发生与发展进一步加重 61 对于延迟复苏的烧伤延迟复苏绝对是应该极力避免的 延迟复苏有患者的原因 但更多的是医生的认识不足 常常在 休克边缘抗休克 延迟复苏要更快补液 入院后2h内将伤后第1个24h液体总量的另一半快速输入 根据监测指标调节输液速度和总量 适当提高两个24小时内补液补液系数可能有益 而不是减少 注意再灌注损伤第二波次打击 62 恒温水浴加温补液法37 0 5度 常温下大量补液就是给患者降温 大量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更是如此 与休克保暖背道而驰 低温后果 1 加重代谢性酸中毒2 体内凝血机制紊乱 有条件实施恒温水浴加温补液法37 0 5度 更为适宜 63 口服补液 64 65 口服补液 理论上可行 战争或灾害时 需要被迫延迟补液时 早期通过口服途径进行液体复苏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补液途径作为烧伤休克后早期的 权宜之计 不能完全代替静脉液体复苏 66 解放军304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的郭振荣教授根据中国烧伤复苏的经验及休克治疗的进展以及实际情况 对烧伤早期补液提出以下意见 1 中小面积烧伤可沿用现行补液公式进行早期复苏 以恢复正常生命体征为复苏的终极目标 尿量为30 50mL h可作为简易 实用的指标 2 大面积烧伤的复苏应该个体化 根据终极目标随时调整 除恢复正常生命体征外应增加血气分析 增加碱剩余指标的测定 3 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延迟入院或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者 早期复苏更应精确 尽量减轻缺血缺氧性损害 复苏的终极目标除恢复生命体征和碱剩余外 应进行有创监护 恢复正常心排出量 有条件者应检测胃黏膜pH值 67 综上所述 可以认为 当前液体泛滥需要纠正 但不宜回头 重返在 休克边缘抗休克 而应争取 适量 即补液应个体化 根据输液的终极目标调整补液 在目前监测终极目标的指标尚未明确 尤其缺乏单一有效的临床检测手段时 需要监测一般生命指征 血压 心率 尿量 意识等 全身灌流指标 组织氧输送 组织氧耗 乳酸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局部灌流指标 进行综合分析 当严重休克时心肌受损 血管反应性差 通透性明显增高 机体对补液的反应减弱 继续增加补液量有害无益 可考虑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68 目前烧伤主要监测指标 1 一般状态 精神状态 末梢循环状况 四肢温度和足背动脉搏动状况 口渴反应 2 血压 脉压差 3 心率 120次 分 4 尿量 5 Swan Ganz导管 检测血流动力学的状态 包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祥生新世纪广场招商手册文案
- 中国水性木材防腐剂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双方委托加工合同协议书模板
- 2025建筑机械租赁合同模板
- 戴德梁行青岛凯悦国际公寓营销策划案
- 2025年个人借款合同范本(含借条、收据)
- 《中期经营决策分析》课件
- 2025年上海房屋租赁合同范本(含合租人信息)
- 2025工程咨询委托合同样本
- 《零售巨头商品陈列》课件
- 肝癌科普预防
- 中学2021年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要求4篇
- 体格检查-腹部检查(临床诊断课件)
- 2025年叉车司机操作证考试题库
- DB11-T 1448-2017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 【MOOC】《学术交流英语》(东南大学)章节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5年鼎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第一单元 从感知到物联 第1课开启物联网之门 说课稿2024-2025学年 人教版新教材 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 性病防治工作计划
- DBJ33T 1300-2023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设置技术规程
- 医院培训课件:《电击除颤-电复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